首頁>軍事>

【皇氏古建築大全】【黃劍博採風追影】【環遊尋美拾遺錄】

Jumbo Heritage List © Epic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

無欺於死者,無負於生者,無愧於來者

第4353回:海盜旗戰略轟炸機,槍騎兵可變後掠翼

圖-160轟炸機(北約代號 “海盜旗”),是俄聯圖波列夫設計局研製的可變後掠翼超音速遠端戰略轟炸機,原來用於替換圖-22M轟炸機和圖-95轟炸機執行戰略轟炸任務,與米國空軍B-1槍騎兵戰略轟炸機非常相似,它是俄聯解體前最後一個戰略轟炸機計劃,同時是有史以來製造的最重的轟炸機。圖-160是世界上航速最快、航程最遠的戰略轟炸機,目前仍在生產,至少有16架正在俄邦空軍服役。

因圖-160具有驚人的操控效能、表面採用啞光白色塗層,被俄邦人暱稱為“白天鵝”(Белый лебедь),北約則稱之為“海盜旗”。

由於米國空軍從1970年提出關於B-1A轟炸機的需求計劃,因此俄聯空軍在1972年針對這一項需求提出類似的相關計劃,包括一樣必須是超音速飛行,可變後掠翼,以及航速能夠達到2.3馬赫的機種,以用於對抗米國空軍的戰略優勢。圖波列夫設計局(局號OKB-156)混合了160M飛機加長主翼的設定與圖-144的機身概念,然後再與米亞西舍夫設計局(局號OKB-23/482)以及蘇霍伊(局號OKB-51)T-4偵察機進行比對。

“海盜旗”的血統從此可以確定它是一個多重父母的混血兒,它的可變後掠翼來自M-18,而M-18的後掠翼又是俄聯公認最成功的設計,而圖波列夫設計局相中這一點的就是在航空氣體動力學上無窮的潛力。企劃案提出後的次年,在圖-22M首次試飛後,圖波列夫局被指派以米亞西舍夫設計局的設計進行發展研究。

雖然說B-1槍騎兵戰略轟炸機A型計劃在1977年告吹,不過俄聯單方面並未因此鬆懈,仍舊孜孜矻矻苦心於該機種的設計,並且在同年就獲得晸治局的認可。原型機的照片在1981年11月就在朱可夫斯基試飛場被一位民用飛機乘客拍到,一個月後,12月19日,圖-160就展開了第一次試飛。不過正式生產的許可一直到1984年才批准,就在當初預定要生產蘇霍伊T-4的喀山飛行協會進行。飛機的生產型號是圖-160,不過喀山工廠稱為“K型飛機”或者是“70產品”;當初預定生產一百架圖-160,不過連同3架原型機,總數只有生產到35架。

1987年5月,圖-160開始進入部隊服役,1988年形成初始作戰能力。圖-160的作戰方式以高空亞音速巡航、低空亞音速或高空超音速突襲為主,在高空時可發射長程巡航導彈在敵人防空網外進行攻擊;擔任防空壓制任務時,可以發射短距離導彈。此外,該機還可以低空突襲,用核子彈頭的炸彈或是發射導彈攻擊重要目標。及後,圖-160亦投入對日本常態巡航的“東京急行”機隊中。

1989年,美麗優雅又威力十足的“白天鵝”終於出現在俄聯大眾面前,而1989年到1990年也是圖-160最忙的一年,該年它忙著以自身的重量等級打破44項世界飛行紀錄。1995年的巴黎航展上,西方世界第一次能夠近距離觀察到圖-160。

圖-160的2號原型機不幸在1987年於試飛中損失,不過幸好駕駛員成功彈射逃生。整個產製計劃最後在1994年叫停的原因不外乎就是資金不足;不過未完成的飛機狀況依舊良好,只要資金與訂單確認透過即可完工。圖-160的主要型別分為兩種,一是傳統戰略轟炸機,以及用於飛行器發射的圖-160SK火箭載機。

