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由波蘭導演剋日什托夫·盧卡斯澤維奇(Krzysztof Lukaszewicz)執導的戰爭動作電影《卡爾巴拉》(Karbala,2015)于波蘭國內上映,該片戰鬥場景激烈,節奏火爆,用於紀念2004年4月發生在伊拉克卡爾巴拉市的波蘭遠征軍反圍攻作戰 。筆者今天就來談談影片中這次戰鬥的故事(本文是筆者發在豆瓣的影評)。
一,波蘭參加伊戰
2003年美英對伊拉克薩達姆政權發動了大規模地面進攻,除了盟友英國外,另一個美國的歐洲盟友波蘭也派出特遣部隊(PKW Irak)參與了這次戰事,儘管他出兵的規模相比英國要小的多。這是二戰結束後波蘭政府首次派出軍事部隊參與境外軍事行動,因此起初波蘭軍方極為謹慎得僅派出總計183人的三支小規模部隊。整個伊拉克維穩作戰期間,波蘭軍人雖然最多時達到2500人規模,但在以美英聯軍為主的多國部隊中存在感一直非常低。
2003年5月1日薩達姆政權倒臺後,為了有效控制其國內安全秩序,聯軍將伊拉克全國劃分為四個區域,其中南方中央區劃歸波蘭軍隊指揮。由於波蘭軍隊本身人數不足,因此它在這一地區得到了來自其他多達22個國家的各個軍事單位的支援。
此時伊拉克國內叛亂頻發,參加叛亂的武裝分子人數眾多且成分複雜,既有前薩達姆政權政府軍官兵、基地恐怖組織成員,也有伊拉克失業青年和對多國佔領軍不滿的阿拉伯民族主義者。雖然叛軍缺乏重武器,也沒有較為統一的組織和指揮,但本著打了就跑和忽聚忽散的游擊戰術,還是令多國聯軍疲於應付,不敢大意。
二,卡爾巴拉與薩德爾
卡爾巴拉省位於伊拉克中部地區,其首府是擁有50萬人口的卡爾巴拉市,正處於波蘭軍隊負責的南方中央區內。2004年4月3日正是傳統節日阿舒拉節,大批伊拉克什葉派湧入卡爾巴拉市朝聖。當日夜,為了防止市區中心的市政廳遭到當地伊拉克叛軍的襲擊,在當地警察的請求下,波蘭特遣部隊派出了搭載16名士兵的兩輛悍馬裝甲車馳援市政廳。到第二天上午,又有搭載8名保加利亞士兵的兩輛BMP-2裝甲車趕到卡爾巴拉,加入到守軍對市政廳的守備工作之中。
4月4日下午,以伊拉克宗教領袖薩德爾的私人武裝“邁赫迪軍”(Mahdi Army)為首的伊拉克反叛武裝,果然發動了以卡爾巴拉市政廳為主要目標的大規模襲擊活動。薩德爾(Muqtada al-Sadr),生於1973年,是伊拉克什葉派著名宗教領袖。其父及叔叔是成立於1968年的伊拉克什葉派祕密社團“伊斯蘭的呼喚”的創始人,薩達姆政權倒臺後,該祕密社團由地下轉到地上,成為戰後伊拉克政壇上的重要政黨,到2003年年底已經有100多萬追隨者。
由於薩德爾一直反對美國佔領,呼籲美軍撤出伊拉克,一些忠於他的伊拉克民兵逐漸形成了一個組織鬆散而激進的武裝組織“邁赫迪軍”。邁赫迪軍的勢力到2007年發展到巔峰,據美軍估計當時約有6萬武裝力量。2008月3月伊拉克政府軍對邁赫迪軍發動了大規模軍事行動,由於損失慘重,兩個月後邁赫迪軍宣佈不再進行反政府武裝活動,這當然是後話。
三,卡爾巴拉反圍攻戰
叛亂當日,武裝分子事先在市內各個地點引爆了炸彈,試圖引起混亂並分散當地聯軍駐軍的兵力,數百名無辜平民在爆炸襲擊中喪生。然而,波蘭和保加利亞聯合部隊並沒有為之所動,早在襲擊發動之前的幾個小時,他們就在市政廳大門周邊利用汽油桶、車輛和沙袋構築了簡易卻堅固的防守陣地,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堅決守住市政廳。
見聯軍沒有貿然出擊,4日夜武裝分子發動了對市政廳大門的大規模襲擊。由於缺乏重武器,第一波武裝分子除了部分攜帶著AK47步槍外,也攜帶著諸如土製炸彈和砍刀等簡易裝備,只有少數人持有RPG火箭彈。因此在波、保部隊的優勢火力打擊下,很快便亂了陣腳,在丟下幾十具屍體後落荒而逃。
見第一個晚上的襲擊沒能拿下目標,伊拉克武裝分子便改變戰術,對市政廳採取長期圍困的戰術,每到白天就將目標圍得水洩不通,並不斷地對其放冷槍,一到晚上就動用各種手段對市政廳進行突擊,甚至包括動用了使用五公斤重炸彈背心的人彈襲擊者。
