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烏茲別克陸軍向媒體公開了烏軍近年來所接收到的一批新裝備,其中的一款行動式防空導彈引起了各大軍媒和網友的關注。從烏媒的照片看,該防空導彈的發射模組上有著SK-18的標記,而經過對比辨認後可以確認,這就是中國航天新樂公司推出的外貿產品:前衛-18行動式防空導彈。該彈自2002年首次在珠海航展上亮相,距今已有17年了,雖然它的名氣沒有飛弩-6響亮,但是出口數量其實也是不少的。
前衛-18是航天新樂推出的第三代行動式防空導彈,該彈據悉是在之前的前衛-11的基礎上進行的改進,而前衛-11又是在曾經大量裝備我軍,並有少量仍在服役的前衛-1基礎上進行的改進(前衛-11又被命名為前衛-1G)。所以在發射筒方面,前衛-18與前衛-1有大量相似的地方,但是在電池和給導引頭製冷的冷凝罐等配件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而這也是區別他們的特徵之一。
圖為前衛-18的彈體。前衛-11相比於之前的前衛-1,主要是在引信和紅外訊號處理方面做了改進,其使用了鐳射近炸引信,起爆概率相比於老引信的概率更高,可靠性更好,殺傷方式則仍然是破片殺傷。該彈在系統重量上有所增加,其包括髮射筒的完整狀態要比前衛-1重0.9公斤。不過該彈的攔截包線基本和前衛-1一樣,最大射高4000米,最低攔截高度30米,最大有效攔截斜距則是5000米,最大過載16G。
圖為泰國海軍陸戰隊引進的前衛-18。而相比於前衛-11,前衛-18的重量再次增加,而且增重幅度還不小,全系統的重量達到了18公斤,其中發射筒重4公斤,供電和擊發機構重1.7公斤。不過雖然系統重量增加了,但是導彈的射程基本沒有變,還是5000米,射高也是4000米,導彈的飛行速度也沒變,仍然是600米/秒。不過前衛-18的最低攔截高度降低到了10米,基本封死了超低空目標的低飛極限。
最低攔截高度的降低主要是得益於該彈導引頭的改進,其使用了雙波段紅外導引頭,對來襲目標的蒙皮表面的紅外熱訊號也有很好的探測跟蹤能力,所以前衛-18具備全向攻擊能力。而在抗干擾演算法方面,前衛-18也有進步,其抗多發紅外誘餌彈的能力很強。2018年在珠海航展上展出的前衛-12已經是號稱能同時抗8枚紅外誘餌了,相信同一廠家出的前衛-18也不會弱。而在導彈壽命方面,該彈在儲存良好的情況下,一次可存放10年。
在前衛-18推出之後,由於其效能先進,使用便捷,所以沒過多久也就打開了國際市場。從這些年國際媒體的一些新聞來看,前衛-18至少出口過三個國家和地區,最早是卡扎菲時期的利比亞進口過一批,後來利比亞大亂後,這些導彈也是到處流散。據說在利比亞,前衛-18有過擊落米格-23的記錄,但是沒有相關資料的證實。再就是巴勒斯坦的哈馬斯武裝手裡出現過前衛-18的SK-18發射裝置,但是沒有完整的彈體和發射筒出現。
利比亞之後就是泰國海軍陸戰隊有引進,該彈在泰軍中評價較高,主要是拆裝使用方便,它只有帶彈的發射筒、供電擊發裝置和冷凝罐三部分,從包裝盒裡拿出了裝上之後立馬就能打。而且導引頭對小目標的捕捉也很可靠,根據泰軍陸戰隊的打靶視訊可以證明,前衛-18的導引頭可以捕捉海爾法大小的空地導彈的訊號,只要目標速度不超過300米/秒,該彈都能有較高的攔截概率。
-
1 #
-
2 #
這貨只能攔截直升機,客機,貨機,巡航導彈,戰鬥機不行
-
3 #
大哥我錯了,別瞄我
中國便攜防空導彈型號太多,真記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