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勤維護人員正在評估阿爾伯特•歐內斯特(Albert K. Earnest)海軍少尉的TBF魚雷機的受損情況,可見機槍塔左側的玻璃已被拆下,以便拉出身負重傷而亡的機槍手傑伊•曼寧(Jay D. Manning)。注意機槍塔頂部遭受的破壞
歷史背景
1982年,阿爾伯特•“伯特”•歐內斯特(Albert “Bert” Earnest)海軍上校和哈里•費里爾(Harry Ferrier)海軍中校參加了一場紀念中途島之戰40週年的活動,參加這次活動的一位貴賓是喬治•蓋伊(George Gay),他是“大黃蜂”號航空母艦(CV-8)上搭載的第8魚雷機中隊(VT-8)的唯一倖存者。在活動中,蓋伊談到了戰鬥經過以及他陣亡的中隊同伴們。最終,一位與會者注意到歐內斯特站在附近,並詢問他是誰。歐內斯特看了一眼費雷爾說:“哦,我們是VT-8中隊另外的‘唯一’倖存者。”
中途島之戰引發了許多傳奇,其中流傳最廣的就是VT-8中隊15架TBD“蹂躪者”魚雷機迎著一群日軍的零式戰鬥機和高炮火力對南雲忠一海軍中將的航母發起了攻擊。從“大黃蜂”號航空母艦上起飛的VT-8中隊共有30名飛行人員,只有蓋伊少尉倖免於難。他立刻成了名人,其名字和事蹟在報紙上登載,並和政界人士一起喝酒吃飯。蓋伊少尉已經成了VT-8中隊那群視死如歸的飛行員的象徵。
在試飛之前,格魯曼公司的人員正在對一架剛從工廠下線的TBF-1魚雷機進行檢測。與TBD“蹂躪者”相比,TBF在所有的方面都有很大的進步
然而,VT-8魚雷機中隊並未全軍覆沒:約翰•沃爾德隆(John Waldron)少校只率領著該中隊的一半兵力出擊了。美國海軍當時正在換裝飛行速度更快、更強大的格魯曼TBF魚雷機,以取代飛行速度緩慢的TBD魚雷機,VT-8是第一個接收這款新飛機的中隊。除了沃爾德隆少校帶領的那一半兵力外,中隊其餘的人員仍然與他們新裝備的TBF魚雷機留在珍珠港的福特島海軍航空站裡。這些飛行員和尾炮手接受的是哈羅德•“瑞典佬”•拉爾森(Harold “Swede” Larson)海軍上尉的指揮。在“大黃蜂”號離開珍珠港的第二天,他們才從諾福克抵達珍珠港,但為時已晚,已無法登上指定給他們的航空母艦。
新兵參戰
六個月前加入該中隊的阿爾伯特•“伯特”•歐內斯特少尉當時才25歲,他來自弗吉尼亞州的里士滿。1941年,他在佛羅里達州的彭薩科拉市接受了飛行訓練。
“‘大黃蜂’號將在大約一個月內離開諾福克”,歐內斯特說道。“指揮官沃爾德隆少校將決定由誰跟著這艘船走,其餘的人將留在後方,以接受新裝備的TBF-1魚雷機的駕駛訓練。當我們在五月底終於抵達珍珠港時,‘企業’號和‘大黃蜂’號已經出發了,‘約克城’號仍在幹船塢中。”
歐內斯特少尉挺喜歡TBF,並且對它強大的功率和速度感到滿意。他說:“‘蹂躪者’是架相當不錯的飛機,但它太過於老舊了,它的飛行速度很慢,尤其是在掛上魚雷之後。TBF的飛行速度要快得多,並且其魚雷是掛在彈艙內的。”
掛載魚雷時,TBF的飛行效能不會受到影響,因為魚雷安裝在內部彈艙裡
甚至在美軍航母快速駛向中途島環礁時,另一個大膽的計劃仍在進行中:為了加強島上的空中力量,美軍匆忙集結了一系列陸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的飛機,其中就有6架來自VT-8中隊的新式TBF魚雷機。上級命令拉爾森上尉挑選戰備狀態最好的機組人員,並把他們送到中途島,接受時年32歲的蘭登•費伯林(Langdon Fieberling)海軍上尉的指揮。這些TBF魚雷機將掛載遠端副油箱,以便完成飛往中途島環礁那1930多千米的航程;在中途島,他們需要做好準備,執行對日軍來犯兵力的攻擊任務。這是一個很苛刻的要求:沒有一位飛行員或空勤人員參加過實戰,幾乎沒有人投放過魚雷實彈,他們甚至連長時間的海上飛行也從未經歷過。但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將前往中途島,參加太平洋戰爭中最絕望的一場戰鬥。
