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爆發初期美國的坦克工業依然落後,除了一款M3“斯圖亞特”輕型坦克還可以勉強拿得出手之外,大部分的裝備都不太夠用,在見識了歐洲和北非的現代化坦克戰後,美國決定依靠強大的工業產能儘快發展出合適的坦克,其中中型坦克就是M3“格蘭特.李”,而重型坦克就是T1。
美國之所以決定發展重型坦克,主要是戰爭初期B1重型坦克、“瑪蒂爾達”步兵坦克在戰場上表現優異,它們擁有的重甲有效的防禦了德軍大部分反坦克火炮的攻擊,可見這個時期重型坦克還是完全有存在的價值的。研製重型坦克的想法在二戰爆發的1939年9月就已經出現了,經過約半年的考慮之後,美軍高層認為應該把重型坦克的噸位設定在50~80噸之間,並且還考慮了多炮塔結構,要求安裝三座炮塔、2門主炮和多挺機槍。可見這個時候軍事高層都還沒有搞清楚到底什麼樣的坦克結構才是符合戰場的。
這種多炮塔的結構在1940年7月定型,幸好高層及時醒悟,下令取消了多炮塔結構,但是火力要求卻沒有什麼變化。新的單炮塔方案在同年11月批准,並很快計劃製造原型車。但是這麼重型的坦克在當時美國還是第一次製造,有許多技術障礙急需解決,其中最大的麻煩就是可靠的液壓變速箱,因為遲遲不能交貨,甚至修改了設計方案。初步定型的T1重型坦克重約60噸,擁有一副和“虎”式重型坦克差不多尺寸的身軀,長8.81米,寬3.95米,高3.19米。採用鑄造的車體和炮塔,車體正面上方裝甲厚81毫米,下方厚57毫米,側面裝甲厚約52毫米,另外還有25毫米厚的裙板遮擋住行走機構;大尺寸的鑄造炮塔四周均為81毫米,頂部25毫米厚。但從防禦能力上來講,在二戰初期還是比較強的,進入1942年之後就開始變得和體重不相襯了。
T1重型坦克
動力上採用706千瓦的懷特G-200汽油發動機,與設想中736千瓦以上發動機有一點差距,單位動力只有12千瓦左右,坦克的機動能力較差,巡航速度甚至只有大約20千米每小時。行走裝置採用高越壕能力的履帶,小直徑負重輪,越野舒適性很差。
火力佈置十分豐富,包括一門從T9高射炮改裝而來的76.2毫米坦克炮,還有一門同軸37毫米副炮,炮塔採用電動和手動雙重模式。在車長艙口安裝了一挺7.62毫米機槍,炮塔正後方有一挺12.7毫米防空機槍,車體正前方有一挺雙聯裝12.7毫米航向機槍,以及一挺駕駛員操控的7.62毫米機槍,炮塔頂部還有一挺12.7毫米防空機槍,這樣的機槍數量可真不少。不過其中炮塔尾部、車首正面的機槍後來都被取消了,因為根本沒什麼用。
M6重型坦克
珍珠港事件後,正式加入盟軍陣營的美國加快了裝備的研發速度,希望有關單位能夠儘快拿出T1樣車,不久後原型車T1E2同M3“格蘭特.李”中型坦克一起接受軍方的檢驗,M3表現不錯,而T1E2就很糟糕了,液壓系統等先後出問題,炮塔無法旋轉,行駛無法換擋等等,簡直讓軍方大失所望。可是失望又有什麼辦法呢,T1是當時美國唯一的重型坦克,戰爭又迫在眉睫,只好催促研發部門加緊完善設計。經過一系列的修改,出現了好幾種原型車,包括鑄造、焊接車體,汽油機、柴油機動力引擎等共5個版本。此時T1各型號已經有了較大提升,可靠性也提升不少。
儘管還沒能完成全部驗證,迫於軍事壓力的美軍決定立即將T1以M6的編號投產,初步計劃生產1084輛,美軍還打算提供一些給盟軍隊伍,但是接下來的討論讓美軍改變了這一想法。當時更先進的M4中型坦克已經進入量產階段,與其浪費寶貴的運輸資源運輸1輛作戰效能並不太強的M6,不如用來運送2輛效能穩定的M4,這樣既能保證運輸效率,又能更快地將部隊武裝起來。
M6A2E1
最終M6只生產了很少一部分,其中一些繼續進行改裝,甚至裝上了105毫米炮,不過始終沒有走上戰場,為美國後來的重型坦克積累了一些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