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自衛反擊作戰軍事人物:張團長和他的119團
轉自老山蘭論壇
1979年的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張又俠率全連作戰主動積極,表現不錯,受到了上級領導的好評。戰後,他很快升為營長。1980年8月,張又俠又被任命為118團副團長。1983年底,中央軍委決定發起老山、者陰山拔點作戰。命令下達到昆明軍區後,各部隊很快進行了動員,並大量提升、調配幹部,以充實各級指揮崗位。1984年1月,張又俠被調到119團升任團長,準備率部參戰。
1984年4月28日,老山拔點作戰打響,張又俠指揮119團主攻中部制高點松毛嶺主峰662.6高地,採取了多點突破,斷敵退路,向心攻擊的戰法,嚴密組織步炮協同,僅用9分鐘就將其攻佔,一舉震撼了整個老山地區之敵。隨後張又俠指揮119團乘勝前推,僅用了2小時時間就連續奪取了松毛嶺地區的18個高地,為主攻部隊奪取老山主峰掃清了障礙。29日、30日,張又俠又指揮119團繼續發展進攻,經過戰鬥全部攻佔了那拉地區各要點,勝利完成了師賦予的作戰任務。
在這次作戰發起前的一天,張又俠把團標兵連2營6連的連長李忠平叫來,對他說:“我們得先抓住他(老山之敵)的脖頸,讓他跑不了,進不了,動不了再打......你說,哪是他脖頸?” 李忠平指著地圖說:“松毛嶺——662.6高地,這還用說!” 張又俠又問道:“你看,哪個連完成這任務?”李忠平說:“2連、6連,反正少不了我!” 張又俠大聲道:“我就等你這話,就是你,帶6連!”
在進攻準備階段,師、團領導親自組織主攻連幹部研究了戰鬥方案,區分了任務,組織了步炮協同。李忠平也帶著連、排、班幹部多次實施了沙盤推演,根據6連的臨戰訓練情況,對完成戰鬥任務充滿了信心。就在這個時候,出問題了。
有一天,李忠平原來當過連長的2連幹部請他回了連裡一趟,老戰友們一起喝了頓酒,李忠平一高興就喝醉了,當夜沒有回6連。團裡發現後,要李忠平寫檢查。李忠平覺得回老連隊喝個酒算什麼,就是不寫。結果團裡宣佈給他嚴重警告處分,全團通報批評。李忠平火了,團裡開會時他又買了一壺酒,當著政委的面一口氣喝了,還罵咧咧的:“他媽的,你們當大官的,就不知道什麼叫戰友情誼!”張又俠知道後氣壞了,馬上讓人把李忠平找來,當面訓斥他:“你不用驕傲,以為少了你就不行,我就另外找個人,看他能不能帶好6連,能不能把陣地拿下來!” 李忠平對張又俠很敬畏,一聽就急哭了:“團長,我檢討,我保證不再喝酒了,你給我處分不行嗎?幹嗎撤了我?”張又俠嚴肅地說:“這次戰鬥最重要的是分毫不差執行協同計劃,要求有嚴格的組織紀律觀念,像你這樣任意胡行的角色絕對不行!”李忠平這時真知道自己錯了,對團長下了許多保證,總算保住了主攻連長的帽子沒被摘掉。
當戰鬥打響後,李忠平指揮6連的主攻排緊跟炮兵延伸的彈幕前進,迅速掃清了662.6高地的外圍屏障。等炮擊一停,硝煙還未散,6連已衝上了662.6高地,9分鐘拿下主峰,全殲了守敵!張又俠當即把電話打到了6連前沿:“打得好!真正打出了我軍新一輩威風!”戰後,6連被昆明軍區授予了“老山猛虎連”榮譽稱號。在慶功會上,張又俠親自給李忠平敬酒。李忠平不喝,張又俠說:“李忠平,在關鍵時刻我不拿你當大頭拿誰?當時我不處分你我怎麼指揮這一仗!喝了,我再考慮取消你的處分。” 李忠平回答:“我喝!但處分你還是留著,永遠做個紀念!”