數量未知
當時尚未被命名為“復仇者”的格魯曼TBF是美軍艦隊中最先進的魚雷轟炸機,其原型機早在1941年8月便首飛,但直到此時,這款飛機才從紐約長島的裝配線上下線。這款飛機是按照格魯曼公司“鐵匠鋪”的堅固標準制造的,是一架具有54英尺(約16.46米)翼展的大型飛機,由一臺1950馬力的萊特“旋風”R-2600發動機提供動力,強大的動力可使5噸重的魚雷機及其三人機組以275英里/小時(約443千米/小時)的最高速度飛行1000英里(約1609千米)。該機的有效載荷是一枚2200磅(約998千克)重的魚雷,或者是907千克炸彈及深水炸彈。早期型號的TBF除了在背部球形機槍塔上安裝有一挺12.7毫米口徑的機槍,以及在機腹位置安裝有一挺7.62毫米口徑的機槍之外,還在機首安裝有前向射擊的兩挺7.62毫米口徑的勃朗寧機槍。TBF魚雷機參加過一些針對日軍艦艇和陸上設施的最重要的空襲行動,但在1942年6月,它們參加空戰的數量不詳。
格魯曼150SE型電動後座機槍塔,生產型安裝一挺 12.7毫米口徑機槍
1942年6月1日凌晨6點整,6架TBF飛機加滿了油,以飛往中途島。拉爾森上尉弄了一些大貼紙,上面印著該中隊“緊握著的拳頭”的徽章圖案,還寫著“攻擊!”(Attack!)的字樣。7點整,蘭登•費伯林上尉一邊揮手,一邊把他們帶離了福特島。他們爬升到了1500英尺(約457米)的高度,並把羅盤航向設為270度。在爬升過程中,新型萊特“旋風”發動機平穩地輸出了強勁的動力。費伯林上尉率領著第一個三機編隊,歐內斯特少尉跟在他的左翼後方飛行,查爾斯•布蘭農(Charles Brannon)少尉則跟在其右翼後方飛行。飛在他們後面的是奧茲•蓋尼耶(Ozzie Gaynier)少尉,僚機飛行員維克多•劉易斯(Victor Lewis)和達雷爾•伍德賽德(Darrell Woodside)一左一右地跟在蓋尼耶少尉後方飛行。
VT-8中隊的TBF魚雷機飛行員阿爾伯特•“伯特”•歐內斯特少尉,他在中途島海戰中倖免於難,戰後一直留在海軍中服役
與中隊裡的大多數戰友不同,在位於羅德島上的匡塞特角(Quonset Point)海軍航空站受訓期間,歐內斯特少尉實際上投放過魚雷實彈,他認為這可能就是為什麼他被選中加入這支飛行編隊的原因。炮手傑伊•曼寧坐在座艙後部的機槍塔中,機槍塔下方的下部機艙裡是無線電操作員哈里•費里爾,他來自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市。曼寧和費里爾兩人都還算是青少年,實際上,費里爾當時只有17歲,他在15歲時更改了出生證明以加入海軍。費里爾只能從飛機腹側小小的側窗和後窗看到外面的景象:在TBF下方,是一片廣闊而空曠的藍色海洋。
八個小時後,這群龐大的格魯曼魚雷機飛到了中途島。島上的防空炮手被警告說,要來一批魚雷機。一名炮手問:“TBF長得什麼樣?”有人告訴他說:“就像懷孕的F4F‘野貓’戰鬥機一樣。”當費伯林率領的機群抵達時,炮手們的手指紛紛從扳機上放了下來。
“我們得靠自己了”
費里爾看到東島機場的跑道上排滿了B-17轟炸機和全新的馬丁B-26“掠奪者”,以及PBY“卡特琳娜”水上飛機和海軍陸戰隊的戰鬥機和俯衝轟炸機,幾乎到了翼尖碰翼尖的程度。費里爾說,下面的飛機太多了,看上去他們幾乎沒有足夠的著陸空間。然而,有些飛機已經嚴重老舊過時,海軍陸戰隊的布魯斯特F2A“水牛”戰鬥機已過時,而一些錢斯•沃特SB2U“守護者”式俯衝轟炸機甚至用外科手術膠帶修補了織物蒙皮。
