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二戰大片《決戰中途島》上映。
發現之前一直沒有太留意一個問題,日本海空軍的實力在1942年是佔據絕對優勢。
不僅僅是在數量上,而且在戰鬥機、魚雷效能、飛行員的實戰能力上都是絕對的上風。
以致尼米茲上將接手太平洋艦隊時,他曾在與妻子的信裡這樣說:“如果能幹上六個月不下臺,那我就算夠幸運的……”
當時日本航空兵的整體素質全面壓倒盟軍。日本採取的是精兵政策,對飛行員的訓練極為嚴苛。在整個飛行選拔訓練中淘汰率達到了50%,而且大部份飛行員都參加過中國戰場,既有充分訓練又有實戰經驗。
在太平洋戰爭初期,憑藉300架零式戰鬥機橫掃了半個太平洋,讓盟軍飛行員產生了極為嚴重的“零式恐懼症”。
日軍轟炸機飛行員技術也毫不遜色,在1941年12月10日攻擊英國海軍“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和“反擊”號戰列巡洋艦的戰鬥中,日機的投彈命中率和魚雷發射命中率依然高達7.7%和40.6%,這樣高的命中率在整個戰爭期間都非常罕見。
可是,中途島戰役卻是恰恰在這樣懸殊對比下,日軍遭受了巨大挫敗。
山本五十六的設想日本從甲午戰爭一慣以偷襲再宣戰的手段,連續取得了巨大成功。
前一次對手是大清,一不小心贏了;下一次對俄國,居然又贏了;珍珠港行動,哈,大獲全勝。
皇軍武運長久,天下無敵啊。
所以從山本五十六的角度來說,希望在一個短的時間內,以一場又一場高效的勝利來結束戰爭是最好的辦法。
而且按實力說,既要奪取中途島,又要拿下美國太平洋艦隊,並非沒有可能。
日本海戰計劃三路分兵
全盤通吃的戰略目標此次戰役日本海軍總數達200多艘,其中戰列艦11艘、航空母艦8艘,為70多年來最大規模的出動。
在作戰計劃裡,聯合艦隊大致分成了三個部隊。
第一,北上佯攻阿留申群島,這裡就用掉了兩艘航母。
第二,山本五十六帶著大和號戰列艦和二艘輕型航母,負責中途島作戰方向的後援、警戒。
第三,前線總指揮南雲忠一指揮的第1機動部隊帶著四艘航母負責轟炸中途島、尋殲美軍艦隊。
山本的想法是讓南雲忠一帶著四艘航母直奔中途島,並佔領中途島。而一旦發現美軍航母,山本五十六的主力就會馬上撲過來圍殲美軍航母,計劃似乎完美。
被爆炸衝擊波撕裂的約克城艙壁
理想與現實的距離日本人想到了美國佬會過來,但只准備了兩個人的菜,卻沒想到卻來了三條大漢。
多出來的這條大漢就是“約克城”號,它在5月的珊瑚島海戰中受重傷,在海上搖搖晃晃大半個月的才繞回珍珠港。
但是很關鍵的是,“約克城”號損管部門在路上就已發回了維修方案與要求。
尼米茲下令三天之內必然修好航母,數千名工人在航母到達時,一擁而上,幾乎耗盡了整個夏威夷基地的所有電力進行搶修。
本來計劃維修二個月,三天後“約克城”號又奇蹟般的出征,美軍終於湊齊了三艘航母。
要命的是“約克城”帶來了75架飛機,加上“企業”“大黃蜂”及中途島的飛機達到了360多架飛機,在飛機實力上已經超過了南雲編隊。
中途島海戰部署,山本離南雲的距離
中途島的激戰所以,6月4日清晨,南雲中將下令向中途島發動攻擊時是躊躇滿志的。因為他還不知道“約克城”號又滿血復活了。
於是,日軍第一波轟炸機攻擊中途島,但第一波攻擊沒有達到目標,要求第二次攻擊。
這時,奇怪的是中途島美軍陸基飛機不僅勇敢迎戰,反而還攻擊南雲艦隊,美軍一連兩個攻擊波次的襲擊,無一命中。
而南雲卻沒有感覺美軍似乎早有準備。
這時,日軍偵察機反饋發現美軍航母編隊,南雲下令回收第一批次的飛機,第二批次飛機再換裝魚雷去攻擊航母。
此時,美軍艦機魚雷攻擊機群也趕到,但攻擊效果仍然奇差,又是無一命中。
可見,美軍不僅是飛機很次,飛行員技術也很次。
大出意外的結局然而,正在此時,當日軍戰鬥機正在低空打美國飛機打得起勁時,美軍高空俯衝式轟炸機群趕到,發現日軍航母。
一頓俯衝轟炸,頓時把赤城、加賀、蒼龍三艘航母給炸了個底朝天。
剩下了,山口多聞少將所在的“飛龍”號,也已在劫難逃。
幸虧山口多聞趕快命令飛機起飛去轟炸美國航母。
終於在飛龍號覆滅的同時把“約克城”號擊癱。
最後,日軍第二航母戰隊司令山口多聞和飛龍號艦長加來止男“一起仰月沉睡”大海。