在收復了老山地區後,14軍各部隊隨即就地轉入防禦。為了便於地域區分和作戰協調,把老山戰區分為東、中、西三個區域。東區以八里河東山為核心,峰巒疊嶂,山勢呈南北走向,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雙方基本沿國境線控制要點進行對峙;西區以老山主峰為核心,山勢北陡南緩,中國軍隊攻入越南境內直線距離約1.3公里,控制了大小20多個山頭;中區包括松毛嶺和那拉地區,向南是長達6、7公里的一片丘陵地帶,各高地海拔從100多米到600多米不等。中國軍隊攻入越南境內直線距離約1.4公里,控制了大小33個山頭制高點。在整個老山戰區,中國軍隊按國際慣例控制了約10平方公里的越南領土。
松毛嶺(我軍地圖上稱為“松毛林山包”)實際是從老山主峰向東延伸出的一條長約4公里的山樑,呈西北東南走向,主峰是662.6高地。以松毛嶺主峰為界,以北為中國,以南為越南。由松毛嶺向東,有一個越南的小村莊,叫那拉。由那拉再向東,是一條呈南北走向的大峽谷。峽谷內有一條由北向南流的江,在中國境內叫盤龍河,流入越南後稱為瀘江。盤龍河邊有一條南北走向的公路,從中國的船頭地區通向越南河江市。盤龍河的東側,則是筆直峭立的八里河東山。由松毛嶺和那拉向南,是一片6、7公里長的丘陵地帶,地勢低窪,有大小50多個山頭。在丘陵地帶的東南緣,有一個小村莊,叫清水村。清水村的南側,是瀘江的支流清水河,由西向東匯入瀘江。在清水河的南岸,則是越南的小青山,海拔634米。小青山的背後,是大青山,山勢呈東西走向,長約20公里,平均海拔在1500米以上。公路從八里河東山與小青山之間的山口向南穿過,這個山口稱為清水口子。附近有一座吊橋架在瀘江上,是連線江兩岸的重要通道,習慣上稱之為清水口子吊橋。要從南側進入老山地區,這裡就是咽喉要道。那拉、清水地區,都屬越南河宣省渭川縣管轄。
老山戰區的整個地勢上看,老山主峰與越南的小青山、大青山隔清水河相對,中間的那拉、清水地區地勢較平坦,被老山與大、小青山俯瞰。14軍在西側老山主峰地區控制的各高地,山勢高聳,利於防守和觀察。在中間那拉地區控制的各高地,絕大部分的海拔都較低,處於越方控制的小青山等陣地瞰制之下,防禦縱深較淺,易攻難守。而越軍控制的各高地則背靠大、小青山,防禦縱深較深,易守難攻。這樣的一個戰區地理特點,就決定了越軍易於從清水口子方向集結部隊滲入老山地區前沿,再向那拉地區各高地發起進攻,逐點攻佔,一直推向老山主峰。
14軍由進攻轉入防禦調整部署期間,越軍則在積極準備反攻。5月2日,越軍就出動了數輛坦克和裝甲車,秘密從清水口子潛入那拉地區,在開闊地帶實施偽裝,裝備配合步兵反攻。14軍前沿炮兵觀察所發現在清水口子附近有幾堆土包很可疑,要求炮兵打幾炮試試。結果首發炮彈就命中了越軍坦克,掀掉了坦克上面的偽裝。隨即炮兵向其實施了火力覆蓋,當即擊毀了3輛坦克和1輛裝甲車。事後,越軍二軍區副司令兼河江前指司令黎威密隱情不報。二軍區司令武立獲悉後進行查問,黎威密還大發雷霆,要求各單位清查洩密人員。
5月3日至14日,越軍連續向邊防15團7連堅守的八里河東山1019高地發動了十餘次連排規模進攻和夜間偷襲,都被7連擊退,傷亡100餘人。5月9日,越軍首次組織了營級規模的進攻。凌晨2時30分,越軍313師266團4營的2個加強連向1019高地前沿運動接近,被7連觀察哨發現,及時呼喚炮兵火力攔阻,予越軍以較大殺傷,使其只好放棄進攻。3時20分,越軍又以1個排的兵力向7連8班陣地實施偷襲,被8班戰士一頓近距離投彈、射擊打退。在老山方向,9日2時45分,越軍314師818團7營和特工團1個連憑藉濃霧和夜暗掩護,向40師120團4連守衛的老山主峰前沿1072高地和75號、76號陣地實施攻擊。40師炮兵群當即對越軍實施炮火急襲,將其擊潰。越軍經調整後轉以小股兵力偷襲,被4連2班用手榴彈擊退。隨後越軍又出動1個連兵力,在炮火和高射機槍掩護下向4連陣地實施強攻。4連在師炮火支援下,英勇戰鬥,連續打跨了越軍8次進攻,斃敵44名,牢牢地守住了陣地。
