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秋莎火箭炮有多猛?最後一戰69次齊射,兵團首長都沒見過如此炮火》
抗美援朝戰爭可以說是一場國力、火力和經濟實力都不對等的戰爭。面對武裝到牙齒的美軍,我們為打贏這場戰爭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一共有197653名志願軍戰士長眠於異國他鄉。特別是入朝作戰的初期,由於出國作戰我軍準備不足,加上朝鮮當時溫度極低,還有美軍猛烈的炮火,導致我軍損失慘重。我們沒有絕對的制空權,沒有制海權,缺乏重炮,沒有裝甲部隊。
美軍憑藉強大的航空兵力量,常常對我軍地面部隊實施大規模轟炸機,除了投放常規的航空炸彈,還投放能夠大面積燒傷的凝固汽油彈,甚至投放細菌彈等等,給我軍造成了巨大的困擾。而我軍當時航空兵力量上同美軍的差距巨大,空軍組建不久,飛機有限,飛行員作戰經驗有限,空中作戰只能依靠秘密入朝的蘇軍飛行員苦苦支撐,同美軍進行空中決鬥。入朝作戰初期,地面作戰上美軍的優勢同樣明顯,擁有大量的大口徑火炮和各式裝甲車輛配合作戰。
由於火力太弱,我軍只能用肉身去同美軍的鋼鐵和烈焰去對抗。有的戰役中,儘管我軍在兵力上有絕對的優勢,將美軍團團包圍,有意將其一舉殲滅,但美軍依靠裝甲兵力和強大的火力,硬是成功抵擋住志願軍的進攻,成功突圍。而我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美軍突出包圍圈,毫無辦法。例如1950年11月27日到12月13日打的“長津湖戰役”中,以美軍為首的6.5萬多國部隊,被宋時輪上將指揮的大約10萬人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部隊包圍。
按照最初的目的,原本是將分割其包圍,逐個全部殲滅。最終由於天氣惡劣,導致志願軍戰士凍傷嚴重,加上補給不足及武器裝備嚴重劣於美軍而未能完成既定目標,殲滅戰被打成了擊潰戰。美軍利用志願軍火力上不足的劣勢,以裝甲車、坦克、重炮和機槍等重火力裝備,擺成環形陣地,組成一道道火牆。使得我軍久攻不下,圍攻的第九兵團損失慘重,最終不得不眼睜睜看著突圍逃走。而之所以沒有能把包圍的多國部分一舉殲滅,究其原因還是和我軍的火力不足有關。如果當時我軍有足夠的大口徑火炮對包圍的部隊實施轟炸,結局可能就會截然不同。入朝作戰初期,火力上的不足一直困擾我軍。
直到第四次戰役,志願軍才火力上的全面弱勢才逐漸迎來了轉機,特別BM13“喀秋莎”火箭炮的到來。使得我軍火力上的不足得到了極大的彌補,同時在其後的多次戰役中均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更讓美軍嚐到了被炮雨轟炸的滋味。說到“喀秋莎”火箭炮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儘管是幾年後的今天依舊常常被人們提及,在蘇德戰場上,蘇軍使用“喀秋莎”火箭炮配合地面部隊作戰,屢屢給德軍予以重創。為此,蘇軍戰士用他們心中美麗的姑娘“喀秋莎”命名。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以後,我軍從蘇聯獲得了BM13“喀秋莎”火箭炮,在抗美援朝中發揮出了巨大的威力,大幅彌補了我軍同美軍在炮火上的巨大差距。可以說BM13“喀秋莎”火箭炮對於當時的志願軍來說,屬於戰略武器性的武器。只能針對敵軍營級以上的叢集目標使用,還需要得到志願軍首長親自批准。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為彌補志願軍火力上的不足,我軍專門單獨組建了2個重型火箭炮師,並全部裝備BM13“喀秋莎”火箭炮。為此,在遼寧阜新調集兩個精銳步兵師,改編為火箭炮兵師,即炮兵第21師和22師。由於情況緊急,剛組建起來的火箭炮第21師,只經了28天的改裝訓練,14天的戰備動員,便於1951年4月分批開赴朝鮮戰場(共5個團,包括201團、203團、202團、207團和208團)。
其火箭炮第22師的第205團和第209團,則在1952年相繼入朝作戰,後編入第21師參戰。除了這兩個重型火箭炮師以外,志願軍還有裝備國產6管火箭炮的炮兵第210團,高射炮兵第19營也加入炮兵第21師。這使得第21師的規模遠超普通的步兵師,達到了8個火箭炮團和1個高炮營的規模,“喀秋莎”火箭炮共計120門。
