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1980年4月的某天,一覺醒來的伊朗人在沙漠裡發現一堆殘骸,幾具燒焦的屍體,還有幾架看似完好的巨大直升機,這是鬧哪樣?難道我們的飛機出事了?(當時伊朗也有RH-53D和C-130)但當伊朗人弄明白是怎麼一回事後......

沙漠一號現場

危機爆發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外間看來還算不錯的伊朗實則暗潮湧動。獨裁與親美,世俗化與宗教的衝突,城市與鄉村的發展差距,腐敗,貧富分化,通貨膨脹,改革失敗等種種問題和矛盾已經積重難返。1977年除夕,美國總統卡特通過電視向伊朗國王巴列維敬酒,這事成了導火索,伊朗各地都爆發群眾運動。隨著動亂不斷升級,1979年1月巴列維帶著家人流亡國外。次月,原本流亡國外的霍梅尼回來了。1979年4月1日,霍梅尼宣佈改國名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1979年10月,卡特總統允許巴列維到美國治病,伊朗要求美國引渡巴列維回國受審被拒。11月4日,大約3500名學生佔領了德黑蘭的美國使館,把53名美國人扣為人質(先扣留的是66人,後釋放了13人,再後來1人因病也被釋放,因此有的資料說是52人)。

1979年11月4日伊朗學生佔領美國使館

行動計劃和準備

危機發生後,美國一方面和伊朗打嘴炮,一方面立刻著手武力解救的準備,這就是“鷹爪行動”(Operation Eagle Claw)。“鷹爪行動”又被稱為“暮光行動”(Operation Evening Light),國內有些資料稱為“藍光行動”。

這是一個大膽又複雜的行動,涉及海陸空三軍和陸戰隊,特遣隊由“三角洲”,“遊騎兵”,中情局等單位組成。11月底,行動方案論證已經初步完成,12月1日參加行動的單位就陸續開始了針對性訓練。

計劃中的“鷹爪行動”將進行兩個夜晚,主要由以下幾個步驟組成。

(1)由118名“三角洲”和“遊騎兵”組成的特遣隊從阿曼馬西拉島搭乘3架MC-130前往德黑蘭東南部約320公里的“沙漠一號”地點,一同前往的還有另外3架攜帶燃油和物資的EC-130。

(2)8架RH-53D“海上種馬”直升機從部署在波斯灣的“尼米茲”號航母起飛,前往“沙漠一號”,加油和載上特遣隊後前往距德黑蘭84公里的“沙漠二號”地點,此時應該接近天亮,8架直升機和部隊在“沙漠二號”就地隱蔽。

(3)第二天天黑後由事先潛入伊朗的中情局特工帶著一隊卡車到“沙漠二號”把突擊隊運進德黑蘭營救人質。進入德黑蘭後將分兵進攻使館和外交部,並且切斷當地供電和設定路障。得手後特遣隊和人質將前往一個體育場和從“沙漠二號”飛來的那8架RH-53D會合,上直升機飛往曼扎裡耶的空軍基地。

(4)特遣隊進入德黑蘭營救人質時,另一隊“遊騎兵”也搭乘兩架C-130學以色列1976年7月奔襲烏干達那樣把位於德黑蘭西南約60公里的曼扎裡耶空軍基地拿下。然後幾架C-141運輸機飛來等候RH-53D,當人齊後大家上C-141開開心心回家,RH-53D則被廢棄並由殿後的“遊騎兵”炸燬。

行動還將由一架E-3預警機提供伊朗空軍動態的預警,AC-130則直接飛臨德黑蘭上空提供直接火力支援,位於波斯灣的“尼米茲”號和“珊瑚海”號航母上的艦載機也將提供支援。

行動是如此的複雜,光轉機換乘就四五次,還是多軍種聯合作戰,有多個單位參與,需要高度的協同,哪怕出一點差錯都會導致失敗。

行動實施

經過五個多月的籌劃,準備和訓練。1980年4月15至16日,特遣隊在五角大樓開了兩天會。16日,參謀長聯席會議批准了計劃,當天晚上卡特總統也會見負責行動的幾位指揮官,簽署了行動命令。4月19日,各部隊展開部署,準備行動。

除軍事準備,外交和情報工作也在進行。美國繼續和伊朗談判,營造緩和氣氛麻痺伊朗的防範。中情局特工繼續在伊朗境內活動收集情報。行動的保密工作連自己人都騙過了,當RD-53D來到“尼米茲”號上時,艦上只有少數人知道它們的使命,大部分艦員還以為它們是要執行掃雷任務。

RH-53D在尼米茲號附近演練編隊,機上還是原來的塗裝

尼米茲號升降機上的兩架RH-53D,臨近行動它們被塗成沙漠黃,機徽,編號全部被去掉了

1980年3月31日,一架輕型飛機搭載美國空軍戰鬥控制組人員祕密潛入“沙漠一號”地點做勘探,他們安裝了遙控的紅外線燈和閃光燈為飛行員的降落做引導。

“尼米茲”號和“珊瑚海”號航母上的地勤人員也為艦載機的機翼噴上紅黑識別帶。以便於艦載機部隊和伊朗空軍發生交戰時目視識別敵我,因為那時伊朗空軍有F-4和F-14。

地勤人員在為F-4噴塗識別帶

珊瑚海號航空母艦上的A-7,已經噴上了識別帶

1980年4月24日是“良辰吉日”。行動已經準備就緒,RH-53D抵達“沙漠二號”的預期時間是8小時加1小時容錯,要是拖延到5月,黑夜的時間將變短,同時5月的氣溫也更炎熱會對直升機的效能造成影響。

