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有人稱他為戰鷹的“守護神”、鐵翼“神醫”、“兵王”等等,這些稱號也都實至名歸,他是翱翔在藍天上的一隻“塞北雄鷹”,不論在地面還是空中,時刻用敏銳的目光緊盯著戰鷹的駕駛艙裡每一塊儀表和效能引數;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更不敢有絲毫懈怠,他就是陸軍某陸航旅一級軍士長、空中機械師穆永厚。

1990年,來自朔州平魯的小夥穆永厚帶著對軍營生活的美好憧憬,離開了養育他十幾載的故鄉,來到千里之外豫北某部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活。2015年4月3日,在全軍為數不多的一級軍士長授銜儀式上,集團軍軍長親自為他授銜。從一名普通士兵,經過近三十多年的軍營歷練、摸爬滾打,成長為北部戰區陸軍某陸航旅一級軍士長、空勤機械師。

守護戰鷹,翱翔藍天,是空中機械師光榮而神聖的職責。穆永厚的工作任務就是對直升飛機落地後進行“望聞問切”和伴隨飛行員在空中監控飛機各種機械效能的正常執行,既保證它們的平安起飛,又確保它們安全“歸巢。”

在部隊近三十年來,他親歷了陸航部隊的組建發展,四次轉隸新單位並參與建設;先後執行過1996年對臺軍事聯合軍演、1998年長江抗洪救災、2008年四川汶川抗震救災等30餘次重大軍地任務;個人榮立二等功兩次、三等功五次,因個人研究製作飛行絞車外吊掛模具獲得優秀士官人才二等獎一次、2017年獲評北部戰區陸軍強軍先鋒人物、2018年評為感動陸航十大傑出人物獎,同年又被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評為搶險救災先進個人,多次獲得優秀共產黨員、標兵、先進個人、優秀士兵、優秀士官等榮譽稱號。機務工作中他累計排除各類故障1000餘起,空中伴隨保障飛行4000多小時,多次成功處置重特大空中險情,十餘次被上級表彰為“優秀機務工作者”……所在機組連續6年榮膺“樣板機組”。

航空兵外場機務工作精細化程度極高,任何粗心失誤都可能造成不可設想的後果。穆永厚每天都在不斷地重複著機械維護的任務,在這樣的崗位上一干就是近三十年。夏天機艙內悶熱缺氧,冬天外場作業,低溫的可以把手指粘掉皮。從一名地勤機械員到空中機械師,他先後轉隸了多支部隊,經歷了軍旅人生中的許多挑戰。完成了三個月的新兵訓練時,他就被代訓部隊濟南軍區某步兵團評為“優秀士兵”。

上世紀末,陸軍航空兵作為一種新型的兵種,剛從空軍改制過來,急需要培養大批優秀機務人才,下連隊不久,他即以良好的軍政素養被選送到路航士官訓練基地培訓學習。初學機務修理的感受,穆永厚記憶猶新。只有初中文化的他,面對枯燥難懂的專業理論,密密麻麻的飛機電子元件、縱橫交錯的油氣管路和如蜘蛛網一樣的電路圖。第一次進入直升機駕駛艙的穆永厚就被眼前一切嚇懵了,文化基礎薄成為擺在他面前的一道難題。第一次基本理論考試,他亮了“紅燈”,排名學兵隊墊底。

要強的穆永厚給自己制定了 “突擊計劃”,分階段為自己提升專業技能設定時限,跟訓、自學,多管齊下補短板。休息時間,他總抱著專業書本虛心向身邊的師傅請教,晚上待在模擬駕駛室鑽研裝置。短短半年時間,僅專業筆記就記錄了9萬餘字。

憑著一股鑽勁,到了年底,穆永厚的專業技術水平已突飛猛進,成了同批畢業學兵中第一個放單操作的機務兵,成了隊裡各機組爭著要的“香餑餑”。擔任代理機械師不到兩年,全軍陸航部隊開展的航空裝備修理專業科技練兵比武,他取得了直升機油箱修理、機體修理兩項總分第三名的好成績。

1996年在執行“96聯合演習”的一次夜航任務時,氣象條件由簡單變為複雜。突然,地平儀出現故障直升機失去了地面參考,失去了參照的直升機像一個酒醉的人鑽雲穿霧,渾濁向前繼續飛行,機長用焦灼地目光望著他,他和機長說了句:“彆著急,看我的!”,說完側臥在機艙內,藉著手電筒微弱的光芒,準確判斷出是地平儀保險板上的保險焊接點老化,導致接觸不良所致。憑藉熟練的維修技能和紮實的基本功,他很快排除了故障,地平儀恢復正常,30分鐘後,機組順利返航,直升機安全著陸。

