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這幾天,有關印度空軍承諾購買超300架中國產戰機一事引發了各界關注,相關評價與討論可謂是沸沸揚揚。從大多數聲音來看,外界普遍不看好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能夠“按時、保質、保量”地向印度空軍交貨,畢竟這家被譽為“印度航空工業的驕傲”的公司是能把好飛機修成壞飛機,一上天就往地上掉的。拋開自砸招牌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不談,單就印度空軍的要求來說,其還是很有一套的,甚至可說是有了“突破性”的進步,雖然這種進步很可能也只是停留在紙面上……

對於這份價值幾十億美元之巨的承諾性訂單,印度空軍在宣告的最後特地加上了一句話,“如果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無法按時交付這些飛機,已達成的相關合同將自動失效”。也就是說,印度空軍對著300多架戰機的交付時間做出了明確的限定和延期懲罰措施。縱觀印度空軍對中國產武器的採購歷史,如此明確且嚴格的特殊要求還是第一次。

至今未能服役的LCA戰機

從被世人嘲諷了多年的印度LCA戰機研發歷程上看,該機自立項至今已有30多年,卻仍未能正式裝備部隊,原因是多方面的:印度自身戰鬥機工業體系不完整;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低下的工作效率與品質把控不過關;印度空軍對該機的效能與指標要求朝令夕改……等等。在諸多問題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在於印度空軍最初只給LCA戰機專案劃定了時間表,卻並沒有給出所謂的“最後期限”。

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裝配線

時間表不等於期限,隨著專案的發展與演變,時間表是靈活可修改的,因為時間表是服務於專案進度的。最後期限則不同,其帶有明顯的強制性,甚至還具備某些懲罰性意味。而印度空軍起初恰恰就沒給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劃下最後期限,等於給了對方“名正言順”的拖沓空間。與其說這是軍方的不嚴謹,倒不如說是不成熟的表現。

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裝配線

終於,印度空軍在此次的承諾合同中設定了最終期限和懲罰措施,算是補上了堪稱“常識性”的一課,對於其自身也是個不小的進步了。從某種角度來說,幫助印度空軍“開悟”的不是別人,正是中巴兩國和​聯合研發的“梟龍”戰鬥機。

印巴空戰打醒了印度空軍

自俄製蘇-30MKI重型戰鬥機和法制“Phantom-2000”戰機大量列裝以來,印度空軍自認為在裝備數量和品質上均取得了對巴基斯坦空軍的明顯優勢。然而現實卻是,在今年2月的印巴邊境衝突中,巴軍用“梟龍”和F-16好好地給印度空軍上了一堂課。顯然,印軍自我感覺良好的優勢並沒有得到體現,或者說其恐怕並未真正建立起什麼優勢。

印巴空戰的結果給了躊躇滿志的印度空軍一個響亮的耳光,也讓它們終於想明白不能再繼續“遷就”國內供貨商,必須從多方面嚴格要求印度斯坦航空公司,逼其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當然,印度空軍的想法是好的,但等到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真拿到訂金後,其是否能說到做到,恐怕依然得畫上個大大的問號……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蘇聯有多厲害?他們從監獄釋放一個人,從此壓制美國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