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在大艦巨炮愛好者的圈子裡,關於史上最強戰列艦大和級與現代戰列艦標杆衣阿華級孰強孰弱的話題可謂經久不衰,爭論多多。單以效能資料對比,除了航速和火控,衣阿華級不論在噸位尺度上,還是在火力防護上,都與大和級差距明顯。唯一能與大和級匹敵的戰列艦是美國海軍在衣阿華級之後計劃建造的蒙大拿級,其滿載排水量超過70000噸,裝備12門406毫米艦炮,各方面效能都非常接近大和級,以至於有種說法認為,蒙大拿級就是為了剋制大和級而設計的。還有資料稱,蒙大拿級是唯一不考慮巴拿馬運河船閘寬度限制的美國戰列艦,而且由於外形非常接近衣阿華級,而被視為該級的擴大改良型。其實,上述說法都是對這款美利堅終極戰艦的誤解。

誤解一:大和級之剋星

在戰列艦的三大要素火力、防護和機動上,蒙大拿級和大和級可謂旗鼓相當,不相伯仲。在火力方面,大和級擁有史上最大口徑的460毫米艦炮,在單發威力和射程上有優勢,而蒙大拿級的406毫米艦炮雖然口徑較小,12門的數量勝過大和級的9門,在單次齊射的投射彈丸總重量上反超大和級;在防護方面,蒙大拿級的主裝甲帶厚度是409毫米/19度,而大和級是410毫米/20度,相差無幾;在機動方面,蒙大拿級設計航速28節,相比大和級的27節僅有1節優勢。

通過幾個關鍵資料的對比,假如蒙大拿級和大和級在戰場上相遇,那的確可以說是棋逢對手,難分雌雄。兩者效能如此相近,自然而然地會產生這樣的印象:美國海軍就是按照"大和殺手"的目標對蒙大拿級進行鍼對性的設計,而在蒙大拿級的設計階段美國海軍也的確通過各種渠道收集日本最新戰列艦的情報,但問題是直到蒙大拿級設計完成,美國人也沒有搞清楚大和級的真實面貌。遲至太平洋戰爭後期,美國海軍才真正了解到日本超級戰艦的驚人實力。

日本海軍在設計建造大和級時,採取了空前嚴格的保密措施,就連日本海軍內部了解詳情的人都少之又少,因此戰前美國海軍想獲取大和級的準確情報是極為困難的。實際上,美國人對於大和級的最初認知與實際情況存在較大偏差,並且經過相當長的時間才逐步得到修正,接近實情。在1936年時,美國海軍獲悉日本正在建造排水量55000噸的新型戰列艦,其基本效能被認為是基於條約框架的標準戰列艦。1938年,當蒙大拿級開始設計時,美國海軍得到情報,日本海軍新建兩艘裝備16英寸主炮(406毫米)的戰列艦,並計劃續建2艘。此後數年間,美國人始終認為大和級是一款加強型條約戰列艦而已,直到1944年才得知日本人為大和級裝備了460毫米巨炮,而美國海軍切實掌握大和級的效能情報已經是1944年底到1945年初的事情了。由此可見,蒙大拿級不可能以大和級的效能為參照進行設計。

那麼又如何解釋蒙大拿級的技術指標與大和級十分相似呢?其實,蒙大拿級的尺度和防禦標準是依據戰列艦傳統設計理念中的一條重要準則制定的,即戰列艦要能夠抵禦自身主炮的攻擊。蒙大拿級的主炮是406毫米/50倍徑Mk 7型艦炮,其發射的新型超重穿甲彈重量高達1225公斤,雖然彈重不及大和級的460毫米九一式穿甲彈(1460公斤),但得益於優良的設計和冶金工藝水平,在遠距離射擊時的穿透力與460毫米穿甲彈不相上下,被認為是史上威力最強的艦炮之一。正是基於抵禦自身超重彈攻擊的需要,蒙大拿級選擇了較大的尺度和更為厚重的裝甲,又恰好與大和級的技術指標接近,這隻能說是巧合。