1998年7月25日,南方多省突發特大洪水,一場全國性抗洪“攻堅戰”緊急打響。剛改為空中機械師的穆永厚隨機組緊急奔赴湖北公安縣執行抗洪救災任務,在一次搜救起飛時,飛機左發動機滑油壓力突然增大,關鍵時刻,穆永厚再一次憑著過硬的維修技術及時排除了故障,保證了飛機按時執行任務。並在災區氣象條件複雜、無地面引導等不利條件下,先後勘察受災村莊20餘個,營救200多人,投送食品藥品3噸,運送帳篷100餘頂、棉被200床。當年,他榮立了三等功。

2000年,某軍區新組建不久的陸航團面向全軍陸航選調機務骨幹。得知情況後,穆永厚便找到領導表達自己想去新組建單位的想法。隊領導一臉驚詫:“為啥?”“組建陸航團需要人才,發展空間大。”隊領導臉一拉,“你的技術這麼好,又年輕,我們都看重你,不比新組建的單位好?告訴你,誰走也輪不到你走。”

他當時這個決定也是經過一番思想鬥爭的,他與未婚妻已經超過晚婚年齡,兩人原計劃在當年6月份結婚。可因新單位各種演習任務婚期一直推遲到2001年。新單位直升機已換代,10年的維修經驗如何施展,一身的“武藝”如何傳承?這些也是擺在他面前最為突出的“問題”。

穆永厚說的發展空間大,並不是說個人發展,而是指所組建單位擔負的使命任務,自己的技術到那裡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送別的那天,大家和穆永厚相擁而泣。大隊長拍打著穆永厚的肩膀說:“咱都當了這麼多年兵,什麼是大局我懂,但是我是真捨不得把你這樣一個寶貝疙瘩拱手送人啊……”

面對新單位裝備升級帶來的挑戰考驗,穆永厚沒有擺老資格,他卯足幹勁挑最硬的骨頭啃,別人不願乾的活他搶著幹,別人排除不了的故障他主動要求上,目的就是練就一身絕活,快速排除飛機故障。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憑著這勁頭,穆永厚成為新裝備列裝部隊當年第一個放單保障飛行的機械師。

2002年初,總部決定在另一個軍區組建陸航團,已經在全軍陸航部隊小有名氣的穆永厚被點了將。單位領導打電話向他徵求意見,他果斷地說:“只要部隊需要,調到哪裡我都同意。”這一次,妻子預產期恰好與他啟程時間重合,沒能陪伴在愛妻身邊等待著寶貝女兒的降生,面對“小家”和“大家”,他無怨無悔的選擇了後者,等到七個月後探家回去,女兒已會滿地爬了。

而立之年的他,面對剛掌握新機維修技能不到兩年又要改機型的實際情況,再次開始了新的起跑。熟悉的人都記得,那一年改裝訓練中,他憑著前面12年的功底,加上沒日沒夜地研究,又一次以“零誤差”第一批單放,練就了過硬的維修技術和空中處置特情的本領,還琢磨出一套帶教“雛鷹”的方法。近三十年來,他培養了1000多名骨幹,有多名幹部走上了團職領導崗位上。

在2008年汶川抗震救災中,穆永厚隨直升機緊急趕赴災區。憑藉過硬的專業技術,所屬機組勝利完成了千里大機動、空中大救援、運送救命糧等多項任務,首次實現了直升機高原飛行的多個第一,併成功營救出33名科技工作者,12名藏族學生,轉移被困群眾1000多名,安全轉移在地震中倒塌的銀行的一個多億的人民幣。

2013年6月24日,在執行復雜氣象條件下飛行任務時,在飛機起飛大約20分鐘後,他敏感地聞到機艙內有股淡淡的糊焦味。穆永厚判定是機載線路故障,必須立即排除,他連忙進行拆卸檢查,僅5分鐘就找到了故障點,並將短路燒燬的線路器件更換完畢。落地檢查後發現,如果再多耽誤兩分鐘,後果將不堪設想!

從事機務工作三十多年來,排除大小故障千餘起,年年都是樣板機,維護的飛機從未出現過差錯。

2017年,一支新的陸航旅作為新力量在第78集團軍誕生。此時,要面向整個戰區陸軍“掐尖”式引才,得到訊息的穆永厚又坐不住了:“我是組織上培養的機械師,這個節骨眼上,我怎麼能缺席!”

