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在二戰時期,日本的武器裝備在國際上名聲不太好。火炮口徑太小,戰鬥機太輕,連坦克都小得像豆子一樣,重機槍就能開啟花。虎哥覺得,雖然日本武器在當時的抗日戰場算是“寶貝”,但在德軍和蘇軍面前,這些武器簡直跟玩具一樣,不堪一擊。

為啥日本人的武器裝備這麼差勁呢?這其中有很多原因,或許還跟中國有很大關係。

日本人的軍工業其實很發達,但一開始,日本軍隊發展的重點是在海軍上,後來才開始惡補陸軍裝備,但很快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九一八事變中,日本軍隊也曾攜帶過口徑150MM的巨炮,但很快就棄之不用了。因為他們發現了在中國作戰一個關鍵的難題,交通問題。

當時,歐洲的公路和鐵路網非常發達,這不但便於調動兵力,而且還有利於大型武器的運輸。所以當時,德國和蘇聯研製的武器越來越大,威力也越來越驚人,比如德國的古斯塔夫巨炮和蘇聯的203MM口徑B-4巨炮等。隨著德國人的重型裝備進入蘇聯廣袤的國土,交通問題成為了阻礙德軍前進的一大阻力,最終抵達莫斯科時已經是寒冬臘月,德國人這才嚐到了失敗的滋味。

中國當時雖然修了一些鐵路,但基本上都在戰爭中破壞了。敵後武裝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破襲戰,破壞日軍的鐵路設施。所以說,日本人當年在中國行軍,基本上都是在泥水地裡進行的。花園口事件後,日本人在黃泛區裡掙扎了好幾個月,吃盡了苦頭。日本人當年也想修路造橋,但他們修建的速度還沒被破壞得快。日本人索性一步到位,決定直接改變大型裝備的重量。

所以在大型裝備製造上,日本軍工業就走上了輕量化的道路,不僅火炮口徑越來越小,迫擊炮甚至比火炮的重要性還大。至於小豆坦克,那可是在中國橫行的存在。

日本人將大量戰略物資用於製造這些武器上,等到了太平洋戰場的時候,面對美軍武器日本人才如夢初醒,想要研究重型武器裝備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在中國戰場上已經被帶跑偏了,而且也缺乏必要的戰略物資。

德國雖然本土缺乏石油,但有豐富的煤鐵資源。在佔領歐洲其他國家後,德國也得到了一些石油產區,可以就近煉化石油,提供給裝甲部隊和重型火炮來使用。但日本就不一樣了。

日本本土是資源非常匱乏的國家,佔領東北後雖然煤鐵資源很多,但日本人翻遍了東三省,都沒有找到石油。石油徹底把日本逼到了絕路,不得不先行偷襲美國後進攻東南亞,其目的就是為了石油。

再當時缺油的局面下,日本即便研發了這些重武器,也用不了多久。在這一系列原因的作用下,日本在二戰時期的武器才會在美蘇德看來如此不堪一擊。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艦聞雜談:中國產LQ008反潛導彈亮相防務展,吸引國際買家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