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貝卡谷地空戰這麼複雜的一個戰例,如果要相對詳細地用一篇文章篇幅寫完,文章必定會很冗長和難讀(穿甲哥僅僅上半部分的初稿就長達10000餘字,下半部分的篇幅甚至更長)。

加之作者本人精力有限,穿甲哥計劃將貝卡谷地空戰拆分成上下兩部分來寫,上篇寫以色列人摧毀敘利亞防空網路的行動,下篇分析敘以雙方的空戰過程和“82:0”結果的真實性和合理性,並在最後站在敘利亞一方的角度上對這次戰例進行一個總結和分析。

以下是本文的上篇:

↑對於1982年的貝卡谷地空戰,已經有太多太多的專業資料或是相對不那麼專業的網路自媒體曾用各種方式進行過記述和分析。但穿甲哥發現,此前大部分能夠在網路上的文章都是基於以色列方面公佈的戰鬥過程和結果撰寫的,其敘事角度也多站在以色列一方,且其中不乏有對以色列所謂“82:0神戰績”的大肆渲染。

而顯然,王婆賣瓜都知道自賣自誇,何況是打了勝仗的以色列人,當然也是會極盡宣傳誇大之能事的。以軍鋪天蓋地的單方面宣傳,加之敘利亞方宣傳的無力和媒體報導的口口相傳、越誇越神,貝卡谷地空戰以色列對敘利亞“82:0”的“逆天戰損比”從此傳遍了世界,也成為了許多網路撰稿者津津樂道的寫作題材。

↑而據穿甲哥通過各種渠道蒐集到的資料,在貝卡谷地戰鬥結束之後,蘇聯曾祕密派遣了一支高級別調查團前往實地進行考察,並且在敘利亞軍中採集實戰經歷和相關的戰況。可以確定的是,以色列空軍並沒有在作戰中全身而退,肯定也是蒙受了一定的戰機損失和人員傷亡,但至於以色列空軍究竟損失了多少戰機和飛行員,又是一個充滿爭議的問題。

但由於當時保密的需要,且前蘇聯時期的資料到今天很多已經難以查證其真實性(有所謂的蘇聯方面解密資料給出了以色列對敘利亞的空戰戰損比為47:23,穿甲哥覺得好像又有些矯枉過正了)加上穿甲哥對俄語一竅不通,穿甲哥在這篇文章裡就不採用蘇聯方面的資料了。

(應平臺要求,上傳到文章中的阿拉伯語資料截圖經過了打碼處理,敬請理解)

↑但柳暗花明又一村,穿甲哥在某阿拉伯國家網站上搜集到的一份冗長的阿拉伯語資料中,從敘利亞的角度較為詳細地描述了貝卡谷地空戰的始末和全過程(不要問為什麼穿甲哥能處理阿拉伯語的資料,這是屬於穿甲哥的小祕密)。

這份資料比穿甲哥此前見過的所有關於貝卡谷地空戰的報導乃至是學術研究都要詳盡,若是全部翻譯成中文,粗略估計也要超過25000字。

雖然這份資料也不見得就與史實完全吻合,但也算是能夠讓穿甲哥藉助其中的一些寶貴記載,從至少就國內而言是一個幾乎是前無來者的角度,用更多的當時的敘利亞的視角向觀眾老爺們呈現這次被以色列吹得神乎其神的1982年貝卡谷地空戰了。

↑那麼在這篇文章中,穿甲哥將有重點地向大家講述一些在這次貝卡谷地空戰中,此前以色列或是西方資料中極少被提及過、或是分析存在一些不合理性的一些戰術或是技術細節,並在文章的最後一個部分拋磚引玉,淺談一下穿甲哥理解的貝卡谷地空戰。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但穿甲哥不求挖掘出絕對的真相,只求帶領各位讀者老爺從一個更理性的角度去分析和看待這場發生在30多年前的空戰。同時,在這篇文章裡,我會盡量回避政治和宗教問題,為了便利讀者閱讀,也會盡量淡化具體的人名和地名。僅僅將其作為一個戰爭史上的典型案例,從軍事的戰術和技術角度進行分析。


