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登陸英國,必先奪取海峽制空權
1940年6月已近末尾,整個歐洲大陸的暖意昂揚,如果沒有戰爭的話,想必又是一個特別適合出遊的季節。然而,戰爭既已打響,絕難輕易平息。此時,德國已經大致敲定了入侵英國的計劃,不過想要在英國本土登陸,僅憑德國海軍的實力實在是有點不夠看的,為此,德國就打定主意,首先要奪取海峽航空的制空權,由制空權來助其奪取制海權和制陸權。
▲聚集在德國港口的船隻,隨時準備入侵英國
為此,奪取制空權成了德國針對英國所有行動的前提。只有在保證絕對掌握海峽上空的制空權之後,德國海軍和陸軍才會展開進一步的登陸行動。而作為奪取制空權的第一步,德國空軍的首要任務就是消滅英國空軍的戰鬥機機隊,格洛斯特一線以南的英國戰鬥機自然就是首當其衝的目標。為了肅清這批目標戰鬥機,德國空軍沿著法國、比利時、挪威的海岸地區,部署了總計2600架作戰軍機,其中Me-109的數量超過了800架,其中有超過80%的機器處於隨時可以出動的狀態。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發動了進攻英國的“海獅計劃”。在海獅計劃的統領下,德國空軍在兩週之後,下達了代號“鷹擊”的作戰計劃,該計劃決定從8月10日開始對英國發冬大規模空中襲擊,從而試圖奪取制空權,8月10日也因此被德國空軍定為“鷹日”。
而實際上的戰鬥開始得比計劃的更早,從7月中旬起,圍繞英吉利海峽中的運輸船隻,雙方就展開過多次相當激烈的空戰,其中規模較大的一次發生在8月8日,當天,近德國空軍第27戰鬥機聯隊就損失了11架Me-109戰鬥機。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8月10日很快來臨,按照計劃,德國空軍被該在這天發動大規模空襲行動,然而,這一天的天氣實在過於惡劣,如果貿然行動只是自討苦吃,無奈之下,德國空軍只能將“鷹日”推遲到了8月13日,也就是3天之後再發動進攻。
▲Me-109在空戰中的主要對手:來自英國的噴火戰鬥機
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失了第一股氣的德國空軍鋒芒大減,在13日出動規模都比最初計劃要小,戰況也沒有想象中順利:當天英國損失了13架軍用飛機,德國卻損失了47架,其中9架是Me-109,不過英國還有47架飛機在地面上被摧毀。
兩天之後,也就是8月15日,德國空軍全天出動2000架次,損失軍用飛機50架,其中大多數都是轟炸機和Me-110型戰鬥機。而在作戰初期,靈活的Me-109的空戰戰術主要為“自由狩獵”,德國空軍採用的雙機編隊也被證明比英國的三機編隊更為靈活,在空戰中優勢更大。不過由於轟炸機和Me-110損失量實在有些超出預期,德國空軍想想也沒啥好辦法了,不得不調整Me-109的戰術,將其更多應用到轟炸機的直接護航任務上。
Me-109效能領先,德國空軍為何不能得寸進之功?戰略上的問題:經過為其數個月的激烈空戰之後,德國空軍仍是未能奪取英吉利海峽的制空權,10月12日,元首下令無限期推遲“海獅計劃”,英吉利海峽上空的爭奪暫時告一段落。不列顛空戰的失利,從本質上來說還算是戰略上的失誤,根據許多史料的說法,當時英國空軍前線戰鬥機部隊已經損失慘重、英國飛行員也大多精疲力盡苦不堪言,在這關鍵當口,德國空軍不僅沒有“落井下石”,反而因為要報復英國空軍對德國首都柏林的轟炸,將攻擊中心從戰鬥機基地轉向倫敦等英國大都市,這波神一般的操作簡直是給英國空軍“雪中送炭”,給了他們緩衝和調整的時間,從而幫助英國守住了海峽上空的制空權。
▲1940年9月8日,溫斯頓·丘吉爾視察倫敦東區遭炸彈襲擊的地區
而對於Me-109來說,在空戰中有兩大問題被暴露了出來:
一者是具體戰術應用上的問題:為了保護轟炸機,德國空軍要求Me-109的飛行員緊密伴隨轟炸機編隊,不能擅自脫離轟炸機作戰,這樣一來等同於有根無形的繩子把轟炸機和Me-109捆綁到了一起,束手束腳的Me-109,儘管渾身本事,又怎麼使得出來?他的機動性、高速效能等優勢完全無法發揮,只能被動挨打。德國空軍第54戰鬥機聯隊第3大隊的王牌飛行員赫爾穆特·奧斯特滿少尉有段話特別有意思:
“我們以雙機為單位,緊挨著轟炸機編隊飛行,但是這樣太被動了。我們只能仰視英國佬飛機閃閃發光的肚皮,他們一會兒俯衝,一會兒射擊,一會兒快速拉起,而我們只能儘量抓住短暫的瞬間進行干擾射擊,同時還要時刻提防來自屁股後面的攻擊... ...最後我們仍是隻能眼睜睜看著那群傢伙攻打我們的轟炸機... ...如果你要我形容下我們想什麼,我只能想到一種——被鐵鏈拴住的狗”
這段話已經充分說明了德國空軍在Me-109戰鬥機戰術方面的問題。
▲燃油耗盡迫降在海灘上而墜毀的Me-109E-4型戰鬥機
二者是效能上的問題:Me-109航程太短的弊端在海峽上空的空戰中暴露的很徹底,大量的Me-109因為在空中消耗燃料過多,最後無法回到基地,飛行員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墜落到英吉利海峽中,機毀人亡,那些運氣好的,還能死撐著越過海峽飛回來,然後拼盡最後一滴油在海灘上迫降,很多情況下,這些迫降的Me-109儘管飛行員沒啥大礙,飛機總是要送回梅塞施密特廠大修一番了。
空戰的成敗,戰鬥機的效能當然是相當重要的一方面,而飛行員的自身素質、從戰略到戰術的規劃,才更是克敵制勝的關鍵點。
相關內容
- 二戰德國為什麼努力發展巨炮坦克不去發展轟炸機戰鬥機掌握制空權?
- 二戰美國不地道,老用B29轟炸機打日本,日本為什麼不派出戰鬥機,像打鳥一樣把B29都敲下來?
- 二戰時,美國P-51野馬戰鬥機打得過德國空軍Me262噴氣式戰機嗎?為什麼?
- 載有氫彈的轟炸機與戰鬥機相撞,飛行員如何面對?
- 怎麼看待德國空軍2架“颱風”戰鬥機在德國北部上空相撞墜毀?
- 現在戰鬥機的作戰半徑只有可憐的一兩千公里,為什麼不把戰鬥機造的像轟炸機一樣大?
- 轟炸機和戰鬥機哪個威力強?
- 二戰中轟炸機群面對攔截戰鬥機,是不是相當於老鼠遇到貓,只有等死的份?為什麼?
- 有人說戰鬥機技術發展迅速,轟炸機有種“英雄末路之感”,你怎麼看?
- 轟炸機,戰鬥轟炸機,戰鬥機的區別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