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作為陸戰之王,主戰坦克的重量和體型都是地面作戰裝備中最大的。在現實中,早期的主戰坦克也的確稱得上地面作戰最大型裝備如,比美軍現役的M1系列主戰坦克最新改型噸位就已經達到甚至超過70噸,該型坦克的早期型噸位也超過60噸,主戰坦克體型相對較小的蘇系坦克,比如著名的T72系列主戰坦克噸位也在40噸以上。而和這些典型的大型主戰坦克相比,早期的裝甲戰車體型和噸位就要遜色很多了。

以最出名的早期型裝甲車美國M113系列裝甲車和前蘇聯BMP系列裝甲車為例,在噸位和體型方面,這兩款裝甲車都很難和主戰坦克相比,在防禦性能方面,這兩款裝甲車更是遠遠不及主戰坦克。但是,進入近些年以來,隨著軍事強國的新一代裝甲車相繼問世,很多人發現,和大多數人對主戰坦克、裝甲車體型對比的固有印象相比,現今的裝甲車在體型方面已經出現了趕上主戰坦克,甚至超越主戰坦克的勢頭。德國最新的拳擊手裝甲車,俄羅斯新一代的迴旋鏢輪式裝甲車就是典型。

現今的坦克和裝甲車體型對比卻是這樣的

最新的裝甲車體型已經和主戰坦克不相上下

以美軍現役主力主戰坦克M1系列主戰坦克和其他國家的一些新型裝甲車尺寸設計為例,根據公開的資訊顯示,作為美軍現役主力主戰坦克,防護效能和噸位沒有對手的尖端主戰坦克,M1系列主戰坦克的尺寸也同樣很"可觀"。M1系列主戰坦克公開的尺寸資料,全長包括伸出車體的炮管在內為9.83米,寬度為3.66米,高度方面M1主戰坦克設計和美軍早期的主戰坦克也有很大的不同,M1主戰坦克放棄了上一代巴頓系列主戰坦克高大車體的設計,車體主體高度只有2.37米,即便加上車頂佈置的機槍也只有2.89米。而M1系列主戰坦克的這個尺寸實際上已經是目前世界所有主戰坦克中最大的一款,相比之下,美軍早期最出名的裝甲車M113系列裝甲車的尺寸最大的也只有長4.9米,寬2.8米,車體高不過2.4米。

但是,和M113系列早期型裝甲車的尺寸相比,現今新的裝甲車的尺寸就要大很多了,其體型甚至可以和M1系列主戰坦克相比,甚至還有一定程度的超越。比如德國最新研發的拳擊手裝甲車和上世紀末研發的美洲獅裝甲車,在主體尺寸方面就和M1不相上下。

德國的新型拳擊手裝甲車已經和美軍的M1系列主戰坦克體型相當

根據公開的資訊顯示,德國最新研發的拳擊手輪式裝甲車,車體總長度已經達到7.88米,寬度2.99米,不包括車頂的可變換式武器塔,該車高度已經達到2.37米,這個體型雖然在紙面上要遜色M1系列主戰坦克一些,但是考慮到主戰坦克伸出車體的炮管長度,在車體長度方面,拳擊手實際上已經接近M1系列主戰坦克。在拳擊手之外,德國在上世紀末研發的一款世界級輪式裝甲車美洲獅的尺寸也同樣可以和M1系列主戰坦克相比。根據公開的資料顯示,美洲獅裝甲車長度指標並不是很突出,只有5.8米的水平,遠低於M1系列主戰坦克的近10米車長,但是在寬度方面,美洲獅裝甲車已經做到3.2米的水平,已經接近M1系列主戰坦克的寬度。而在高度方面,美洲獅早期型不帶車頂炮塔的高度資料是1.7米,後期的型號加上炮塔,高度超越M1明顯不是問題。

而在德國的拳擊手和美洲獅裝甲車之外,俄羅斯最新的,直接採用主戰坦克底盤設計的T15型裝甲車,以色列同樣直接採用主戰坦克底盤設計的雌虎裝甲車,在尺寸方面更是和兩國相應的主戰坦克相當。俄羅斯最新一代的裝甲車體型甚至都已經普遍超越俄軍的上一代T72系列主戰坦克,比如俄軍迴旋鏢輪式裝甲車就是。