P.S.本文的主要表現內容以文字為主,多數插圖僅僅是為了保證各位讀者老爺的閱讀體驗,以不至於看著一大堆冗長的文字犯困。因此若文中的插圖有穿幫或是圖文不符、圖文無關等不嚴謹的地方,還請各位讀者老爺海涵。

下面,正文開始。

一.1982年6月8日前:貝卡谷地空戰的歷史背景及序幕

文章的第一部分,穿甲哥簡單地介紹一下貝卡谷地空戰中,或者說第五次中東戰爭發生的背景,以及貝卡谷地空戰發生前,以色列對黎巴嫩南部地區軍事行動的基本概況。

↑自1981年以來,以色列一直對黎巴嫩特別是其南部地區虎視眈眈,並希望藉此機會消滅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LO)。同時,以色列也以圖通過一場戰爭將敘利亞在黎巴嫩地區的軍事存在驅逐出去,從而在黎巴嫩地區建立一個親以政權,以解決長期存在的巴勒斯坦問題。

看完以色列自身入侵黎巴嫩的得失利弊,讓再我們放眼當時的以色列周邊國家乃至整個國際社會,同樣也是亂成了一鍋粥:

1.1982年4、5月間,兩伊戰爭進入緊張階段,兩國都無暇他顧;

2.支援伊朗和支援伊拉克的阿拉伯國家存在矛盾,阿拉伯世界內部已四分五裂,加之第四次中東戰爭中歸還西奈半島後,埃及、以色列已達成和解,埃及不會介入戰爭,以色列人只需要應付來自東線的敵人;

3.英國和阿根廷也在南大西洋的馬島發生戰爭,轉移著世界輿論和媒體的注意力;

4.美蘇長期以來的冷戰對峙,讓一場地區性的區域性熱戰在那個年代並不算是師出無名,這也為以色列出兵黎巴嫩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外部條件。

↑1982年6月3日,以色列駐倫敦大使史羅莫·阿爾果夫(Shlomo Argov)遭到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成員暗殺並受傷。次日,即1982年6月4日,以色列便以此為理由開始出動戰機轟炸西貝魯特和黎巴嫩南部地區,並炸死炸傷數十人。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對黎巴嫩發動的地面入侵開始,以色列軍隊滲透到黎巴嫩邊界,與巴解組織部隊和黎巴嫩民兵進行了激烈的戰鬥。

↑駐紮於黎巴嫩的敘利亞正規軍在6月6日至8日期間基本上處於一個按兵不動的狀況。敘利亞的軍事活動僅限於派遣一些飛機對進犯的以色列飛機進行小規模的攔截。

在這三天的小規模空戰中,敘利亞空軍方面有1架米格-21和3架米格-23戰機在與以色列F-15和F-16戰鬥機的戰鬥中被擊落,而以色列方面則沒有損失任何一架飛機。

↑值得一提的是,在1982年6月8日,即貝卡谷地空戰的前一天,雙方都有些山雨欲來風滿樓、摩拳擦掌的意味了。

以色列在此前的數月間,已經多次派出特殊改裝過的RF-4偵察機飛至貝卡谷地邊緣地帶,對其中的SAM-6防空導彈陣地的具體位置進行拍照偵察。

↑而敘利亞方面在1982年6月8日晚向貝卡谷地地區加派了3組SAM-6地空導彈系統,加上原有的16組,使得貝卡谷地中的敘利亞防空導彈系統總數達到了19組。

但由於敘利亞指揮層認為以色列人的目標僅僅是巴解組織,即便進攻黎巴嫩也最多隻會深入黎巴嫩邊境約40km,加之此前以色列人的確也曾宣稱出兵的目標僅僅是為了保護以色列北方地區免受巴解組織導彈的襲擊,因此這三組新的SAM-6也只是被佈置在了距離戰區有一段約30km“安全距離”的地方。