24日傍晚,行動開始,8架RH-53D在夕陽暮色中從“尼米茲”號相繼起飛,向大約1100公里外的“沙漠一號”飛去。

RH-53D從尼米茲號起飛,這是訓練時的照片,塗裝未改,編號也未抹去。

出師不利

起飛兩小時後,呼號“藍鬍子6”的一架RH-53D(這8架RH-53D呼號為藍鬍子,Bluebeard 1-8)機組發現直升機的旋翼出現問題,降落檢查後發現已經不能再飛,“藍鬍子8”將6的機組接上去追趕編隊。“藍鬍子6”未經破壞就被遺棄在沙漠中。

又過了一小時左右,低空飛行的編隊遇到浮塵雲,衝出第一個浮塵雲後不到一小時又遇到第二個更大的。“藍鬍子5”的導航和儀表出現問題,已經威脅到飛行安全,於是掉頭返回“尼米茲”號。這樣一來,就剩6架繼續執行任務,原計劃所需RH-53D也是6架,多出的2架是備份,現在備份沒有了。

當地時間22:45,C-130編隊陸續降落在“沙漠一號”,解除安裝後兩架MC-130於23:15起飛返回基地,為即將到來的RH-53D騰出場地。

先期抵達的美軍也遇到麻煩,他們從C-130下來展開後不久就遇到一輛走私的油罐車。美軍試圖把油罐車攔截下來,但油罐車司機加速逃離,美軍用火箭筒把油罐車擊毀,車上一人死亡,司機上了同行的一輛皮卡逃脫了。美軍認為走私者不敢向伊朗當局舉報,所以決定繼續執行任務。油罐車爆炸的火光很遠外都能看到,雖然有暴露行蹤的風險,但也恰好能給直升機做指引。

處理完油罐車,又來了一輛裝有40多人的公車,美軍將其攔截,公車上人員被塞進一架C-130裡暫時扣押。

原計劃6架直升機也能完成任務,但現在只剩下5架了。現場的指揮官很糾結,5架直升機擠擠也還行,但要是前往“沙漠二號”途中再出差錯,那就麻煩大了。

25日1:30時美軍飛機在沙漠一號的分佈圖

經過商量,現場指揮官向總統請示取消行動,得到答覆後開始著手撤離。但此時又發生狀況,“藍鬍子4”號跟前的EC-130已經沒多餘的油了,它需要到另外一架EC-130旁邊加油,而這需要“藍鬍子3”號騰位置。當“藍鬍子3”號起飛時,旋翼捲起的沙塵遮蔽了飛行員視野,結果它撞到了EC-130上。爆炸和火災造成8名美軍喪生,4人受傷。這8名美軍中有3人是海軍陸戰隊,另外5人屬於空軍。

其他人只能匆匆把受傷的4人抬上C-130,留下8具屍體和5架來不及破壞的RH-53D就撤走了。“鷹爪行動”失敗!

後記

第二天凌晨1點白宮宣佈救援行動失敗,並宣稱行動中只有美軍傷亡沒有傷及伊朗民眾,但很快就被打臉,伊朗找到那具油罐車上人員的屍體。

美軍飛機殘骸

伊朗在沙漠一號現場調查

五個月前伊朗人質危機爆發時,美國國內曾經浮現過越戰後難得的團結。但“鷹爪行動”的失敗讓這氣氛煙消雲散,卡特總統也受到影響,在1980年的選舉中落敗。而霍梅尼卻聲望暴漲,伊朗國內反美情緒更大了。

美軍屍體和在現場採訪的伊朗媒體

“鷹爪行動”後,雙發都進行了各自的應對,伊朗除藉機造勢譴責美國赤裸裸的入侵外,還把人質分散關押,增加武力營救的難度。美軍則成立由6名將軍領導的調查團對“鷹爪行動”進行調查並很快又制定“蜜獾計劃”(Project Honey Badger),該計劃更加龐大,參與營救作戰的部隊達到營級規模。

為投送部隊,3架C-130改裝為YMC-130H,該機機身上安裝有30枚助推火箭,可以讓YMC-130H進行短距起落。1980年10月29日,一架改裝好了的YMC-130H在進行短距降落演示時由於助推火箭故障導致整機燒燬。

進行短距降落演示的YCM-130H

轉眼,這架YMC-130H就燒燬了

這次意外並沒打斷計劃,各種準備工作還在繼續,1980年11月卡特總統在大選中落敗後,該計劃才被中止。

1980年9月22日兩伊戰爭爆發,外界認為這是伊朗態度的轉折點。1981年1月20日,在卡特總統卸任幾分鐘後,伊朗釋放了全部人質,為其444天的伊朗人質危機結束。

“鷹爪行動”的失敗催生了美軍“特種作戰司令部”(USSOCOM)和第160特種作戰航空團的建立。此後MH-47,MH-60,CH-53E等具有特種作戰裝置和能力的直升機被用於執行特戰任務。1981年美國國防部啟動三軍聯合高階垂直起降飛機專案(JVX),這就是後來的V-22“魚鷹”。

被遺棄的RH-53D,已經成為伊朗民眾休閒好去處

伊朗兒童在廢棄的RH-53D上玩耍

被遺棄在沙漠裡的6架RH-53D,“藍鬍子2”和“藍鬍子8”後來被編入伊朗海軍服役。

時光匆匆,“鷹爪行動”過去已近40年,波斯灣卻依然風起雲湧,美伊兩國的敵對也延續至今。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戰爭形態正在劇變:俄2025組建機器人軍隊,軍人處境將更為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