組成中途島的兩個小島的航拍照片,近處為修築有機場的東島,遠處的為沙島
VT-8中隊的官兵們獲悉,一支龐大的日軍艦隊即將攻打中途島。中途島是美國海軍選擇作為立足點的一處小環礁。不過歐內斯特少尉不怕,他知道自己的工作,而TBF是實現作戰目標的最佳飛機。他確信,戰鬥開始時他們會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據他的說法,“我們被告知,航母正忙於保護夏威夷群島,我們不能指望他們提供任何幫助。我們得靠自己了。”
費里爾和曼寧想出了一個主意,他們在機翼前緣(戰鬥機機翼槍口所在的大約位置)粘上了寬寬的膠帶,然後他們在膠帶上塗了幾個黑窟窿,看起來像是槍口。他們希望此舉可以讓一些“零戰”飛行員在攻擊TBF時好好掂量掂量。
加入戰鬥
美軍知道即將發生的事情,但無力阻止。6月4日凌晨4點30分,第一批108架日軍戰鬥機和轟炸機從南雲的4艘航空母艦上起飛。在中途島環礁上,當16架B-17起飛時,歐內斯特被大型星形發動機的轟鳴聲震醒了。他走向自己的TBF,並開始預檢,費里爾和曼寧也檢查了自己的裝置和機槍。在他們左右兩側,其他飛行員和機組人員也在這樣做。就在他們都在等待命令起飛時,黎明時分的天空變亮了。在天上的某處空域,一場巨大的戰鬥即將開始。
清晨5點55分,中途島上的SQR-270雷達在南方280多千米處捕獲到了來襲的日軍機群。警報聲立刻響起,島上的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守軍立刻進入了陣地。弗洛伊德•“瑞德”•帕克斯(Floyd “Red” Parks)少校指揮的VMF-221中隊的“野貓”和“水牛”戰鬥機相繼升空,他們的任務是擊落儘可能多的日軍轟炸機。歐內斯特少尉一邊搭乘吉普車駛向自己的TBF,一邊看著這一切。“一位海軍陸戰隊員大喊,日軍在320度,150英里(約240千米)處”,他這樣說道。“我們啟動了發動機,並在海軍陸戰隊的戰鬥機起飛之後立刻起飛。但我們只能依靠自己,根本沒有戰鬥機為我們護航。”在無線電操作員的機艙裡,費里爾透過小小的窗戶往外看去,只見隨著飛機傾斜機翼並轉向北方,小小的中途島也越來越遠了。
布魯斯特F2A“水牛”戰鬥機
在如此嚴峻的情況下,費伯林卻顯得隨和而放鬆,儘管是第一次帶領他的飛行小隊參戰,但他簡直是執行這次任務的完美人選。他的TBF將與陸軍的B-26轟炸機和海軍陸戰隊的俯衝轟炸機聯手,對日軍艦隊發起協同攻擊。不幸的是,事實證明這是不可能的:海軍、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的飛機組成的“大雜燴”以不同的高度和速度飛行。“守護者”比新銳的TBF慢了100節。沃爾德隆一些特立獨行的性格已經融入到了費伯林的個性之中,他在最後說,如果有必要,他們將獨自尋找敵人的航空母艦併發起攻擊。他們的飛機掛載有重達2200磅(約998千克)的Mk 13型航空魚雷,戰雷頭重600磅(約272千克),裝填有託佩克斯(Torpex)式水下炸藥,射程6000碼(約5486米),一旦命中可以給航空母艦造成嚴重破壞。不過,航空母艦航速很快而且是機動的,確保擊中的唯一方法是在投放魚雷之前先降低高度並儘可能地接近敵艦。
正在投放Mk 13型航空魚雷的格魯曼TBF魚雷機
TBF爬升到了2000英尺(約610米)的高度,並以160節的速度轉為320度航向飛行。不久,一隊敵軍飛機從它們旁邊飛過,這是他們見到的第一批日軍飛機,但不是最後一批。隨著中途島逐漸消失在了南方的地平線上,第一批日軍轟炸機和戰鬥機開始發起空襲。地面上,爆炸的炸彈閃現出一團團明亮的火光,防空高射炮也在清晨的天空中炸出了一團團黑色的煙霧。
“敵人的戰鬥機!”