↑6月6日至6月8日的地面入侵中,以色列也僅僅是佔領了貝卡谷地邊緣的幾個高地。但這看似無關緊要的細節,卻是將以色列推向最終勝利的一個重要砝碼:在黎巴嫩邊境巴魯克山區的這些高地,能夠俯瞰位於貝卡谷地中的敘利亞部隊。

以色列人為了打敘利亞人一個出其不意,也可謂是用了許多“土辦法”:他們將原本是空對地導彈的AGM-78反輻射導彈進行改裝,將其變為地對地反輻射導彈,並以三聯裝發射架的形式安裝在M809卡車上,並部署在前文所提到的可以俯瞰貝卡谷地的高地上。上圖即為經過改裝的AGM-78反輻射導彈發射車。

↑同時,以色列還在這些高地上祕密部署了裝備“銅頭”鐳射制導炮彈的炮兵部隊。這些火炮能夠在掩體後發射制導炮彈,炮彈經過一個高拋彈道到達目標上空,再隨著由特種部隊手持裝置或是機載鐳射導引裝置發出的鐳射制導訊號精確地命中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陸基型的AGM-78和發射制導炮彈的炮兵部隊,至少在穿甲哥曾瀏覽過的國內資料中是從未提及過的。

可能有的觀眾老爺讀到這裡會犯迷糊了:不是講空戰嗎?怎麼扯到炮兵身上來了?坐穩了,這就是以色列人的一個高明之處。其中的玄機,還且聽穿甲哥我慢慢道來。

下面是穿甲哥關於以上所述的自問自答環節,算是對所有這些資訊的一個總結和分析。當然,所有這些問答都還是會站在敘利亞的方面來進行。

問:為什麼敘利亞軍隊眼睜睜看著自己人捱了以色列空軍的炸,卻不立刻傾巢而出對以軍地面部隊進行反撲呢?

答:刨去政治和國際輿論方面的考慮,僅僅從戰術角度上看,敘利亞軍隊也不是傻子,他們也知道在與以色列地面部隊交戰之前需要先通過空戰和防空作戰壓制以色列空軍,從而取得戰場的制空權、保障地面部隊的推進,而不是在沒有戰場制空權的前提下傻乎乎地迎著以色列空軍的炸彈和導彈盲目進行地面戰場的進攻,從而成為以色列空軍的活靶子。

問:敘利亞在貝卡谷地有部署防空部隊嗎?數量和實力如何?

答:戰前,敘利亞在貝卡谷地就已裝備了16組SAM-6地空導彈系統(在那份阿拉伯語資料中特別強調了,在貝卡谷地沒有部署SAM-2或是SAM-3防空導彈,儘管後者的射程比SAM-6更遠,而這點與以色列方面的資料是有出入的)它們於1981年被部署到貝卡谷地。而且,所有這些SAM-6導彈系統都是相網際網路的,且貝卡谷地中的這整個防空網路都相對獨立於敘利亞本土的防空網路,擁有自己的獨立指揮中樞。

換句話說,他們不僅僅是一個個的SAM-6防空導彈陣地,更是裝備有早期預警雷達、完整指揮排程中樞的一個非常完整的防空網路體系。這對於構建一個強力的防空體系是至關重要的:有了早期預警和合理高效的指揮排程,防空導彈就可以協同作戰,成為一個收放自如、具有彈性的防空網。沒了早期預警提供的以軍飛機動向,僅僅能依靠自身雷達索敵的SAM-6就變成了瞎子;沒有了指揮中樞的調配和合理安排,諸多SAM-6導彈陣地就只能各自為戰、從而被各個擊破。

敘利亞在貝卡谷地部署的早期預警雷達和防空指揮中樞看似無關緊要,也被很多資料和報道所忽視,但卻是撬動此後敘軍慘敗的一個重要支點。在後文穿甲哥會著重分析這一點。

問:那這個時候的敘利亞空軍和防空部隊在幹什麼呢?或者說,他們打算怎麼打敗強大的以色列空軍呢?

