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本文可以作為《決戰中途島》一片的歷史背景來閱讀,前作已介紹迪克·貝斯特和俯衝轟炸機的故事。

在扭轉乾坤的1942年6月4日這一天拂曉,美國航空母艦編隊的出擊其實被搞得一團糟糕!

熱血沸騰的飛行員們早就在待命室裡就位,等待著艦橋上大人物們的命令,但是艦載機編隊出擊並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由於美機的航程普遍低於日本飛機,必須先駛入到日本人的攻擊範圍內,才能夠派出自己的攻擊機,這就好比兩個相互揮舞著長劍的武士,劍短的那一方是美國人。

艦橋上同樣不平靜,第16特混艦隊的指揮官斯雷蒙德·普魯恩斯海軍少將在此戰之前還只是護航艦隊的司令,沒有太多指揮航空母艦作戰的經驗,在出擊時機上他需要聽從參謀長布朗寧上校的意見。另外在美國人的兩支航母編隊裡,第17特混艦隊的指揮官弗蘭克·弗萊徹少將資歷更老,尼米茲讓弗萊徹擔任兩支艦隊統一的指揮官,是斯普魯恩斯的頂頭上司。

凌晨5點30分左右,中途島上的遠端水上偵察機就陸續發現了日本艦隊的蹤影,但因為天氣原因,沒有觀察到全部的四艘航母,弗萊徹擔心日本人又將在珊瑚海時一樣將航母拆分成多個編隊使用,所以他在6時07分命令斯普魯恩斯“可立即對敵軍進行攻擊”,而他自己手上的“約克城”號則打算保留到發現全部航母后再出擊。

這個命令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不但讓美軍航母達成了事實上的先發制人,而且客觀上弗萊徹也將建立首功的機會讓給了斯普魯恩斯,成就了後者的一世英名!

接到命令後的斯普魯恩斯和他的幕僚經過距離和航程的反覆測算,決定將7點設為“企業”號和“大黃蜂”號上的艦載機聯隊的出擊時間。但在具體起飛次序和編組安排上,當時的美軍仍然是以航母為單位各自為戰,缺乏統一的協調指揮。

圖5. 零式水上偵察機,當天率先發現美艦隊的就是這個機型,電影裡的還原堪稱精確

起飛過程是拖拖拉拉而又混亂不堪的,為了不把觀眾繞暈我儘可能簡單地描述一下,“企業”號上,艦載機聯隊長麥克拉斯基帶領的兩個SBD中隊率先升空,他們在天上繞了半個小時也沒等到魚雷機和戰鬥機跟上,此時又發現了一架日本偵察機(利根號四號機,飛行員為甘利洋司),著急的斯普魯恩斯干脆下令SBD中隊趕緊先出發。

後來從“企業”號上起飛的第六魚雷機中隊(VT-6)和第六戰鬥機中隊(VF-6)又搞出了更大的烏龍:VF-6起飛後錯把隔壁“大黃蜂”號上起飛的VT-8當成了自家的VT-6,稀裡糊塗就跟了上去。

最後起飛的VT-6看到SBD和F4F全走了,只能獨自趕緊追趕去也。“企業”號的飛機就這樣被分成了三支小團隊,值得一提的是,VT-6的指揮官就是《決戰中途島》電影裡有提到的那位幾天前剛剛墜海負傷但仍堅持出擊的尤金·林賽少校。

圖7. 大黃蜂號艦長米切爾上校(左)和艦載機聯隊長林中校(右)

“大黃蜂”號上的情況更糟,最早起飛的VF-8在空中浪費了很久的燃油,導致最後這10架“野貓”全部墜海(8人獲救,2人犧牲),而且“大黃蜂”號的聯隊長林中校帶錯了路,一直沒有找到日本艦隊,白白浪費掉了35架SBD和10架F4F的強大力量,事後他因此沒少挨批評。

“企業”號和“大黃蜂”號上的起飛一共花了近一個小時,直到7時55分,最後一支力量林中校才完成編組從母艦上空出發,而且由於出擊時機較早,各個中隊對於日艦隊的位置也理解各異,選擇的路線也是五花八門,各自為戰,缺乏配合,如果不是最後貝斯特等等孤膽英雄替美國人打贏了仗,斯普魯恩斯和布朗寧等人有可能會上軍事法庭,而不是上授勳臺。

