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喜歡老電影的軍迷朋友們對於上世紀60年代上映的戰爭電影《納瓦隆大炮》應該有印象,這部影片講述了一個盟軍六人小分隊潛入愛琴海上一座名叫納瓦隆的小島上,想方設法將德軍部署在島上的兩門重型海岸炮炸燬,從而確保附近島嶼英軍部隊的航運安全。《納瓦隆大炮》由著名影星格里高利·派克主演,以扣人心絃的情節和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獲得好評,並贏得了第34屆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被視為二戰突擊隊電影的佳作。本片除了幾位主角外,其實還有一個重要角色,那就是德軍重型岸炮。雖然這個故事是虛構的,卻反映了二戰時期人們對於岸炮威力的普遍認知。

在二戰前的幾個世紀裡,在重要港口和海岸線上構築炮臺、架設火炮是抵禦海上進攻的主要手段,而且海岸炮臺相比漂浮不定的艦船是更為穩定的射擊平臺,因此在戰艦與炮臺的交鋒中,特別是在炮臺受到良好防護的情況下,戰艦往往處於下風。幾百年的海戰教訓告誡各國海軍將領,除非絕對必要,艦隊要儘量避免與海岸炮臺交戰,這一原則即便到二戰時期也沒有太多改變。

隨著海軍技術的發展,尤其是海航力量的崛起,二戰時期海軍的攻擊方式更為多樣,打擊距離也超過艦炮和岸炮的射程範圍,使得海岸炮臺的作戰價值有所下降,實際上大部分海岸炮臺在二戰中都沒有發揮預想的作用。但是,在抗登陸作戰和特定海域的火力封鎖行動中,岸炮依然會給敵方構成嚴重威脅,甚至可能扭轉戰鬥程序,改變戰鬥結果。這樣的戰例雖然不多,卻依然可以證明岸炮這一古老海防設施的效力。本文就為各位盤點一下二戰時期海岸炮的突出戰例。

擊沉“布呂歇爾”

1940年4月初,德國發動了旨在侵佔丹麥、挪威的“威悉河演習”行動,根據作戰計劃,“布呂歇爾”、“呂佐夫”號重巡洋艦,“埃姆登”號輕巡洋艦及若干輕型艦艇組成一支實力強大的入侵艦隊,任務是運載登陸部隊進攻挪威首都奧斯陸。4月8日,德軍艦隊由斯維內明德啟航,“布呂歇爾”號運載著第163步兵師的800名登陸部隊。德軍艦隊在當天深夜進入奧斯陸峽灣,並與挪威巡邏艦艇遭遇。得到警報的挪威人很快熄滅了峽灣兩側的燈塔和航標燈,德軍艦隊只能以12節航速緩慢地沿峽灣北行。

4月9日凌晨4時20分,德軍艦隊經過峽灣最窄處時,附近的奧斯卡博格炮臺突然開啟探照燈,鎖定“布呂歇爾”號,一分鐘後炮臺的280毫米克虜伯岸炮在近距離開火,並立即命中兩彈,一枚擊中艦橋上部的防空指揮所,導致主測距儀失準,另一枚擊中了機庫,並引發了大火,更嚴重的是堆積在附近的登陸部隊的彈藥被引爆,水上飛機也被引燃,爆炸還擊穿了水平裝甲,破壞了一號輪機艙,導致輪機停轉,中央推進軸失效。

在遭到攻擊後,“布呂歇爾”號立即還擊,試圖加速脫離炮臺火力範圍,但附近其他炮臺的150毫米岸炮也開始向其射擊,艦體各處連連中彈,舵機失靈,航速下降。4時34分,挪威岸基魚雷管發射的2枚魚雷擊中“布呂歇爾”號,破壞了鍋爐艙和輪機艙,導致全艦動力喪失,電力損失60%,於4時50分癱瘓。在隨後幾個小時裡,德軍官兵努力挽救軍艦,但大火引爆了一座副炮彈藥庫,大爆炸造成了嚴重破壞,並引燃了燃料庫,最終無可挽救,“布呂歇爾”號於7時30分傾覆,此時距離該艦服役不過半年時間。“布呂歇爾”號的悲劇證明,大型戰艦在機動不便的狹窄水域且在夜暗條件下,面對海岸炮臺的攻擊是極為脆弱的。“布呂歇爾”號是二戰時期被岸炮擊沉的最大的軍艦,但這一勝利終究沒有改變挪威淪陷的結局。