此時,600海里之外的山本五十六主力根本來不及增援,南雲艦隊已全軍覆沒。
日本人所強調的“命運5分鐘”。如果仔細分析,南雲忠一中將是在8時55分下令在甲板上準備起飛的第二攻擊波的飛機送回機庫,卸下炸彈換上魚雷。
正常情況下,將甲板上的飛機送回機庫,卸下炸彈,再換上魚雷,再重新送到甲板上,整個過程最少需要兩小時,也就是說在10時55分之前,日軍根本不可能完成第二攻擊波的起飛準備,而美軍飛機在10時20分就已投彈了。
情報至上說有人說,如果不是美國人事先破譯了情報,那戰爭會被改寫。可是實際上,就算美軍得到情報,以日軍中途島6艘航母的實力也可壓倒性的直撲美航母編隊,也可穩操勝券。
再說海上的戰爭完全不像陸地上的戰爭那般有條理有層次。浩瀚大洋,雙方甚至連對方的艦隊在哪兒都沒能精準定位。破譯情報在裡面的價值是否被誇大,其實眾說紛紜。
珊瑚海海戰之後約克城號被炸燬的艙室一角
其實,日本嚴重低估美國的軟實力也許山本五十六至死都沒有明白自已輸在哪裡?
雖然他是一個美國通,深知美國的工業實力,但他仍然不了解美國的工業實力的底蘊——軟實力。
首先,他的作戰計劃就是一個急於求成的計劃,飽含日本慣有的賭國運的心理。
一個計劃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是科學的常識,尤其是在面對一個強大對手時。但山本不幸把命運交給了賭,而不是科學邏輯。
既想佔領中途島,又想吃掉美國艦隊,就埋下了第一個隱患。
更有意思的是,這種心態還傳染給各級。
在戰前實行日美雙方的航空母艦部隊進行推演時,當擔任裁判的參謀軍官奧宮正武中佐按照規則宣佈日軍的航空母艦被擊中9次,“赤城”、“加賀”兩艘被擊沉之時。
主持推演的參謀長宇垣纏中將一聲令下,將擊中次數減為3次,僅判“加賀”沉沒。
這樣就山本導致分兵的合理性,在情緒超越理性時,隱患又一次被不幸的埋下。
看不見的軟實力也許美軍實力大大落後於聯合艦隊,但是美軍的軍事素養與工業能力卻是看不見的。
破譯情報的羅徹福特就是個數學天才,他帶領的專家團隊,每週工作時間高達八九十小時,日本海軍90%的電訊往來都被他們所截獲。霍姆斯海軍少校這樣評價:“你絕對無法相信,有人能在如此繁重的腦力勞動,如此巨大的工作壓力下,堅持工作如此持久的時間!”
這讓我想起網上流傳很廣的照片,哈佛大學圖書館凌晨三四點都是燈火通明的照片時,座無虛席,一位北大留學生女孩說:“我在這裡一個星期的閱讀量是我在北大一年的閱讀量。”
這種教育機制下的人才素養,自然不是碰運氣那麼簡單。
同樣,在1943年,羅徹福特再次破獲山本五十六的情報,又成功截殺山本五十六。
無獨有偶,同一年英國的數學家圖靈也帶領他的團隊,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並破譯了德國恩格瑪機。
這種典型的科學人才自然是法西斯體制所無法比擬的。
參謀人員、工程師與工人、飛行員的素養美軍司令斯普魯恩斯的參謀長布朗寧上校,就是一個被譽為“計算尺般精密頭腦”的軍官,在他出色的計算能力下,老斯得以了解日機攻擊節奏,並能夠把握好日軍艦載機進行補給的時刻,將航空隊投入日軍艦隊的上空。
“約克城”號的參謀在雷達測到日機來襲時,僅有15分鐘時間,馬上命令戰鬥機起飛,日軍轟炸機群到來之時,戰鬥機恰好升至攻擊上空,大量阻擊了來襲的日機。同時,損管部門抽乾航空汽油,炸彈回倉。
而為何約克城號好似打不沉一般。這就來自美軍的損管部門超強的救護能力。
約克城在第一次被日機轟炸後,炸彈穿透兩層甲板在機艙爆炸,9個鍋爐有6個鍋爐損壞。損管部第一時間衝上去,採用二氧化碳滅火(日軍則是海水滅火)、平衡船體,並與艦長確定維修方案、取材、換件、焊接等。
美國海軍對約克城號損害情況進行測繪
不到的一小時,就把“約克城”給修復,鋪上臨時甲板,恢復到20節航行,還能回收飛機。
導致日軍第二波轟炸機到來時,還以為是另一艘航母,又對其狂轟一次,結果損管部門再次及時搶救,仍然能讓約克城號屹立在大海上。
日軍戰後還以為炸沉對方兩艘航母。
如果不是兩天後被日潛艇發現再次攻擊,約克城真是打不沉。
飛行員的能力與素養要知道,在戰前美國擁有飛行執照的人員就多達20多萬人,這是個怎樣的概念?