為了保證1019高地方向的防禦穩定,並改善船頭口子左翼的防禦態勢,配屬40師作戰的41師122團於5月15日一舉攻佔了八里河東山的6個高地,收復了整個八里河東山地區。至此,14軍在老山戰區的防禦體系基本形成,部隊全面轉入防禦。
老山、八里河東山地區相繼被中國軍隊收復,致使越南清水地區門戶洞開,河江縱深地區也受到直接威脅,越軍高層極為震動。總參謀長黎仲迅、副總參謀長黎玉賢很快趕到河江,與二軍區司令武立等高階將領進行緊急磋商。經過多次策劃,與蘇聯軍事顧問共同制定了一個代號為“MB-84” 的戰役計劃,企圖將那拉地區定為主攻方向,開啟突破口,然後逐點收復老山地區各陣地。因為制定戰役計劃的會議是秘密在河江省一個叫北光的小山村召開的,因此這個計劃又稱為“北光計劃”。為此,越軍迅速調兵遣將,增設了二軍區前指炮兵指揮所,補充了313師兵員,增調了356師師部和153團、149團、150炮兵團、821特工團主力、168炮兵旅2個營、368炮兵旅2個營進至老山地區。並補充大量作戰物資,增調工兵1個旅又2個連搶修前沿公路,加緊指揮系統工事構築。同時頻繁對中國軍隊陣地實施偵察,其要實施大規模進攻的跡象日益明顯。
本來,中央軍委計劃拿下老山等騎線據點後,如果當面敵情沒有大的變化,可以在6月恢復正常邊防鬥爭狀態,就如此前的法卡山、扣林山拔點作戰一樣。5月14日,軍委作出指示:我對越牽制作戰已經達到預期目的,也改善了船頭方向防禦態勢。作戰行動要逐步收縮,下個月恢復正常邊防鬥爭狀態。20日,昆明軍區黨委確定了部署調整方案,準備將主力撤回。就在第二天,電偵部門截獲了越軍一封電報,感覺越軍有大的意圖。再結合偵察到的當面敵情,發現越軍在加緊調動部隊,電臺活動非常頻繁,一切情況都顯示異常。昆明軍區判斷越軍將要發動大的反攻,於是決定停止調整,準備打敵反撲。
根軍區指示,14軍於5月20日後開始進行積極準備。加強了敵情偵察、分析,抓緊完善防禦作戰方案,組織現地協同,加修加固工事,隨時準備迎擊越軍的進攻。至6月10日,雙方的兵力對比是:步兵中方5個團,越方8個團,敵我對比為1.7:1;師屬以上炮兵中方12個營,越方13個營,敵我對比為1.1:1。
6月11日,越軍果然發起了團級規模的反攻。當日凌晨,越軍313師14團8營在821特工團一部配合下,秘密向防守那拉地區的119團前沿陣地146號高地摸進。3時許,越軍在進至146號高地西南側時觸雷,被守衛146號高地地域的119團1營2連發現。2連連長劉開亮立即命令各陣地做好戰鬥準備,令60炮向雷區前沿射擊封鎖敵通路,並向營部報告了越軍發動進攻的情況。3時05分,越軍8營7連的1個加強排摸到了2連3班陣地前沿,雙方發生交火。3班戰士們甩出一排手榴彈,並猛烈射擊,將這股越軍擊退。另外2個排越軍沿411高地北側向146號高地接近,2連待越軍進至第一道塹壕前30米處時,突然開火將其打退。3時20分,越軍縱深炮兵和前沿直瞄火炮向262高地、146號、145號高地和那拉地區實施炮擊,並出動1個連兵力分兩路再次撲向146號高地。2連3班在友鄰陣地火力支援下沉著應戰,連續4次將越軍的衝擊打退。3時50分開始,越軍先後又發動2次衝擊,仍被2連擊退。
