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就出兵援助朝鮮,在短短的一年時間內先後進行了五次大規模戰役,給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沉重的打擊;美國人也不得不被我們拉到了談判桌上。其實中間我們還準備了"第六次戰役"又被稱為"九月戰役",在計劃中我們預計動用13個軍和10支航空團,消滅8萬敵人,可最後為什麼取消了呢?
隨著第五次戰役的結束,朝鮮戰場的局勢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首先是我國志願軍得到了大量蘇聯的裝備支援,無論是武器、戰鬥機、運輸車輛都比前期有很大的提升,不再依靠人肉運輸物資。第五次戰役就是因為我軍的後勤補給線被美軍空中部隊切斷,導致志願軍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結果損失了9萬多志願軍。痛定思痛,中央在深刻意識到後勤的重要性後,在重要補給站附近緊急修建了三座機場,專門用來運輸補給物資。而且周恩來又親自前往蘇聯,求購大量的戰鬥機,有效緩解了我軍空中力量不足的劣勢。
在美方看來,先不談論是否有將戰線延長到鴨綠江的可能性,在見識到志願軍的戰鬥能力後,預估打到鴨綠江所要付出的代價是美軍當前承受不了的。志願軍這邊也不好受,雖然有蘇聯的支援,但數量和水平上還是比不過裝備精良的美軍,想完全擊退聯合國軍解放整個朝鮮是不可能的。
就這樣,朝鮮出現了兩方相持的均勢局面,整個戰線穩定在"三八線"附近,戰局頗有長期化的趨勢。但美國方面並不想在朝鮮投入太多精力,歐洲那邊還有一大堆爛攤子等著收拾呢,又不想接受被志願軍擊敗的結果,只能在談判桌上尋找如何"停戰"。當然敵人的什麼尿性我們當然知道,對於提出的所謂"和平"談判我軍並沒有抱太大希望,毛主席於1951年6月在北京會見金日成,最終決定執行"邊打邊談"的方針,軍事上必須要做好持久戰的準備。
果然在談判桌上美方淨想佔便宜,一點誠意都看不到,談判也僵持了半個多月,連會議議程都沒有達成統一意見。這種情況下,毛主席指示要給前鋒部隊鼓舞士氣,不能對戰爭有絲毫鬆懈,不要以這次的談判就做太好的打算,應該做最壞的結果,和不下來,繼續打,給予敵人最沉重的打擊後才能和談,談判桌上的主動權是在戰場上爭取過來的!
7月24日,彭德懷致電主席,根據現有戰況彙報了自己的想法:美帝並不想真正坐下來和我們談判,如果我軍再取得幾次勝利,將戰線延長到三八線以南,之後再撤回,是有進行和談的可能性的。縱觀全域性,和平談判對於我們是最有利的,如果要打我們也不怕,我軍已經做好了8月份反擊的準備,如果敵人先發起進攻,我方就調動四個軍打一場"中等戰",可一旦決定由我軍先發制人,我們就集齊13個軍與10個航空團,準備第六次戰役。
按照彭德懷的作戰意圖和設想,第六次戰役將完全不同於前五次,擺脫了之前志願軍"禮拜攻勢"(志願軍由於後勤不足,只能打7-8天的戰鬥,即使戰鬥對自己有利,也不追擊,因為戰士只攜帶了7天左右的補給)的無奈戰術,敵人正式知曉了志願軍由後勤不足導致的禮拜戰術,才在"第五次戰役中"靠切斷補給線路大敗志願軍。吸取教訓後志願軍加強了對第六次戰役的後勤保障,先提供了一兩個月的彈藥和糧食,準備了進攻與防禦兩種方案。不管哪種,都打算堅持兩個月的戰鬥,避免發生"第五次戰役"被敵人勒住脖子的情況,作戰預備命令都下達了,後來第六次戰役為什麼又取消了呢?
在接到預備作戰命令後,鄧華致電彭德懷,認為在敵人已經加強軍事駐地的情況下不容易進攻,而且敵人還擁有大量現代化機動裝備,防禦力十分穩固。雖然我軍補給了大量蘇聯裝備,可如果想強行突破,還是會造成大量傷亡。鄧華建議不進行戰役攻擊,適當的戰術反擊推進戰線。九月份的談判中也可以看出,敵人並不會再向我軍進攻,如果在雙方軍事防禦建立完備的基礎上進行戰爭,反而會使時間拖長,對我們是不利的。中央軍委後面也決定不宜發動,九月份繼續積極備戰,第六次戰役延後到11月。但是在11月27日,美國被迫與我們簽訂軍事分界協議,第六次戰爭計劃也隨之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