清晨6點55分,飛在最左邊的歐內斯特看到一艘船駛向南方,那艘船看起來像是艘運輸船。緊接著,整個海面就被艦艇覆滿了。“看上去彷彿該死的日本海軍都在這兒了”,他這樣說道。一艘龐大的戰列艦就在前方,除此之外,還有兩艘大型航空母艦並排著航行,同時還在冒出蒸汽。
這兩艘航空母艦是南雲海軍中將的旗艦“赤城”號和“飛龍”號,相距5000碼(約4600米);而另外兩艘落在後面10000碼(約9000米)處的航空母艦是“加賀”號和“蒼龍”號。日軍的航母甲板上擠滿了戰鬥機和轟炸機,正在加油,並準備對可能在該海域的任何美軍艦艇進行攻擊。VT-8中隊的這支飛行小編隊不知道的是,費伯林及其手下的機組人員是整個美軍進攻的先頭部隊,但是,就在一瞬間,VT-8中隊的這些人在天上不再是“孤零零”的了。
表現中途島海戰期間日軍零式戰鬥機攔截美軍TBF魚雷機的繪畫作品
“敵人的戰鬥機!”曼寧一邊通過機內通話裝置向歐內斯特大聲地喊道,一邊轉身瞄準如飛鏢般撲過來的“零戰”,機槍塔上12.7毫米口徑的機槍也開火了。歐內斯特從未見過如此敏捷靈活的戰鬥機,他說:“敵人的戰鬥機太多了,它們甚至都互相妨礙了。我扣動了機鼻機槍的扳機,但什麼也沒發生。”相反,敵人的20毫米口徑航炮炮彈和7.7毫米口徑機槍子彈不斷撕扯著TBF龐大的身軀,歐內斯特能感到和聽到敵人的子彈打在飛機上傳來的重擊聲。
損失慘重
美軍飛機仍然保持著隊型並全力前進。費伯林上尉發起了進攻,他在海上朝其中一艘航空母艦俯衝了下去。突然,曼寧的機槍啞了,在機槍塔下方的機艙中,費里爾感到有些溫暖而發粘的東西流過了他的頭和肩膀,是曼寧的鮮血:一枚20毫米口徑的航炮炮彈打碎了曼寧的胸膛,他當場陣亡。
費伯林上尉的TBF在200英尺(約61米)的高度穩定下來,日軍的“零戰”也一直跟在他們身後下降高度。歐內斯特看到這位指揮官的投彈艙門打開了,他也照著做了。越來越多的子彈打入了歐內斯特的飛機,而230節的氣流又讓飛機發動機和槍炮發出的聲音更加駭人。當歐內斯特試圖集中精力攻擊“飛龍”號時,緊咬不放的日軍戰鬥機拖著尾跡從四面八方撲了上來。突然,歐內斯特的脖子受到了重擊,一塊彈片擊中了他,血液噴濺到了儀表板上,另一架“零戰”則在他的TBF後面左右晃動著。
被打斷了一側機翼的TBF魚雷機
費里爾正要開火時,尾輪突然掉落了下來,擋住了他的視線。飛機的液壓系統被擊中,無法射擊,他只能等待。龐大的格魯曼TBF正在遭受猛烈的攻擊,因為數十枚子彈射入了飛機薄薄的鋁皮。歐內斯特感覺機上的控制電纜被打碎了,他的飛機逐漸掉了隊。向後拉操縱桿沒有效果,他無法爬升或俯衝。突然,一顆航炮炮彈在儀表板上炸開,他無法控制飛機了,他知道他們就要墜毀了。
剩下的5架TBF受到了一大群日軍戰鬥機和日艦高射炮火的猛烈打擊,他們中的一架突然炸成了一團橙色的火球,並猛地墜入了大海,但其他人仍在繼續進攻。有兩架TBF設法投下了魚雷,但被“飛龍”號規避掉了。歐內斯特這支編隊中的其他飛機一架接一架地摔下來,墜入大海。費伯林、布蘭農、蓋尼耶、劉易斯和伍德賽德都和他們的後座機槍手一同陣亡了。他們在沃爾德隆的15架“蹂躪者”從“大黃蜂”號上起飛昇空之前就悉數陣亡,但無疑攻擊日軍艦隊的第一批傷亡人員來自VT-8魚雷機中隊。
戰局轉折
出人意料的是,儘管困難重重,但歐內斯特少尉那架被打得千瘡百孔的TBF仍在飛行。這架飛機的升降舵早已失去了控制,液壓系統不工作了,也沒有無線電和導航儀器,但歐內斯特仍想設法擊沉敵艦。他的左前方是一艘巡洋艦,艦上的防空高射炮在不斷地噴吐著火舌。歐內斯特朝左側的方向舵踏板猛踩了一腳,讓這架嚴重受損的TBF恢復了控制。他將機頭對準敵艦,並扳下了投放魚雷的開關,期待著能感到飛機的重量突然減輕,結果什麼也沒發生,這讓他感到驚訝。他又嘗試著扳動了緊急投放裝置,結果還是什麼也沒發生。魚雷怎麼也沒法從飛機上掉下來,龐大的格魯曼TBF離起伏的波浪越來越近,似乎沒有辦法阻止這一切。
