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北斗衛星概念圖

導航衛星在當今發揮的作用早已不容小覷,而中國為了擺脫GPS的束縛,也在努力建設中國的北斗導航衛星。北斗衛星作為後起之秀令人刮目相看,現在北斗衛星由取得了哪些傲人的成績?而與GPS對比的話,新一代北斗的優勢又在哪?

據媒體報道,11月23日上午,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通過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的方式將兩顆北斗衛星成功送入既定軌道,而這是中國第50顆與第51顆北斗導航衛星,這表明中國北斗衛星發射數量已突破50大關,也是北斗三號系統組網發射收官階段的奠基之戰,北斗衛星的全球組網進入了最後的衝刺階段。

北斗全球網概念圖

據獲悉,北斗三號衛星在進入太空後將立馬投入工作中,為全球使用者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值得注意的是,12年間,長三甲系列火箭進行了37次發射任務,將51顆北斗衛星全部送入軌道,成功率為100%,這是一個相當出色的成績。北斗衛星對中國的意義已經是不言而喻了,而關於北斗,最熱門的話題無疑是與美國的GPS系統的比較。

就目前而言,美國的GPS仍然是全球範圍內精度最高、覆蓋範圍最廣的導航定位系統,第一顆GPS衛星發射要比第一顆北斗衛星早發射了22號,美國擁有更多的導航衛星管理經驗,同時得益於首發優勢,GPS也佔據著最好的頻段。不過現在的北斗正在不斷縮小與GPS的差距,甚至在很多方面已經實現了反超,尤其是在最新一代的導航系統上。

早在10年前,中國便開始啟動北斗三號工程,並在2017年實現北斗3號衛星的首次發射。2018年,中國開發的導航衛星數量正式超過了美國,而在2年多的時間裡,北斗三號衛星截至目前已經發射了28顆。相比較上一代,北斗3號導航精度更高,並且比GPS也擁有一定的優勢。

“北斗女神”徐穎

“北斗女神”徐穎曾打了個比方:“如果一個人漂流到了孤島,他選擇GPS就只能知道自己在什麼位置,無法通知別人。但如果選擇了北斗系統,他不僅可以知道自己位置在哪裡,而且還能夠把位置傳送到幾十公里、幾百公里之外的人。”很明顯,北斗導航越來越好的表現,也讓美國人壓力劇增,於是他們同樣開啟了第三代導航衛星計劃。

去年12月份,第一顆GPS Ⅲ衛星發射,這一次,美國找來著名的航天私企SpaceX為其承擔發射任務,這也是SpaceX火箭首次承擔美國的軍事衛星發射,可見美國的重視程度,雖說這次發射經過了多次推遲,好歹也算是發射了。而在今年8月份,美國將第二顆GPS Ⅲ衛星發射,時隔近一年可謂是姍姍來遲。因為至少需要3顆導航衛星才能進行初步定為,因此GPS Ⅲ衛星仍然無法工作,究竟能力如何還是個未知數。

​GPS Ⅲ衛星

與首顆GPS Ⅲ衛星發射時間相近的是北斗衛星第43、與44顆衛星發射,同樣採用“一箭雙星”的方式。也就是說從美國開始發射第三代GPS衛星大致時間算起,中國已經發射了9顆北斗3號衛星,而美國僅發射2顆GPS Ⅲ衛星。同為三代,至少在效率上,北斗已經完勝了GPS。(子文)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中國是否會建造052E驅逐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