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0是中國第一種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第三代戰鬥機,通過它中國擺脫了主戰裝備長期所處的仿製即落後的困境,殲10的許多細節不必再拘泥於仿製原型,可以使中國最新的科技成果得以充分應用,形成了良性迴圈。因此殲10有諸多創新,減速板就是其中之一。
減速板大開的殲10
殲10用的是機身減速板,即減速板本身也是機體蒙皮的一部分,它一身二任,即是蒙皮又是減速板,不用時就是蒙皮的一部分,作用是為飛機提供必需的強度和維持飛機外形的完整性,需要時用液壓系統撐開預製蒙皮就成了減速板。減速板主要用於降落時的輔助制動,融入飛控系統後的減速板還能發揮氣動舵面的作用,增強戰機的機動性。
F15的機背減速板是重型機的經典設計,但不適合單發的殲10
殲10的減速板很有特色,參考了以色列雄獅戰鬥機,其機身減速板一共有四片,呈X形佈局,由液壓動作筒驅動,其中兩片位於機身上部主翼後方,呈對稱佈局,其餘兩片位於機尾下部腹鰭之間,減速板所處的位置也很科學,避開了外掛物和起落架的干擾,沒有了殲7減速板因設計缺陷而帶來諸多不便,但卻囿於仿製的束縛,不敢更改原始設計而帶來的困擾。
後置多片減速板設計賦予了殲10流暢的曲線
同時這種減速板還有氣動舵的作用,可以讓飛機做出更多複雜的飛行動作,提高其飛行效能。下面兩個減速板單獨動作,可以帶來腹鰭附近的阻力,幫助殲10形成抬頭力矩,這在起飛時,也可以降低滑跑距離,所以不光鴨翼可以輔助抬頭,下減速板也可以,只不過減速板離重心較近,其開啟的幅度要比鴨翼偏轉的角度大得多。主翼後方一對減速板的不對稱動作可以形成偏航力矩,起到方向舵的作用,與副翼配合可以增強殲10的盤旋能力。
至於減速板會引起殲10能量的損失這種論調不值一駁,飛機所有的機動動作都有減速的效果,不光減速板能帶來阻力,所有的舵面,包括平尾、方向舵、副翼等的動作也都能形成阻力,能量損失是戰鬥機為進行機動必須付出的代價。而且減速板的氣動作用還增加了殲10飛控的餘度,使其變得更可靠,減速板的一物多用也有減重效果,何樂而不為呢!
-
1 #
-
2 #
我認為取消減速板是方向
-
3 #
還不如直接改造三個起落架艙門呢
如果前起落架艙門由單門改成雙門,再進一步發散設計思維,前起落架艙門可集鴨翼和減速板於一身就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