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強國必先強軍,軍強方能國安
2020年,雖經歷了疫情和中美博弈,軍工行業“剛需”優勢已凸顯,中高速增長的業績足夠亮眼。時不我待,只爭朝夕,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距離2027年建軍百年奮鬥目標7年,距離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15年。博觀約取,厚積薄發,經過幾十年積澱與投入,我國軍工行業已經基本具備了“內迴圈”的技術基礎和物質條件,未來10到15年將是武器裝備建設的收穫期和井噴期。
軍工行業迎來了黃金時代和紅利期,將真正顯現出其成長價值。軍工行業的需求側和供給端正在發生若干方面的重大變化,我國國防建設和軍工行業發展將迎來規模性快速增長和結構性轉型升級,在數量、質量和結構三個維度都將展現出實質性的重大變化和歷史性的發展機遇。
二、軍工行業需求側變化
1)練兵備戰的緊迫性:實戰化訓練導致耗損增加,備戰帶來武器裝備快速提質補量;
2)軍改結束後增長的恢復性:改革接近尾聲,需求補償增長;
3)資訊化、現代化、智慧化的必要性:軍工行業藉助“三化”,將迅速彌補代際差,在部分領域實現反超甚至領跑;
4)自主可控的必然性:軍工行業具有天然的自主可控屬性,當前局勢倒逼自主可控提速。
三、軍工行業供給側變化
1)供給主體:軍工國企透過深化改革實現高質量發展;民參軍企業困境已過,成長天花板大幅抬升,並因其規模的低基數,表現出更大的業績彈性;
2)供應鏈:加強供應鏈的安全性和完善性,加快突破核心技術和關鍵環節的“卡脖子”短板問題,確保產業安全和戰略主動;
3)產能:當前處於產能擴張早期,預計民企擴張意願更強、擴張速度更快,成為行業快速擴產的重要力量,國企將在關重件業務上承擔主要角色;
4)資金支援:軍費中的裝備費持續支援;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有效補充。
重點方向
1)軍機:需求明確且配套日趨成熟,行業業績拐點向上;
2)導彈:真打實練,消耗激增;
3)北斗:北斗三號星座部署完成,“北斗+”以及“+北斗”產業融合升級;
4)衛星網際網路:列入“新基建”,有望成為“十四五”重點發展領域;
5)軍工電子:自主可控與國防資訊化共同驅動快速增長;
6)軍事智慧化:智慧化牽引武器裝備作戰效能,戰爭形態同時也會發生更為深刻的變化。
重點標的
軍機:戰鬥機、運輸機、直升機、無人機、發動機產業鏈相關標的,航發動力、航發科技(發動機),光威復材、中簡科技(碳纖維複合材料),鋼研高納(高溫合金),寶鈦股份(鈦合金),愛樂達、利君股份(軍機零部件)等;
航天:航天電子(測控+無人機+彈),航天電器(聯結器),中國衛星(衛星總體設計製造),海格通訊(北斗);
資訊化/自主可控:國睿科技、四創電子(雷達),火炬電子(軍工電子+新材料),中國軟體(作業系統);
低估值:中國動力(估值在淨資產附近),內蒙一機(市盈率低於3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