圖一和圖二分別為新世紀的拳擊手裝甲車和AMV35裝甲車,圖四為LAV25裝甲車,裝甲車體型大型化趨勢一目了然

而由以上可以看出,作為原本配合主戰坦克作戰的次一級地面作戰裝備,裝甲車體型設計已經出現趕上甚至超越主戰坦克的趨勢,實際上,在重量方面,最新的裝甲車也開始向主戰坦克靠攏,以色列雌虎裝甲車的重量據稱就有62噸,而這個重量已經明顯超過了傳統的全部蘇系主戰坦克,和西方更重一些的主戰坦克相當。而裝甲車設計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趨勢,更加重視防護的要求,以及二戰坦克大戰那樣的場面出現概率已經很小的現實是主要原因。

新的應用思路催生新的防護要求,新的防護要求催生更大型的車體

裝甲車在早期主要是承擔戰場人員快速運輸、偵查等一些次一級的地面戰任務,在防護效能方面,早期的裝甲車防護都很有限,火力也很有限,二戰德國甚至列裝應用有敞篷式的裝甲運兵車。而到了二戰以後,雖然裝甲車的發展逐漸正規,防護和火力水平也有所提升,但是和坦克相比還是遠遠不及的。前文提到的西方當時的主力裝甲車M113系列裝甲車和前蘇聯同代的BMP系列裝甲車就是如此。而在當時,由於裝甲車任務定位的問題,這個問題也並不突出,但是,到了本世紀前後,甚至更早,防護的問題已經成為裝甲車發展的重要問題之一。

新世紀的拳擊手和上世紀八十年代的LAV25對比

在二戰後,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一戰和二戰那樣的大規模世界級大戰發生的概率已經越來越小,取而代之的則是更多的區域性戰爭。而在這種新的戰爭形式中,裝甲車也出現了必要情況下脫離步坦協同,獨立執行任務的應用趨勢,比如以色列就更多的應用裝甲車執行一些低烈度的軍事衝突任務,美軍甚至藉助輪式裝甲車機動性更強的優點組建了斯崔克旅。但是,在後來的實際應用過程中,尤其是反裝甲導彈武器和反坦克導彈武器的大量普及,傳統的"薄皮大餡"裝甲車越來越不能滿足戰場需求。一些國家的傳統裝甲車甚至被稱為行走的棺材,士兵寧願坐在車頂上機動也不願待在車體內部。而對此,國家安全形勢最複雜的以色列就率先做出反應。

早在上世紀的中東戰爭中,以色列就認識到傳統裝甲車的防護弊端,為此,以色列在繳獲的敵方裝甲車甚至坦克的基礎上改進出了第一代的重型裝甲車,該型裝甲車的最大特點就是防護效能超越一般的裝甲車。在其後,在認識到這種思路的巨大應用價值之後,以色列也在新一代主戰坦克的基礎上,直接應用主戰坦克的底盤研發出新的重型裝甲車,也就是雌虎裝甲車,該車的防護效能在當時在全世界所有的裝甲車中都是最高的。

而對於以色列重型裝甲車的發展思路,在最初很多國家並沒有認可,很多國家在當時都認為以色列的做法不具有普遍性。但是,在本世紀前後中東的區域性戰爭中,傳統裝甲車"薄皮大餡"的問題再次凸顯,美國曾經引以為傲的斯崔克輪式裝甲車旅在戰場上也遇到了防護的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世界軍事強國的裝甲車研發人員迅速轉變思路,歐洲主要國家相繼研發出新一代的、更大更重的裝甲車。而作為世界軍事大國,對軍事新思路最敏感的國家,俄羅斯也迅速做出反應,在新一代的裝甲車研發中,俄羅斯就直接借鑑了以色列雌虎的思路,在新一代主戰坦克底盤的基礎上設計新的裝甲車,在輪式裝甲車的設計方面,俄羅斯也放棄了前蘇聯類似車型設計輕防護的思路。

而隨著歐洲和俄羅斯新的裝甲車問世,未來的裝甲車更大更重已經成為趨勢,實際上,目前的新型履帶式裝甲車的重量已經開始向50噸級靠攏,歐洲的新一代裝甲車噸位也都已經達到40噸的水平。

在這樣的背景下,在並不遙遠的未來,更多的重型、大型裝甲車出現也是可以預見的。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俄建造2.5萬噸鉅艦,告別模型強國!提升遠洋實力,可變輕型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