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在11月8日,中印兩軍第八輪軍長級會談順利結束,但對於印度當局而言,這場會談的結果似乎並不能令其滿意。當地時間12月24日,印度當局公開表態,希望再次儘早與中方展開下一輪軍長級會談。
自今年5月份印方單方面挑起相關邊境衝突後,從6月份開始,中印雙方的相關會談接觸就已經開始,並且在頭兩次會談上,雙方就已經達成“兩國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對兩國關係至關重要,雙方應和平解決當下衝突”的共識。
遺憾的是,這種共識卻讓印方產生了“中方軟弱可欺、我們應‘有所作為’為自己增加談判籌碼”的錯誤判斷,最終導致6月16日的嚴重流血衝突事件發生。
如此嚴重的事件自然讓相關會談陷入僵局,直到7月14日,中印第四輪軍長級會談才終於恢復。但既然印方已經用20名印度軍人的死亡將自己逼上絕路,那麼此時的會談也全然沒有了“會談”的氣氛,完全變成了印方無理取鬧的表演舞臺:印方代表認為,中國軍隊必須先把班公湖地區的全部兵力撤出,印方才會繼續談判。
班公湖衛星地圖
在第五輪會談因此草草收場之後,印方也一直將這種無理取鬧當做同意會談的前提條件,導致之後的第五至七輪會談也全部無疾而終。但在12月17日,印度外交部發言人阿努拉格·斯里瓦斯塔瓦卻突然表示,過往這幾輪軍事和外交會談“增進了(中印)對彼此立場的理解”,而印方“期待與中國進行更多對話。”
再到24日,斯里瓦斯塔瓦再度對外透露,中印邊境事務磋商和協調工作機制第20次會議已經在12月18日順利結束,而雙方均同意儘快舉行第九輪軍長級會談。這位發言人還補充說,印度和中國繼續透過外交和軍事渠道保持對話磋商。
中印邊境會談
短短几個月之內,印度人的態度為何會出現如此巨大的變化?箇中關鍵自然是11月6日舉行的第八輪軍長級會談——在此次會談中,中印雙方達成以下共識:
雙方繼續就推動中印邊界西段實控線地區脫離接觸坦誠深入和建設性地交換意見。雙方一致同意認真落實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確保雙方一線部隊保持克制,避免誤解誤判。雙方同意繼續透過軍事和外交渠道保持溝通,在此次會談基礎上,進一步推進其他問題解決,共同維護邊境地區和平安寧。雙方同意近期舉行下一輪會談。
邊境線上的印度士兵
可以看出,這第八輪會談達成的成果對印度人而言其實是非常苦澀的:
畢竟印度人之所以在挑起事端侵佔我領土、特別是在6月16日的流血衝突後還非要與我國舉行一場又一場的所謂“會談”,就是在流血衝突後印度當局明白靠武力是根本不可能蠶食我國領土,在對內對外都下不來臺的情況下,印度當局也就只能妄圖透過談判來拖延時間爭取國際支援,從而最終能有一個足夠體面的收場。
但在長時間的會談消耗戰後,印度當局這才發現面對堅決捍衛祖國領土完整的中國政府此路也是不通,而與此同時,對峙前線的軍隊已經因為嚴寒和糟糕的補給問題亂作一團。
走投無路之下,印度當局也只能選擇在11月6日的第八輪會談上暫時向中國服軟,結果就是,雖然這些承諾其實沒有任何實際意義,不會讓印度承受任何實際性的損失,但至少在輿論上,這些承諾都是中方一直以來堅持主張的,中方輿論上已經掌握主動權。
我軍在班公湖
因此在第八輪會談之後,除了讓國內媒體拼命將這些共識“洗白”成印度的“勝利”,印度當局只能對會談本身三緘其口,避免將自己處於尷尬的輿論境地。
但印度當局願意當鴕鳥顯然並不等於相關問題就不存在,隨著時間一步步進入深冬,印度前線士兵們的處境也隨之正一天天變得更加惡劣,印度國內的社會輿論也沒有乖乖接受當局的“洗白”,對當局的質疑也正一天天變得更加嚴厲。
但既然第八輪會談已經達成相關共識,印度人此時再在會談上翻臉或者乾脆拒絕談判就只會讓自己變成背信棄義的“惡人”——促成這第九輪會談的與其說是印度當局對第八輪會談的結果“不滿意”,倒不如說是印度人已經別無選擇。
印度軍隊在前線
出於面子問題,印度人還是進行了一番小小的“抵抗”:在斯里瓦斯塔瓦24日宣佈儘快舉行第九輪談判的前一天,印度陸軍參謀長納拉萬親自飛赴對峙前線進行了一番視察。但問題是,面對已經無可挽回的大局,這樣小小的“抵抗”又能起到什麼實際作用呢?
印度當局早應認識到,在第八輪會談上接受中方和平主張的這種做法才是其唯一正確的出路,我們因此也非常期待印方在即將舉行的第九輪會談中與中方相向而行。而如果印度人依舊還要在第九輪會談上撒潑耍賴,那就只能請印度人做好獨自承受一切惡果與歷史責任的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