“約克城”號上的情況要好得多,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觀察和計算,弗萊徹和他的幕僚選定了一條更加準確的出擊路線,於8時38分下令“約克城”號上的艦載機聯隊出發,起飛和編組非常順利,由VF-3、VB-3和VT-3三個中隊派出的全部35架飛機整體編成一個叢集向日軍殺去,這跟斯普魯恩斯那邊形成鮮明對比。而且晚出發一個小時的“大黃蜂”號編隊竟然跟斯普魯恩斯那邊的SBD編隊同時到達,形成了對日軍的同時打擊。

不過美中不足的是,謹慎的弗萊徹還是留下了一個俯衝轟炸機中隊VS-5以防萬一,這讓該中隊的飛行員非常不快,而且配屬的護航戰鬥機也太少,只有VF-3中隊長約翰·薩奇少校帶領的6架野貓。

飛行過程中,“大黃蜂”號編隊也不團結,VT-8的中隊長約翰·沃爾德倫少校認為他的上司——林中校選擇的正西方向路線是錯誤的,據說他們在無線電裡大吵了一通,最後沃爾德倫帶著他中隊的15架TBD脫離編隊往西南方向駛去。剛好VT-6也就是“企業”號上原本應該為VT-6護航的10架“野貓”跟了上來,但這批戰鬥機並沒有被沃爾德倫看到。

9時20分,經過一個小時飛行,選擇了最正確路線的沃爾德倫中隊率先抵達南雲艦隊附近。他觀察到三條航母,選擇了中間最近的那艘進攻,那條母艦是二航戰的“蒼龍”號。

天空中沒有其他美國飛機,大約有20-30架零戰向他們撲來,TBD魚雷機的發動機動力不足(這也是電影裡說TBD是一種過時飛機的原因),在可發射魚雷的海平面平飛速度不到100節(大約等於每小時185公里,零戰21型的最高時速超過500公里!),並且他們必須保持一個穩定的衝刺狀態直到接近到敵艦1000米以內(越近命中率越高),這段衝刺大約需要15分鐘,但這也成了他們永遠無法飛完的15分鐘!

這是悲壯的一幕:15架VT-8中隊的TBD魚雷機按照他們的訓練要求排成緊密隊形,下降到海平面高度,集體向“蒼龍”號衝過去。如果沒有戰鬥機的掩護,這種狀態極其危險,敵方戰鬥機可以圍著他們繞圈,本來可以掩護他們的VF-6此時卻跟丟了。

為什麼VF-6中隊會跟丟了?這個問題實際上也解釋了《決戰中途島》電影裡為什麼很少出現“野貓”戰鬥機。因為空戰的需要,戰鬥機通常會保持在中空獲得高度優勢,魚雷機則需要下降到低空以便發起攻擊,就在VT-8下降的過程中,VF-6因為雲層遮擋把他們弄丟了,當VT-8被零戰屠殺時,VF-6還在南雲艦隊的東側等待著其他攻擊機來匯合。

TBD只能單槍匹馬作戰,用機尾的雙聯裝機槍回擊,戰前在沃爾德倫的強烈要求下,VT-8剛把標配的單管機槍換成了跟SBD上一樣的雙聯機槍,但是無濟於事。零戰的老手們象打鴨子一樣把這些慢騰騰的TBD逐一射成了火球,墜入大海,無線電裡充滿了美軍飛行員最後的絕望呼救!

大約在10分鐘內,VT-8的所有魚雷機就都被擊落了,包括中隊長沃爾德倫少校,唯一的倖存者是小喬治·蓋伊少尉,他的飛機被擊中墜入大海,蓋伊爬出了飛機,藏身於黑色橡膠質的座椅下,幸運地沒有被日本人發現,並隨後目睹了整個日本艦隊的覆滅。

VT-8覆滅的這一段也在電影裡有所表現,字幕組打出了“大黃蜂”號第八魚雷轟炸機隊的字樣,給沃爾德倫少校放了幾秒鐘的特寫,但沒有給出他的名字。

又過了幾分鐘,9點38分,日軍目擊到另外一隊TBD魚雷機從南方飛來,這是來自“企業”號的VT-6,中隊長就是電影裡跟貝斯特槓過多次的尤金·林賽少校,他的軍銜比貝斯特上尉要高,所以當他堅持帶傷出征時,一向不怎麼尿他的貝斯特特意在結尾尊稱了一句“長官”(Sir),這也是電影對魚雷機中隊的致意!

