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中途島戰役期間被日軍飛機瘋狂攻擊的約克城號。(圖/美國海軍)

最近,一部戰爭劇很紅,那就是熱播的《決戰中途島》,這部劇將我們帶進了戰火硝煙的二戰歲月,也真實再現了二戰太平洋戰場局勢的重要轉折點——中途島戰役。

下面,本文就著重講述一下這一戰役的點點滴滴。

背景

75年前, 1942年6月,美國與日本在太平洋中間爆發了對美日雙方來說都極為關鍵的重要海戰——中途島戰役,這場戰役最終由美國付出1艘航空母艦、1艘驅逐艦的微小代價,換來了擊沉日本4艘大型航空母艦、1艘重型巡洋艦的重大戰果,成為太平洋戰場局勢的重要轉折。

中途島是在太平洋中部的一個小環礁,全島僅5.2平公方公里大,沒有任何天然資源,但是卻因為一場中途島戰役而青史永留。在這場戰役爆發的前半年,日本因為成功地偷襲珍珠港,消滅美國在太平洋艦隊的九成力量。然後,憑藉海軍的巨大優勢南下東南亞,擊敗了在菲律賓的美軍與在新加坡的英軍,迅速佔領菲律賓群島、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群島,兵鋒直指澳洲,並對澳洲北部的達爾文港發起空襲,一時之間,稱的上是不可一世、所向無敵。

美國在珍珠港蒙受巨大損失時,也在想著該如何應對,美國就順勢採取新的海軍變革方向,看到了航空母艦的巨大威力。既然日本是用航空母艦打痛了美國,那麼美國也將航空母艦成為新的海軍核心主力,在某種意義上,這也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不過此時的美國手上的航空母艦屈指可數,在太平洋上只有萊剋星頓號(CV-2)、薩拉託加號(CV-3)、約克城號(CV-5)、企業號(CV-6)、大黃蜂號(CV-7)等5艘而已,至於護航艦隊更是捉襟見肘,因為多數軍艦都在珍珠港事件中遭受重創,此時都還在搶修中。因此,在這段期間,美國艦隊在太平洋上只能對日本發動打了就跑式的騷擾式打擊,其中也包括轟炸東京,也就是著名的“杜立德行動”,把陸軍的中型轟炸機勉強從航空母艦上起飛去攻擊日本本土,以及阻擋日本南下澳洲的珊瑚海海戰。

爆發於1942年5月4日至8日的珊瑚海海戰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的航空母艦視距外戰鬥,美日艦隊都是在看不到對方的情況,純粹由戰機與轟炸機飛越海平線攻擊對手,結果在此戰役當中,雖然美國阻擋了日本進軍的步伐,但是萊剋星頓號被擊沉、約克城號受了重傷,使美國航空母艦數量更為稀缺。而日本則損失輕型航空母艦祥鳳號,雖然630人喪命,但是日本認為失去祥鳳號僅是小傷,而美國則損失更多,因此視此戰為勝利。

日本的如意算盤

雖然日本認為珊瑚海海戰取勝了,但是他們也對美國艦隊的頑強感到恐懼,迫切想要再發起一場針對美國航空母艦的殲滅戰,不過這個作戰之後又新增了一個次要目標,希望佔領中途島,斷絕美國以中途島為跳板攻擊日本本土的可能,使日本的作戰計劃變得目標多樣且複雜,他們心中的理想戰場態勢是這樣的:

1.日本將艦隊分成兩股,以戰艦為主的北方艦隊攻擊阿留申群島上的美國基地,並出動地面部隊佔領。但是這個作戰是誘敵性質的佯攻,主要目的是讓美國慌忙派出艦隊前往此處,以達到讓美軍顧此失彼的效果。

2.另一支以航空母艦為主的機動部隊對中途島發動實際轟炸,並且在半途攔截北上的美國艦隊,發現並消滅之,消滅之後對中途島發起登陸作戰,一舉佔領中途島。

首先破譯日本密碼,並推測日本將要進攻中途島的美國情報分析師喬瑟夫·羅許福特。(圖/美國海軍)

情報、情報、情報

計劃看起來非常精彩,但是之後的發展卻完全出乎日本的預料,因為美國早已看穿這一切虛實。而搶先一步洞悉日本圖謀的,是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的兩位有個性的優秀情報分析師,喬瑟夫·羅許福特與威爾福特·福爾摩斯(又是福爾摩斯啊)。

羅許福特是一位高明的情報分析師,擅長密碼破譯,他經常不穿制服,僅踩著拖鞋,披著一件卡其布浴袍工作許久,他也不對他的團隊成員有什麼紀律要求。到了中途島戰役爆發前,他已經可以判讀日軍的JN 25程式碼,並且在杜立德空襲後,他發現JN 25程式碼中,一個叫AF的代號反覆出現,羅許福特敏銳的認定這是日本下一個進攻目標,而且猜測是中途島。

雖然他對日本的意圖猜測被歷史證明是完全正確的,但是當時的美國海軍參謀部卻有不同意見,有些人認為是指阿留申群島(也就是日本的佯攻地點),也有人認為是夏威夷,為此羅許福特必須證明自己的猜測。

釋出假情報查證AF地點的情報分析師威爾福特·福爾摩斯,在中途島戰役勝利後,得到傑出服務勳章。(圖/美國海軍)

福爾摩斯分析員就在此時登場了,他認為,現在應該借力使力,讓日本人自己來證明AF是哪裡。他在各個美國太平洋據點都發出各基地的故障通報,比如發電機受損、燃油外洩等,看看日本JN 25程式碼會有什麼迴應,而中途島的部分放出的訊息是“海水淡化器故障”。結果不久之後,JN 25程式碼傳出“主攻目標AF缺水”的訊號,證明AF確實是中途島。