1991年一共19架圖-160替換駐紮於烏克蘭的第184近衛重轟炸機旅轄下的圖-16以及圖-22M3。隨著俄聯垮臺,這19架飛機就地成為烏克蘭空軍的資產;1999年烏克蘭又歸還了8架圖-160轟炸機,作為烏克蘭積欠俄邦能源債務的抵扣專案,此舉也等同俄聯垮臺後烏克蘭放棄不再成為俄邦核武的馬前卒。至於原來霸佔不還的轟炸機群同樣也以拆解銷燬的方式就地解散單位,只留下一架空殼機作為靜態展示。

俄邦空軍採用圖-160的第二個單位乃是於1992年成軍駐紮於恩格斯空軍基地的第121近衛重轟炸機旅。我們可以說這是個陽春旅,因為到了1994年時整個旅也才接收了六架轟炸機;一直捱到1999年與2000年間前面提到的八架從烏克蘭“釋放歸還”的圖-160才歸建到這個單位,然後另外一架在工廠接近完工的飛機又到這個旅湊上一腳。不過不幸的是在2003年9月18日,第121旅損失一架剛剛完成發動機檢修進行試飛任務的圖-160。

2001年的時候俄邦空軍在朱可夫斯基成立了一個一共6架圖-160的實驗性機隊,其中四架保持飛航能力,計劃在2007年再增加兩架生力軍。俄邦最理想的如意算盤是希望在2012年時將這個機隊擴充到30架現役機群。2005年12月30日,俄邦總管譜氏簽署圖-160正式加入俄邦空軍的命令。

大概到2005年11月的時候,俄邦空軍只擁有14架圖-160轟炸機,另外還有兩架正在喀山飛機廠準備交機,一架已經於2006年3月服役,另外一架則是2007年就役。

並於2008年服役,將用來作為種種不同的測試飛行;報導中也強調,俄邦晸府維持一項屬於圖-160長程投射武器的企劃案與計劃,並且平均每兩年就一架新的圖-160出廠,預計到2025年到2030年之間,俄邦將保持擁有30架圖-160的戰略條件。

圖-160最近一次挑釁的紀錄是在2008年1月22日:兩架圖-160在飛往比斯開灣的途中遭到挪威空軍以及英國皇家空軍攔截。

2006年,俄邦空軍獲得了五架重新改裝的舊機型,以及一架出廠的新機。基本上每年俄邦空軍都會獲得五架重新改裝的舊機型,只要經費與工程無誤,舊機型將會在五年內完成改裝計劃。

2007年一月,俄邦空軍司令弗拉基米爾·米哈伊洛夫宣稱俄邦空軍可以每三年獲得兩架全新生產的現代化圖-160。

2016年,俄邦媒體稱,俄邦將恢復在俄聯時代開發的圖-160戰略轟炸機的生產,在喀山航空工廠開始大規模生產。

進行現代化改裝後的圖-160有以下變更:

全數碼多重及防中子防核航天電子系統,包括加裝“Σ”系統進行Kh-101以及Kh-555巡航導彈的射控。

在格洛納斯系統(ГЛОНАСС/GLONASS)完全的支援下巡航。將NK-32渦輪風扇發動機進行升級以提升可靠性。

具備發射以格洛納斯系統引導的新型Kh-55導彈核武彈頭/傳統彈頭巡航導彈的能力。

具備攻擊軍用/民用太空衛星的能力。具備攜帶與投擲鐳射制導炸彈的能力。

更換雷達反射率更低的隱身蒙皮。

2018年1月,俄邦代表公開表示,圖-160M2戰略轟炸機將在1月底首次飛行。2018年12月,俄邦派出2架可攜帶核武的圖-160轟炸機,降落委內瑞拉,表達對總管馬氏的支援。

圖-160原型可能是俄聯版的B-1槍騎兵戰略轟炸機。不過,圖-160比槍騎兵快80%,比槍騎兵大將近35%。圖-160的航程比槍騎兵多出將近45%,可變後掠翼內收時呈20°角,全展時呈65°角;圖波列夫局的設計師在它的襟翼後緣上加上雙重穩流翼,這樣可以減少翼面上表面與空氣接觸的面積,降低阻力。圖-160具有電傳操縱作業系統。