面對武裝分子的圍困和擾襲,波、保部隊也相應的,將手中的人員分為兩班12小時輪換,這樣既有效保證了人員的睡眠休息時間,又能一直監視著武裝分子們的動向。值得一提的是,卡爾巴拉市當地警局的幾名伊拉克警察,也和波、保部隊一起全程堅守在市政廳的陣地。
武裝分子連續圍攻了三個晚上,都沒能突破守軍陣地攻下市政廳。此時,守軍的糧食與彈藥儲備也即將耗盡,到第四天,來自波蘭第18“別爾斯基”空軍突擊營的援軍終於打破包圍趕來救援,眼見圍攻計劃失敗,伊拉克武裝分子們也頓作鳥獸散,消失在了平民和廢墟之間。根據波蘭軍方的估計,在三天三夜的圍攻戰鬥中,聯軍一共當場打死至少80餘名伊拉克武裝分子,而聯軍自身則無人陣亡,只有一名保加利亞士兵為戰鬥中從屋頂墜落的瓦礫所砸傷。
雖然贏得了卡爾巴拉戰鬥的勝利,但戰後波軍也總結出一些自身弱點,比如裝備較差、戰爭經驗和彈藥不足,但士兵所表現出的專業訓練和非凡勇氣彌補了這些不足。這些都為之後波蘭特遣部隊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維穩任務提供了有效經驗。
四,精銳之師
參與此次戰鬥的波蘭士兵均來自波蘭第17機械化旅第2步兵營,該旅前身是組建於1944年7月底波蘭人民軍第17步兵團,1962年重組為機械化團,並於1996年升級為機械化旅。截止今日第17機械化旅一直是波蘭陸軍中裝備最現代化的部隊。除了長期派部隊參與在伊拉克的維穩任務外,2007年第17機械化旅也派出戰鬥小組參與在阿富汗執行維穩任務的波蘭派遣部隊(PKW Afganistan),並在2011年成為派遣部隊第九輪輪換部隊的核心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與卡爾巴拉戰鬥有關的兩名波蘭指揮官,在戰後都得到了提升。其中直接指揮戰鬥的澤戈爾茲·卡利恰克(Grzegorz Kaliciak)上尉在2018年晉升上校,並調任第六國土防衛旅旅長,調動部隊支援卡爾巴拉市政廳的托馬斯·多曼斯基(TomaszDomański)中校在2009年晉升上校,並於2012年調任波蘭駐羅馬尼亞大使館武官。
五,後續花絮
儘管波蘭軍人們在面對具有壓倒性數量的敵人的襲擊時獲得了絕定性勝利,但這一戰鬥結束後很長的時間裡幾乎所有波蘭媒體都沒有報道過這一事件,參加這次的士兵們也沒有收到任何榮譽獎勵。直到2008年9 月,《波蘭選舉日報》(Gazeta Wyborcza)上出現了一篇關於對參加卡爾巴拉戰鬥的波蘭士兵的採訪,這一四年前的壯舉才被波蘭人所熟知。波蘭媒體甚至形容道:“這是二戰結束後波蘭軍隊參與的最為血腥的戰鬥!”
很快,參加過這次戰鬥的波蘭士兵們都被授予伊拉克之星勳章,這一勳章是自2007年起波蘭共和國專門授予與伊拉克戰事與維和行動的有關人員的,截止2010年共頒發了3803顆,其實本質上也不算什麼高級別的勳章。到2015年,為配合紀念這一事件的同名電影的上映,所有參戰人員又集體被授予波蘭軍功十字勳章。
而格澤戈爾茲·卡利恰克上尉則因其在戰鬥指揮過程中的突出表現於2009年獲得了波蘭軍事十字勳章(OKW),這是波蘭為反恐怖主義活動或維持和平行動中的作出突出貢獻的武裝部隊士兵和平民所頒發的榮譽,這是波蘭在和平時期的戰鬥行動中所授予的最高軍事獎勵。影片中的主人公的原型正是卡利恰克上尉,此時他已晉升中校,影片也正是根據他在2015年4月發表的卡爾巴拉戰鬥回憶報告所改編,他還應邀擔任了影片的軍事顧問。
波蘭指揮官澤戈爾茲·卡利恰克上尉,扮演者波蘭演員巴特羅米耶·託帕(Bartlomiej Topa,1967-)
為了拍攝這部影片,波蘭不惜將重型軍事裝備從海上運到中東地區,來追求場面的真實性。影片拍攝地的選擇也一波三折,起初的埃及,但不久那裡發生了政變;之後選在了伊拉克庫爾德,但又遭遇了一次恐怖分子的襲擊;再之後又選在了土耳其南部,然而隨著敘利亞內戰局勢的升級,這一地區的局勢也變得非常緊張起來。最後才確定約旦為最終拍攝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