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為您聊的是抗戰時期的八路軍自己製造的手榴彈的故事。
諸位知道,抗戰時期八路軍的武器裝備奇缺,戰鬥中大家只好靠手榴彈來對付敵人。早在1938年八路軍129師開進冀南時,大家就在華北建立了兩座炸彈廠,其一就位於今天的河北省南宮市。炸彈廠主要生產手榴彈,來滿足部隊的需要。
不過,八路軍最初製造的手榴彈卻不太受待見,因為製作工藝不成熟以及缺乏烈性炸藥的緣故,導致了手榴彈殺傷力有限,爆炸形成的破片只有兩片,黑火藥的威力不足,殺傷力較小。《亮劍》裡李雲龍吐槽“邊區造”一炸兩半的話語,並非是誇張,而是八路軍兵工廠在艱苦環境下生產情況的真實反映。
最初製造的手榴彈彈體是鑄鐵澆鑄的,但是本身的面兒不光滑,裝在袋子裡反而會磨壞衣服。大多數時候,根據地只能製作黑火藥,一些根據地可以秘密透過一些渠道得到硝銨,並以此來提煉製作黃色炸藥的原料。但是這樣生產的炸藥也是少之又少,加上初期工藝不成熟,並沒有增加手榴彈的殺傷力。
八路軍的軍工專家缺乏引信方面的經驗積累,導致了引信瞎火的情況時有發生,手榴彈扔出去了,但是沒有爆發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有的引信延時時間只有1到2秒,反而會造成事故。當時有戰士戲稱這種手榴彈是“張手雷”,顧名思義,就是張手就爆炸的意思。
一直到1939年年底時,八路軍柳溝鐵廠生產的手榴彈已經很成規模,但是瞎火和延時時間太短的情況經常發生。八路軍軍工人員就冒險拆啞彈來找具體問題,有的優秀技術人員犧牲在了試驗場上。
到了1942年時,黃崖洞等地兵工廠生產的手榴彈的工藝已經非常穩定,但是地方小兵工廠的生產出來的手榴彈質量依然參差不齊。經過了又一次的技術革新後,大家進行了進一步的最佳化,才再度提升了產品質量。此時的手榴彈不再是被人吐槽的“邊區造”了,而成了大量殺傷敵人的利器。
1942年,在冀中的反掃蕩戰鬥中,當時趙戶村有個叫李三子的民兵,他在一個街口扔出去了180多枚手榴彈,炸死炸傷了80多名日偽軍。這個戰例也足見當時在部隊中,手榴彈的應用是多麼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