5時25分,越軍以無坐力炮和火箭筒攻擊2連指揮所,連長劉開亮犧牲,步談機員負傷,2連與營部的通訊聯絡中斷。越軍趁勢突入了146號高地西南側,3班被迫撤至高地頂部。隨後越軍沿146號高地西側溝谷前進,又攻佔了145號高地。此時,2連4排長代理連長繼續指揮戰鬥,但因兵力分散,難以組織有效反擊。張又俠接到報告後,立即命令3連增援2連陣地。6時17分,3連1個排配合2連實施反擊,與越軍展開激戰。不久,1連2排長陳克元奉命帶4、5班前出反擊145號高地。在接敵時陳排長中炮犧牲,4班長、5班長和5班副班長繼續指揮2個班向敵衝擊。在前來146號高地執行捕俘任務的師偵察連一部主動配合下,勇猛進攻,一舉奪回了145號高地,斃敵4名,俘敵1名。8時30分,1營副營長率3連1個排向146號高地西側實施反擊。途中遭到越軍炮火攔阻,傷亡較大,被迫退回。這時越軍14團8營主力欲向146號高地東南側接近,被40師炮火中途攔截殺傷,難以前進。1營副營長抓住戰機,率3連主力再次向146號高地西側反擊。在師炮火和146號高地頂部火力支援下,與敵激戰2個小時,終於奪回了全部已失陣地,越軍退至411、251高地一線。1營隨即抓緊時間補充糧彈,加修工事,轉入防禦。
直接指揮這次反攻的越軍313師副師長裴尼樂見14團8營進攻接連受挫,急忙責令14團團長前往一線指揮。15時15分,14團8營在821特工團一部引導下沿清水口子吊橋西側向227高地運動。119團1營發現該敵後立即上報,團100迫擊炮邊很快實施炮火阻攔,殺傷越軍20餘名。
17時50分,越軍向那拉地區和八里河東山實施不間斷炮擊。19時30分,越軍313師266團約2個排向八里河東山副34號高地東側、1個排向34號和35號高地同時發起進攻。守軍41師122團5連1、2排堅決開火阻擊,將越軍擊退。與此同時,越軍向那拉地區的150號、151號陣地實施炮火準備,掩護14團1個加強連和特工分隊展開。當越軍到達前沿雷場準備開闢通路時,40師炮兵實施炮火攔阻,大量殺傷了越軍。守衛169號高地的119團1營1連3排8班也果斷開火,打爆了越軍的火箭開闢器並擊毀1挺重機槍,造成了越軍混亂。19時50分,越軍再次向150號、151號、169號高地發起衝擊。1連依託有利地形以手榴彈和衝鋒槍打擊越軍,在炮火支援下經過40分鐘戰鬥將敵擊退。在八里河東山方向,越軍266團1個加強連先後發起3次進攻,都被122團5連打退,傷亡較大,不得不後退待援。20時40分,越軍14團約1個連由清水向146號高地方向運動,被119團炮兵群集火射擊攔阻在中途。21時,越軍約2個連兵力向146號高地運動,被119團炮兵群火力擊退。21時18分、21時35分,越軍又向146號高地先後發起2次衝擊,都被119團炮兵群火力覆蓋,戰鬥隊形被打亂,潰敗下去。因傷亡慘重,取勝無望,進攻的越軍隨後利用夜暗撤回了清水河以南地區。
6月11日,越軍向中國軍隊陣地發射了各種炮彈8000餘發,從偷襲開始發起團級規模的試探性進攻,都被中國軍隊挫敗。戰鬥中,14軍部隊共斃敵180餘人,俘敵1人,繳獲重機槍1挺、40火箭筒4具、衝鋒槍8支和彈藥一批。14軍部隊陣亡18人,負傷90人。
透過6月11日的戰鬥可以看出,這只是“MB-84”戰役計劃的第一階段預演。越軍以主要兵力火力向那拉地區前沿進攻,同時以部分兵力火力向八里河東山進攻,意在將主要突擊與多方向進攻相結合,既能集中優勢兵力火力於重點地段突破,又能使敵軍防線多處受壓,難以互相支援。從戰術上看,越軍首先奪取中國軍隊的前沿防禦要點(如146號高地),爾後以此為依託,調整力量,繼續進攻縱深目標(如145號高地)。一次攻擊不成就投入力量繼續進攻,形成多波次的連續衝擊,逐段鞏固,逐點攻佔。在整個戰線上,越軍持穩打穩紮,步步為營的態勢。在重要攻擊點上,越軍則集中兵力,速戰速決,力求一舉攻殲。這種打法相當陰狠,首先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再根據對手露出的破綻逐點進取。中國軍隊要想取勝,重要的是佔到兩個方面:一是以火力有效攔截對方預備隊,使其後勁不足,難以繼續擴張戰果;二是正確部署兵力,避免遭到對方殺傷,同時掌握好自己的預備隊,以保證既有足夠的力量連續抗敵輪番攻擊,又能適時果斷地實施反擊。從整個老山戰區看,越軍的主攻方向在那拉、松毛嶺方向。防守這一方向的就是張又俠的119團,儘管在6月11日戰鬥中小有斬獲,但顯然大頭在後面,一場血與火的考驗就要到來了。