圖-160由四具庫茲涅佐夫NK-321加力燃燒室渦輪風扇發動機推動,這也是世界上推力最強大的軍用發動機(不過曾經讓圖-144民用飛機使用)原先B1A型被要求具備2馬赫的高速,不過這個要求在B型上被放棄。圖-160除了可變後掠翼之外,它還具備可變式涵道,以適應超高度高速下的進氣方式。

圖-160也具備空中加油系統以被延長任務之需,加油管就在風擋前正中央。不過因圖-160的內油槽容量高達130噸,如果飛行員以每小時530英里(每小時850公里,0.77馬赫)的速度在30,000英尺(9,145米)的高度飛行,可以飛15個小時(但還是少於B-52轟炸機19個飛行小時的能力)。

圖-160雖具備部分低可偵測效能,不管是雷達或者是紅外線都很難被偵測的到,部分俄國媒體甚至宣稱其隱身效能以達到可以和B-2幽靈隱身戰略轟炸機相較的地步。另外於2006年4月25日,俄邦戰略轟炸機指揮官伊果爾·科夫洛夫宣稱一架經過效能提升的圖-160在當月份的演習中已經由加拿大東海岸進出過米國領土上空,並且沒有遭到偵測與攔截。然而上面所述均為俄邦單方觀點,幾乎沒有第三方可以佐證其宣稱的效能或成就。

圖-160使用一具“宏觀-K”的搜尋雷達(K型雷達是低軌衛星的衍生型),裝置在略向上翻的機鼻上,用來進行陸地/空中觀測;另外又使用一具“糖錐”(Сопка)地形雷達,圖-160就使以這兩具雷達進行低空突穿飛行任務。圖-160使用OPB-15T光電投彈瞄準器,這個瞄準器裝置在鼻輪艙的前方,而成員也就是從鼻輪艙進入機內。

它的電子作戰艙具有各一套主動式與被動式電子反制系統。飛機上共有4位乘員,包括正駕駛員、副駕駛員、武器操作官,以及防禦系統操作兼導航通訊員,在加壓座艙中各自乘坐一張K-36LM彈射逃生椅。正駕駛員是以飛行操作杆來進行操控,乘坐在駕駛艙左前方位置;副駕駛員乘坐在右前方位置;正駕駛員的後方是武器操作官的位置;防禦系統操作兼導航通訊員坐在副駕駛員後方。不過所有的飛行儀表還是傳統的指標式錶盤。

圖-160有兩個彈艙,每一個彈艙都能夠攜帶20000千克自由落體式炸彈(以傳統250千克炸彈來說,圖-160就能夠攜帶FAB-250炸彈176枚,比B-29超級堡壘轟炸機多4倍,比B-52同溫層堡壘轟炸機多46%,比B-1槍騎兵戰略轟炸機多17%)),或者是以滾轉式彈艙發射核武導彈。如果B-1B願意犧牲操控與隱身效能加上外掛武器的話,B-1B的載重量可達61,00千克,然而圖-160也加上外掛彈藥的話,還是比B-1B多攜載39%的炸彈(圖-160外掛載量可達45000千克)。所以說目前全世界最大的重轟炸機寶座非屬圖-160不可。

圖-160也是俄聯自二戰以後第一架“無武裝”的轟炸機,亦即它沒有自我防衛的武器(圖-22M以及圖-95的機尾還有單座單雙管23mm機炮)。

圖-160的各機型計劃都僅限於紙上作業,絲毫沒有開始產製。

圖-160SK:商用機種,“縴夫”機載太空火箭的發射平臺。在1994年在新加坡舉辦的航空展上,展示一款攜帶名為“縴夫”(Бурлак)的小型太空火箭實體模型的民用版圖-160SK型,火箭以機腹懸掛方式攜帶。隔年圖波列夫設計局宣佈與位於德國不萊梅的OHB系統系統公司結為策略夥伴,共同生產火箭攜載運輸以及發射的專用機。不過德國晸府隨後於1998年撤資;據說這項計劃仍然在實施中,不過資金來源仍然相當拮据。

可變翼範圍:主翼全展20°時用於起降;主翼展開至35°時用於巡航;主翼內收至65°時用於高速飛行。

動力裝置: 四具庫茲涅佐夫 NK-321渦輪扇發動機,單具最大軍用推力137.3千牛,加力(後燃)推力226.5千牛。

主要機載裝置:“宏觀-K”攻擊雷;“糖錐”地形雷達;格洛納斯系統(ГЛОНАСС/GLONASS)航天座標方位儀;