此外,美國海軍在設計蒙大拿級時,並不僅僅以日本海軍的新型戰列艦為潛在對手,而是要求對世界各國現有和即將建造的主力艦都要擁有效能優勢,包括德國的俾斯麥級、日本的長門級、英國的納爾遜級等等。美國人當時的心態就像《破壞之王》裡斷水流大師兄的著名臺詞:"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同時,美國海軍不相信其他國家也能建造如此巨大的戰艦,殊不知日本海軍在打造大和級時也是同樣的想法,並且比美國人做得更為極致。

誤解二:無視運河船閘

在蒙大拿級之前,所有美國戰列艦在設計時都要遵循一條硬性規定:必須能夠通過巴拿馬運河。美國本土橫跨北美大陸,瀕臨大西洋和太平洋,這樣的地理條件註定其海軍力量要在相隔遙遠的兩洋部署。同時,在二戰前美國能夠建造戰列艦的大型船廠基本集中於東海岸,因此新造戰艦也需要從東海岸遠赴西海岸。在巴拿馬運河開通前,美國海軍的兵力調動只能環繞南美大陸,從麥哲倫海峽繞行,路程遙遠,而巴拿馬運河的興建為美國海軍的兩洋部署提供了最便捷的通道。從戰略機動性考慮,美軍戰列艦的艦體寬度不能超過巴拿馬運河船閘的最大通行寬度。日本海軍在設計大和級時就認定,受到運河通行的限制,美國海軍不會建造同等體量和火力的超級戰列艦,然而事實證明日本人低估了美國人的野心和執行力。

巴拿馬運河船閘的最大通行寬度為33米,而二戰前夕美國新建戰列艦的艦體寬度均以此為上限,從北卡羅來納級、南達科他級到衣阿華級均未超出33米。然而,蒙大拿級的設計型寬一舉提升到36.9米,因此被許多資料認為是第一級不考慮運河通行能力的美國戰列艦。不過,這種說法並不完全準確,因為美國海軍並非沒有考慮蒙大拿級通過巴拿馬運河的可能性,只是採取了不同的解決方式:既然艦體設計寬度超過現有的運河船閘寬度,那就修建更寬的船閘唄!實際上,在蒙大拿級設計的同時,美國海軍還規劃了另一項大工程,為巴拿馬運河興建新船閘,其寬度將達到43米,足以保證蒙大拿級的通行,而計劃竣工時間與蒙大拿級建成服役時間同步。不過,隨著蒙大拿級建造計劃的取消,新船閘的工程也被擱置了。

■1945年時"密蘇里"號戰列艦通過巴拿馬運河的照片,可見艦體寬度剛好可以通過船閘。

對於美國海軍而言,相比戰艦的核心作戰效能,能否通過運河進行戰略機動並非絕對重要,無非多跑些路,多消耗些燃油而已,在長期部署時也不是不能接受。在二戰後美國海軍需要全球部署,對於巴拿馬運河的依賴更加下降,其大型戰艦的寬度也不再受到運河船閘寬度的限制,比如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排水量超過10萬噸,最大寬度達76.8米,船體最大寬度也達40.8米,都遠遠超過巴拿馬運河船閘的通行限制。

鮮為人知的是,其實還有兩個因素對蒙大拿級的尺度限制更甚於巴拿馬運河,分別是紐約海軍船廠的船塢承建能力和著名的布魯克林大橋的橋面高度!在二戰前,紐約海軍船廠是美國最大的艦船建造基地,同時也是蒙大拿級的預定建造地點之一,但該廠船塢能夠建造的艦船噸位最大為59000噸,而蒙大拿級的標準排水量已經超過60000噸,因此紐約海軍船廠的4號船塢必須進行擴建才能承建蒙大拿級。此外,紐約海軍船廠也是當時最大的艦船維修中心,美國海軍希望所有艦船都能進入該廠維修,但是船廠位於紐約布魯克林區東河東岸,艦船需要沿著東河(實際上是連線紐約灣和長島灣的狹窄海峽)溯流而行方能抵達,而橫跨紐約東河,連線布魯克林區與曼哈頓島的布魯克林大橋是這條航道上的最大障礙。因此,所有美國海軍戰列艦的最大高度必須保證能在低潮水位從布魯克林大橋橋下通過,蒙大拿級也是如此。

