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式導彈一般指的是中國仿製的前蘇聯SSN-2冥河導彈,這一系列包括海鷹1和改進型海鷹2反艦導彈,埃及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曾經用蚊式導彈艇搭載冥河導彈擊沉了以色列當時最強的埃拉特號驅逐艦,一時名聲大振!而海鷹作為冥河導彈的升級款,銷路自然也是紅火的很!這兩款導彈在八十年代曾經大量對外出口,其中尤其以兩伊戰爭中的伊朗和伊拉克購買最多。
海鷹導彈分為兩個系列,其中艦對艦被北約命名為CSS-N-2 ,綽號(紅花),而岸對艦則被命名為CSSC-2 ,因為其外形短粗,綽號(蠶)。海鷹岸對艦導彈對外出口代號為C201,由於其價效比較高,包括伊朗、伊拉克、古巴、巴基斯坦、埃及等十多個國家都曾經大量進口該款導彈。兩伊戰爭中,伊朗和伊拉克多次使用蠶式導彈進行油輪戰,命中率相當高,而伊朗利用這款導彈作為起點,經過三十多年發展,也開發出了自己的反艦導彈家族!
海鷹導彈採用火箭發動機作為動力,運用當時比較先進的主動雷達制導裝置,可以做到發射後不管。其最大速度為0.9馬赫,最大射程95千米,雖然其並沒有達到超音速,但是其巡航彈道高度只有300米,突防俯衝段不足10米,屬於超低空高亞音速突防,攔截起來也相當困難。美軍在70年代曾經做過測試,對於低空飛行的巡航導彈這類大小的武器,最大警戒距離也只能達到10千米,留給武器系統的反應和準備時間不足30秒,對於當時用於近防的半自動人操高射機槍而言,這一點時間完全不足以做出充分準備,因此美軍其實除了實施雷達電子干擾外也是毫無辦法的。
蠶式導彈長度約6.6米,起飛重量為2.6噸,彈頭重513千克,內有380千克的聚能穿甲炸藥,一發命中就能擊沉3000噸級護衛艦,威力是法國飛魚導彈的三倍左右。伊拉克和伊朗在兩伊戰爭中為了掐死對方的經濟命脈石油,都在波斯灣沿岸部署了大量的蠶式岸艦導彈,然而伊朗佔據了天時地利,坐擁霍爾木茲海峽一半的海岸線,能夠輕易對伊拉克油輪發動襲擊,而伊拉克的出海口遠在波斯灣內部,難以準確威脅伊朗油輪。
不甘心失敗的伊拉克迅速從中國進口了當時連我軍也是剛剛服役的轟6甲大型轟炸機,並且匹配了當時蠶式導彈的升級款C601空射巡航導彈,戰鬥力倍增,伊拉克海軍航空兵駕駛著轟6在波斯灣上空巡邏警戒,短時間內就擊沉了伊朗的十多艘油輪。不過當時也有不怕死的主,美國為了維持自己在中東自己的影響力和石油安全,在當時派出了一艘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前去達曼港顯示實力,然而伊拉克海軍航空兵並不吃這一套,在150千米外對著美軍艦方向就撂了一發C601,這顆C601穿透提康德羅加的防禦網,直接殺到了美艦頭頂!不過由於當時港口船隻太多,相對落後的單脈衝雷達制導裝置無法判定誰是主要目標,最終C601選擇了雷達反射訊號更強的一艘30萬噸油輪作為攻擊物件,美艦逃過一劫,最後火速駛離了波斯灣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