答:話說回來,敘利亞人的部署和作戰思路其實也不難理解,用中國的兩個成語說便是:甕中捉鱉、關門打狗。只要想辦法將以色列的大機群引入貝卡谷地,這些預先部署好的SAM-6便能發揮作用,在敘利亞空軍飛機的配合下,在貝卡谷地的天空中擊落一架又一架以色列飛機,從而削弱以色列人的空中優勢,為敘利亞人的地面作戰取得一個良好的開局。

換句話說,在1982年6月貝卡谷地中的敘軍SAM-6早有準備、處於高度戒備的狀態下,以色列空軍無論是在發動大規模地面進攻前先行對貝卡谷地中的敘利亞防空部隊進行先手轟炸,亦或是直接掩護其地面部隊進行進攻,這些SAM-6都是橫亙在以色列飛行員面前的一道死亡屏障。只要以色列空軍選擇通過貝卡谷地地區的防空圈進行作戰,就會無可避免地蒙受重大損失。

↑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東戰爭(又稱贖罪日戰爭)爆發。經過多年精心準備的阿拉伯聯軍在開戰初期就在地面戰場上迅速突破了號稱堅不可摧的以色列巴列夫防線。在上一次中東戰爭中暴揍阿拉伯空軍的以色列空軍面對阿拉伯聯軍的突襲,也迅速組織了反制阿拉伯聯軍地面進攻的空襲行動,結果以色列戰機機群落入了阿拉伯人事先佈置的由SAM-6導彈和其他防空武器構成的防空伏擊圈中。

在這場戰機與防空導彈的對決中,阿拉伯聯軍裝備的蘇制SAM-6防空導彈系統以消耗95枚導彈、自身只蒙受了極小傷亡的代價擊落了共多達64架以色列戰機。

所以可以說,1982年在貝卡谷地的敘利亞軍隊的甕中之鱉之計是有成功經驗的。他們顯然是打算故技重施,再一次用事先設定好的防空伏擊圈再給以色列空軍來一次滑鐵盧。但這一次,以色列人沒有犯和上次相同的錯誤。

↑1982年6月9日清晨,在目標為摧毀貝卡谷地中敘利亞防空設施的Cricket19行動正式開始之前,以色列人最後一次對貝卡谷地中的敘利亞SAM-6導彈陣地進行了空中偵察。不過為了避免打草驚蛇,這次他們沒有派出有人駕駛的RF-4偵察機,而是使用了裝備了攝像頭和資料鏈、行動更為低調的無人機。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無人機在隨後的作戰中也擔負起了為以色列炮兵發射的鐳射制導炮彈指示目標的任務。

↑與此同時,數架以色列CH-53重型電子戰直升機在低空不知不覺地飛躍貝卡谷地邊緣的山區。它們的任務是進行電子情報監視(ELINT\\SIGHT),即監視和獲取敘利亞軍的雷達、無線電通訊等無線電頻率,以此進一步通過無線電活動定位敘利亞SAM-6導彈陣地以及敘利亞軍指揮、通訊節點的確切位置,並在開戰後干擾敘軍的無線電通訊。

↑此外,以色列人還派出了一架由波音707特殊改裝的電子戰飛機。相比於直升機,它能夠搭載功率更大的干擾裝置,因此它的工作便是在CH-53電子戰直升機截獲敘利亞雷達頻率後,通過大功率電子干擾裝置對敘利亞防空導彈的火控雷達頻段進行壓制干擾。

↑在高空,還有一架以色列空軍的E-2預警機待命(以色列一共只有4架這種寶貴的飛機)。它的任務是擔任此次空襲活動的空中指揮所,指揮排程以軍飛機對位於不同位置的敘利亞目標進行打擊,及時清除可能的防空火力威脅;並通過機上的雷達及時發現進入貝卡谷地空域進行攔截任務的敘利亞飛機,並引導負責護航的以軍飛機進行攔截。