減速拖曳傘,儲存於機尾正下方;機尾其他部分安裝“貝加爾湖”防禦系統,包括紅外線導彈發射感應器,雷達鎖定接收警報器,電子干擾器,以及雷達干擾片/誘餌曳光彈發射器。

無機炮。彈艙內可載自由落體炸彈、短距攻擊導彈或巡航導彈等,兩個12.80米長的武器艙,每一個艙的前段裝有MKU6-5U滾準式發射架可帶6枚彩虹設計局KH-55SM巡航導彈或Kh-555(Kh-555為Kh-55的衍生型,改用Kh-101光電終端制導系統並將核彈頭改為傳統彈頭)巡航導彈;或者依照任務不同可以將兩個彈艙的滾轉式發射架改為MKU6-1U型,如此可攜帶24枚速度約5馬赫的kh-55超高音速短程巡航導彈或者是“回馬槍”P型短距反雷達(壓制敵方防空任務)飛彈。

與圖-160針鋒相對的是B-1“槍騎兵”,它是米國空軍在冷戰末期開始使用的超音速可變後掠翼重型長程戰略轟炸機,由北美航空(後與洛克威爾公司合併,又被波音併購)於1970年代研製,在1974年首次試飛,並於1985年服役。二戰後,米國戰略空軍的戰略轟炸機走高空高速技術路線。

相繼發展出10臺發動機的B-36D,6臺發動機的B-47,8臺發動機的B-52同溫層堡壘轟炸機,1960年服役B-58轟炸機最大飛行高度超過了15200米,最大飛行速度達到了1850千米/小時。XB-70“瓦爾基里”轟炸機最大飛行高度24400米,最大速度更高達3倍音速,但在1963年因國防部的指示不得不於放棄。B-70計劃取消不久後,米國空軍就開始檢討新戰略戰鬥機的構想。新戰略轟炸機不追求B-70那麼高的速度,而是以音速左右的低空進攻為主。

由於B-52轟炸機的高空亞音速進襲方式,在面對新式的防空系統、導彈及戰機已難以生存,而新一代具隱身效能的“先進技術轟炸機”(ATB)所需技術,在短期之內又無法開發出來。為了維持米國“戰略鐵三角”(陸基長程洲際彈道導彈、潛射式彈道導彈、長程戰略轟炸機)的完整,米國決定研發新世代具低空滲透能力的長程戰略轟炸機,來填補這一個空檔。1961年米國空軍啟動了“亞音速轟炸機”(SLAB)計劃。1965年啟動了“先進有人駕駛戰略飛機”(AMSA)計劃。經過60年代F-111及B-70等2個失敗的發展案後,1969年,米國空軍釋出了專案需求書,AMSA被正式命名為B-1“槍騎兵”。

B-1A的主要作戰方式為超音速高空突防,1970年6月4日,米國防務系統採辦評審委員會最終決定,B-1專案進入全尺寸發展階段,由洛克威爾公司生產5架飛行試驗樣機和1架靜力試驗樣機。1974年10月26日,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帕爾姆德,機號74-0158的首架B-1原型機正式出廠,並於當年12月23日首飛。首飛歷時78分鐘。1977年,B-1A計劃因為造價高昂,且穿透能力不如彈道導彈,1977年6月30日,米國總管卡特在聽取了國防部長布朗的建議之後,宣佈取消B-1的生產計劃。布朗認為,攜帶現代巡航導彈的作戰飛機可以更有效地確保米國戰略力量的有效性。然而,已經建造的四架原型機仍持續試飛至1981年4月。1978年10月5日,在15240 米高空,第二架B-1原型機達到了M2.22的最大飛行速度。

直到繼任的米國總管里根上臺後,1981年10月2日,里根總管宣佈,米國將製造100架低空高速突防的B-1B戰略轟炸機,並在1986年形成初始作戰能力,B-1B總經費達到了205億美元。於1983年3月進行B-1B原型機的試飛,1985年正式量產進入米國空軍服役。最高在役的數量約為95架。