威克島保衛戰

1941年12月7日,在日本海軍機動部隊突襲珍珠港,重創美軍太平洋艦隊之後,蓄勢待發的日本陸海軍部隊也向西太平洋的美軍據點發起進攻,威克島就是其中之一,當時島上守軍為陸戰隊第1防禦營約400名官兵,裝備6門127毫米岸炮、12門76毫米高射炮、18挺12.7毫米機槍和30挺7.62毫米機槍,另有陸戰隊VMF-211中隊的12架F4F戰鬥機提供空中掩護。日軍進攻威克島的部隊以第6水雷戰隊為主力,包括3艘輕巡洋艦、6艘驅逐艦、2艘哨戒艇(由舊式驅逐艦改裝)、2艘運兵船、3艘潛艇,運載2個陸戰隊中隊約660人,並得到駐馬紹爾群島的第24航空戰隊的支援,登陸行動由梶岡定道海軍少將指揮。

從12月8日開始,日軍飛機連續空襲威克島,VF-211的14架F4F有8架被炸燬,但岸防設施基本完好。12月10日夜間,日軍艦隊抵達威克島近海,受到海況影響難以釋放登陸艇進行換乘,日軍只能將原定的夜間登陸改為晝間強行登陸。12月11日晨,日軍巡洋艦和驅逐艦抵近海岸,準備炮擊美軍陣地,掩護登陸部隊搶灘。第1防禦營營長詹姆斯·德弗羅少校命令所有岸炮保持靜默,直到日艦靠近後才突然開火。

從島上傳來的隆隆炮聲讓日軍頗為意外,倉促應戰。位於威克島的A炮臺與日軍旗艦“夕張”號輕巡洋艦交戰,美軍宣稱命中數發,但日方記錄沒有明顯損傷,但“夕張”號在岸炮火力威脅下被迫釋放煙幕向南退避。位於皮爾島的L炮臺將目標鎖定在“疾風”號驅逐艦身上,在3700米距離上連連開火,至少2發炮彈直接命中該艦彈藥庫,導致大爆炸,在兩分鐘內沉沒,全艦僅1人倖存,這是太平洋戰爭中第一艘被擊沉的日軍戰艦。威爾克斯島的B炮臺則與“彌生”、“睦月”號驅逐艦交火,迫使兩艦在煙幕掩護下撤退。鑑於美軍岸防火力猛烈,梶岡少將只得取消登陸行動,率隊撤退,又遭美軍殘存的4架F4F的轟炸掃射,“如月”號驅逐艦被炸沉。

日軍第一次登陸威克島的行動以失敗告終,損失2艘驅逐艦,傷亡超過400人。威克島的岸炮部隊在此次戰鬥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取得了對日本海軍作戰的第一個擊沉戰果,創造了二戰時期岸炮挫敗登陸行動的成功戰例。12月23日,日軍重整旗鼓,在“飛龍”、“蒼龍”號航母的艦載機支援下,才最終攻克威克島。

提尼安島之殤

1944年6月,美軍發動“徵糧者”行動,進攻馬里亞納群島。7月下旬,美軍在佔領塞班島後,繼續實施對提尼安島的登陸作戰。島上日本守軍為陸軍第50聯隊和海軍第56守備隊,其中後者掌握著一支頗具實力的岸炮部隊,擁有10門140毫米岸炮和3門英制152毫米岸炮,隱蔽部署在數個陣地內。儘管在登陸前美軍實施了長達一個月的海空火力準備,但並未對日軍岸炮陣地造成明顯破壞。

7月23日,即登陸前日,美軍艦隊對提尼安島西北岸實施炮擊時,遭遇3門140毫米岸炮的反擊,“科羅拉多”號戰列艦發射406毫米炮彈60發,將日軍岸炮陣地摧毀。7月24日登陸日,美軍艦隊轉移到島嶼西南岸提尼安鎮沿岸海域,進行登陸前的例行火力準備,實際上是一次佯動行動。為了讓日軍確信美軍將在此登陸,部分美軍戰艦甚至抵近到距離海岸不足3000米處實施炮擊,從而為隱蔽在提尼安鎮以南約3公里處的3門152毫米岸炮提供了射擊良機,它們均被部署在海岸懸崖的洞穴內,此前未被美軍偵察發現。