電影裡,美軍轟炸機最關鍵的一條線索是,美國的海軍潛艇鸚鵡螺號稀裡糊塗撞上了日本海軍的大部隊,然後追擊鸚鵡螺號的這艘日本軍艦在返航途中,又被美軍飛行員給發現了,飛行員馬上意識到跟蹤這艘日本軍艦就會找到日本航母,這才有了對南雲艦隊的毀滅性打擊。
美軍飛行員還在戰鬥中發明了著名的薩其剪戰法,使日本飛行員無法實行有效攔截。
組織管理系統僅拿日艦損管部門舉例,實際上只是日軍內務科派到戰艦上的一個派遣隊,按日本嚴格的上下級體制,其地位和受重視程度可想而知。
一旦相關的中層軍官出了狀況,下屬損管人員沒有許可權做決定。美軍則正相反,損管部門由指揮系統直屬,而且全體艦員都要接受相關的基本訓練,而不是隻由損管人員維修。且每個分割槽都有完整的全套專業人員,具體的指揮統籌由相關的技術人員負責,損管按照艦體不同區域進行劃分,可調動全艦人員施工。
而日軍損管人員缺乏技術,體制又窒息了自主性,對比對手,損管修復能力明顯被拉開差距。
工業產品標準與後備技術差距而日本的航母為何一炸就沉?
舉個栗子,日本航母只是簡單的把航空汽油儲存在船底,並未對汽油的揮發做單獨的處理,使得艦船因汽油的揮發而變成了一個火藥桶。美軍的燃料有低燃燒化學處理,揮發小不易然,日本航母的是見火就爆燃,在航油的安全標準上就明顯不如美軍。
其他諸如升降機的裝甲防護效能、雷達配置、戰時通迅等問題更是多多。
可以說,日本在情報、人員素質、維修能力、產品效能及標準、專業人才、組織管理都落後對手一個段位。恰恰日本看不到這一點。
工業實力的遠遠不只是生產能力,工業實力的提升是基於人和社會的整體素養而提升,反之亦然。相關閱讀:
參考資料:
《太平洋戰爭:美日對決》 董傑 , 張凱倫
《決戰中途島》︱日軍在中途島的失敗是因為“命運五分鐘”嗎,周明 澎湃新聞
-
1 #
-
2 #
配上大鳳,翔鶴和信濃的例子,更有說服力。
-
3 #
此次失敗完全是戰略意圖之敗,想的是奪島和全殲太平洋艦隊,實際行動中又想像珍珠港一樣,佔了便宜就跑,我要奪島,集中主力一把拿下,我要全殲艦隊,就假裝奪島,等待打援
-
4 #
面面俱到。但是不同意對美軍魚雷機飛行員的評價。魚雷機攻擊時,沒有護航戰鬥機,又沒有零戰的激動效能。完全是自殺式攻擊,卻無一機怯戰。這不是技戰術水平的問題。
-
5 #
確實是深度文章!贊
個人認為中途島的勝利源自四成南雲的失誤。如果不是機庫內的彈藥殉爆,不可能出現幾顆炸彈同時重創三首航母的事情。尤其赤城是戰列巡洋艦改建得。同樣的美軍列剋星敦號在珊瑚海魚雷都捱了七八顆。其次,三成源自美軍的英勇,有些後座機槍手都是沒做過幾次飛機。不少飛行員都是第一次執行戰鬥任務。再次,二成是情報的功勞。畢竟一般計劃不如變化快。誰知道日軍在路上是否耽擱了。最後,一成是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