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可能名氣上是加特林會更大一些,不過論實戰上的威力,馬克沁機槍更輕一些。畢竟馬克沁機槍比加特林晚了20多年才被髮明出來,肯定會比加特林更加的優秀。實際上馬克沁機槍算是世界上第一個自動武器,以火藥燃氣為能源,每分鐘能發射600發子彈。馬克沁機槍對於後期的戰爭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說直接改變了人類的戰史。這種重機槍的殺傷力根本不是傳統步槍能夠比擬的。

1884年,一個叫做海勒姆·史蒂文斯·馬克沁的貧窮美國人,向歐洲展示他的發明成果:一挺全自動機關槍。他堅信,他的發明將改變戰爭,改變這個世界。他很快就要發財致富了。但是現實卻狠狠地給他來了一掌。因為歐洲貴族們像看小丑一樣看著他,像看動物馬戲一般看著他的發明。“這個玩意太好玩了!”“這個小東西太精彩了!”唯獨沒有一個人問問價格,也沒有一個人下個訂單。海勒姆·史蒂文斯·馬克沁無精打彩地垂著頭,回到家裡算了一筆帳,沒想到這個發明不僅沒有發財,還賠了積蓄多時的存款。

當時在歐洲戰場,人們崇尚的是光榮的騎兵衝鋒與敲著有節奏的軍鼓,整齊的佇列向敵人進軍的騎士精神。對於這種全自動機槍,凸顯不了貴族品質、騎士精神的物件,怎麼可能有進戰場的機會呢?

讓海勒姆·史蒂文斯·馬克沁沒想到的是。在歐美不受人待見的全自動機槍,卻讓非洲殖民者認為是上帝賜於他們的利劍一把。

因為在非洲,雖然殖民者仗著船堅槍利,對當地的黑人土著居民有著壓倒性的優勢。但是有兩個問題是殖民者一直解決不了的:一、無法讓當地黑人居民產生一種“白人無法戰勝”的神思想。二、一旦黑人土著用人海戰術的話。殖民者雖說最後也能獲得勝利。但是避免不了大量的人員傷亡。而這二點,殖民者相信全自動機槍能夠完美地解決這兩個問題。

1891年,一名德國軍醫就使用機槍對殖民地的反抗者進行了反擊並獲得勝利。1898年,在蘇丹暴發了馬赫迪起義。在最後一戰恩圖曼戰役中,蘇丹人召集了20000人,來進攻英國人。而最後的戰果竟是蘇丹人足足損失了15000名勇敢的士兵(也有一說為11000名)而這些陣亡的人基本上全部是死於全自動機槍的槍口下。據說英國人也只付出了幾十人傷亡的代價。這個結果讓英國人也不禁後怕,不斷喃喃自語道:“這不是戰爭,這簡直是屠殺”。

西方人也開始慢慢習慣了這種單方面的屠殺機器。曾經在封建清朝的中國,也出現了它的身影:東郊民巷的幾百西方侵略者憑藉著幾挺機槍,就擊退了上萬義和團的圍攻。光緒三十年(1904年),英軍入侵西藏。在一場戰鬥中,在幾挺機槍下,就倒下了幾百藏軍。就連操縱機槍的一名英軍也在戰役結束後,寫信給他的媽媽說道:“對於這場殺戮,我如此噁心。以致於停止開火。但是將軍的命令是儘可能多地屠殺藏民。”

但是在歐洲的軍界,仍然沒有人動心。因為他們認為歐洲的高貴民族不會被機槍“玷汙”。這就在歐洲造成了一個很有趣的局面。一方面,歐洲軍界都在比著誰的船堅,誰的炮利。一方面,馬克沁機槍深居冷宮無人識。

一戰時,德國人使用了一部分機槍。在索姆河戰役中,英法聯軍對德軍發動總攻擊。英法聯軍的步兵,像潮水一樣衝向德軍陣地。他們進攻的是弗裡茨·馮·貝洛將軍指揮的德國第二集團軍所轄的8個師,該部隊在喬克高地一帶安設了數百挺馬克沁機槍。當英法聯軍進入機槍射擊範圍以後,德軍埋伏的馬克沁機槍突然開火,聯軍士兵被成片的掃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史》記載,英法聯軍在這一天陣亡了60000人,絕大部分都是被馬克沁打死的。

正如丘吉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回憶錄》中說道:“ ‘一戰’爆發時,雖然在戰略上明明是德國人在進攻,法國人在防守,但在戰術細節上,法國人只要一看到德國人,就像打了雞血一樣,穿著他們的紅褲子,高喊著‘法蘭西萬歲’和‘拼刺刀’類似的口號,伴隨著雄壯的《馬賽曲》向德國人發動自殺性衝鋒。”

馬克沁機槍的威力被意識到以後,各國開始裝備各式各樣機槍。英國迅速生產由馬克沁改進而來的7.7mm維克斯機槍;法國則大量裝備了導氣式的哈奇開斯機槍;美國開始裝備路易斯機槍;等等。

1916年,海勒姆·史蒂文斯·馬克沁離開了這個世界。他走的並不寂寞。因為他的發明已幫他湊集了足夠的人手。

《武器裝備百科全書》說:“馬克沁機槍的出現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自從拿破崙時代起曾經使用過的戰術完全沒用了”。

從此以後,面對機槍的存在,密集式衝鋒成了送命戰術。防守一方裝備馬克沁以後,只需要很少的兵力,就能獨擋大批敵軍的進攻。參戰雙方也開始偵查對方火力部署情況,同時,機槍陣地也成了被炮火重點照顧的物件。在抗日戰爭時期,我軍很多機槍陣地剛開火不久,就會被日軍迫擊炮攻擊。我軍只能通過不斷地變換射擊陣地和加固陣地,防止機槍點被日軍炮火攻擊。

縱觀人類整歷史,能夠導致一場戰爭的程序為之改變的、並能影響整個武器發展方向的,除了馬克沁機槍以外,似乎沒有第二件武器,可以達到這樣的程度和高度了。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中國軍人用了100多年的“雙排扣”,為啥在2007年突然換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