B-1B首次投入實戰是在1998年12月的沙漠之狐行動,對伊拉克進行空中轟炸。

1999年,6架B-1B投入北約各國對塞爾維亞所進行的聯合轟炸任務,並在僅佔總飛行架次2%的情形下,投擲了超過20%的彈藥量總合。

在2001年阿富汗戰爭初期,8架B-1B也扮演十分重要的空中轟炸角色,投擲了包括約3,900枚JDAM在內的各型傳統炸彈。而之後在第二次伊拉克戰爭中,亦有少量B-1B參與空襲任務。

機體最大的特色是採用可變後掠翼的形式,全開時翼展可達到41.78米,採用最大後掠角時是23.84米。可變後掠翼是用來調和各種矛盾要求的手段,如高速飛行、低受風負荷(Wind Gust)、長續航距離及優良的起降效能等。由於採可變後掠翼,B-1能從跑道長度較短的民用機場起飛作戰;事先分散機群可避免因敵方先制攻擊機場而全數遭到破壞。

B-1的機身是由平滑的曲面所包覆,和主翼沒有明顯界線。此外,曲面可分散雷達的電波,藉此降低雷達反射截面積(RCS),使B-1更不易被雷達察覺。B-1在平坦的地面上可降低到60米的飛行高度,之所以能有如此超低空的飛行能力,歸功於由前方監視雷達和自動操縱裝置組合而成的地形追蹤系統。它是從機首不斷地探測飛行路徑上的地形,使機體自動配合起伏升降,和地表維持一定高度的系統。飛行高度可定出60米、90米、120米、150米、225米、300米等六個階段。

其駕駛艙下方的一對鰭形小翼亦為設計上的重要特徵,這對小翼可以針對低空紊亂的陣風做出相對應的調整,減輕機身顛簸的程度,使機組員能在較舒適的狀況下進行任務,並延長機身的壽命。

傳統任務升級計劃(Conventional Mission Upgrade Program, CMUP)旨在強化B-1B轟炸機在執行傳統任務時的作戰效益。藉由軟體和硬體的持續升級,B-1B轟炸機將逐階段適應使用傳統武器的現代戰場。

Block A:在CMUP計劃開始前,所有的B-1B都屬於此構型,具備特殊的堆疊式投彈架,每個投彈架可以攜帶並投擲28枚Mk82 500磅低阻力通用炸彈。

Block B:提升APQ-164合成孔徑雷達(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的解析度,降低自衛電戰系統的故障率與誤判率。此項升級已於1995年完成。

Block C:“強化能力”階段,主要內容是修改彈艙以掛載最多30枚集束炸彈(Cluster Bomb Units, CBUs)。原來的B-1B彈艙掛架每個只能攜帶28枚Mk82 500磅低阻力通用炸彈,經過修改後可以攜帶10枚1,000磅集束炸彈。此項升級已於1997年8月完成。

Block D:“近精確制導能力”,使B-1B轟炸機得以攜帶並投擲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oint Direct Attack Munition, JDAM),此外還包括電子反制系統升級、AN/ALE-50拖曳誘餌系統(Towed Decoy System, TDS)、抗干擾無線電等。

Block E:升級重點在於飛航電腦的效能提升。改良套件整合風偏修正彈藥灑布器(Wind-Corrected Munitions Dispenser, WCMD)、AGM-154聯合戰區外武器(Joint Standoff Weapon, JSOW)和AGM-158聯合空對地戰區外導彈(Joint Air-to-Surface Standoff Missile, JASSM)等彈藥攜帶能力。升級計劃已於2006年9月完成。

Block F:“自衛系統升級計劃(Defensive Systems Upgrade Program, DSUP)”,將提供B-1B更佳的電子反制和干擾能力,預計將原有的AN/ALE-50拖曳誘餌系統更換為更先進的ALE-55光纖拖曳誘餌系統,但自2001年以來一連串的測試失敗,使本計劃在2002年被取消。