2.作戰飛機配置以及攻擊行動

↑以上都是以軍派出的非作戰飛機,而作戰飛機方面,也可謂是分工明確、聲勢浩大。經過穿甲哥對敘、以兩方面資料的對比,基本可以確定,在1982年6月9日的空襲行動中,以色列一共出動了約210架作戰飛機,並分成低空和高空兩個編隊。

其中,低空編隊有20架裝備了專門用來攻擊防空導彈雷達系統的AGM-78反輻射導彈的F-4鬼怪戰鬥機、90架攜帶爆破航彈、燃燒彈和AGM-65反坦克導彈的F-4和幼獅(Kfir)戰鬥機;而在他們上空,高空編隊則由共約100架的F15和F16戰鬥機,負責為低空的對地攻擊編隊護航,攔截一切出現在貝卡谷地空域的敘利亞飛機。

以上所有的這些,從電子戰直升機,到電子戰波音707飛機、E-2C預警機,再到作戰飛機的配置,乃至是我們最早提及的佈置在山區中的地對地反輻射導彈和炮兵部隊,都將在此後的作戰中發揮巨大的且分工明確的作用。

↑在以色列機群集結完畢後,數十架桑森(Samsun)無人機呈有組織的楔形攻擊隊型進入貝卡谷地空域。但這些大小與巡航導彈相仿的無人機上沒有安裝任何武器,而是安裝有特製的角反射器,用以以 特定方式反射敘利亞防空系統的雷達波束,模擬以色列當時大量裝備的F-4戰鬥機的雷達反射訊號。

↑處於高度戒備狀態的敘利亞SAM-6陣地迅速反應,開啟搜尋雷達對來襲的“以色列攻擊機群”進行定位搜尋,並迅速用火控雷達鎖定了朝陣地“來襲”的以色列無人機群,併發射了導彈進行攔截。

但與此同時,以色列人的CH-53電子戰直升機也正在採集敘利亞SAM-6導彈的雷達波束訊號特徵,並藉此定位了SAM-6防空導彈陣地的具體位置,並將上述資訊回傳到了在高空待命的E-2C預警機和波音707電子戰飛機上。

注意:以下的事情都發生在短短的幾十分鐘內!

↑波音707電子戰飛機在受到CH-53回傳的敘利亞雷達訊號後,便在SAM-6火控雷達的頻段上使用大功率無線電發射機進行干擾和壓制。

與此同時,由於SAM-6的火控雷達和搜尋雷達為對付由無人機組成的“以色列攻擊機群”,均屬於持續開機狀態(突然關閉可能會面臨整個雷達電源系統跳閘的問題),因此以色列的F-4戰鬥機得以在60-80km的距離上(即SAM-6的有效射程外)向已經暴露位置的敘利亞SAM-6防空導彈陣地發射AGM-78空地反輻射導彈。

幾乎是同一時間,此前部署在貝卡谷地邊緣山區中的以色列特別改裝版地對地型AGM-78反輻射導彈發射車也將他們所有的導彈傾瀉出來。根據敘利亞方面的統計,平均一部敘利亞搜尋/火控雷達都分到了多達7枚AGM-78反輻射導彈(其中4枚為飛機發射的空對地型,另外3枚則來自預先埋伏好的地對地導彈陣地)。

↑順帶一提,反輻射導彈的制導方式與其他導彈不同,它沿著敵方雷達發出的制導波束一直飛行,直至最終擊中訊號源——敵方防空導彈陣地上的火控雷達。因此,無論是飛機上還是卡車上發射的AGM-78,都是“射後不管”的。特別是F-4戰機,在發射完導彈後可以立刻掉頭,迅速脫離。

↑根據那份阿拉伯語資料上的記述,由於雷達受到強烈干擾,有的敘利亞SAM-6導彈陣地指揮官選擇了將雷達的功率調至最大值,以期以此對抗以軍波音707飛機的電子壓制。但這隻會讓他們的雷達訊號特徵在以色列AGM-78反輻射導彈的導引頭上更加明顯,反而大大增加了自身被定位和命中的風險。