團級規模的試探性進攻失敗後,6月19日,越軍高層召開了第二次北光會議,通過了二軍區的戰鬥決心。又從縱深抽調316師174團、312師141團、10師66團、一軍區198特工團1個營及312師炮兵1個營、10師炮兵2個營進至河江地區,使總兵力達到10個步兵團、14個炮兵營、2個特工團,共4萬餘人。其中包括了越軍兩大主力步兵師312師和316師的各1個精銳步兵團,顯見越軍高層對於這次反攻的厚望。越軍針對6月11日戰鬥中中國軍隊的的作戰特點,總結了經驗教訓,重新調整了部署,研究了新的作戰手段,並進行了反覆訓練,決心在第二階段進攻中一舉突破中國軍隊防線。
此同時,越軍特工隊還加緊了對中國軍隊陣地的偵察和襲擾。7月6日,就發生了著名的“辛柏林”雷達被炸和白石巖遭襲事件。
“辛柏林”相控陣雷達是中國花了十幾萬美元從英國進口的先進的炮位偵測雷達。這種雷達採用相控陣型電子掃描技術,透過探測敵方迫擊炮的彈道並進行解算,可以精確判斷出敵方炮陣地的位置,從而引導己方炮火進行反擊。“辛柏林”雷達自1970年代中期起在英國和聯邦德國軍隊中服役,對81毫米迫擊炮的探測距離達到10公里,對120毫米迫擊炮的探測距離可達14公里,最遠掃描距離約20公里。在老山這樣地形複雜的戰場環境中,越軍非常擅長使用迫擊炮,對中國軍隊威脅很大。而且越軍經常佈設假目標和假髮射點,誘使中國炮兵浪費炮彈,也很令人頭疼。“辛柏林”雷達部署到老山前線後,能夠準確捕捉越軍迫擊炮陣地的位置,在“一.四工程”的炮擊作戰和歷次壓制越軍迫擊炮陣地的戰鬥中效果良好,戰果輝煌,打得越軍很是狼狽。當時“辛柏林”雷達是從石家莊空運到老山前線的,開設在了八里河東山西側淺縱深地區的芭蕾坪一帶,其位置可以對整個老山地區和清水口子以南地域進行掃描。在附近的白石巖地區還有160迫擊炮陣地和122團9連駐地,相對比較安全。
配合即將發起的對老山地區的加強師規模進攻,越軍821特工團派出406營7連1個排的兵力,於7月4日深夜從1134高程點兩側埡口潛入中國境內,利用40師與邊防15團的防禦接合部滲透,於5日拂曉進至白石巖地區的一處山洞潛伏。5日,越軍特工對白石巖地區諸陣地進行了一晝夜的抵近觀察,發現了“辛柏林”雷達站、160迫擊炮陣地和122團9連駐地。當時越軍特工並不知道這裡有個雷達站,還以為只是個通訊站。6日零時30分左右,越軍特工除留1個組在山洞擔任警戒和接應任務,其餘人員編成4個小組,秘密接近了目標區。隨即分別各以1個小組襲擊160迫擊炮陣地和122團9連3排駐地,另外2個小組從左右兩翼偷襲“辛柏林”雷達站。當時守衛雷達站的哨兵換崗回去休息,而該上崗的戰士被叫醒後卻又睡過去了,導致雷達站處於無警戒狀態。越軍特工輕易接近了雷達站,在發電車上綁上了可塑性炸藥,又在雷達兵住的帳篷口布下絆線地雷。2時30分,三處越軍特工同時開火,以衝鋒槍、手雷、單兵火箭猛烈攻擊中方守軍。雷達兵慌亂中衝出帳篷,正好趟中絆線引爆地雷,連人帶帳篷被炸飛,發電車也被炸燬。越軍的突襲行動非常利落,10分鐘結束戰鬥,各小組迅速沿原路線撤回了山洞。整個戰鬥中中國守軍陣亡10人,負傷49人,越軍特工死亡1人,負傷10人。越軍特工在對傷亡人員稍做處理後,於當日6時前按原滲透路線撤至境外。因遇襲現場混亂,中國守軍直到早晨6時還以為爆炸聲是越軍的炮擊。事後檢查,越軍對雷達的作用和構造並不清楚,沒有炸到要害。經過修理後,這臺雷達又繼續投入了作戰。
