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國慶前夕,中國海軍再次迎來一件盛事。

中國海軍首艘兩棲攻擊艦下水儀式

9月25日上午,中國海軍首艘兩棲攻擊艦在上海舉行下水儀式。這意味著中國海軍近年來迎來航母、萬噸驅逐艦之後又將迎來一款重磅級戰艦。

兩棲攻擊艦定義

兩棲攻擊艦,或也稱為兩棲突擊艦:它的兩棲就是能夠搭載飛機和運輸坦克、登陸部隊等陸戰力量,所以它的內部設計異於航母,很多空間用於裝備登陸力量。

它是一種用來在敵方沿海地區進行兩棲作戰時,在戰線後方提供空中與水面支援的軍艦,可以提供艦載機的起飛和降落,在海軍的地位僅次於航空母艦。

這種軍艦由直升機航空母艦發展而來,但是大部分也結合了船塢登陸艦的塢艙(Well deck)設計,可裝載登陸艇。且相較於多數航空母艦,不少兩棲攻擊艦可擁有更密集的自身防護武器,不一定需要護衛艦隊保護。由於兩棲攻擊艦是現代軍艦中大小與排水量僅次於超級航母的類別,因此對於未擁有超級航母的國家,或是在沒有配置航空母艦的艦隊中,兩棲攻擊艦往往會成為艦隊旗艦。而美國也正在研究魚鷹的預警機與加油機型號與垂直起降戰鬥機在兩棲攻擊艦上配合使用。

有四大級別,分別比航母的排水量低個級別。小型的如南韓的“獨島”號兩棲攻擊艦,滿載排水量近2萬噸。大型的如美國LHA(R)兩棲攻擊艦,滿載排水量5萬噸,接近中型航母 。

兩棲戰艦中的大哥大

兩棲攻擊艦是兩棲作戰的艦艇型別之一,亦稱直升機登陸運輸艦,西方簡稱其為LHD或LHA。其重要特徵在於擁有直通甲板,可攜帶較多數量的直升機用於垂直登陸,以提高登陸作戰的突然性、快速性和機動性。目前國際上最大的兩棲攻擊艦滿載排水量超過4萬噸,甚至要比輕型航母還大,是兩棲戰艦中當之無愧的“大哥大”。

兩棲攻擊艦大多還設有船塢,可以搭載氣墊登陸艇或兩棲車輛。而氣墊登陸艇則可以攜帶主戰坦克等重型陸戰裝備。有的兩棲攻擊艦還裝備了短距起飛、垂直降落艦載戰鬥機,可用於對地支援甚至可爭奪制空權。正是因為兩棲攻擊艦攜帶的裝備種類多,為其執行多樣化軍事任務奠定了基礎。這類艦艇裝備少量自衛武器,例如近防炮、中近程的防空導彈系統。

兩棲攻擊艦是高效能直升機出現後,在“垂直登陸”理論指導下,於20世紀50年代後發展起來的艦種。美國於1961年服役的“硫磺島”級是世界上第一級專門設計建造的兩棲攻擊艦。美國是兩棲攻擊艦的保有大戶。目前,世界上最大、戰鬥力最強、最典型的兩棲攻擊艦為美國的“美國”級兩棲攻擊艦。“美國”級滿載排水量超過4萬噸,其航空燃料搭載量是“黃蜂”級的2倍,大幅提升搭載艦載機和直升機的持續作戰能力。

美國海軍“黃蜂”號兩棲攻擊艦和阿利伯克級驅逐艦

“黃蜂”級兩棲攻擊艦是目前美軍兩棲攻擊艦主力。該艦排水量4.05萬噸,能運輸1870名海軍陸戰隊員、12艘LCM 6機械化登陸艇或3艘LCAC氣墊登陸艇、4艘LCPL大型人員登陸艇和1232噸航空燃料。可搭載CH-46E“海騎士”直升機、F-35B戰鬥機或MV-22“魚鷹”飛機,戰鬥力超過一些國家的輕型航母。

此外,法國2.1萬噸的“西北風”級也是典型的兩棲攻擊艦,只不過該艦不能搭載垂直起降戰機。南韓的1.8萬噸的“獨島”號也被稱為兩棲攻擊艦。日本不到2萬噸的“日向”級,2.6萬噸的“出雲”級均屬於兩棲攻擊艦。

未來發展方向

隨著國外新一代兩棲艦的陸續建成服役,兩棲攻擊艦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其未來發展方向也更加明朗,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大型化、通用化和系列化的趨勢更加明顯。傳統的兩棲攻擊艦滿載排水量大都在1萬噸上下,而新一代兩棲攻擊艦滿載排水量都在兩萬噸左右。噸位的增大,一方面帶來了艦上燃油裝載量的增加,這使其能夠長時間在中遠海活動,能夠持續執行作戰或非作戰任務;另一方面,艦艇噸位增大,艙內空間、甲板面積、甲板層數隨之增加,可以運輸更多的兵員和裝備,綜合作戰能力大大提升。

二是資訊化程度更高,編隊作戰指揮能力更強。隨著以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網路技術和軟體技術為基礎的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新一代兩棲攻擊艦的資訊化程度越來越高,作戰指揮能力更強。