有的指揮官則相對明智得多,當他們發現將雷達調至最大功率也無法對抗以軍的電子干擾後,很快意識過來這可能是一個陷阱,並及時關閉了雷達,這就極大地降低了其被反輻射導彈命中的概率。也正因如此,以軍的第一輪空地一體突襲並沒有成功摧毀所有SAM-6導彈系統的火控雷達,只是擊毀了其中的一大部分。

↑在以色列從空、陸兩方面同時向敘利亞SAM-6導彈陣地發動反輻射導彈攻擊的同時,預先埋伏在貝卡谷地邊緣山區中、裝備銅頭鐳射制導炮彈的以色列炮兵也開火了。

它們的目標是部署在貝卡谷地中的敘利亞早期預警雷達和之前被電子偵察定位的敘利亞機動指揮所和重要通訊站和資訊處理節點。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作戰中鐳射制導炮彈的引導工作主要由無人機來完成。

↑早期預警雷達就是區域防空的眼睛,而指揮、通訊節點便是它的大腦和神經。手腳(指地空導彈陣地)已經遭受痛擊的敘利亞防空部隊,此時的神經和大腦又已被切斷,可謂已經是大勢已去。

縱使還有殘存的SAM-6導彈陣地,或是肩扛式地對空導彈、高炮,在沒有搜尋雷達的資訊支援、缺少空情指揮中心的統一排程的情況下,最多也只能守住頭頂上的一小片空域。

說白了,現在缺乏搜尋雷達的敘利亞空防部隊已經不可能獲知以色列飛機的動向了;即便能夠掌握以軍飛機的動向,在指揮、通訊節點被大量擊毀,己方無線電通訊已被敵方截獲並干擾的情況下,資訊也不可能被有效及時地傳達到各作戰部隊;況且,敘軍武器庫中最強有力的防空之盾——SAM-6地空導彈系統已經在第一輪空襲中被摧毀了大半。

各自為戰,被各個擊破就幾乎是必然的結果。

↑在由攜帶AGM-78的F-4戰機和地面發射平臺、發射制導炮彈的炮兵部隊組成的第一波攻擊後,緊跟著的便是由100架F-16和F-15護航的90架幼獅和F-4戰機組成的第二波攻擊。他們攜帶爆破航彈、燃燒彈、集束反坦克炸彈和AGM-65反坦克導彈。

AGM-65反坦克導彈和反坦克集束炸彈用以攻擊在上次攻擊中倖存的SAM-6導彈發射/運載車和雷達,爆破和燃燒航彈則用於攻擊貝卡谷地中的敘利亞軍指揮所(尤其是重要的加固指揮所)、無線電中繼站、部隊集結地和彈藥庫,以期徹底癱瘓敘利亞軍隊在貝卡谷地地區發動有效反撲的能力。

而由於在此前敘利亞軍的防空系統已經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因此第二次空襲沒有遭到任何有效的防空火力反擊。而失去防空系統保護的敘利亞地面目標也就成為了以軍戰機唾手可得的肥肉。

重要的事情再重複一次——以上的所有事情都發生在短短的幾十分鐘內!所有SAM-6陣地更是在攻擊開始後的6分鐘內就喪失了作戰能力!