誤解三:加強版衣阿華

作為衣阿華級的後繼艦,蒙大拿級在外形輪廓上與衣阿華級非常相似,而且兩者使用的主炮相同,從技術傳承的角度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蒙大拿級是在衣阿華級的基礎上改進而成,可以視為四炮塔型衣阿華級或裝甲強化型衣阿華級。然而,具體比較兩者的設計特點,至少在兩個方面上衣阿華級和蒙大拿級存在明顯差異,它們之間絕非繼承和改良的關係,而是兩個相互獨立的設計,同時兩者的戰術定位也不一樣。

首先,兩者的裝甲佈置方式截然不同。衣阿華級沿襲了南達科他級的裝甲防護設計,將舷側主裝甲帶佈置於艦體內側,此舉有助於減輕重量,控制排水量和艦體寬度,以符合條約限制和巴拿馬運河的通行限制。但是,這樣的裝甲佈局存在隱患,在交戰中敵方炮彈將首先擊穿舷側船殼後才會打擊到裝甲帶上,如果中彈位置在水線處或水線以下,將導致船殼與裝甲帶之間的空隙進水,對船體的水密性和橫向穩性造成不利影響。當蒙大拿級設計時,美國海軍已經無需考慮條約限制和運河通行的限制,重新採用了傳統的裝甲佈置方式,即將裝甲帶敷設於舷側船殼外側,從而更好地確保了遭遇中彈時的水密性要求。

其次,兩者的航速指標相差較大。衣阿華級是一款純粹的高速戰列艦,憑藉高達212000軸馬力的強勁動力和修長的船體線形,獲得了33節的高速,是歷史上航速最快的戰列艦。相比之下,蒙大拿級儘管噸位更大,但其主機輸出功率反而下降到172000軸馬力,艦體更寬,長寬比小於衣阿華級,犧牲了高速效能以提升航行穩性,其設計航速為28節,基本持平於北卡羅來納級和南達科他級,而與衣阿華級存在5節的差距,在設計特點上更接近於美式戰列艦"重甲鐵烏龜"的傳統理念。

實際上,衣阿華級和蒙大拿級最初是在《第二次倫敦海軍條約》的框架下平行設計的兩個方案。1936年3月,英國、美國、法國簽訂了《第二次倫敦海軍條約》,規定新型主力艦的噸位不超過35000長噸(36000噸),主炮口徑不超過14英寸(356毫米),同時條約還設有保留條款,如果截至1937年3月日本和義大利仍不加入該條約,則主力艦的噸位上限提高至45000長噸(46000噸),主炮口徑不超過16英寸(406毫米)。當美國海軍在1938年著手設計南達科他級的後續艦型時,條約保留條款已經生效,於是新型戰列艦的設計指標就定格在標準排水量46000噸,裝備9~12門406毫米主炮。

基於條約規定,美國海軍技術部門提出了兩個方案:1、慢速方案,航速27節,在南達科他級基礎上提升火力和防護;2、快速方案,航速33節,能夠伴隨新型航母作戰,火力和防護與南達科他級持平或略強。這兩個方案均被美國海軍接受,其中快速方案就是後來的衣阿華級,而慢速方案則演變為蒙大拿級。由於1939年二戰爆發,各國不再遵守戰前簽訂的海軍條約,蒙大拿級的設計無需考慮噸位限制,得以在60500噸的艦體上實現了12門406毫米主炮和主裝甲帶超過400毫米厚的效能指標。設計上的差異也體現出美國海軍賦予兩級戰列艦不同的角色:衣阿華級被視為航母特混艦隊的強力護衛,主要剋制敵方的快速戰列艦(比如日本海軍的金剛級),支援己方巡洋艦與敵方巡洋艦交戰;蒙大拿級則偏重於執行傳統的艦隊炮戰任務,其28節的航速不足以伴隨航母作戰,但對於組成戰列線對抗敵方戰列艦隊已經足夠了。