新一代大型兩棲攻擊艦普遍配有指揮、控制、情報、偵察和監視等裝置,可在兩棲作戰中扮演指揮艦的角色。例如,美國級兩棲攻擊艦的指揮能力相比黃蜂級、塔拉瓦級,已經實現了質的飛躍。

三是新一代兩棲攻擊艦更加重視綜合防禦,生存能力進一步提高。作為一種高風險的軍事行動,兩棲作戰在資訊時代面臨的威脅更為突出。《2010美國海軍作戰概念》認為,美國海軍在海上、水下、空中、岸上、空間與賽博空間領域都將面臨嚴峻挑戰。

因此,先進的探測手段和較強的武器配置成為新一代兩棲攻擊艦發展的一大特點。為了應對日益嚴峻的空中威脅,新一代兩棲攻擊艦都裝備有先進的雷達。此外,與以前的兩棲艦相比,防空導彈發射裝置成為新一代兩棲攻擊艦的標準配置。如美國級兩棲攻擊艦配置了兩座GMLSMk29八聯裝導彈發射裝置和兩座21聯裝“拉姆”近程艦空導彈系統;西北風級裝備有兩套雙聯裝“辛巴達”防空導彈發射系統。

另外,再加上“密集陣”、“守門員”等近防武器系統和各種有源/無源電子對抗系統等裝備,新一代兩棲攻擊艦形成了嚴密的對抗防禦體系,極大地提高了自身的防禦能力。

此外,新一代兩棲攻擊艦也非常重視水下防禦。幾乎所有的新一代兩棲攻擊艦都裝備了魚雷誘餌、水聲對抗裝置等,如SLQ-25A“水精”拖曳式魚雷誘餌。而且,新一代兩棲攻擊艦也可以利用反潛直升機實施對潛作戰。美國海軍還計劃將建制反水雷系統裝備在新一代兩棲攻擊艦上。

未來作戰作用

除了作為裝載平臺之外,兩棲攻擊艦還可以作為登陸作戰的指揮平臺和支援中心,具有噸位優勢。以美國陸軍的“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為例,其滿載排水量約為4萬噸。除了能夠攜帶6-8架垂直/短距離起飛和降落戰鬥機以及40多架直升機,1870架海軍陸戰隊員,大約150輛主戰坦克和其他服務車輛外,它還可攜帶約1,332噸。還可以在航空燃料和船舶上建立綜合醫療中心和綜合指揮中心。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兩棲攻擊艦的最大優勢在於它可以依靠自己的平臺優勢(大排量和高空間冗餘)來實現各種操作元素的整合。在現代聯合登陸作戰中,涉及各種武器和服務的單位,需要複雜的控制排程,每個作戰單位需要不間斷的協調。

兩棲攻擊艦攜帶的各種電子裝置和指揮控制系統不僅可以實現上述目標。此外,配備兩棲攻擊艦的資訊系統可以大大降低鄰近作戰單位的服務壓力,如配備兩棲攻擊艦的防空指揮系統,可實現戰鬥空域的空域識別和預警,並減少艦隊防空。在服務單位的服務負擔的同時,它還實現了對不同作戰空域的精確控制。兩棲攻擊艦攜帶的直升機和垂直/短程起飛和降落作戰飛機不僅可以作為登陸部隊的登陸平臺,也可以為登陸作戰提供空中掩護,也可以進行近距離海上作戰。海上攻擊,反潛併為艦隊提供空中掩護。任務。

有很多限制。登陸艇和兩棲作戰車輛在淹水階段的著陸速度緩慢且機動,並且很容易被敵方海灘的反擊火力壓制和殺死。

一塊決定。在入侵格瑞那達時,美軍根據著陸區的地形和海況放棄了海灘登陸計劃,並選擇了垂直降落,這不僅提高了著陸作業的速度,而且還實現了突然的作戰。

在福克蘭群島的戰鬥中,英國軍隊使用直升機攜帶戰鬥部隊,運輸裝置和物資,並獲得了巨大的戰術優勢。但是,由於英國軍隊缺乏專用的兩棲戰艦,因此只有兩艘輕型航空母艦必須專注於空中作戰。英國軍用直升機只能用作臨時改裝民用船舶的平臺。民用船舶的承載能力有限以及缺乏專用的指揮和控制系統導致英國軍方在實際行動中集中使用和協調直升機的嚴重短缺。

由於缺乏空中安全和控制方法,阿根廷空軍能夠抓住英國防空漏洞並對英國水面艦隊造成沉重打擊。在受到阿根廷空軍的襲擊之後,對民用船的保護導致最初用於垂直著陸的直升機陷入混亂。 “大西洋運輸車”的沉沒直接導致計劃使用CH-47運輸第5步兵旅降落,第5旅必須降落在灘頭而不消除空中威脅。

通過比較美國和英國部隊的兩次登陸作戰,我們可以看到兩棲攻擊艦在現代登陸作戰中的優勢不僅在於其強大的承載能力。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綜合作戰平臺,兩棲登陸艦可以優化和整合登陸作戰中的各種作戰要素,極大地豐富了作戰方式中自身部隊的選擇,縮短了自身行動的週期。此外,它還使黨的整體作戰系統的容錯能力更強,這在現代戰爭中具有更明顯的戰鬥節奏和更頻繁的進攻和防守過渡至關重要。

坦克搶灘登陸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1991年蘇聯解體,擁兵400萬的蘇聯軍隊為何“放棄”了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