3.棒打蛇七寸,樹倒猢猻散——攻擊行動的結果和分析

即便是來自阿拉伯國家的阿拉伯語資料中,都不得不承認以色列的這次突襲是非常成功的,同時承認這次空襲行動使得敘利亞在貝卡谷地苦心經營了數年的防空網則徹底覆滅。

↑在空襲行動結束時,敘利亞軍部署在貝卡谷地的19組SAM-6地空導彈系統中,17座全毀,2座嚴重受損。且在貝卡谷地中所有的敘利亞早期預警雷達、大部分空防指揮所和資訊節點也都被摧毀。而且在整個空襲結束前,沒有任何一處敘利亞SAM-6導彈發射陣地是能夠恢復作戰能力的。

而以色列方面,除去用作誘餌的無人機外,無論是作戰飛機還是輔助支援飛機都無一損失。

↑至於說分析,其實單就以色列人對敘利亞防空設施的突襲來說,可謂是一次軍事史上的典例。但對於敘利亞人來說,此次貝卡谷地之戰的失敗的原因也並不在於他們防備鬆懈。只能說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而且本身單純的地面防空作戰相對於空襲來說就是被動的。

↑穿甲哥在此前的許多文章中都曾強調,戰爭不是一物降一物的鬥獸棋,而是一場團體合作的博弈,雙方體系配合的對抗。

一場在開戰前雙方硬實力基本旗鼓相當的戰爭的成敗,往往不在於雙方的兵器有多麼先進,而是在於其指揮層面能否保證自身作戰體系配合鏈條的完整,而儘可能打亂對方作戰體系配合的有序和完整。

簡單來說,就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前方的“兵馬”看似乎是完成戰鬥的主體,但若沒了後方“糧草”的支援,作戰能力也會急劇下降。

↑戰機的效能再先進,但只要它們與基地的無線電通訊被擾亂或是機上的導航定位系統出現錯誤,他們就不能即使地對戰線上的預定位置進行支援,也就不能發揮它應該發揮的作戰效能;

前線的坦克效能再強大,但只要為其提供燃料、彈藥補給的卡車被敵軍擊毀,他們很快也就會陷入彈盡糧絕的困境。以上的通訊、指揮、後勤,看似都是裝備強大效能背後的“軟”實力,卻是支撐裝備正常發揮其作戰效能必不可缺的支撐,更是保證整個作戰體系的配合鏈條能有機、高效協同的粘合劑。

↑要打破敵方作戰體系的配合鏈條,往往就需要出其不意、跳出慣性思維的作戰部署,而且戰術的切入點往往與敵軍的自大或是思維僵化是密切相關的。

我們用《三國演義》舉幾個很簡單(但有可能不一定嚴謹)的例子,在三國的故事中,不乏有烏巢燒糧、火燒赤壁這樣以少勝多的案例,而且二者取勝的途徑於貝卡谷地空戰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

袁紹軍十分強大,那我們曹軍不必和他們正面硬剛,抓住敵方謀士許攸反叛、烏巢守將淳于瓊疏於防守、袁軍整體較為輕浮自傲的良機,突襲袁紹軍的屯糧地烏巢,將其一把火燒盡。沒了糧食,袁軍也就喪失了長期與曹軍對峙的本錢,且其軍心也會陷入焦慮、混亂和急躁冒進的心理,從而更容易犯下更多的錯誤,為曹軍的勝利爭取更多的機會。

曹軍十分強大,那我們孫劉聯軍也不必在曹操預先佈設好的長江戰線上他們正面硬剛,他們認為我們不敢出戰,那我們便使出詐降的苦肉計,並且乘著風向的突然變化,設計一把火將曹營和他們的艦船點著。曹軍在蒙受巨大損失之後,其在戰前對作戰的部署和預算必定都會被極大地擾亂,從而會考慮最終退兵。

以上的兩個戰例,都不是通過一次殺傷大量敵軍有生力量的方法來開啟勝利的大門,而是對敵軍作戰體系中的關鍵節點進行突然的打擊,從而讓敵方的整個作戰體系陷入紊亂,進而削弱敵方的作戰能力。

↑貝卡谷地空戰中的以色列人也是如此。敘利亞人花費了數年時間在貝卡谷地中佈設了精良的防空火力網,以期在以軍進攻時削弱我軍的空中優勢,並對以空軍造成較大損失,同時讓缺少空軍掩護的以色列陸軍陷入糟糕的境地,最終使得戰爭的天平向敘利亞一方傾斜。