Block G:“距外武器使用能力”,強化AGM-154聯合戰區外武器(Joint Standoff Weapon, JSOW)和AGM-158聯合空對地戰區外導彈(Joint Air-to-Surface Standoff Missile, JASSM)等距外武器的使用和投擲能力,此外,也將升級任務電腦、風偏修正彈藥灑布器(Wind-Corrected Munitions Dispenser, WCMD)攜帶和投擲能力,及電子自衛系統的效能提升。

B-1R:以B-1B為基礎進行效能提升,安裝AN/APG-83雷達,發動機更新原先預定為F-22同款的F119,但F-22和F119因預算刪減而停產,便改為F101的衍生型F110。

極速:海平面0.95馬赫(723.15英里每小時;1,163.79千米每小時),高空1.2馬赫(913.4英里每小時;1,470.1千米每小時)

掛載點:6個外掛硬點,可攜掛59,000磅(27,000千克);3個內建彈艙,可攜掛75,000磅(34,000千克)。

24枚AGM-158聯合空對地距外導彈(Joint Air-to-Surface Standoff Missile,JASSM),12枚AGM-154聯合戰區外武器(Joint Standoff Weapon,JSOW)。。。

《變形金剛:復仇之戰》(Transformers: Revenge of the Fallen):2009年米國動作電影。在影片後半段曾出現B-1以低空飛掠戰場,並用JDAM轟炸躲藏在埃及廢墟中的狂派機器人之劇情。

《戰地4》(Battlefield 4):在2013年時推出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戰地風雲4的資料片“大國崛起”中,B-1以米國空軍轟炸機之姿出現,使用武器為聯合直接攻擊彈藥(預設)和AGM-158巡航導彈(解鎖後)。

Jumbo Huang Notes: The Rockwell B-1 Lancer is a supersonic variable-sweep wing, heavy bomber used by the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It is commonly called the "Bone" (from "B-One"). It is one of three strategic bombers in the U.S. Air Force fleet as of 2020, the other two being the B-2 Spirit and the B-52 Stratofortress.

The B-1 was first envisioned in the 1960s as a platform that would combine the Mach 2 speed of the B-58 Hustler with the range and payload of the B-52, and was meant to ultimately replace both bombers. After a long series of studies, Rockwell International (now part of Boeing) won the design contest for what emerged as the B-1A. This version had a top speed of Mach 2.2 at high altitude and the capability of flying for long distances at Mach 0.85 at very low altitude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high cost of the aircraft,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AGM-86 cruise missile that flew the same basic profile, and early work on the stealth bomber all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need for the B-1. This led to the program being canceled in 1977, after the B-1A prototypes had been built.

The program was restarted in 1981, largely as an interim measure due to delays in the B-2 stealth bomber program, with the B-2 eventually reaching initial operational capability in 1997. This led to a redesign as the B-1B, which differed from the B-1A by having a lower top speed at high altitude of Mach 1.25, but improved low-altitude performance of Mach 0.96. The electronics were also extensively improved during the redesign, and the airframe was improved to allow takeoff with the maximum possible fuel and weapons load. The B-1B began deliveries in 1986 and formally entered service with Strategic Air Command (SAC) as a nuclear bomber in that same year. By 1988, all 100 aircraft had been delivered.

The Tupolev Tu-160 (Russian: Туполев Ту-160 Белый лебедь, romanized: Belyj Lebeď, lit. 'White Swan'; NATO reporting name: Blackjack) is a supersonic, variable-sweep wing heavy strategic bomber designed by the Tupolev Design Bureau in the Soviet Union in the 1970s. It is the largest and heaviest Mach 2+ supersonic military aircraft ever built and next to the experimental XB-70 Valkyrie in overall length. As of 2020, it is the largest and heaviest combat aircraft, the fastest bomber in use and the largest and heaviest variable-sweep wing airplane ever flown.

Entering service in 1987, the Tu-160 was the last strategic bomber designed for the Soviet Union. As of 2016, the Russian Air Force's Long Range Aviation branch has at least 16 aircraft in service. The Tu-160 active fleet has been undergoing upgrades to electronics systems since the early 2000s. The Tu-160M modernization programme has begun with the first updated aircraft delivered in December 2014.

第4354回:英法海底鐵路隧道,世界最長海底隧道

8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美軍亞太動作不斷,空潛200現身巴士海峽以西,時刻警惕不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