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灣戰爭中,聯軍利用高度資訊化作戰體系,依仗數量龐大的先進作戰飛機,牢牢把控著戰場制空權。然而,面對聯軍壓倒性空中優勢,仍有伊軍飛行員不懼危險,駕機迎敵,祖海·達烏德中尉便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祖海爾·達烏德中尉及米格-25PD戰鬥機(面部做了處理)
1991年1月17日凌晨2時,聯軍F-117A“夜鷹”戰鬥/轟炸機編隊在夜色掩護下,突破伊拉克層層防空網路,悄無聲息地潛入巴格達,於當天凌晨2點51分,投下了海灣戰爭中首枚炸彈(908公斤鐳射制導GBU-27“鋪路III”精確炸彈),拉開了海灣戰爭飛機空襲序幕。
▲F-117A隱身戰機
緊接著,聯軍航母艦載機編隊也加入戰鬥序列。其中,一支由10架F/A-18C大黃蜂戰機與8架A-6E攻擊機組成的“阿爾法”編隊,負責空襲塔穆茲機場。由於這支編隊中的戰機屬於非隱身戰機,在穿越伊拉克邊境時,很快就被伊拉克防空雷達捕獲。隨後,伊拉克空軍緊急令96中隊起飛一架米格-25PD戰機實施攔截。值得一提的是,米格-25PD是當時伊拉克為數不多的先進戰鬥/截擊機,數量僅有4架。
96中隊祖海•達烏德中尉接到命令後,毫不猶豫,僅用3分鐘時間就將米格-25PD戰機駛離地面,單機迎戰F/A-18C大黃蜂機群。與此同時,達烏德中尉一邊與塔臺取得聯絡,以便知曉敵情;一邊將飛機的旋風-A2雷達調至“預位”模式,保持雷達暖機,以便快速啟動作戰。
在距F/A-18C大黃蜂機群約90公里時,達烏德中尉駕駛的米格-25PD戰機被對方戰機鎖定,達烏德中尉立即做出大幅機動動作躲開了對方的鎖定,並繼續朝目標飛奔。通過與塔臺聯絡,達烏德中尉重新迴歸到原來的截擊航線上。待雷達暖機開啟後,他迅速找準戰位,在距敵29公里處鎖定了一架F/A-18C大黃蜂戰機,隨即發射了一枚戰機右翼下掛著的R-40RD雷達制導導彈,並一直保持著對敵機的鎖定狀態直至命中。
至此,一架F/A-18C大黃蜂戰機被擊毀並墜落,預警機上的管制員通過螢幕觀察到了這一幕(雷達上的兩個光電合併,意味著導彈擊中了飛機),這架被擊毀的F/A-18C大黃蜂戰機為“AA403”號機。在擊落這架敵機後,達烏德中尉收到塔臺南下攔截下一波敵機的指令,隨後便駕機飛離戰區。
▲米格-25“狐蝠”戰機
天際君認為,聯軍先進的F/A-18C大黃蜂戰機被米格-25PD戰機擊毀,主要有兩點:
第一、聯軍最開始沒有完全確定該機為敵機,未率先開火。當達烏德中尉駕駛的米格-25PD戰機距F/A-18C大黃蜂機群約110公里時,安德森中校駕駛的“AA401”號大黃蜂機載雷達就發現了這架航行在約8000米高空的米格戰機。雖然安德森中校通過對方飛機拖著的兩條巨大後燃器尾焰,初步判斷為一架米格-25戰機,但預警機並未確定該機為敵機,主要原因可能在於米格機之前雷達處於熱機狀態並未開機。安德森中校也未獲得足夠的電磁特徵來證明該機一定是敵機,貿然開火擊中己方或友軍飛機鬧出烏龍並非好事。
▲F/A-18戰機編隊
第二、米格-25PD戰機具備優異的攔截效能,飛行速度快。米格-25戰機是米高揚設計局研製的一款高空高速戰鬥/截擊機,具備優異的攔截能力。最突出的特點是該機速度非常快,最大飛行速度可達3.2馬赫,這也為該機隨後的從容撤離提供了有力保障。
▲米格-25PD戰鬥機
第三、R-40RD雷達制導導彈功不可沒。R-40RD“毒辣”雷達制導導彈是一款專門用於攔截高空目標的遠端空對空導彈,配備有雷達制導系統,射程50公里,射速可達4.5馬赫。當達烏德中尉駕駛米格-25PD戰機在29公里處鎖定大黃蜂戰機發射R-40RD“毒辣”導彈後,該型導彈憑藉靈活的機動性與4.5馬赫的速度,一舉將大黃蜂戰機擊毀。
▲R-40RD雷達制導導彈
此次空戰米格-25戰機擊落F/A-18C大黃蜂戰機開創了先例,締造了傳奇。同時這也是整個海灣戰爭中,F/A-18C大黃蜂戰機唯一一次被有人作戰飛機擊落。至此之後,在聯軍強大的空中優勢壓制與打擊下,伊拉克空軍幾乎處於癱瘓狀態,鮮有飛機能起飛迎敵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