7月24日7時40分,日軍岸炮突然向靠近海岸的“科羅拉多”號展開快速射擊,當時該艦距離海岸僅2700米。由於距離近,目標大,日軍岸炮的命中率非常高,在短時間內就造成了可觀的傷害。“科羅拉多”號被擊中22發,儘管炮彈無法擊穿厚重的裝甲,但上層建築的防空炮群遭到破壞,7門防空炮失去戰鬥力,從20毫米炮到127毫米炮均有,炮組成員死傷眾多,有43人陣亡,198人負傷。在目睹“科羅拉多”號遇襲後,從旁護衛的“諾曼·斯科特”號驅逐艦逼近到距離海岸線約1800米處,以全部火力壓制岸炮陣地,並將日軍火力吸引過來,結果該艦被連續擊中6次,其中艦橋中彈2發,前後煙囪、魚雷發射管和5號主炮各中彈1發,包括艦長西摩·歐文斯在內的22名官兵陣亡,57人負傷。在持續約15分鐘的交火中,日軍岸炮命中28發,擊傷2艘美艦,造成320人傷亡。

在遭遇日軍岸炮襲擊後,“科羅拉多”號迅速轉移火力,會同輕巡洋艦“克利夫蘭”和驅逐艦“雷米”號對日軍岸炮陣地實施集火射擊,使其重歸沉默。但是,這處陣地並未被完全摧毀,直到7月28日,“田納西”號戰列艦在消耗了70發356毫米炮彈和150發127毫米炮彈後,才將其徹底清除。提尼安島之戰是太平洋島嶼攻防戰中日軍岸炮少有的亮點。

多佛巨炮派對

要論二戰時期海岸炮部署最為密集、威力最大的地區必定是英吉利海峽最窄處的多佛海峽兩岸。在1940年6月法國戰敗後不久,英德兩國分別在海峽兩側的多佛和加來地區部署了當時最強大的重型海岸炮群。英軍岸炮的任務是阻止德軍可能跨越海峽的登陸行動,同時攻擊試圖通過海峽的德軍艦船;德軍岸炮的任務是阻斷英方的海峽航運,並對英國本土實施遠端炮擊,打擊英方士氣。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英德兩國都將各自武庫裡最大口徑的岸炮搬到了多佛海峽岸邊。德軍在加來地區部署的重型岸炮包括3門406毫米岸炮、4門380毫米岸炮、3門283毫米岸炮和4門210毫米岸炮,此外德軍還會調動遠端列車炮加強火力。位於多佛海岸的英軍重型岸炮群包括2門381毫米岸炮、2門356毫米岸炮、2門234毫米岸炮和6門152毫米岸炮,後來又增加了3門343毫米列車炮。在整個戰爭史上,將如此眾多的重型岸炮集中部署在同一地區,幾乎是絕無僅有的。英德雙方的岸炮群隔海相望,隨時對出現在射界內的目標實施炮擊,乃至相互間展開炮戰,這場巨炮派對持續了四年時間。

儘管英德岸炮群的威力巨大,射程幾乎覆蓋整個多佛海峽,但無論是反艦船行動,還是反炮兵作戰,雙方岸炮都表現低劣,戰果寥寥。在戰爭期間,毀於英軍岸炮的軸心國艦船僅有4艘運輸船,另有1艘潛艇被擊傷後由艇員自沉。德軍岸炮的戰績也不過2艘運輸船而已。重型岸炮的低效在1942年2月的“海峽衝刺”行動中得到充分暴露,當時德軍“沙恩霍斯特”、“格奈森瑙”號戰列艦和“歐根親王”號重巡洋艦在20餘艘輕型艦艇護航下穿過多佛海峽返回德國,多佛海岸炮臺開火截擊,結果無一命中,大多數炮彈都偏離目標1600米以上,最後德軍艦隊安然突破海峽,抵達目的地。