結語

1940年,美國國會通過《兩洋海軍法案》,授權美國海軍於1941年開始建造新一批戰列艦並批准了相應預算。美國海軍最初計劃建造4艘衣阿華級(BB-61~64)和5艘蒙大拿級(BB-65~69)。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海軍決定增建2艘衣阿華級(BB-65、66),於是蒙大拿級的序列號順延(BB-67~71),分別命名為"蒙大拿"、"俄亥俄"、"緬因"、"新罕布什爾"和"路易斯安那"號。由於埃塞克斯級航母和衣阿華級的建造優先度更高,且佔用了現有的大型船塢,蒙大拿級的建造被一再拖延,至1942年6月被擱置。太平洋戰場的形勢表明,航母已經取代戰列艦成為海戰的主宰力量,因此蒙大拿級的建造計劃於1943年7月全部取消,沒有一艘艦得以鋪設龍骨。儘管蒙大拿級代表著美國戰列艦發展的技術巔峰,但它和大和級一樣都是生不逢時的超級戰艦,其誕生之時已是大艦巨炮時代的沒落之期。

最新評論
  • 1 #

    大和連衣阿華都打不過,還說什麼蒙大拿。首先,二戰戰列艦對決大概率出現在晚上,其次交戰距離和發現距離,美艦都佔優,夜戰精準度美艦也佔優,第三,美國戰列使用超重彈,遠距離傳家能力強,大和口徑大,但是遠距離交戰不佔優。第四,衣阿華航速高,打不過可以跑,還能風箏對面,保持住較高的交戰距離。水上飛機數量就不提了,晚上用處不大

  • 2 #

    如果是純粹的“單挑”,鴨滑有九成勝率——最大射程指標對雙方基本沒用(命中率太感人),真正有效殺傷距離估計就20000米上下,鴨滑航速比壓碼頭快6節,所以主動權在鴨滑而壓碼頭只能被動應戰,鴨滑只需保持40000米的距離讓壓碼頭想追追不上、想打打不準、想跑跑不掉,直到黃昏後開始衝向壓碼頭,即使壓碼頭扭頭跑,鴨滑追到20000米的距離也就3小時左右,鴨滑利用航速和雷達優勢保證自己在天全黑時進入20000米的距離(而且還能更近一點),鴨滑有炮瞄雷達而壓碼頭只有粗糙的搜尋雷達,那麼兩者之間的戰鬥就是瞄準打對瞎打,有殺對無殺,鴨滑勝出。當然,如果壓碼頭運氣爆棚,它就是在瞎打中首先命中了鴨滑,我也沒話說,對吧?

  • 3 #

    航母:我不是針對誰,你們都是渣渣!

  • 4 #

    就大和那個火控精度?打100發中10發。人家蒙大拿可能打100發中80發。根本精度就差太多,威力再大打不中也白搭。

  • 5 #

    蒙大拿州:“大家都沒有也就算了,憑什麼就我沒有!本來可以有,結果取消了,兩次!特麼的取消了兩次!”

  • 6 #

    但是美帝戰艦有炮瞄雷達,一到夜間就單方面優勢了

  • 7 #

    蒙大拿應該是強化版北卡吧,和衣阿華設計差異挺大的

  • 8 #

    大和靠光學瞄準,但是美國已經普遍使用火控雷達了怎麼比

  • 9 #

    蒙大拿級最先進的地方在於,她被取消了,資源拿去造航母了。這一終極“進化”才是最終ijn被吊打的原因。

  • 10 #

    蒙大拿不一定能幹過大和!

  • 11 #

    蒙大拿被取消了,就算沒取消估計美帝也不可能單獨用蒙大拿單挑!貌似中途島航空母艦用的就是蒙大拿的船體!島爹那恐怖的載機量。分分鐘把大和炸去見天皇

  • 12 #

    美國海軍的各級戰列艦,確實是代表著大艦巨炮時代進步的潮流發展。

  • 13 #

    一個雷達瞄準,一個光學瞄準。若真實海戰,大和估計被摁著摩擦

  • 14 #

    大和號如果是在一戰時代,是怪獸,結果到了二戰人們玩開航母艦載機了,死的憋屈。

  • 15 #

    憑什麼老美用紙面艦來比現實艦?要比蒙大拿,得用超大和或紀伊來比才公平

  • 16 #

    都洗洗睡吧 有機會單挑也不會安排的 十架飛機就能解決的問題幹嘛要上戰列艦

  • 17 #

    二戰美軍戰艦上有黑科技炮校雷達,炮校雷達,炮校雷達

  • 18 #

    美國人的戰列艦主要在進行放空和對地支援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火力就是王道,在爭議中成為解放軍步兵叢集火力重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