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刃/TONE
儘管有著法國DCNS原廠的全套技術支援,馬來西亞在該國建造的"追風-2500"型護衛艦進展仍舊不順利:自2017年首艦"君主萊拉"號宣佈下水至今,兩年間該艦隻進行過有限的港口實驗,出航仍舊遙遙無期。
受困於目前的處境,馬來西亞國防部也只能修改計劃,將原定"追風"級護衛艦2019年投入服役的計劃修改到2023年,並向本國船廠追加投入數十億美元的資金。而對此馬來西亞國防部長甚至直言稱,細究此事將會使得馬來西亞人對本國造船企業失去信心。
圖為港口試驗後重回造船臺的"君主萊拉"號護衛艦,可見部分已經開始生鏽。
當然,馬來西亞國防部長的這一席話不是空穴來風:無論是從中國產化建造"追風"級護衛艦的工程進度,還是從負責該艦建造的馬來西亞BHIC船廠的經營狀況,整個"追風"護衛艦專案都已經到了四面楚歌的境地,單純依靠船廠的努力很難從深淵中掙脫出來。
簡單來說,馬來西亞做出了和其它國家不太一樣的選擇,跳過了"首艘護衛艦在法國建造"的環節,將全部六艘護衛艦安排至BHIC船廠建造。
圖為埃及的追風級"法塔赫"號護衛艦,該艦已經形成戰力多年。
對於這一不尋常的舉動,馬來西亞自然是以"希望發展海軍艦艇建造能力"作為解釋。但代價接踵而來:由於缺少必要的學習和培訓,馬來西亞BHIC船廠在首艦"君主萊拉"的建造上立刻同時面臨人手不足、裝置缺失、甚至是部件空白等棘手問題,這些問題不僅直接拖累"君主萊拉"號護衛艦的工程進度,更把BHIC船廠自身和"追風"級護衛艦專案帶入了惡性迴圈的虧損泥潭。
圖為"海空全能"的馬來西亞追風級護衛艦想象圖,時至今日想象依舊是想象。
具體來說,馬來西亞國防部將在今年為"追風"級護衛艦建造專案追加約合3.5億美元的撥款,這意味著"追風"級護衛艦專案已整體嚴重超支:2011年時馬來西亞對這6艘護衛艦的預算不過11億美元,不到十年間實際預算已突破31億美元,單艘護衛艦的建造費用也遠遠跨過5億美元大關,足以和發達國家的驅逐艦建造成本相媲美。
圖為在中國建造的馬來西亞LMS巡邏艦,其放棄中國產主要出於成本考慮。
而相比之下,馬來西亞的錢包其實並不寬裕:整個馬來西亞的2020年國防預算亦不過37.6億美元,其中十分之一就要作為"追風"級護衛艦的超支費用,足可見問題之大。
當然,馬來西亞皇家海軍也對"追風"級護衛艦的緩慢建造速度極其不滿:不僅馬來西亞之後訂購該艦的埃及海軍早已接艦多年並形成戰鬥力,擁有多達六艘"可畏"級隱身導彈護衛艦的新加坡也在尋求擴張艦隊規模,這使得馬來西亞在橫向和縱向對比上都陷於明顯的不利地位。
圖為新加坡海軍的"可畏"護衛艦艦隊。
說到底,馬來西亞國防部長的一席話其實早就剖析得明明白白:又要發展海軍力量,又要急於擁有造艦能力,馬來西亞的國家期望遠遠超過了其造船企業的承載能力,最終導致結果"一瀉千里"。
至於光鮮的外表之下,馬來西亞造船企業的薄弱和無能,則早已不是新聞:BHIC船廠的前身PSC-ND船廠正是因為在建造德國引進的MEKO護衛艦過程中引發嚴重腐敗風波,被迫改組成新船廠,繼而改稱BHIC……真難免讓人感慨江山易改,本性難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