對於這次遇襲事件,從昆明軍區到總參、軍委的各級領導都非常重視,分別作出了批示:
昆明軍區張銍秀司令員、謝振華政委:“告訴14軍要把情況搞清楚,要追究幹部的責任。多次強調克服麻痺思想,防炮擊防特工,為什麼不落實?要採取措施,要執行紀律。”
總參楊得志總長:“這個問題十分嚴重,關鍵是思想麻痺,很值得總結吸取教訓,不然還要吃大虧。”
軍委楊尚昆副主席:“這個動態值得注意,前沿部隊要有隨時作戰的切實準備,不得鬆懈。否則敵人鑽空子,我吃虧。”
這次“辛柏林”雷達站遇襲事件,也直接引發了老山戰區特種作戰的升級,才有了日後的各軍區偵察大隊輪番入滇偵察作戰,雙方你來我往,打得非常精彩。1988年播出了一部四集電視劇《黑豹突擊隊》,描寫了老山特種作戰的驚險故事,影響甚廣,正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老山戰場的殘酷性。
為粉碎越軍即將發起的大規模反攻,14軍前指根據6月11日防禦作戰的經驗教訓,分析了越軍進攻作戰的特點,對其再次進攻的兵力部署和主攻方向作出了判斷。14軍前指認為,越軍最有可能的主攻方向是老山戰區中部的松毛嶺和那拉地區,一旦將其拿下,即可西進老山主峰陣地,東攻八里河東山地區,能夠重新奪回老山戰區的主動權。而越軍的第一波攻擊目標,仍會選擇14軍在老山戰區最前沿的側翼暴露陣地。如老山主峰前沿的1072高地與那拉地區前沿的142號、145號、146號、150號、169號等高地,都是態勢突出,多面側敵,與越軍控制的前沿陣地相距僅有100-300米,未形成有效的防禦縱深,易遭越軍依託既佔陣地的多路圍攻。據此,14軍及40師領導經過多次分析研究,決定調整兵力部署,採取一系列措施,加速進行防禦作戰的準備。
6月20日後,14軍前指又陸續增調41師師部帶123團主力、121團一部、師炮兵團主力和軍坦克團1連、11軍122加農炮營、邊防1團、邊防17團100迫擊炮連等部隊進入老山戰區參戰。至7月上旬,14軍前指指揮的部隊已有6個步兵團18個步兵營,越軍則有34個步兵營,敵我對比為1.8:1;師屬以上炮兵營中方14個,越方14個,敵我對比為1:1。
在兵力部署上,14軍前指將主要兵力兵器配置於老山戰區的西區和中區,部分兵力兵器配置於東區。以40師120團(欠3營)加強118團2營、軍炮兵團(欠122加農炮營)、41師榴彈炮2營、師防化連1個組防守老山主峰地區;以119團配屬師炮兵團(欠4營、85加農炮營7連)、反坦克導彈連1個班、防化偵察1個組、軍坦克團1個連防守662.6高地、那拉地區;118團(欠2營)為師預備隊,配置在南溫河地區;41師率122團、邊防15團2營(欠6連),加強炮兵第4師18團2營、軍炮兵團122加農炮營,負責八里河東山方向的防禦;123團為軍前指預備隊,配置在麻栗坡縣東側地區;邊防15團堅守各現有陣地;師炮兵群由炮兵第4師第5團(欠2營)和邊防15團122加農炮連編成,配置在老寨、交趾城地區,編成5個分群,由師炮兵指揮所直接指揮,擔負全域性支援任務。
據14軍前指的指示,各部隊加緊整修加固工事,補充各種作戰物資,加強陣地的警戒防備。同時針對防禦正面寬、縱深淺的戰場態勢,重新調整了兵力,採取少擺多屯、及時補充的方法,第一梯隊營、連只展開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兵力,其餘屯於陣地內作為預備隊,以保證有足夠的力量連續抗敵輪番攻擊。並加強了戰場偵察,對當面越軍實施晝夜觀察和監測監聽,基本上掌握了越軍的動向。工兵部隊也用火箭佈雷車向老山戰區防禦陣地前沿拋射了大量大小地雷,形成了東西長7公里、縱深寬500米的雷區障礙帶。至7月10日,各部隊的作戰準備已基本就緒,隨時準備抗擊越軍的大規模進攻。
