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自1937年七七事變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我華夏英勇的愛國官兵們,頑強地抵抗了兇殘的日本侵略軍。他們面對現代化武器裝備起來的日本侵略者,毫不懼色,狠狠地打擊了侵略者,保衛了祖國的神聖領土。

在抗戰中,湧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勇士。在當時,中國軍隊同日軍相比,不論在武器裝備、訓練等各方面都處於劣勢,這種劣勢在我陸、海、空三軍與日軍力量相比中,尤以海軍更為明顯。但是,中國海軍的廣大官兵不畏強敵,面對日軍強大的海空優勢,毫不退讓,英勇抵抗,為保衛祖國,抗擊侵略者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為中華民族的子孫後代樹立了光輝的榜樣,當時的中山艦艦長薩師俊就是這無數烈士中的一個。

薩師俊烈士,字翼仲,1895年生於福建閩侯縣,其叔公薩鎮冰曾任北洋水師將領,參加過甲午海戰,是中國海軍元老級的人物。

薩師俊自幼便以甲午慘敗之恥激勵自己,奮發圖強、勤奮好學,立志學習海軍,以強我中華、報效國家。他曾對其兄弟們說:“強國莫急於海防,忠勇莫大於衛國,我兄弟宜習海軍,亦我民族武德之傳統也。”在他強烈愛國主義思想的影響下,薩師俊於1913年考入煙臺海軍學校。不光如此,其兄薩師同、弟薩師本三人均服役於中國海軍,可謂海軍世家。

薩師俊在海軍服役時,刻苦鑽研技術,團結下級官兵,並能以身作則,嚴格訓練部隊,他常說:“服役海軍,必勤奮忠勇,力爭上游。”此後後,他歷任中國海軍江貞、江安兩艦艦副,後又擢升為公勝、順勝、威勝、青天四艦艦長,他曾親自指揮順勝艦從上海航行到福建,開創了我國曆史上內河炮艦首次航海遠航的先例。

1935年2月,薩師俊被委任代理中山艦艦長一職,成為該艦第十三任艦長。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中日全面開戰,薩師俊奉命駐防南京。淞滬會戰中,日軍倚靠強兵利刃大舉進攻內陸,我國海軍雖因實力懸殊太大而損失慘重,但仍然奮力抵抗日軍的侵略,粉碎了日軍吹噓“三個月佔領全中國”的狂言。

上海、南京相繼失守後,海軍司令部將中山艦以及其它倖免於難的戰艦編成兩個艦隊,薩師俊任海軍特務隊隊長兼中山艦艦長,奉命在城陵磯至武漢一帶長江江面佈防。

1938年6月,武漢會戰全面爆發。為了支援地面防空,海軍司令部又從中山艦上撤下三門大炮支援地面部隊,此時的中山艦隻剩下2門英制小型火炮,1門高射炮以及2門20毫米火炮。在此嚴重不利的情況下,作為艦長的薩師俊並沒有膽怯,在此後的武漢會戰中,薩師俊率領僅有的幾艘艦艇,採用襲擾戰術,在葛店、新洲、上果湖、田家鎮、趙家磯一帶炸沉、擊毀日艦十九艘,支援了我地面陸軍的作戰,沉重地打擊了日軍。

1938年10月24日,惱羞成怒的日軍再次向武漢進軍,並配合大量的飛機對中山艦隊進行狂轟濫炸。中山艦全體官兵在薩師俊的帶領下,與日軍激戰4個小時,擊落敵機3架。但終因寡不敵眾,中山艦“傷痕累累”,薩師俊本人雙腿被炸斷,左臂也重殘。即使如此,薩師俊仍堅持指揮不肯離艦。

當中山艦進水嚴重已無望得救時,薩師俊下達了全艦官兵撤離艦艇的命令,但唯獨自己不肯下艦,並說道:“我艦長也,艦長必與艦共存亡。且此中山艦非他,乃我國父廣州蒙難時之座艦……為艦長偷生者不義,況我為三民主義信徒,更不能棄此革命精神象徵之中山艦,我平日所自勵而勵爾等者,為對主義負責,對領袖負責,對國家負責,今為我死守盡義之時矣!我必留艦……”

全艦官兵見薩師俊不肯下艦,也不忍心獨自離開,最後薩師俊在部下的再三請求下,才被攙扶上了舢板。但此時為時已晚,日軍戰機低空飛行公然違背國際公約,朝帶有傷員的兩艘舢板進行掃射攻擊,最終薩師俊及部下全部殉國,中山艦也最終沉沒於金口龍床磯。

薩師俊以身殉國的悲壯事蹟傳遍了大江南北,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鬥志,我海軍官兵以烈士為榜樣,繼續與日本侵略者進行頑強的鬥爭。薩師俊英勇就義後,中華民國政府追授他為海軍上校,並將他奉於忠烈祠。2014年9月,薩師俊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如果能看到中華民族今日的強盛,這位壯年殉國的英雄也該泉下瞑目了吧。

27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往事如煙 憶父親空軍時軼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