TBF魚雷機的座艙儀表板
於是,歐內斯特做了一些在訓練期間已成為習慣的事情。他回憶說:“我把手放在升降舵的調整手輪上,飛機突然跳了起來。我意識到我仍然可以以這種方式控制升降舵,但有兩架零式戰鬥機朝我飛來了,接著他們又離開了。我不知道這是為什麼,他們原本可以立即殺死我。”
與此同時,美國陸軍航空隊的B-26“掠奪者”轟炸機正在試圖用自己的魚雷擊沉日軍的航空母艦。之後是海軍陸戰隊的俯衝轟炸機。歐內斯特當時在美軍艦隊的北部,日軍艦隊在歐內斯特和中途島環礁之間。他回憶說:“我決定向南飛,直到我從己方艦隊上空飛過,直到我認為自己在中途島西邊為止。”但他所有的導航裝置(包括他的指南針)都被打壞了。“太陽在天空中的高度相對較低,所以我知道東方在哪裡。我爬升到了大約4000英尺(約1220米)。”在遠處有幾架飛機向南飛去,但歐內斯特不知道他們是誰——可能是海軍陸戰隊的俯衝轟炸機在受到“零戰”的攻擊後返回基地的途中。
不知何故,歐內斯特受損的飛機一直在飛行,強大的萊特“旋風”式發動機儘管遭受了多次打擊,但仍然在工作著。沒有指南針或空速儀,歐內斯特將不得不極度依賴運氣。如果他錯過了中途島,那麼他和費里爾註定要消失在茫茫大海中。當歐內斯特駕駛著這架殘破不堪的TBF向南飛去時,對講機中傳來了費里爾的聲音:“他說他已經無法操作無線電裝置了,但是人沒事。我問他能不能看清魚雷是否投下了,但曼寧身上的鮮血蓋住了炸彈艙口的小窗,他看不見。”
離開日軍艦隊約一個小時後,歐內斯特調轉機頭向東飛去。最終,他看到了深灰色的線條,線條逐漸變成了從中途島上升起的黑色煙柱。他下降高度,並試圖對準跑道降落。不過,他的麻煩還沒有結束。“有一個機輪放不下了”,他這樣說道,“我失去了所有的襟翼或液壓裝置。”不過,憑藉精湛的技術,這位飛行員成功地駕駛這架嚴重受損的TBF來了個單輪著陸,飛機落地後一直怪叫著滑出跑道才停下。
這架嚴重受損的TBF在降落時,一側的起落架未能伸出;而在跑道上滑行期間,另一側的起落架折斷了。照片所示為地勤人員正在使用重型裝置使這架飛機重新“站”起來
此時,從航空母艦上起飛的“無畏”式俯衝轟炸機已經給日軍的三艘航空母艦造成了嚴重的破壞。與沃爾德隆一起出擊的VT-8中隊只有一名飛行員倖免於難,但這個血腥的日子卻是美軍的勝利日:當天下午,SBD“無畏”式俯衝轟炸機出擊,重創了日軍的第四艘航空母艦。
戰爭才剛剛開始
地勤人員發現,歐內斯特這架倖存的TBF上被打出了100多個窟窿,是各種口徑的子彈和炮彈造成的,甚至連飛機所有的三個螺旋槳葉片也被打得一團糟。然而,這架歷盡磨難的飛機始終拉著飛行員和機組人員飛行而沒有墜毀。這架TBF被運回珍珠港後,格魯曼公司的工程師以敬畏的態度對其進行了檢查。中途島之戰結束後,這款新型魚雷轟炸機被正式命名為“復仇者”(Avenger)。
這架TBF的尾部機槍塔損壞情況,看上去像是在內部爆炸的炮彈的彈片造成的
至於第8魚雷機中隊(VT-8),他們在夏威夷重新組建,並於1942年8月登上了“薩拉託加”號航空母艦(CV-3)。他們將前往索羅門群島中的瓜達爾卡納爾島,VT-8中隊官兵們的戰爭才剛剛開始。
經過漫長而絕望的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後,阿爾伯特•歐內斯特少尉又繼續在海軍中服役了30年,最終官至上校。他曾以“颶風獵人”的身份飛過B-17轟炸機,還指揮過弗吉尼亞州的奧申納(Oceana)海軍航空站。在整個二戰期間,哈里•費里爾繼續作為“復仇者”魚雷機的機組成員飛行,並在“企業”號航空母艦上參加過戰鬥。他於1945年被授予少尉軍銜,並於1970年以海軍中校的身份退役。
作者 馬克•卡爾森
翻譯 李昭輝
轉自 空軍之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