在有跡象顯示將為越軍主要攻擊方向的松毛嶺、那拉地區,張又俠改變了原先在33個高地平均分配兵力的狀況,而將119團的主要兵力集中於那拉方向主要高地附近,以2個步兵營佔領陣地,1個步兵營為第二梯隊位於南榔、裡頭寨地區,團炮兵群配置在三轉彎、那馬西側公路沿線,張又俠的團指揮所開設於627高地。從而形成了重點守備,步炮結合,隨耗隨補,以點制線、以線制面的防禦體系。
7月10日,總參通知昆明軍區前指:越軍大舉反撲的徵兆已經明顯,請張司令員馬上返回前指;把32師儘快調到前面去;軍委決定從外區調部隊入滇參戰。
一場大戰就要到來了。
越軍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準備後,於7月11日夜出動316師174團、312師141團、313師266團、356師149團、876團及198特工團、821特工團等部隊,乘夜暗從清水口子方向秘密潛入老山地區前沿逐步展開,準備從四個方向對中國軍隊陣地發起加強師規模進攻。越軍副總參謀長黎玉賢和二軍區司令武立坐鎮河江,二軍區副司令黎威密、副參謀長裴文勝率前指在谷怩督戰。356師副師長“佔”、316師副師長“歷”、313師副師長裴尼樂分別在南嘎、清水、八里河東山方向直接指揮,企圖採取正面突破、兩翼牽制、向心攻擊,偷襲加強攻手段在那拉地區開啟突破口,爾後依託既得陣地,逐點奪取,逐次佔領老山地區各陣地。越軍戰史上將這次作戰稱為河江戰區戰役。
12日凌晨,老山戰區濃霧瀰漫。1時許,電臺截獲了越軍168炮兵旅3時前開飯完畢,隨即進入陣地的情報。14軍前指判斷越軍即將展開,立即通報各部隊加強戒備,不要睡覺。此時,進入老山地區前沿的越軍以工兵和特工開路,正在秘密向前摸進。越軍的工兵和特工都是精兵中的精兵,偽裝良好,赤著胳膊匍匐摸進,利用面板的敏感和警覺排除中國軍隊佈設的地雷,一步步向前開闢通路。然而,這麼多的部隊集結展開,總是有人會碰響地雷的。14軍前沿部隊多次察覺到陣地前方有地雷爆炸聲、砍樹聲和人員走動聲,不斷將情況上報。14軍前指判斷越軍正在展開,很快就要發起進攻。當即批准40師以3個炮兵營和部分團營屬迫擊炮,於3時整向預先計劃的清水口子方向越軍可能展開區和接近路線實施炮火反準備。1990年時,時代文藝出版社曾出版過一本紀實文學《中越戰爭秘錄》,對於7.12之戰前的炮火反準備有過如下精彩描述:
“對'7.12’敵人反撲我們有警覺。敵人356師兩個團,316師一個團,共有六個團番號的部隊。判斷敵人可能於12日凌晨5時發起進攻。零點,我(40師炮兵團團長趙扣斌)準備好2.5個基數的炮彈。3點,上級給了三個點,讓用三個連進行擾亂射擊,打一個炮標準。我說,太少。問步兵,說前面沒情況。我指著沙盤問步兵團長張友俠(名字不對,但人物錯不了),如果你是越軍指揮員,早晨五點攻擊,部隊現在應該擺在哪?他一指清水河以北300米那片地方,說當然在這,只能在陣地前500米以內,不會以外。我說,英雄所見略同,我要打的就是這。可上面給的點是1000米以外。我們報告了炮指,說明理由,副師長說,行。我決定了三個點,6個連一起給我幹。隔了十分鐘,又打第二次,媽的,沒反應,前沿陣地觀察說沒動靜,我不信,給我打照明彈,結果還是說什麼也看不見。我想算他媽白打了,沒情況,虛驚一場。指揮部下令睡覺,這是三點過,所有的部隊都睡了。
(實際情況:越軍已進到我陣地前500米以內地段內。趙團長組織的兩輪射擊,準確地打在敵隱蔽的戰鬥隊形中,兩個營長當場被擊斃,兵員死傷慘重。失去指揮的部隊沒有暴露,輕重傷員無一呻吟。傾刻,照明彈起,嚴密偽裝的越軍蜇伏如前,重傷員至死不動,紀律與素質令人瞠目。)
