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這兩次絕密核爆是美國在1946年於比基尼環礁進行的核試行動。歷史上被稱為十字路口行動。

此次行動一共進行兩次核試,包括代號Able的空中核試及代號Baker的水下核試,以測試核武對水面軍艦的打擊威力。整個行動共進行了兩次核試,代號分別是Able及Baker。

十字路口行動同時是美國史上第4與第5次使用核彈(按次序排在新墨西哥原爆、廣島、長崎之後),亦是美國首次於馬紹爾群島進行核試,往後數十年在不同的太平洋島嶼,包括比基尼環礁在內,亦進行了數十次的核試。十字路口行動亦是首次政府預先公告核爆,並允許各大傳媒現場採訪的核試驗。

十字路口行動另一遺產是留下的目標船艦與及艦上實驗品。十字路口行動同樣首次曝露了核汙染的危害。核試後比基尼環礁自此不再適居,島上土著因而迫遷,部族生活陷入危機;輻射使環礁內的海水受到嚴重汙染,而部分靶艦更被海軍拖到他處擊沉,使多地的生態系統遭受破壞。

Baker水下核試採用了21,000當量核彈。核彈被置於登陸艦(LSM-60)90英尺(27米)呎水深下(海床水深180英尺(55米)呎),位處靶艦陣列正中央。7月25日上午8時35分,核彈引爆。核爆過後,LSM-60登陸艦沒有留下任何可辨認殘骸,被判定遭核爆氣化;另外八艘軍艦在核爆後沉沒,包括戰列艦阿肯色號及長門號;航空母艦薩拉託加號;潛艇舟鰤號、鰹魚號及天竺鯛號;以及YO-160石油駁船。歐根親王號重巡洋艦在核爆後嚴重受損,並在12月拖行期間沉沒。本次核試的破壞力主要來自水壓衝擊波,而其輻射塵更幾乎汙染全部靶艦,使之具放射性。

貴為人類史上首次水下核試,Baker核試過程一直廣受關注。在核彈引爆瞬間,一個高速膨脹的火球在引爆點出現,並在水下產生超音速的液壓衝擊波,將附近的船艦龍骨扯開;水下衝擊波也被空中攝錄機清晰拍攝紀錄:當水下衝擊波向外擴散時,海水顏色隨之變為深色,猶如海上石油油汙;而緊接在衝擊波之後的海平面則即時變成一層白色。由於水的傳聲速度較空氣快五倍之多,當衝擊波在水下高速擴散時,後方海面即迅速染白,猶如一層白色薄面在海上高速向外延伸。

核爆1毫秒後,火球引發的氣泡同時抵達海床及海平面。氣泡在海床炸開一個直徑30英尺(9.1米)乘以2,000英尺(610米)的大坑,並將海水霧化,以圓頂狀噴上半空。核爆後一秒,氣泡將直徑500英尺(150米)範圍內、共2,000,000(二百萬)噸海水及海沙噴上半空,並形成一道高6,000英尺(1,800米)、闊2,000英尺(610米)、但厚300英尺(91米)的水牆。最後當氣泡上升至空中,便引發一道空氣衝擊波。由於衝擊波後方的氣壓急降,使水汽即時凝結為雲。這道凝結雲(又稱"威爾遜雲",以威爾遜雲室為名)由海面迅速抬升,並掩蓋了整道水牆,同時以圓盤狀向外擴散,最後在氣壓逐步回升後方告消失。

隨著凝結雲消失,水牆頂部開始變成花椰菜狀,所有海水、海沙及水霧均耗盡動力,並即將隨重力墜回海面。核爆並沒有產生蘑菇雲。同時,氣泡大量吸起海水,使水下出現真空。當兩旁海水湧入填補空間後,反向外面海水施加推力,從而引發類似海嘯的海波。第一波海浪在核爆後11秒,已湧離爆心近1,000英尺(300米),浪高94英尺(29米)。當海浪湧到3.5英里(5,600米)外的海灘時,仍達15英尺(4.6米)高,並反覆衝擊九次之多。海灘的數架登陸坦克因此被衝上岸邊,並被一層厚沙覆蓋。

核爆後12秒,水牆開始隨重力下墜,形成一道高900英尺(270米)的巨型瀑布。這道瀑布從天而降,激起一度高輻射的海潮,淹過海面絕大部分的靶艦。這最終使靶艦受到極為嚴重的輻射汙染。

