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俄海軍最大的尷尬,就是一艘可以出海的航母都沒有;甚至可以用來訓練和試驗的航母都沒有。當前俄方希望快速實現蘇57這種新機的上艦。畢竟過去的蘇33太老舊已基本無法再用;而快速上艦的米格29K系列明顯試驗做的不夠,有強度不足的和航程不足的雙料問題,明顯是不堪大用。而如果能夠實現蘇57這種新戰機的上艦,不但可以實現全球第一種“雙發重型隱身機”的名頭。而且對陸基版本的蘇57的對外推銷也是一個很大促進。目前大環境明擺著在哪裡。未來幾年,俄方的軍費總量還要進一步的縮水。因此如果蘇57這種新戰機的訂單完全都由俄空天軍“包產自銷”,那麼肯定是撐不住的。必須用外銷訂單的利潤作為主要支撐,才能在維持飛機工廠的正常的研發生產和同時,實現本國空軍的主力戰機的更新換代。
否則一旦交給維護方,卻遲遲拿不回航母,到時候不但再次為他人做嫁衣裳,還會想用 航母的時候一艘都沒有就搞笑了。因此說到底,求人不如求己!有人說了,當年的基輔級航母絕不止超日王號的前身,也就是戈爾什科夫上將號這一艘。基輔級當年一共有4艘之多,為何當時的俄方,不把這4艘“重型載機巡洋艦”全部改造成滑躍航母。哪怕當時多改裝一艘,也不至於落到今天一艘航母都沒得用的囧境。實際上雖然叫載機巡洋艦,但是這4艘全部都是在黑海邊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廠建造的大艦,全部都按正規的中型航母配置。基輔級的滿載排水量在4.2萬噸到4.5萬噸之間,越往後的越大。外在體量已經超過了同樣為中型航母的戴高樂級。其長度274米,也比戴高樂號要長。甲板最大寬度55米,水線250米,最大型寬32.7米,最大吃水10米;4軸4槳2舵,8臺燃油鍋爐4臺蒸汽輪機,20萬軸馬力,最高航速32節。從這些基礎引數和配置來看,確實有後期全部升級成中型滑躍航母的潛力。
因為滑躍航母沒有彈射器,最高航速必須較高,才可以確保足夠的迎風風速,安全起飛。不過要說當年拿這4艘基輔級全部改造升級,則完全是事後諸葛亮。由於蘇聯解體後的經濟困頓。4艘基輔級在1993年全部撤編。前2艘的基輔號和明斯克號當廢鐵出售。第3艘的新羅西斯克號直接拆了!第4艘的戈爾什科夫號其實也準備拆,不過1994年該船上發生了一次火災,耽誤了拆船的計劃。這個偶然的拖延,才有後來超日王號的改造升級加配套外售的工程。否則戈艦同樣是被拆了當廢鐵的命運。那麼現在還存在的基輔號和明斯克號,還有可能再“返銷”回去改造嗎?其實當年在當廢鐵出售前,已經應西方的要求,對這2艦切斷了大軸,並且對主要結構進行了爆破破壞!僅僅還保留一個外形,內部已經完全無法再當軍艦使用和改造。要想得到新航母,只能從頭開始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