VT-6同樣是沒有護航,單槍匹馬地前來挑戰整個日本艦隊,本應該替他們護航的VF-6仍然在不遠處的上空等待聯絡,但VF-6還是沒有收到聯絡訊號。林賽少校選中的目標是距離他們最近的“加賀”號,中隊被分為兩部分,林賽帶7機從左舷,亞瑟·艾迪上尉帶7機從右舷逼近。

圖16. 一架五航戰塗裝的零戰,該戰隊錯過了中途島戰役

一開始“加賀”號身邊的零戰並不多,他們剛剛屠殺了沃爾德倫的VT-8,但在慢吞吞的TBD駛近“加賀”號時,越來越多的零戰如同聞到血腥味的蒼蠅一樣圍了過來,最終艾迪的分隊只有有兩架TBD到達了投雷點併發射了魚雷,沒有命中,“加賀”號艦長岡田大佐親自操舵避過了這兩條魚雷。

林賽的7機接近了左舷,9架剛從“赤城”號起飛的戰鬥機從空中俯衝而來,9對7,死局!林賽絕望了,他用無線電大聲呼叫VF-6來支援——無人響應。

林賽的TBD可能是第一架被擊落的,他的其他隊員們猛烈還擊,擊落了由一等飛行兵曹佐野信平駕駛的零戰,但是緊接著又有3架TBD被擊落,剩下3架掙扎著投下魚雷,角度太差了還是沒命中。

圖17. 衝鋒中的TBD魚雷機遭到了零戰和防空炮的屠殺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投下魚雷後,VT-6就不再是零戰的主要目標,他們還要保留彈藥射擊更有價值的目標,5架倖存者蹣跚地飛離,每架飛機都千瘡百孔,最終只有4架回到了母艦。

插播一下,零戰21型擁有兩門安裝在機翼的20毫米機關炮,但每門備彈僅60發,另有兩挺安裝在機首的7.7毫米機槍,每挺備彈700發。機炮有足夠的威力擊落TBD,但彈藥太少很容易耗光,7.7毫米機槍很難擊落TBD,這也是林賽中隊仍有較多幸存者的重要原因。

圖18. 參戰的日本艦隊中有兩艘“金剛”級快速戰列艦,本圖中可能為“扶桑”級

到10點時,VT-6的進攻結束,倖存的TBD正在飛離,日本艦隊的上空暫時平靜了下來,零戰三三兩兩地結成小隊盤旋在各自母艦的周圍。值得一提的是,南雲機動部隊沒有安裝對空搜尋雷達,無法象美軍艦隊一樣提前預警到危險來臨,他們只能象一群護主的獵狗一樣圍在主人身邊,等待著宿命的到來。(關於美軍雷達在此戰中的卓越作用,詳見同名公號搜尋“制勝神器”,艦載雷達之謎篇)

接下來對日本艦隊來說是真正的“死神來了”,“企業”號的兩個SBD中隊和“約克城”號上的三個中隊(F4F、SBD和TBD各一箇中隊)幾乎同時抵達日本艦隊上空,而且兩支部隊是從不同的方向——麥克拉斯基大隊從南面接近,“約克城”聯隊從東面,五個中隊共計68架飛機形成了兩路夾擊之勢,此時許多零戰還在追逐低空的VT-6的魚雷機。

正如上篇《決戰中途島,俯衝轟炸機改變世界的五分鐘詳解》所述,麥克拉斯基下屬的兩個中隊大部分攻擊了“加賀”號,貝斯特上尉率領3架飛機攻擊了“赤城”號,分別命中4彈和1彈,摧毀了一航戰的兩艘老牌航母。

與此相比,“約克城”艦載機聯隊顯得更有章法,首先,VF-3中隊的6架“野貓”是當天唯一抵達日本艦隊上空參戰的美國戰鬥機。

VF-3的中隊長正是後來大名鼎鼎的約翰·薩奇少校,他們戰鬥機分為兩隊,2架跟在VT-3中隊後面護航,包括他自己在內的4架在後上方2000英尺跟進。大約有15-20架零戰猛撲過來,很快擊落了薩奇小隊的1架野貓,剩下3架野貓使出“薩奇剪”戰術,伏擊正在追尾隊友的零戰,在20分鐘內擊落了4架零戰(薩奇本人擊落3架)。

圖21. 薩奇少校發明的“薩奇剪”戰術後來成為對付零戰的一種技巧

負責掩護VT-3的2架野貓也擊落了一架零戰,但是他們都被迫驅離負責保護的VT-3(數量太少了),傷痕累累地返回母艦。大約在10時20分,VT-3又跟前兩支魚雷機中隊一樣,孤獨地衝向目標,這次是“飛龍”號。

此時那三個SBD中隊都在向著各自的目標——另外三艘母艦“加賀”、“赤城”、“蒼龍”直奔而去,零戰幾乎全被薩奇的“野貓”和VT-3的TBD吸引,其中一名來自“蒼龍”號的零戰飛行員藤田恰與藏大尉表現尤為積極,他一人就擊落了VT-3的4架TBD。

