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二戰的陸地是坦克的戰場,二戰剛剛爆發時連德國的裝甲力量也並不是很強,幾個主流大國手中基本都是各種輕型坦克,或者並不實用的坦克型號,真正具備現代化作戰能力的型號和數量都很少。這種情況在英國也存在,甚至是整個二戰中大部分時候英國都缺乏合適的坦克,不得不依靠美國的援助。

彗星巡洋坦克

17磅炮開火時的場景

不過17磅炮有一個大問題,那就是為了在如此小的口徑上實現炮彈高初速,火炮的膛壓很大,火炮沉重,全重達3噸;而且火炮後座行程很長,一般小尺寸的炮塔是無法將他裝下的。甚至是當時英軍普遍裝備的布倫機槍車也無法有效的拖曳。

心急如焚的英軍逐一查看了一遍自家的坦克,首先就是二戰初期的坦克,如“十字軍”、A13“盟約者”巡洋坦克,或者是“瑪蒂爾達”、“丘吉爾”步兵坦克,這些坦克都無法安裝巨大的17磅炮,1943年出現的“克倫威爾”巡洋坦克尺寸更大、承載能力更強,經過考慮也被認為不太合適。

心急如焚的英國用“瓦倫丁”步兵坦克底盤,經過加強後製成了“弓箭手”坦克殲擊車,這種裝備只不過是預防萬一,連高層也明白這不過是一個權宜之計,生產了650輛就放棄了,並一直作為二線部隊裝備。另一種是“挑戰者”巡洋坦克,也有稱它為坦克殲擊車的,在生產了約200輛之後也被放棄。

真正具有實用性的是以美國M4“謝爾曼”中型坦克改進而來的“螢火蟲”坦克。1943年,英國人發現M4具備較大的改進空間,於是在稍微修改了炮架,以及重新鑄造了炮塔之後,再對火炮閉鎖機構稍加調整,這樣就完成了“螢火蟲”的改裝。

弓箭手坦克殲擊車

儘管“螢火蟲”裝上這門重炮之後也存在頭重腳輕的隱患,並且裝甲防護一般,機動性則略有降低,但至少解決了17磅炮的機動問題,至少操作適當就能發揮出意想不到的作用。在波卡基村一戰中,英軍就是依靠“螢火蟲”和佈置在村子裡的6磅炮,成功地阻止了德軍的反攻,並擊毀多輛“虎”式。有了“螢火蟲”之後,英國人並不滿意,畢竟堂堂大英帝國居然連一款合格的坦克都造不出來,對比一下東線戰場上,坦克炮口徑已經有了85mm、100mm、122mm甚至是152mm,17磅炮再重也重不過152mm口徑火炮。

SU152自行火炮

無奈之下的英國人決定製造一款閹割版本的17磅炮,將穿甲能力稍微降低一點要求,這樣興許就能成功。同樣是1943年,阿姆斯特朗公司開始了閹割版17磅炮的研製工作,同時裡蘭汽車公司也開始研製尺寸更大的坦克底盤。

1944年,“彗星”巡洋坦克研製成功,它安裝的是HV75型高初速炮,穿甲能力從17磅炮500米距離上最大擊穿30°140毫米均質鋼裝甲,降低到109毫米均質鋼裝甲。好歹依然具備夠強的穿透力,在正常交戰距離上還是有機會擊穿“虎”式前裝甲。

真正讓英國人滿意的是在二戰末期研製成功的“百夫長”坦克,這種原本被定型為重型坦克的裝備,借鑑了許多“彗星”坦克的成功經驗,在保持坦克機動性的同時,將17磅炮完整的裝上坦克炮塔,並且正面裝甲也採用了傾斜佈置,能夠抵禦“虎”式88毫米炮的打擊。

正在吊運的百夫長坦克

可惜的是“百夫長”出現得太晚了,作為一款集大成的經典制作,在二戰那個百萬大軍共進退的時代,只是在戰場上跑了幾次長途德國就投降了。

整個二戰中,英國都一直維持了完整的坦克工業體系,並且持續不斷的進行著各種坦克方案的研究,然而真正制約創造力的是英國呆板的坦克思維,“丘吉爾”步兵坦克作為一款二戰中出生的坦克,身上卻散發著眾多的古老氣息,明明頂著重型坦克的帽子,卻連一門76.2毫米炮都扛不動。

英國率先製造出菱形坦克

到二戰中後期,固執的英國人在自己巡洋、步兵坦克的思維上吃了太多的虧,最終不得不承認輕、中、重的坦克思路,並且在“克倫威爾”巡洋坦克之後逐步向這一思路看齊。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新型戰略轟炸機開始組裝,雙發並聯設計很巧妙,隱身能力大幅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