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美國副總統邁克·彭斯訪問日本,正在檢視部署在日本防衛省的PAC-3愛國者地對空導彈
如果部署新型反艦導彈,將成為自衛隊擁有的導彈中射程最遠的導彈。 從2018年開始研究,到今年為止,預算達到了105億日元。 計劃到2022年為止開發試製品並進行效能試驗。 如果射程為2000公里,即使從地面發射,朝鮮及我國部分地區也處於射程之內。日本政府計劃在新型反艦導彈上增加隱形和複合機動功能,具備攔截能力。不單是地面發射,還可以從艦艇和飛機上發射。
日本政府此前18日透過內閣會議決定,將陸上自衛隊擁有的12式地對艦導彈射程從目前的200公里增加到900公里,並最終將目標延長至1500公里。如果日本開發出新型導彈,可以與射程達1600公里以上的美國產巡航導彈“戰斧”相媲美。
日本政府之所以急於開發遠端導彈,是為了具備安倍晉三內閣當時一直強調的對敵基地打擊能力。日本政府解釋稱,“在確保自衛隊員安全的同時,有效阻止對手的攻擊”。但是,他具有欺騙性,以本國防衛為名,具備先發制人攻擊對方基地的導彈。對此,越來越多的人批評以在野黨為中心,違反以和平憲法為基礎防衛(如果受到攻擊,在日本領域內行使最低防衛力量)原則。
與此相關,安倍晉三今年6月在記者會上就放棄引進的宙斯盾(aegis ashore)替代方案,正式提及有必要擁有攻擊敵方基地的能力。 隨後,在9月卸任之前的11日強調:有必要加大威懾力度,進一步降低對彈道導彈等攻擊的可能性”,並呼籲提出年內的具體方針。當時,為了避免違反防衛大綱的爭議,使用了“阻擊導彈能力”而不是“攻擊敵基地能力”來形容的小把戲。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