Baker核試的實驗資料繁多,當中不少領域更是軍方及科學界聞所未聞。核試後兩個月軍方甚至要再開會議,標準化研究專案的術語,並重新定義各報告的描述及運算。

核試後首要分析資料為輻射物質。Baker是世上首個於爆炸點產生大量輻射塵及核裂變產物的核爆,此前的新墨西哥、廣島及長崎原爆均在高空,故此輻射物質相對明顯較少。然而軍方當時卻低估輻射所引發的問題與危害。

Baker核試一共產生約3磅(1.4千克)核裂變產物。這些汙染物混合在水霧、水牆以及雲團,最後大部分均返回潟湖,並隨著潮汐及洋流帶到其他地方。然而當水牆倒塌之時,部分受汙染的水霧被再次激起,並隨著輻射性海潮向外高速擴散,最後隨風漂到測試場地以外。更危險的是,當這些水霧的水汽被蒸發以後,這些裂變產物便會變成透明,無法以肉眼看見,並繼續隨風擴散,威脅人身安全。

十字路口行動原定進行第三場代號Charlie的核試,在比基尼外海深水引爆。不過自7月25日Baker核試後,船艦清理輻射幾乎全無進展,更不可能拖到外海再作排列。到8月3日,負責於行動監視輻射的科學家史丹佛·瓦倫(時為陸軍上校)認為核試已對眾多水兵構成嚴重危險,並要求即時中止清理。瓦倫指出,當水兵在艦上清理時,輻射物隨即汙染人體面板、衣服甚至肺部。當水兵返回支援艦洗澡及洗衣服時,這些輻射物又隨之轉移到支援艦,並隨水兵帶到各地。瓦倫同時質疑水兵沒有按照安全指引行事,部分消防船因過於靠近靶艦,而反過來受到汙染,而被迫棄用。更有甚者,支援艦多次進出受汙染水域,其艦體亦會累積輻射。8月6日至9日之間,有67人攝取過量輻射;而蓋革計數器亦不敷應用。

十字路口行動並未如海軍所料,成為決定海軍戰後前途的試驗。縱然Baker核試對船艦構成無法挽回的輻射汙染,且眾多靶艦隻有長鯊號潛艇能短暫返回現役,並留在碼頭作訓練用途;但白蘭地在8月6日稱所有在核試30日後摧毀的軍艦,均不會被視為遭核彈擊沉,以免公眾認為一枚核彈便足以摧毀整支艦隊。由於當時公眾對核試關注開始消退,而媒體亦先後離開,艦艇清理輻射問題一直到1947年才為公眾所知。

十字路口行動在8月10日結束後,殘存的靶艦由拖船拖往誇賈林環礁,並在當地解除安裝彈藥及燃料。10艘靶艦被拖船帶返美國作輻射研究,12艘靶艦因輻射較輕微,由原駐艦船員駛回美國,而其他軍艦則多在誇賈林或加州外海被擊沉,將輻射帶到其他地方。95艘靶艦最終只有九艘返回美國出售拆解。至於遭輻射汙染的支援艦,則在返國後進入船塢作深入清洗,並替換所有受汙染系統。

十字路口行動直接受害者是167名比基尼環礁原住民。當馬紹爾總督將眾人帶往"應許之地"朗格里克環礁安置後,原住民才發現該處是"不毛之地"。1947年到當地的旅客,發現整個比基尼族群幾乎陷入饑荒。同年7月比基尼族群開始營養不良,到1948年1月更變得骨瘦如柴。同年3月美軍先將原住民遷到誇賈林,再在1月遷往吉利島。然而吉利島的陸地面積僅為比基尼十分之一,更沒有礁湖與及良好港口,年中有四個月無法航海,摧毀原住民的捕魚文化。這使該批住民長期依賴進口食品,而其後代則多流徙至其他島嶼,甚至移民海外。

部分比基尼原住民試圖返回比基尼居住,但由於美軍先後在1954年、1956年及1958年再在該處進行核試,一共引爆21枚核彈。21枚核彈的總當量,比起Baker核試超出3,000倍以上。當中又以1954年3月1日城堡行動的Bravo核爆汙染最大。該枚核彈在美國核試史上威力最大,而在世界史上亦僅次於沙皇炸彈。這次核試的輻射塵,亦波及到部分比基尼住民僑居的朗格拉普環礁,部分人因此受傷。1974至1978年間,美國政府曾有意准許原住民重返比基尼,但由於輻射汙染嚴重而作罷。現時前往環礁的潛水愛好者,仍只可進食進口食品。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二次核打擊力量哪國最強?蘇聯發明死手系統,真正的世界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