中隊長梅西的TBD也很快就被擊落墜海,隨後是一架又一架地被屠殺,只剩下5架TBD在10時35分抵達魚雷發射位置,距離“飛龍”號大約600-800碼之間,仍然無一命中,又有3架TBD被擊落,VT-3也接近全軍覆沒。

圖22. 畫作:被擊中起火的零戰飛行員被逼跳傘

在瘋狂的防空炮火中,剛才還在肆虐的藤田大尉同樣被己方的炮火擊中,他在200米高度跳傘,撿回了一命。但是此時戰局基本已經,三艘日本母艦都被SBD炸成了一團濃煙和火焰的混合物,剩餘的零戰瘋了一般四處追逐俯衝轟炸機,但是他們已經不能再改變什麼了。

三個魚雷轟炸機中隊踐行了自己的承諾,在大戰中沒有一個孬種退縮,當天有35架TBD被擊落,只有數人在海上漂浮幾天後被救起。他們吸引了零戰的注意力,為SBD創造了絕佳的戰機。

圖23. 戰後,美軍的PBY大艇連續數十日搜尋生還的飛行員,甚至救起一些“飛龍”號的生還者

也許很多人會說,魚雷機分兵恰好起到吸引零戰的目的,他們的犧牲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仔細想想,總數多達154架的攻擊群如果作為一個整體抵達日本艦隊上空,區區40多架零戰又能阻止得了什麼?並且魚雷機的傷亡率必然大大降低,也不至於一條魚雷都投不中。

當時的美軍仍堅定認為擊沉重型戰艦要靠魚雷而不是炸彈,他們沒想到魚雷機如此高昂的陣亡率,以及因為日本航母的脆弱性而撿了幾個大便宜。關於日本航母如何被炸彈燒沉的,後續的文章還會詳細分析。

由於魚雷機的高昂傷亡,隨後有兩年時間,美國航母都相當於放棄了魚雷攻擊戰術,而且美軍魚雷品質在戰爭初期非常糟糕(電影裡也有體現),1943年美軍測試空投魚雷時發現,在150節時投放出的魚雷失效率超過70%,而同期日本九七艦攻的投放速度可以達到160節。直到1944年末期解決了魚雷穩定性問題,並且需要對付大量日本戰列艦時才又重視起魚雷攻擊。

圖24. 療傷期間的喬治·蓋伊少尉

VF-3的“野貓”也扮演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笨重的TBD只能用天靈蓋去抵抗對方的大錘,野貓好歹還能纏鬥一番,並取得了5比1的戰果,可惜的是當天派出的26架野貓中只有6架抵達。

在許多的紀念文章和戰場小說裡,都會帶著如下這份名單,最早我是從赫爾曼·沃克的《戰爭和回憶》裡讀到,在這部電影播放期間,是時候再發一次:

“企業”號,第六魚雷轟炸機中隊

犧牲者:

尤金·E·林賽(中隊長),加利福尼亞州聖迭戈、查爾斯·T·格雷尼特,夏威夷州檀香山

塞弗林·L·龍巴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威爾伯恩·F·格倫,得克薩斯州奧斯汀

約翰·T·埃弗索,愛達荷州波卡特洛爾、約翰·U·萊恩,伊利諾斯州羅克福

倫道夫·M·霍爾德,密西西比州傑克遜、格雷戈裡·J·杜拉瓦,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

阿瑟·V·伊利,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阿瑟·R·林格倫,紐澤西州蒙特克萊

弗盧努瓦·G·霍奇斯,佐治亞州斯特茨博羅、約翰·H·貝茨,印第安納州瓦爾帕萊索

保羅·J·賴利,阿肯色州霍特斯普林斯、埃德溫·J·穆欣斯基,佛羅里達州坦帕

約翰·W·布羅克,亞拉巴馬州蒙哥馬利、約翰·M·布倫德爾,印第安納州韋恩堡

勞埃德·托馬斯,俄亥俄州昌西、哈羅德·F·利特菲爾德,佛蒙特州本寧頓

生還者:

