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1950年10月25日,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紀念日,這一天,志願軍打響了出國作戰第一戰。

在不到兩個小時裡,中國人民志願軍痛殲南朝鮮軍一個營和一個炮兵中隊。

就在同一天,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在朝鮮大榆洞組建成立。

40歲的鄧華將軍被任命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副司令員兼副政委,37歲的洪學智和韓先楚將軍為副司令員。

老照片 抗美援朝

志願軍首批入朝參戰的6個軍長分別是:

第38軍軍長梁興初,時年38歲;

第39軍軍長吳信泉,時年38歲;

第40軍軍長溫玉成,時年35歲;

第42軍軍長吳瑞林,時年35歲;

第50軍軍長曾澤生,時年48歲;

第66軍軍長蕭新槐,時年41歲。

特別有紀念意義的是,10月24日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委彭老總的52歲生日。

彭老總的對手是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是個頭頂著西方“戰神”光環,狂妄驕橫的美國老人,時年70歲。

彭老總的年齡比麥克阿瑟小了整整18歲,不可謂不年輕。

志願軍突然在朝鮮半島出現,並沒有引起美國佬的恐慌,他們的高階軍官根本沒有把年輕的中國軍隊放在眼裡。

美軍騎兵一師師長霍巴特·蓋伊少將就是其中之一,他曾經當過巴頓將軍的參謀長,年紀也不小了,時年54歲。

然而,南朝鮮軍兵敗6天后,騎一師就在“雲山戰鬥”中栽了跟頭,傷亡1840人,外加損失了28輛坦克和190門火炮。

志願軍全殲了美軍騎兵一師第八團帕爾莫團長的第三營,幾天後,美國陸軍永久取消了這個營的番號。

騎一師曾經參加過兩次世界大戰,無一敗績,這次與中國志願軍第一次交手,就敗得顏面掃地。

鄧華將軍

儘管如此,年邁且傲慢的麥克阿瑟還是沒有正視他年輕的對手。

第二次戰役,志願軍採取了內外雙重迂迴的戰術。

韓先楚以志願軍副司令員的身份,直接指揮第三十八軍、第四十二軍。

韓先楚的對手是美軍“進攻專家”、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中將。

他的年齡比韓先楚年大了24歲。

承擔穿插突擊重任的正是第三十八軍和第四十軍,這兩個軍一個是參與29小時解放天津城的“攻堅勁旅”,另一個則是“旋風司令”韓先楚一手帶出來的“旋風部隊。”

志願軍只用了一天一夜時間,就切斷了“聯合國軍”東西兩“鉗”,逼得沃克只能選擇突圍。

關鍵時刻,梁興初的第38軍113師創造了一個奇蹟,他們用雙腿跑過了敵人的汽車輪子,一口氣奔襲72.5公里,先敵5分鐘搶佔了三所裡。

不管美國佬怎麼狂轟濫炸、輪番上陣,志願軍始終巍然不動,牢牢堅守在陣地上。

絕望的美國佬最後只能選擇撤退,一口氣跑到了300公里外的“三八線”。

東線方向的長津湖,慘烈的戰鬥還在繼續。

在這個戰場對陣的戰將分別是:

美方-美軍第十軍軍長阿爾蒙德,時年58歲;

