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野戰軍的前身是華東野戰軍,1949年2月第三野戰軍在成立之時,組建了四個兵團,分別是第7兵團、第8兵團、第9兵團和第10兵團。當時,擔任以上四個兵團司令員的依次是王建安(湖北紅安人)、陳士榘(湖北荊門人)、宋時輪(湖南醴陵人)和葉飛(祖籍是福建南安,出生於菲律賓)。在他們四個人之中,有三位來自八路軍,只有一位來自新四軍。具體情況如何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一、第7兵團司令員王建安,出生於1908年,他參加過紅四方面軍長征。全面抗戰爆發之後,紅四方面軍被改編為八路軍第129師,王建安曾擔任八路軍第129師津浦支隊指揮。後來,津浦支隊脫離八路軍第129師序列,改歸八路軍山東縱隊序列,王建安又擔任八路軍山東縱隊副指揮兼第1旅旅長。1942年8月,八路軍山東縱隊與八路軍第115師合併,組建了八路軍山東軍區,王建安被任命為八路軍山東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後來擔任魯中軍區司令員。
抗戰勝利之後,八路軍山東軍區主力部隊開赴東北,王建安留在山東工作。1947年2月,隨著山東野戰軍與華中野戰軍合併成立華東野戰軍,王建安歷任華東野戰軍第8縱隊司令員、第三野戰軍第7兵團司令員,參加過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膠東保衛戰、濟南戰役、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等系列大戰。1955年授軍銜,王建安因病沒有參加,後來在1956年身體康復之後,他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二、第8兵團司令員陳士榘,出生於1909年,他參加過紅一方面軍長征。在全面抗日戰爭時期,紅一方面軍被改編為八路軍第115師,陳士榘出任八路軍第115師第343旅參謀長。後來,陳士榘率領八路軍第115師晉西支隊進入山東,被任命為八路軍第115師參謀長。1942年8月,八路軍山東軍區成立之後,陳士榘又出任八路軍山東軍區濱海軍區司令員。
抗日戰爭勝利之後,八路軍山東軍區主力部隊挺進東北,陳士榘留在了山東工作。1947年2月,華東野戰軍組建成立之後,陳士榘歷任華東野戰軍參謀長、華東野戰軍第3兵團(陳唐兵團)司令員、第三野戰軍第8兵團司令員,他指揮部隊參加過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豫東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系列大戰。1955年授軍銜,陳士榘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三、第9兵團司令員宋時輪,出生1907年,參加過紅一方面軍長征。在陝北時期,宋時輪先後到擔任陝北紅30軍軍長、陝北紅28軍軍長。全面抗日戰爭爆發之後,陝北紅28軍與紅二方面軍等部隊一起改編為八路軍第120師,宋時輪擔任八路軍第120師第358旅第716團團長。不久,宋時輪先後調任八路軍第120師雁北支隊支隊長、八路軍第4縱隊司令員。抗戰後期,宋時輪迴到延安參加學習。
抗戰勝利之後宋時輪被派到山東工作,曾經擔任過山東野戰軍參謀長。1947年2月,山東野戰軍與華中野戰軍合併為華東野戰軍,宋時輪又歷任華東野戰軍第10縱隊司令員、第三野戰軍第9兵團司令員,參加過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豫東戰役、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1955年授軍銜,宋時輪也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四、第10兵團司令員葉飛,出生於1914年,他沒有參加過長征,在南方堅持了三年游擊戰爭。在全面抗日戰爭時期,南方的游擊隊伍被統一改編為新四軍,葉飛擔任一直在新四軍中工作,他先後擔任過新四軍第三支隊第6團團長、新四軍第一師第1旅旅長、新四軍第一師師長。
抗戰勝利之後,新四軍的一部分進入山東,與留在山東的八路軍山東軍區部隊,發展為了山東野戰軍,此時葉飛出任山東野戰軍第一縱隊司令員。1947年2月,山東野戰軍與華東野戰軍合併成立華東野戰軍,葉飛又先後擔任華東野戰軍第一縱隊司令員、第三野戰軍第10兵團司令員。可以說,在第三野戰軍的四位兵團司令員之中,只有葉飛曾經在新四軍工作。1955年授軍銜,葉飛同樣被授予了上將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