多佛海峽的岸炮作戰充分證明海岸炮並非口徑越大越好,重型岸炮儘管威力大、射程遠,但射擊程式複雜、反應速度和射擊速度都較慢,不適合攻擊海上機動目標,其作戰效力主要表現在潛在威懾和戰時宣傳方面。

海岸守衛者

在二戰時期,利用岸炮火力成功擊退敵方海上進攻的戰例非常少,但是岸炮的作戰價值應該更多地從對進攻方的潛在威脅方面來評估,畢竟當時任何海上進攻或登陸行動的策劃者都不能不考慮岸炮火力的存在,儘可能避免將己方部隊置於敵方岸炮的打擊之下,從而改變進攻方向或方式。這方面最突出的例子恐怕就是諾曼底戰役,盟軍之所以放棄加來海岸而選擇在諾曼底海岸登陸,德軍部署在加來地區的重型岸炮群是一個重要因素。此外,在太平洋戰爭初期,日本陸海軍對新加坡和菲律賓的進攻同樣證明了岸炮的潛在威力。

戰前,扼守馬六甲海峽的新加坡和屹立於馬尼拉灣口的科雷吉多爾島都屬於海防要點,英美兩軍都傾注大量人力物力構建了規模巨集大的海岸防禦設施。新加坡號稱“遠東第一要塞”,英軍在島上部署了包括5門381毫米重型岸炮在內的大量岸炮,以抵禦來自海上的進攻。美軍在規劃馬尼拉灣的防禦時,也將科雷吉多爾島及周邊多座島嶼加以要塞化,部署了大量岸炮,封鎖進出馬尼拉灣的航道,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以“水泥戰列艦”著稱的德拉姆堡炮臺,上面安裝了兩座雙聯裝356毫米岸炮,並有厚達10米的混凝土保護,足以抵禦任何炮火的攻擊。日軍在對新加坡和馬尼拉灣展開進攻前,鑑於兩地強大的岸炮火力,放棄了從海上正面強攻,轉而從陸地方向攻擊,通過強渡柔佛海峽和佔領巴丹半島,達成了瓦解英美軍隊防禦的目標。

類似的情況也出現於歐洲方向的蘇德戰場上。從1941年9月到1944年1月,列寧格勒陷入包圍長達900天,德軍和芬蘭軍隊從南北兩面切斷了這座城市的所有陸上聯絡,卻始終未能從芬蘭灣方向發起海上進攻,其原因就是雄踞於芬蘭灣中央的喀琅施塔得。這座港口城市兼海軍要塞在列寧格勒以西約30公里的科特林島上,扼守著通往城市的海上航線,是蘇聯海軍波羅的海艦隊的主要基地。蘇軍在港口周邊和科特林島海岸修建了多達22座海岸炮臺,任何試圖進入芬蘭灣的德軍艦船都無法逃避其火力攻擊,同時岸炮火力還可以支援列寧格勒周邊陸軍的防禦作戰。儘管德軍掌握制空權,頻繁對喀琅施塔得實施猛烈轟炸,但一直未能壓制其岸炮火力,因此德國海軍也不敢強行突入芬蘭灣。德國陸軍曾嘗試利用芬蘭灣封凍的機會向喀琅施塔得發起進攻,同樣被岸炮火力粉碎。如果列寧格勒失去喀琅施塔得的掩護,將直接面對德軍從海上的進攻,很可能最終陷落。

結語

縱觀二戰時期的海岸防禦作戰,海岸炮及其炮臺依然是岸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在某些戰鬥中或特定戰場條件下仍能發揮出相當的威力。但是,就總體而言,在海軍力量逐步由傳統水面戰艦向以航母為中心的新型艦隊轉變,在高度機動化、打擊遠端化的全新作戰模式下,傳統海岸炮臺無法機動,控制範圍有限的弊端暴露無餘,即便是射程最遠的海岸炮至多也只能控制100公里左右的海岸線,而進攻一方可以選擇其火力範圍之外的地點實施進攻,或者通過航空打擊軟化岸防火力,從而達成作戰目標。二戰後,隨著噴氣式飛機和導彈武器的發展,海岸炮臺最終淡出了戰爭舞臺。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女學生不敢出門?5萬美國大兵駐紮日本,民眾:美國佬滾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