艾伯特·W·溫切爾,衣阿華州韋伯斯特城、道格拉斯·M·科西特,加利福尼亞州奧克蘭

羅伯特·E·勞布,密蘇里州裡奇蘭、小威廉·C·漢弗萊,佐治亞州米利奇維爾

小愛德華·赫克,密蘇里州卡西奇、多伊爾·L·裡奇,俄克拉何馬州瑞安

歐文·H·麥克弗森,伊利諾斯州格倫埃林、威廉·D·霍頓,阿肯色州小石城

斯蒂芬·B·史密斯,衣阿華州梅森城、威爾弗雷德·N·麥科伊,加利福尼亞州聖迭戈

戰死18人,生還10人,戰死比例64.3%

“約克城”號,第三魚雷轟炸機中隊

犧牲者:

蘭斯·E·梅西(中隊長),加利福尼亞州德斯坎索、利奧·E·佩裡,加利福尼亞州聖迭戈

理查德·W·休森斯,衣阿華州沃特盧、小哈羅德·C·倫迪,內布拉斯加州林肯

韋斯利·F·奧斯默斯,伊利諾斯州芝加哥、小本傑明·R·多德森,北卡羅來納州達勒姆

大衛·J·羅奇,明尼蘇達州希賓、理查德·M·漢森,明尼蘇達州萊克菲爾德

帕特里克·H·哈特,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約翰·R·科爾,佐治亞州拉格蘭奇

約翰·W·哈斯,加利福尼亞州聖迭戈、雷蒙德·J·達斯,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

奧斯瓦德·A·鮑爾斯,密歇根州底特律、約瑟夫·E·曼德維爾,新罕布什爾州曼徹斯特

倫納德·L·史密斯,加利福尼亞州安大略、威廉·A·菲利普斯,華盛頓州奧林匹亞

柯蒂斯·W·霍華德,華盛頓州奧林匹亞、查爾斯·L·穆爾,得克薩斯州阿默斯特

卡爾·A·奧斯伯格,新罕布什爾州曼徹斯特、特羅伊·C·巴克利,密西西比州福克納

羅伯特·B·佈雷熱,猶他州鹽湖城

生還者:

哈里·L·科爾,密執安州薩吉諾、勞埃德·F·奇爾德斯,俄克拉何馬州俄克拉何馬城

威廉·G·埃斯德斯,密蘇里州聖約瑟夫

戰死21人,生還3人,戰死比例87.5%

圖25. VT-8中隊在出擊前幾天的合影,後排左起第三位為沃爾德倫少校

“大黃蜂”號,第八魚雷轟炸機中隊

約翰·C·沃爾德倫(中隊長),南達科他州皮埃爾堡、霍勒斯·F·多布斯,加利福尼亞州聖迭戈

小詹姆斯·C·歐文斯,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阿米利奧·馬菲,加利福尼亞州聖羅莎

雷蒙德·A·穆爾,弗吉尼亞州里士滿、湯姆·H·佩特里,西弗吉尼亞州埃利森裡奇

傑弗遜·D·伍德森,加利福尼亞州貝弗利希爾斯、小奧特韋·D·克里西,弗吉尼亞州文頓

喬治·M·坎貝爾,加利福尼亞州聖迭戈、羅納德·J·費希爾,科羅拉多州丹佛

威廉·W·艾伯克龍比,堪薩斯州梅里亞姆、伯納德·P·費爾普斯,伊利諾斯州洛文頓

烏爾弗特·M·穆爾,西弗吉尼亞州布盧菲爾德、威廉·F·索希爾,俄亥俄州曼斯菲爾德

威廉·W·克里默,加利福尼亞州里弗賽德、弗朗亞斯·S·波爾斯頓,密蘇里州納什維爾

約翰·P·格雷,密蘇里州哥倫比亞、馬克斯·A·卡爾金斯,內布拉斯加州懷莫爾

哈羅德·J·埃利森,紐約州布法羅、喬治·A·菲爾德,紐約州布法羅

小亨利·R·凱尼恩,紐約州布法羅、達爾文·L·克拉克,紐約州芒特弗農衣阿華州羅德尼

小威廉·R·埃文斯,印第安納州印第安納波利斯、小羅斯·E·比布,亞拉巴馬州沃裡厄

格蘭特·W·蒂茨,俄勒岡州謝里登、霍利斯·馬丁,華盛頓州布雷默頓

羅伯特·B·邁爾斯,加利福尼亞州聖迭戈、艾什韋爾·L·比科,路易斯安那州霍馬

羅伯特·K·亨廷頓,加利福尼亞州南帕薩迪納

生還者:

小喬治·H·蓋伊,得克薩斯州休斯敦

戰死29人,生還1人,戰死比例96.7%

大海將銘記不朽!

圖27. 每到6月4日,老兵們總會聚集起來紀念這場偉大的勝利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航母上的廁所數量,可不僅僅是生理問題,它與戰鬥力也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