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在第九輪軍事談判中,雙方將致力於制定一份都能接受的解除對峙協議,當然,這只是初步的計劃,在協議達成之前,雙方的問題還是很難解決。
對於第九輪談判的日期,印度方面的理解是,中方進行的人員更迭需要時間,等到人員到位之後,相關的官員需要訪問詳細的人員部署,並且還需要聽取關於中印之間長達3488公里的實際控制線附近的局勢簡報,等到這一切都安排妥當之後或許雙方才會繼續進行第九輪軍事談判。
從不願推動軍事談判,到主動尋求進行軍事談判,印度態度的變化是非常明顯的。從地緣政治層面考慮,中國和印度兩個大國之間的摩擦似乎是不可避免的,自從上世紀以來,雙方也進行了數次緊張的對峙,今年6月份,雙方爆發了自從1962年以來最嚴重的對峙,隨著深冬的來臨,中印兩國的整個雙邊關係也完全被"凍"在了班公湖北岸的山谷中。
之前印度高層對於邊境衝突基本持三個看法:一是中國會"讓",二是美國會幫,三是印度必贏。從印媒的報道中,經常可以看到對於中國戰略重點的分析,這些分析大多數都認為,中國的戰略重心並不在印度身上,出於各種原因考慮,中國很可能會做出讓步。但是這種想法顯然低估瞭解放軍捍衛領土的決心,而且,在今年9月份的時候,印媒還曾信誓旦旦地表示,解放軍會被高原地區嚴寒的天氣"打垮",然而等到真正入冬之後,頻頻有軍人請求調離的卻是印軍。
至於第二點"美國會幫",更是一種一廂情願的想法,一旦中印之間爆發衝突,美國大機率會隔岸觀火,最多開口譴責幾句,指望美國直接參戰或許有幾分不太現實。第三點印度必贏則是源於印度"謎"一樣的自信,從衝突發生以來,印度民間就一直不乏不理智的聲音,有研究機構曾經做過一項民調,民調結果顯示,有高達72%的印度人認為,中印開戰,印度會是贏的一方。
"謎"一樣的自信也會被殘酷的現實所打敗,深冬時節在邊境地區部署幾十萬大軍,後勤的壓力可想而知,重重壓力終於讓印度在一定程度上回歸了理智,開始期盼第九輪軍事談判能夠取得成果。所以,將一句"早知今日,何必當初"送給印度似乎並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