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儘管大家都喜歡說繼承了蘇聯很大一部分工業遺產,卻不知珍惜的烏克蘭屬於典型敗家子。但正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對於這一點,安東諾夫設計局的現狀就很具代表性。細看他們近期對外集中展示的這一系列飛行器,單單就在這個“全家桶”中,能讓我們眼紅的好東西還真是不少。

從某種意義講,安-12絕對算是安東諾夫設計局最成功的作品之一。作為與美國C-130齊名的戰術運輸機型號,這款運輸機總共衍生出了數十種改進型。其中,中國空軍大量裝備的運-8乃至運-9系列,就能看做是安-12的深度改進型。就戰術運輸機領域而言,我們依舊沒有擺脫它的影響。

而圖中的安-22,可以看做是安-12的全面放大版本。這款運輸機於1965年成功進行了首飛,在伊爾-76大型運輸機服役之前,安-22是蘇聯空軍中最主要的空中投送平臺。儘管採用的是4發渦槳動力,但憑藉著80噸的最大載荷,該型號依舊保持著迄今為止最大渦槳運輸機的世界紀錄。

憑藉著大名鼎鼎的安-124,烏克蘭安東諾夫航空公司佔據了全球超大-超重型空軍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一。整體而言,這款運輸機在民用領域頗受歡迎。雖然我們已經有了自主設計製造的運-20大型運輸機,但在安-124這種起飛重量達400噸以上的重型運輸機研發領域,中國依舊是一片空白。

毫無疑問,如果光從大小這個角度來評判的話,那麼安-225超大型軍用運輸機,絕對算的上是人類歷史上最瘋狂的一款飛行器。在很多人看來,這款飛機當之無愧的屬於安東諾夫設計局的巔峰之作,而以640噸起飛重量冠絕全球的安-225也有著一個極為文藝範的代號——Mriya“夢幻”。

作為全球範圍內最負盛名的“空中巨無霸”,安-225的誕生其實主要是為了滿足蘇聯“暴風雪”號太空梭,與其他火箭裝置的運輸需求。不過,由於這一著名太空梭專案的中止。原本身為其配套工程之一的安-225,也只能逐漸轉向商用運輸航空領域,這其實也算是另一種造化弄人。

當然,正所謂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伴隨著蘇聯解體和烏克蘭國力的持續衰退,安東諾夫設計局這個曾經數一數二的航空巨頭,早已不復數十年前的雄心和實力。現在的他們,主要精力還是投入在諸如安-70、安-178,這類投資較小、技術簡單,同時適用性更強的中小型運輸機的研發上。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中國L15B攻擊機引起馬來西亞方關注,效能類似梟龍,更價廉是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