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在這個世界中,人是在群體之中生活的,只要有很多並肩作戰的戰友,有深厚的友誼和相依相偎的幫助,哪怕歲月困難,前路坎坷,也沒有什麼關係,總能夠熬到苦盡甘來的那一天。有一句古語叫做“眾人齊心,其利斷金”,如果沒有兩個人之間互幫互助,最後都沒辦法得到較好的成功,古代有廉頗和藺相如,而如今也有所謂的“將相和”,王建安和許世友,他們因為告密而破裂的一段戰友情誼,最終變得非常的深厚篤定,這也讓人明白了一件事情:一時的斤斤計較,破壞的只會是整體的團結,更重要的還是多年的團結協作,這才能夠給人帶來更好的作戰,如果沒有這些情懷,把兩個人變成困獸之鬥,這難道是大家想看到的局面嗎?團結協作能夠促成戰爭的勝利,最終才能迎來一個國家的強盛和興旺。

1908年,王建安出生於湖北黃安,黃安是一個革命氣氛濃郁的地方,也是革命最初的發源地,但是在王建安小時候,他家住農村、非常貧苦,一直在溫飽線上掙扎,每天都在發愁自己該吃什麼,所以這樣惡劣的條件下,他當然也沒能接觸到那些好的革命思想,直到他14歲那年,他進了武漢直係軍閥吳佩孚隊伍當了兵,後來在軍閥的部隊裡面呆了兩年時間,覺得有些呆不慣了,也是看不慣軍閥那萎靡的風氣,作為一個有志之士、熱血青年,他跑回自己家鄉去,並且召集了60多個農民組織了一個農協,用這種方式來對抗地主階級的剝削統治,可見當時的他就已經初具革命思想,成了一個進步青年,宣揚紅色。

此後到了1927年11月,王建安參加黃麻起義,他加入革命軍以後就如魚得水,如同久旱逢甘霖,在這片土地茁壯而矯健的成長,到了1933年,他成為紅30軍88師政委,又接連升官,出任紅4軍政委,與軍長許世友成為一對搭檔。1936年10月,他跟許世友一起前往陝北進行學習,當時的他們作為並肩作戰的好戰友、共同指揮的好搭檔,本來是談笑風生,擁有很好的交情的,然而後來發生的一件事情,讓他們面對決裂的危機。

當時是1937年,因為一些思想的爆發,我方開始批鬥張氏,而許世友是一個比較耿直的人,他認為批鬥不夠理智,反對一棍子打倒,但這卻反而讓他遭到了很多的批評和勸解,許世友本身是一員大將,在戰場上赫赫威名,誰曾想在這裡的思想教育中,還有這麼多的彎彎繞?他就不打算在陝北學校裡面待了,準備到大別山找張才千打游擊,還聯合了很多兵團,想著大丈夫應當在疆場上報效祖國,馬革裹屍,幹嘛要在這思想教育、批鬥氛圍裡面掙扎來掙扎去?

王建安本來被他給說服了,打算跟他一起去,但後來又臨時的回心轉意,並且把此事報告了抗大保衛處。抗大當時的幾個元帥、軍長都出動了,就是為了感化了這員猛將,甚至連主席也跟許世友進行了交談,為此許世友不但打消了之前一些激進的想法,同時也變得一生忠心不二,肝腦塗地,不過雖然許世友的想法打消了,王建安在他眼裡卻成了“叛徒”。

1938年,王建安出任八路軍津浦支隊指揮,打開了冀魯邊抗戰局面。10月,許世友結束抗大生活,出任129師386旅副旅長。他們因為關係一直水火不容,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再次合作,一下子就過了11年。直到1948年7月,豫東戰役結束。當時主席希望王建安和許世友能夠關係緩和,認為他們只有緩和了關係,才能夠更好的團結一致,以御外患,此後主席當面會見了王建安,並且對他戲言稱,一定要團結許世友一起打下濟南,如果做不到,把許世友斬了,還要打他四十軍棍!王建安堅決地拍著胸脯保證,說自己一定能夠完成任務。此後,他快馬加鞭、千里迢迢地趕到濟南外圍。好在大丈夫當四海為家,有些私人恩怨就顯得不那麼重要,反而只是顯得非常淡薄,所以兩人一人抿了一口酒,兩口酒下肚之後,雙雄恩怨,化為無形。

在王建安、許世友兩人的精密合作下,宛如精誠之至,金石為開,破除一切困難,直搗黃龍,破除問題,令敵軍都連連敗退,無力招架,此後,本來預估應該有20多天的濟南戰役,只用了8天就結束了。這也是在新中國成立前非常關鍵的一戰。

1952年2月,志願軍19兵團奉命抗美援朝,王建安、許世友以戰促和。1955年大授銜,王建安沒有出現在授銜行列。當時有一部分人非常驚訝,也有一部分人認為功過分明,再等一段時間,一定能夠等來公正,最後在1956年,王建安果然被單獨補授上將,他的功績,也得到了肯定和讚賞,王建安從來沒有因為自己的職務高低而抱怨過,在其位謀其職,他把自己姿態放得很低,無論在哪裡作戰,無論擔任什麼職位,他都非常坦然。

71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美軍中了美人計!伊朗突然亮出一款美式導彈,美女特工立下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