這一年他已46歲,戰友們勸他:“那地方,常年風沙,人煙稀少,生活條件極其惡劣,你辛苦打拼了這麼多年,好不容易快熬到退休了,還折騰什麼?”他很認真地說,“服役有期限,職責無盡頭,這樣的關鍵時間上不去,待在部隊又有何價值可言。”

新旅組建之初,機務兵來自戰區多個陸航單位,空勤機械師嚴重短缺,一半以上的現有機械師、機務兵面臨改機型改裝學習。旅黨委深知,人才培養早一天,作戰準備就快一步;早培養一名合格的機務兵,就多一份打贏的勝算!有著27年實戰經驗,熟練操作過4種機型的穆永厚,首當其衝成為人才培養的“種子選手”。

面對新單位組建時間短,飛行裝備暫時未到位,教學培養能力弱。穆永厚著眼任務需要,瞄準急需開辦培訓班,以“一個故障一堂課”的案例剖析形式給大家授課,把自己積累的經驗毫不保留地都傳授給年輕人,開創了該旅“代培帶訓”的新路子,對部分改裝機械師、機務兵任教帶飛。

兩個月下來,他帶教的3名空中機械師、44名飛行保障專業人員,全部順利實現了“單飛”和單獨執行維修保障能力。

2018年八一前夕,正在內蒙駐訓的某陸航旅兩次派出直升機飛赴發生洪災的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盟災區,解救了三十四名被困群眾,穆永厚和其他戰友一起參加了這次特殊險情救援。當時救援現場暴雨如注、水漫剷車,有一名挖掘車司機被困在剷車車頂。凶險的洪魔從四面八方向被困者襲來,不足20平米的被困地域形同孤島,晚一秒施救,就多一分被洪魔吞噬的危險。情況萬分緊急,機組果斷採取懸停放軟梯方式營救,但是用軟梯不管是往上爬,還是向下攀,都是一條山羊沒落腳之處、猿猴不能攀登的“空中飛線”。

何況被困者沒有經過專業訓練,必須有人下去協助。否則萬一半空掉下後果不堪設想。

險情,千鈞一髮!難度,前所未有!誰下?

“我參加過汶川地震救援,有經驗,我下!”話音未落,肩扛四道拐的一級軍士長穆永厚穿好救生衣,快速出艙,貼住軟梯一點點艱難向下攀,幾次被軟梯懸在半空“盪鞦韆”,穆永厚拼盡全力拽住軟梯末端,一手協助被困者攀上軟梯,同時喊話指導被困者自行攀爬。最終,被困者成功得救。此時的山洪愈發凶猛,在救上被困挖掘車司機的瞬間,挖掘車隨即被洪水淹沒,穆永厚必須在軟梯末端沒有受衝擊情況下,以最短時間自行爬上機艙,否則將有被洪水吞噬的危險。

事後,駐地黨政領導親自來到部隊進行了慰問。旅首長和戰友們對他這種危難之時挺身而出,將生死置之度外的英雄壯舉給予了一直褒揚,中央電視臺軍事頻道記者採訪報道他的事蹟,問到他當時是怎麼想的,他說其他戰士還年輕,又沒有經驗,我有經驗,我來營救,軍人的職責就是奉獻,面對危險不能怕流血犧牲。

國家的進步離不開榜樣,在工作之餘,穆永厚還經常到邊防部隊,武警部隊等地講課,他結合自己在部隊工作近三十年來的親身經歷,講述了他怎麼克服困難、努力奉獻的精神。特別是在面臨兩地生活等諸多困難面前毫不畏懼、英勇無畏、頑強拼搏的大無畏精神。目前全國全軍都在弘揚革命先烈捨身忘死、英勇善戰的革命精神,樹立典型人物,只有這樣才能淨化美好環境,促進社會朝正確方向發展。

作為一名軍人,他始終沒有忘記國家和部隊對他的培養,穆永厚也正是懷著這樣一種情懷,即能在部隊內部嚴格的工作中出類拔尖,又能在生活中樹立起軍人的典範和榜樣。

98年,穆永厚在一次外出中,為了救一名學生,他不顧個人安危,與歹徒勇敢地進行了殊死搏鬥。18年在湖北東湖療養期間勇救一位5、6歲的落水小女孩的感人事蹟,深深地打動著每一位在場的人。在危險和災難面前,他始終沒有退縮,而是奮不顧身地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無愧於英雄這個稱號!

三十載春華秋實,三十載櫛風沐雨,老兵穆永厚收穫了無數的鮮花和掌聲,也經受了太多的心酸和無奈。但他始終以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堅定信念,牢記初心和使命,堅守共產黨人的政治品格,把最美好的青春獻給了人民軍隊,獻給了航空兵事業。

作為一名空中機械師,他的責任始終是神聖而光榮的,當戰機起飛在藍天劃出美麗的弧線時,正是他最欣慰的時刻。航空事業雖然艱苦,但他不愧對自己的這份職業,穆永厚堅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選擇了,就要始終站好每一班崗,守護好每一架戰鷹!來源:朔州廣播電視臺

邊愛英 編輯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中國為何不怕美國用核彈打我們?張召忠說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