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結束後,中國引進了大量俄製武器,陸海空軍都有,其中引進專案花費最多的就是1995年啟動的蘇-27SK專案,前後花費超過1000億人民幣,比過去中國航空工業總投資還多,中國空軍擁有了和日本F-15相匹敵的大型雙發戰鬥機,空中態勢慢慢走向平衡,蘇-27戰鬥機由於具備機動性好,航程大,掛載多,機體大,潛力足的特點,所以,某些國內廠家技術人員認為可以持續產生最少40年!
引進蘇-27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不僅僅包含蘇-27SK型號的許可證製造,而且包括了後續蘇-30MKK,蘇-30MKK2戰鬥轟炸機的引進,而且包含大量的武器彈藥發動機進口,中國空軍海軍拿到俄製飛機之後,最大的感覺是機動性好,飛行時間翻番,威力無比但是特別消耗體力,而俄羅斯人特別不理解的是:你們這麼喜歡我們的飛機,為啥不愛買我們的導彈!
俄羅斯人很難接受的事實:蘇-30MKK戰機掛載中國霹靂12導彈
對於原裝的蘇-27和蘇-30戰鬥機來說,主力空空導彈就是R-73近距格鬥空空導彈和R-77中距空空導彈,R-73導彈機動性比中國霹靂-8更好,而俄製R-77空空導彈射程和機動性都比中國霹靂-12中距空空導彈更好,廠家宣稱射程高達100公里,最大過載40G,而中國導彈才有70公里,38G,差距明顯。
實際情況如何?我們看看俄方公開的R-77導彈射擊包線,僅僅針對非機動直線飛行目標,就可以看出很多問題來。
R-77導彈射擊包線
我們先看看最大射程,先看右側包線,代表迎頭攻擊,可以看到導彈最高射程100公里,目標飛行高度20公里,導彈最大發射高度20公里,這也超過了蘇-27戰鬥機飛行高度,適用於米格31截擊機,大家都知道,現在很少飛機飛20公里那麼高,作戰最大高度大多在10公里,這個高度下,導彈迎頭射程只有50公里,5公里高度攔截,導彈射程縮減到25公里,海平面發射,導彈射程15公里!
我們看左側的曲線,尾追最大射擊距離不到30公里,僅僅是迎頭的三分之一不到,而海平面追擊敵人目標,導彈射程則縮減到4-5公里,幾乎和紅外格鬥導彈差不多!
中國霹靂-12導彈,名義射程70公里
中國霹靂-12導彈射程比較近,和俄羅斯R-77有差距,但是這也不代表實情,中國不具備飛行高度20公里的戰鬥機,所以測試高度就比較低,高度低空氣密度大,阻力更大,射程就受影響,這是一個方面的因素。
另外一個方面因素,中國和俄羅斯導彈測試標準不同,中國採用了美國標準,可能的最大射程大多在11公里高空,敵我雙機0.9馬赫直線對頭飛航模式,按中國標準,俄製導彈最大射程只有40多公里!20公里高空發射極限資料,不存在太大作戰意義,很難找到那麼高飛的目標。
這其實還不是最關鍵的問題,在現代空戰中,導彈導引頭的抗干擾性能,比單純的導彈射程更有實戰意義,而俄羅斯導彈導引頭技術長期無力升級,抗干擾能力低下,而中國霹靂-12導彈導引頭,雖然同樣脫胎於R-77導彈導引頭,但是採用數字技術升級後,不斷採用軟體升級的辦法升級導彈資料庫,提升抗干擾能力,天長日久積累下來,作戰能力天差地遠!
事實上,俄羅斯人宣傳的100公里射程,中國的70公里,這都是極端理想情況下的資料,實際作戰,考慮到敵機機動,電子干擾等因素,導彈發射距離大多在20-30公里之內,所以,這點射程差距根本不算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