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2011年11月23日晚

黃緯祿逝世

享年95歲

而在他生前

曾留下過這樣十六個字——

“傳承兩彈一星精神,

勇挑民族復興重擔。”

希望後代的年輕人能將

“兩彈一星”的精神繼續延續下去

讓中國發展得更好

他是“兩彈一星”元勳、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黃緯祿。他是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之一、中國導彈事業的開拓者之一,他開創了中國固體戰略導彈先河,為中國導彈技術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為航天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一定要把中國的導彈搞出來

20世紀40年代初,二十多歲的黃緯祿在中央大學求學和畢業後的社會經歷中,看到了祖國在日本帝國主義鐵蹄踐踏下風雨飄搖,在痛苦地思考、尋找救國之路後,抱定了“科學救國”的志向。在英國刻苦學習科學技術期間,他第一次知道了“導彈”這個詞,第一次看到了這個“大傢伙”,也第一次見識了這個“大傢伙”的厲害,他的腦海中閃出了一個念頭:要是中國擁有了導彈,日本帝國主義就不敢再侵略我們了!

中國導彈的研製是從仿製開始的。但是,正當仿製工作進入關鍵時刻,蘇聯單方面撕毀協議,撤走了全部專家,給中國的導彈科研工作造成了無法想象的困難。黃緯祿和他的戰友們下定了決心:一定要搞出自己的“爭氣彈”,爭中國人民的志氣!

從此,黃緯祿和他的戰友們以“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兒”的鐵律,腳踏實地、刻苦攻堅,開始了導彈研製的新徵程;以“生在永定路,死在八寶山”的誓言,自力更生、默默奉獻,描繪出共和國導彈事業的新畫卷。

黃緯祿擔當起了導彈的“中樞神經”——控制系統負責人的重任,“飛得穩,打得準,主要靠控制系統”,正是深知控制系統的重要性,他很清楚自己肩負的責任有多重。

可是,中國導彈的基礎是一窮二白,一切必須從零開始。身為控制系統的負責人,黃緯祿要確保導彈的“頭腦”在整個試驗過程中都是清醒的,能夠準確控制彈身的飛行姿態和軌跡。他從基礎學起,把自己已有的經驗和技能想方設法轉化過來,同時吸納新的知識和技能。

黃緯祿和他的戰友們不捨晝夜,加班加點,即使是領導們出於對大家身體健康的擔憂動員早點回去休息,他們也只是等領導一走就又都折回來繼續工作了。這樣的日子幾乎就是他們那時侯的工作常態。

首枚導彈運往基地前,黃緯祿和戰友們在午夜燈火通明的生產車間裡,連續奮戰好幾個晝夜,把每一個環節重新仔細地檢查了一遍;在冬季滴水成冰的基地廠房裡,對每一個電路單元都進行了反覆的除錯,不放過任何一個小細節。他們要向世人證明,中國人靠自己的力量也能造出導彈來。

1960年11月,中國第一枚導彈——“1059”(東風一號)發射成功,實現了中國軍事裝備史上導彈零的突破!

1964年6月,“東風二號”取得圓滿成功,翻開了中國導彈發展史上自主研製的新一頁!

1966年10月27日,中國首次由導彈運載發射的原子彈在核試驗預定地點成功爆炸,中國導彈研製試驗成果震驚了世界!

十年,黃緯祿和他的同事們發揚自力更生和勇於登攀的精神,僅用了十年,便走過了從仿製到研製的自主創新之路,實現了中國導彈零的突破,使中國液體戰略導彈控制技術達到了新的水平,取得了被外電評論為“像神話一樣不可思議”的進步。

一定要把中國的固體導彈搞出來

早在20世紀60年代,中國已先後研製成功了原子彈和液體地地戰略導彈,但是液體導彈準備時間長且機動隱蔽性差,缺乏二次核打擊能力。面臨兩個超級大國的核威脅和核訛詐,中國急需有效反制手段,研製從潛艇發射的潛地固體戰略導彈迫在眉睫。

黃緯祿臨危受命,擔任中國第一枚固體潛地戰略導彈“巨浪一號”的總設計師。

為了準確掌握具體情況,黃緯祿走遍了大江南北、黃河上下、大漠荒原、戈壁深處。他發現,研製條件十分欠缺,急需少花錢、多辦事、快辦事、辦成事。他心急如焚,食不甘味,無法入眠。

黃土高原上正在興建一個長50米、寬30米、深30米的巨大水池,準備用於模擬潛艇水下發射條件。黃緯祿頂著陣陣風沙,冒著層層塵土,站在了這個正在由幾百個工人開挖的巨大土坑前,眉頭緊鎖。大坑已經投入了幾百萬元,以後還要投入多少、建成後執行費用多少,這些問題引起了他的焦慮和深思。

黃緯祿覺得:“我們的科研經費是人民節衣縮食省出來的,國家底子薄,經濟困難,我們要為國分憂,在不降低效能指標、不延長研製週期的情況下,儘量少花錢多辦事,能節省一點就節省一點。”

於是,黃緯祿提出了“臺、筒、艇”三步發射的試驗程式,引起了轟動,並得到了國防科委的認可。“臺、筒、艇”就是第一步在發射臺上做試驗,第二步在陸上發射筒中打導彈,第三步在艦艇上打遙測彈。這樣不僅省去了投資巨大的水池,還大大簡化了試驗設施,節約了大量研製經費和時間,開創了一種符合中國國情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試驗程式。

為了獲取導彈水下基本力學引數,進行模型彈投入水中入水深度的試驗,是一個必經的步驟。模型彈是一個近10噸、直徑一米多、長10多米的白色鋼殼“大傢伙”,如何投入水中、投在什麼地方,是一個困擾大家的難題。有人提出:哪有這麼高的平臺安放模型彈?這麼重的彈怎麼起吊投出啊?這麼大的彈體落下來萬一砸在潛艇上,不是很危險嗎?

面對別人的質疑和同事的動搖,胸有成竹的黃緯祿知道,光靠計算資料是說服不了別人的,必須有“奇招”。

1970年7月的一天,人們看到,在新建成不久的南京長江大橋中央,停放了一臺巨大的吊車,似火的驕陽下,那個白色的“大傢伙”正在被反覆地以各種姿態投入水中,並獲取了大量的有效資料。

就這樣,黃緯祿帶領這支年輕的研製團隊,勇敢地向困難發起挑戰,克服了研製起點高、技術難度大、既無資料和圖紙又無仿製樣品、缺乏預先研究等許多困難,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創造性地進行條件建設,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開展了大量的各類試驗驗證,反覆修正設計,終於取得了固體導彈技術和潛射技術的重大突破。

1982年10月12日,渤海的海面上,一條噴火的蛟龍躍出水面,以極快的速度直飛藍天,在海天之間繪出一幅壯麗的景觀……準備了十幾年之久,多少人為之付出心血的第一代固體潛地導彈終於研製成功了。

試驗的成功震驚了世界,標誌著中國成為具有自行研製潛地導彈和水下發射戰略導彈能力的國家。中國擁有了二次核打擊能力!

在回首自己的過去時

黃緯祿說道:

我把我的一生都交給了導彈事業

我無怨無悔

今天,黃緯祿逝世8週年

銘記!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美國到底欠中國多少錢?如果全用於殲20生產,夠造上萬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