但只要想辦法引誘敘利亞導彈的火控雷達開機,並且在這個時間視窗中把他們中的大部分消滅,便可以在敘利亞導彈恢復作戰能力前,趁著其防空系統遭到突然襲擊喪失作戰能力進一步消滅其指揮、通訊節點,從而讓整個貝卡谷地地區的敘利亞空防乃至空軍指揮體系陷入短期內不可能恢復的混亂和遲滯狀態,便足以讓以軍飛機奪取貝卡谷地空域的制空權並支援其地面部隊完成既定的戰術戰役任務。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使用以地面平臺發射的反輻射導彈打擊敵方導彈火控雷達、用發射制導炮彈的炮兵摧毀敵方的空防指揮、資訊節點,用地面部隊的火力配合空襲,確實是在“空襲”這一概念中加入了一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新鮮元素。僅這一點,就足以讓貝卡谷地空戰第一天(1982年6月9日)的空襲行動載入史冊。

↑看上去很高明?1982年的以色列人就是這麼做的。當然,這背後還有很多電子偵察、電子干擾和壓制等技術細節,但介於篇幅有限,穿甲哥在這裡就不詳細介紹了。

因此綜上所述,以色列人其實並不完全是依靠更先進和強大的裝備戰勝敘利亞人的,他們依靠的更多是智慧和計謀。中國的老話說得好,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避其鋒芒, 抓住作戰中瞬息萬變的天時地利人和之良機,從敵人的軟肋下手,從而使對方的作戰體系陷入混亂,讓自己往勝利的懷抱中靠近一步、再靠近一步。

其實,這樣經典的智取案例在世界軍事史上還有太多太多,穿甲哥也希望在以後的文章中能和讀者老爺們分享一二。

那麼,如無意外的話,貝卡谷地空戰系列的下篇將會在2020年的1月和各位讀者老爺見面。一言為定,咱到時候不見不散,也謝謝各位讀者老爺,尤其是各位軍迷朋友們長期以來對穿甲哥的鼓勵和支援。

最新評論
  • 1 #

    米格21 23對抗 f15 f16 還幼師。不是一個級別啊。 放到現在以戰機數量 先進度也比大多數國家先進

  • 2 #

    糾正一下,地對地導彈我看過一個資料背稱為狼式地對地反輻射導彈

  • 3 #

    上下間隔時間有點長啊,期待中

  • 4 #

    這篇文章比以前的文章進步大,最大的優點是敘事方式,結構嚴謹而完整。非常好。

  • 5 #

    敘利亞及蘇聯電子技術落後導致! 為啥你不能干擾以色列的雷達電子裝置,而你被輕易干擾

  • 6 #

    掌握國際話語權很重要!有了這個前提,什麼神話奇蹟都能製造。

  • 7 #

    其實美打伊,損失已大,死傷幾萬人,飛機,坦克無數,只是西方亂吹而也,

  • 8 #

    敘以空戰在敘利亞地盤上空,你要是擊落以色列戰機殘骸、飛行員應該可以找到吧?

  • 9 #

    我倒是看過蘇軍調查團的報告,但是好像蘇軍的調查報告對戈蘭高地的薩姆-6攻防戰著墨不多,主要是後一階段的空戰。

  • 10 #

    當年《參考訊息》轉載外媒報道貝卡谷地空戰 我還記得描述的場面 天空到處都是飛機 防空導彈追在飛機後邊 飛機拼命擺脫 天空中佈滿了飛機和導彈留下的複雜軌跡 大意如此

  • 11 #

    國際政治瞬息萬變!

  • 12 #

    除了開頭略顯冗餘,後面寫得有如剝繭蠶絲,精彩

  • 13 #

    但凡有一架以色列飛機殘骸被敘利亞找到,82:0的牛皮就會被吹破。但可惜並沒有。

  • 14 #

    以色列最害怕的國家德國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美國油路斷了,俄軍蘇35掌握制空權,庫爾德運油車隊被炸成火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