其火箭炮的配置上,當時裝備的BM13“喀秋莎”火箭炮屬於輪式多軌道自行火炮,彈徑為132毫米,每輛炮車裝有一座8連裝的軌道式火箭發射架,每條軌道上下各1枚火箭彈,每輛炮車共裝火箭彈16枚,每個團裝備24門。其最大射程為8.5公里,採用電氣點火,數秒鐘內即可全部發射完畢。由於採用車輛機動,這種火箭炮有著隱蔽性高,部署靈活,可以快速支援,打了就跑,或者換一個陣地繼續打。使得它不僅火力強,戰場生存率也更高,不易被美軍飛機轟炸。
作戰時一般採用一個團或者一個營為單位齊放射擊,一個團一次齊放設計發射火箭彈384枚。其彈群覆蓋面積大,殺傷性強,使得這種火箭炮主要用於攻擊叢集目標,用於摧毀聯軍的坦克、裝甲車輛和大規模進攻的步兵。
1951年9月1日,火箭炮入朝後的第一炮打響,炮兵第21師的203團奉命支援第27軍235團反擊美軍第7師的兩個營。當晚全團24門“喀秋莎”火箭炮神不知鬼不覺的忽然同時齊放射擊,384枚火箭彈在夜間猶如火龍一般飛向敵軍陣地,將美軍第7師的兩個營全部覆蓋在炮火之下,頓時斃傷敵軍700餘人,志願軍火箭炮部隊取得了首戰告捷的戰果。
由於猛烈的炮火,讓美軍第一次嚐到了炮雨的滋味,從志願軍截獲美軍的無線電中聽到美軍通訊員狂呼“敵人火力太猛,我們請求火力支援。”類似的火箭炮當時連美軍都沒有,也並不知道志願軍已經裝備這種火箭炮,在參戰之初,美軍甚至以為蘇軍參戰了。但實際上這是志願軍的火箭炮部隊參戰了,並非蘇軍。也讓志願軍首次在火力上的不足得到了極大的改觀,更讓志願軍的火箭炮成為美軍最為“忌憚”的武器裝備,炮兵火力不再是美軍的天下。同時也是我軍唯一效能火力都超過美軍的炮兵武器。
在火箭炮師入朝參戰的時間裡,曾多次配合志願軍步兵進行反擊戰或者防禦戰,大量殲滅敵軍的有生力量。在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的上甘嶺戰役中,在這場雙方鏖戰43天的戰役中,我軍的火箭炮第209團10次炮火支援,以密集的火力配合陣地上的守軍擊退美軍部分瘋狂的衝鋒,給美軍予以了重創。
有參戰老兵對“喀秋莎”火箭炮是這樣評價的:
朝鮮這場仗之所以打成這樣,還得感謝蘇聯老大哥,如果不是他們送來的火箭炮,結果難說。那東西厲害不得了,美國人都沒有,一陣齊射,美軍陣地基本沒有活物。
在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後一次戰役,1953年7月13日至27日的金城戰役中,志願軍火箭炮兵更是大發神威,給予敵軍沉重的打擊。當時我軍很多部隊已經換裝上了蘇式裝備,炮兵火力也已經今非昔比。僅志願軍第20兵團指揮的4個軍和一個師,就擁有82毫米迫擊炮以上火炮約1100門,其中山炮、野炮、榴彈炮約400門,相較於敵軍在兵力、火力上都佔有絕對優勢。
為搶運作戰物資,在金城戰役中志願軍後方勤務司令部,共抽調10個汽車團連同參戰炮兵運輸汽車共2700餘輛汽車保證運輸,趕運物資1.5萬噸,準備各種炮彈130萬發、炸藥23.4萬公斤。各種火炮雲集,充足的彈藥,形成了我火炮數量對敵1.7∶1。這次戰役也是志願軍在入朝作戰以來,首次在火炮數量、炮火密度上超過了敵軍,也是志願軍轉入陣地戰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
在這次戰役中,喀秋莎火箭炮一共69次齊射。在猛烈的炮火轟擊下,敵軍陣地被打成一片火海,平均每公頃落彈最多達440發,最少也達181發,大量摧毀了敵軍的地面工事。猛烈的炮火是身經百戰,經歷過無數次大戰的兵團首長、軍長和師長等領導都沒見過的。這場戰役中,志願軍取得了殲敵5.3萬餘人,將南朝鮮軍4個師打殘,收復陣地160餘平方公里的輝煌戰果。有力懲罰了李承晚集團,迫使美方不得不作出實施停戰協定的保證,同時給板門店談判獻上了一份大禮,其炮兵功不可沒。
其參戰的火箭炮第21師在當年的戰鬥總結報告中是這樣寫道的:
對反擊目標先以火箭炮齊射,爾後步兵攻擊,形成了當時反擊戰的戰術,凡經火箭炮齊射放之目標,敵勢必失去戰鬥能力,因而步兵能順利攻佔之。
戰後志願軍副司令洪學智則在回憶錄中這樣寫道:
7月13日21時,炮兵21師準時發射,炮火形成無數道火光,像嗚嗚地颳大風似得飛向敵人的陣地,火光紅透了半邊天,幾平方公里的敵人陣地被全部覆蓋,敵人陣地迅速燃燒起來了。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喀秋莎”火箭炮的到來,可以說極大地改變了志願軍在火力上的劣勢,也讓美軍嚐到了被密集炮火轟擊的滋味。如果“喀秋莎”火箭炮能夠早一點入朝參戰,裝備數量再多一些,在戰場上志願軍戰士或許就能少流許多血。但在那個貧窮落後的年代,加上面對的又是武裝到牙齒的美軍,著實沒有辦法。在此讓我們共同向那些參戰的英雄們致敬,同時也希望中國軍隊越來越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