目標專一的重要性

既然知道日本的實際意圖,美國就可以制定相應的對策。相對於日本有3個作戰目標(佔領阿留申群島、佔領中途島、消滅美國剩餘航空母艦),美國很明確的認定“削弱日本艦隊”才是打贏戰爭的關鍵,其他部分皆屬次要,甚至可以放棄,因此美國決定不對中途島設防,中途島的主要兵力是一些老舊的水牛戰機。甚至做的更絕的是,阿留申群島的美國守軍也沒有撤離。

雖然此時美國海軍還有薩拉託加號可以動用,但是海軍總司令切斯特·尼米茲評估,戰機裝載量較大的約克城號在海戰中的續戰力更好,因此下令必須讓重傷的約克城號在72小時之內完成修復,要是依照一般修船準則“觀察——評估——規劃——修復”的方式來做根本就不可能,但是美國的工程師們打破常態,看到什麼就修理什麼,由區域性帶動整體,真的就在3天之把約克城號修復到可作戰的狀態,據說當約克城號離開珍珠港奔赴戰場時,最後一批的焊接工仍在艦上工作,最後是由接駁船將他們送回珍珠港的。

指揮官素質

不知是命運的安排還是機緣的註定,美國艦隊總司令小威廉海爾賽因病缺席,由一名過去沒有指揮過航空母艦的護航艦隊分遣司令雷蒙·斯普魯恩斯上將指揮,雖然 “陣前換將是兵家大忌”,但是後來歷史證明,冷靜沉穩並且聰明好學的斯普魯恩斯,很好地勝任了這一艱鉅的工作,成為了美國打贏中途島海戰的一大利多。

日本艦隊在6月1日出發,在6月4日對中途島發起第一波攻擊,美國艦隊在得知之後派出飛機去搜索日軍艦隊位置,不過受限於編隊準則,出發的時間被耽誤了,隨後出動的飛機群也並沒有發現日本艦隊位置。至於日本方面,反而比較早的得知了美國艦隊確實存在。因此中途島海戰的勝敗,並不是單純誰先發現對方這麼單純而已,勝敗的要素在於總指揮官臨場應變的決定。

日本艦隊指揮官南雲忠一在成功完成第一波對中途島的轟炸後,準備進行第二波轟炸的準備,在此時收到“附近有美國艦隊”的通報,他立刻感到慌亂,他拿不定主意該讓飛機換上什麼武器,思考許久後決定卸下炸彈改成魚雷,這就是著名的“換彈命令”,這是個致命的錯誤,使得日本航母遭受滅頂之災。相比之下,斯普魯恩斯在得知自己艦隊已被日方發現之後(無線電截聽到日軍對話),立刻果斷下令所有飛機別管如何編隊了,直接出動搜尋攻擊敵艦。

約克城號的好運與不幸

不過此時的勝利天平還沒有轉向美國,先發現日本艦隊的是飛行速度慢、運動效能很差的美軍魚雷機,這些魚雷機雖然拼命投放魚雷,卻無一命中日艦,更慘烈的是所有魚雷機全部被日軍擊落,兩個魚雷機編隊僅有1人生還。這使得南雲忠一還認為他能夠追擊美國艦隊,並還有佔領中途島的作戰機會,沒想到美國俯衝轟炸機隨後趕到,一舉把赤城號、加賀號與蒼龍號大型航空母艦都炸燬了,美軍在轉瞬間逆轉戰局,奠定了勝基。

日本飛龍號航空母艦因與編隊離的較遠,所以僥倖存活,隨後對美國約克城號艦隊發起反擊,重傷了約克城號。不過美國海軍的戰損管理應變非常優異,到了下午約克城號就完成了主要修復,航速也恢復到20節,最重要的是還能夠起降戰機,這使的日本戰機群再次發現約克城號時,誤以為是另一艘美國航空母艦,然後約克城號再次挨炸,這回約克城號受到了致命重創,好運也到頭了,沒有辦法修復了。

為何說是扭轉太平洋戰場天平的最重要因素?

日本北方艦隊在得知中途島戰況不利,立刻南下支援,可惜距離太遠根本趕不到現場。而美軍企業號與大黃蜂號立刻為約克城號報仇,俯衝轟炸機隨後炸沉了飛龍號,而飛龍號的艦長加來止男與艦隊副司令山口多聞決定與艦同沉,此舉對日本的損失極大,因為山口多聞是日本海軍裡最了解航空母艦戰法的人才,這也是中途島海戰成為扭轉太平洋戰場天平的最重要因素:日本最優秀的航空母艦人才,包括飛行員、指揮官與戰略制定者,都在中途島海戰當中喪命。

斯普魯恩斯在得知飛龍號也沉沒之後,認為主要作戰目的都已達成,決定見好就收,不理會日本北方艦隊的引誘,下令艦隊回撤珍珠港,這個判斷高明不已,使日本失去了扭轉戰局的機會。

嚴格說起來中途島海戰之後的美國也並非連戰皆捷,美國仍然處於航空母艦不足的窘境,在隨後的瓜達康納爾島戰役及聖克魯斯群島戰役後,美國太平洋上僅餘薩拉託加號和企業號2艘而已。但是中途島海戰大大的重挫了日本艦隊的素質,也給美國的造船工業爭取了時間開始了“大暴兵”模式,到二戰結束時,美國造了創紀錄的155艘航母,從此,日本海軍再也沒能在太平洋上佔便宜了。在海上因此這場海戰的重要性是讓美國人“終於見到戰爭勝利的曙光”,至今仍是美國最紀念的關鍵海戰。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奇葩射擊姿勢哪家強?AK47成為領頭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