趙扣斌團長的講述有失實的成分,真要讓所有的部隊都睡了,那指揮部真是吃乾飯的了。在對清水河以北越軍可能展開的地域實施了第一次火力覆蓋後,越軍炮兵也迅速做出反映,於3時10分向那拉前沿的146號、169號、142號諸高地進行炮擊,並向老山主峰前沿的1072高地零星炮擊。3時30分,40師炮兵群實施第二次火力急襲,壓制縱深越軍炮兵。同時,41師炮兵向八里河東山方向的副34號高地前沿實施監視射擊,以打亂越軍的展開隊形。30時50分,越軍炮兵再次向松毛嶺至那拉方向的100號、116號、150號高地、634高地和縱深的南榔、船頭地區進行炮擊。14軍炮兵立即還擊,雙方展開持續炮戰。因陣地前密佈地雷,無法前出偵察,加上夜暗、霧濃,不能觀察,各前沿部隊一直未發現越軍步兵。實際上,這時越軍已摸進到了陣地前300米處。
5時05分,越軍316師174團的步兵分隊首先接近119團在那拉地區的陣地前沿,小股特工已摸進部分前沿陣地塹壕,7.12大戰突然打響。
越軍這次在老山至八里河的8公里正面上同時展開了步兵4個團另1個營和2個特工團兵力,平均每公里步兵1.5個營,在四個方向上實施了8路營級規模進攻。其中以316師174團進攻那拉地區150號、169號、142號、145號高地方向(越方稱為233高地和468高地);356師876團進攻松毛嶺662.6高地、634高地方向(越方稱為772高地和685高地);356師149團進攻老山主峰1072高地方向(越方稱為1509高地);312師141團在313師266團1個營協同下進攻八里河東山方向(越方稱為1030高地);198特工團和821特工團分多路引導各方向步兵衝擊。越軍的主攻方向正在松毛嶺和那拉地區的張又俠119團防區,使用了2個步兵團和特工1個營的兵力。
《中越戰爭秘錄》中曾有這樣一段描寫:“那一天我的團(119團炮兵群)幹進去了一萬多發,到中午12點,2.5個基數全乾光了。張友俠一聽炮彈沒了,兩臂一攤,一下子背過氣去。沒了炮火封鎖,他一個團怎麼也擋不住越軍6個團的衝擊......”
這段情節的文學色彩相當濃烈,繪聲繪色,以致流傳多年,影響甚廣,成了許多人從此認識張又俠的一個標籤。
實際上,張又俠和119團面對的是越軍2個加強步兵團衝擊,並不是6個團。另外,當時前線炮兵使用的85加農炮和122榴彈炮的備彈量是2.5個基數,而82迫擊炮和100迫擊炮都有5個基數,130火箭炮有1.5個基數,師團庫存彈藥有0.5個基數,戰鬥中並未出現因炮彈不足導致壓制不住敵人的問題。12日凌晨到上午的猛烈炮火已經把越軍的攻勢高鋒打下去了,中午後大口徑炮彈雖然出現短缺,但迫擊炮彈充足,仍然嚴密封鎖了前沿,並沒有給越軍以可乘之機。從後方搶運炮彈是在下午,主要是為了補充消耗,以利再戰,當天晚上即恢復到戰前的炮彈儲備量。
不管怎麼說,越軍此次進攻的規模之大、來勢之猛都是對越10年堅守防禦作戰中空前絕後的。
- 仰光多地開始實行軍事管制,軍隊建立地區軍事法庭,可判處死刑
- 若美軍20架B2轟炸機全部出動,誰能頂得住?全球僅2國能做到
- 抗美援朝,志願軍殲滅多少美軍?為何中美雙方統計後資料相差巨大
- 再度曝光,003號航母上配備殲15T接近官宣,為國產隱身艦載機打頭陣
- 春節後高頻巡臺已經恢復,解放軍戰機下午再出動,臺島累計150次驅離
- 志願軍老兵回憶“戰場婚禮”:床用門板搭成,窗簾是美軍降落傘
- 偉大科學家錢學森,令其一生驕傲的不是“兩彈”,而是他的愛人
- 中美血戰黃草嶺,陸戰1師士兵詐降,志願軍連長暴怒:格殺勿論
- 印度或做出一個歷史抉擇:拋棄俄羅斯航母路線,改拜美國為師
- 我不知道什麼叫“民主”“自由”,但我知道我相信我的國家我愛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