中方-志願軍第九兵團司令員宋時輪,時年43歲。

老照片 抗美援朝

美軍一腳就踩進了志願軍設下的埋伏圈,雪地裡,志願軍第九兵團官兵已經在冰天雪地裡“恭候”了6天6夜。

阿爾蒙德曾經擔任過麥克阿瑟的參謀長,平素狂妄囂張,他的手下有兩個王牌師-陸戰一師和第七師。

阿爾蒙德做夢也不會想到,他的兩個“王牌師”居然敗給了志願軍“冰人”、“雪人”。

長津湖之戰,美第七師“北極熊團”被全殲,“北極熊旗”成了志願軍的戰利品。

陸戰一師最後僥倖逃脫,卻也付出了減員10000多人的慘重代價。

1950年12月26日,美國派來了志願軍最難纏的對手-李奇微。

55歲的李奇微此次抵達朝鮮戰場,接替在二次戰役中翻車而亡的沃克中將,同時擔任“聯合國軍”地面部隊指揮官。

李奇微個性十足,他習慣歪戴毛邊帽子,胸前吊著兩顆黑色的手雷,夠“酷”,也夠狂。

12月31日17時,志願軍發起第三次戰役。從第二次戰役結束到第三次戰役開始,僅僅間隔了一個星期。

在這個朝鮮最寒冷的季節,中國軍人渾身掛滿冰凌,還在頑強地衝鋒。

不過一晝夜的工夫,南朝鮮軍兩個師就全線崩潰,導致美軍第一、第二軍陷入背水作戰的境地。

1月2日,李奇微“果斷”決定放棄漢城。撤退之前,他給他的對手留下了這樣一句話:“第八集團軍司令官謹向中國軍隊總司令官致敬”。

兩天之後,志願軍攻入漢城。

老照片 志願軍佔領漢城

不過,李奇微之所以是個難纏的對手,是因為他膽大心細,也愛動腦子。

他很快發現了中國軍隊後勤補給上的“短板”,李奇微稱其為“禮拜攻勢”。

於是,李奇微對志願軍的補給線發起了“毀滅性”的打擊。

1951年1月25日,第三次戰役剛剛結束不到兩週,李奇微的“霹靂作戰”就開始了。

這一次,李奇微又小看了他的年輕對手,李奇微發現志願軍“短板”,彭德懷、鄧華他們也找到了李奇微的軟肋。

美軍和南朝鮮軍側翼暴露,志願軍抓住戰機,一場“橫城反擊戰”,“聯合國軍”再次損兵折將,敵我傷亡之比為3.72:1。

此一戰,33歲的鄧嶽指揮第40軍118師大膽穿插、斷敵後路,斃傷南朝鮮軍656名,俘敵2178人。

34歲的張竭誠率領的39軍117師與敵人創激戰1小時,創造了一個師在一次戰鬥中殲敵最多的紀錄。

他們殲敵3350人,俘敵2500人,其中俘虜美軍800人。

後來,鄧嶽、張竭誠分別成為“王牌”第38軍和第39軍的軍長。

第四次戰役持續到當年的4月21日,“聯合國軍”打怕了,打殘了,也打得沒有了信心,被迫在“三八線”附近停了下來。

也是在這個月,麥克阿瑟被杜魯門匆匆解職。隨後,李奇微調離朝鮮,範佛里特成了美第八集團軍司令兼“聯合國軍”地面部隊司令官。

範佛里特之所以聞名美軍,是因為他在朝鮮戰場上狂用炮火,擁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專用名詞——“範佛里特彈藥量”。

範佛里特的“折翼之戰”就是“攤牌行動”之“上甘嶺戰役”。

電影《英雄兒女》經典劇照

這一次,60歲的範佛里特的中國對手是38歲的志願軍第15軍軍長秦基偉。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從驚天動地的炮擊開始。

“範佛里特彈藥量”果然名不虛傳,上甘嶺幾乎被炸彈炸了個遍。

在面積僅3.7平方公里的兩個高地上,雙方投入的兵力、兵器逐步增加,由戰鬥發展為戰役。

然而,43天后,上甘嶺依然牢牢掌握在志願軍手中,最終只失去了537.7高地前沿的兩個班陣地。

上甘嶺因此成了美軍的“傷心嶺”。

據說,活了整整100歲的範弗裡特至死都在反思:美軍為什麼拿不下上甘嶺……

當然,血戰上甘嶺,志願軍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第15軍27個連隊中,有16個連3次被打光,又3次重建。

秦基偉軍長曾經這樣誓言:“為了祖國,為了全域性勝利,15軍即使打光了也在所不惜!”

1953年盛夏時節,40歲的楊勇就任志願軍第20兵團司令員,指揮抗美援朝最後一役-金城之戰。

楊勇的對手時年52歲,他就是新上任的美第八集團軍司令兼“聯合國軍”地面部隊司令官泰勒。

泰勒擔任過西點軍校校長,如果按照中國人的生肖來算,泰勒和楊勇都屬“牛”。

當美國“牛”遇到中國“牛”,誰會更“牛”?

結果是,金城之戰,“二牛之爭”就有了答案。

志願軍半個月殲敵5.3萬餘人,美國佬終於踏踏實實地回到了談判桌上。

金城戰役結束之日,正是停戰協定簽訂之日。

戰爭結束幾十年來,美國人對這場戰爭始終諱莫如深,對於這場戰爭究竟是輸是贏,美國人通常願意說這兩個字-“停戰”。

不管怎麼說,美國人沒有打贏這場戰爭。

至於為什麼沒有打贏戰爭,美國人也做了大量的分析,結果還是眾說紛紜,沒有一個官方的結論。

也許他們忽略了一個重要因素:

從誕生之日起,他們的對手就在敵強我弱的嚴酷環境中逆勢成長,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們都處於“弱勢”一方。

電影《英雄兒女》劇照

但是,他們從來不缺少以弱勝強的戰爭經歷。

與麥克阿瑟等大多數美軍高階將領相比,他們是年輕的,但是,他們都是長征路上拼殺出來的赫赫戰將。

他們有鐵一樣的意志,帶領的是一支鐵一樣的部隊。

1962年,當中國西部邊境烽煙再起時,時年82歲的麥克阿瑟發出了這樣的忠告:

“誰要想跟中國陸軍打仗,那他簡直就是有病!”

22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美軍南海叫板,反潛機和無人機配合行動,無線電公開通告肆無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