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頭盔,大家可能都不陌生,即使是像小兵兵這樣只能在遊戲中戰鬥的新手,也知道落地的第一時間先要找個頭盔保保命。
但與遊戲不同,士兵在戰場上佩戴頭盔的目的,可不僅僅是用來對付子彈的。
據統計,士兵在戰場上的傷亡,75%是由炮彈、手榴彈等炸彈的碎片擊中所導致的,而頭盔正好可以幫助士兵們,在一定程度上抵擋這類隨機的AOE傷害。
事實證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頭盔至少保護了7萬名美軍士兵的生命。
而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不論是早期士兵頭上的“大鐵鍋”,還是現在使用各類複合材料的戰術頭盔,都能夠代表各國對於軍用頭盔研發的重視程度。
可是,在發展的過程中,總是有那麼幾位大佬,他真的不走尋常路啊!
眾所周知,一般軍用頭盔都是以圓形為主,而這樣設計的原因,就是在流彈或彈片擊中頭部後,可以有效減小彈片對於頭部的衝擊力,同時也便於碎片滑落,防止濺射到其他作戰單位。
可我們的老朋友印度,在頭盔研發方面依舊走出了自己的另類風采。他們不僅把頭盔設計成了方形,而且還在上面多加了一條“毛巾”,這亮眼的操作更是再一次沒有辜負我們的希望。
而事實上,在印度軍隊中大部分的士兵都佩戴的是圓形頭盔,而方形頭盔的存在,是為那些在印軍中的錫克族士兵們專門定製的。
因為,依照傳統,錫克族的士兵即便是上了戰場,也必須要用頭巾包住頭髮,而方形頭盔相較圓形頭盔更加不容易使頭巾脫落。
只是,這條“花毛巾”要只用來擦擦汗也就罷了,可真要是拿來抵擋那些爆炸產生的碎片….算了,實在是不敢想象啊。
而為了解決錫克族士兵們的戰場生存問題,這種最大1.3公斤重的頭盔,都會在前額部份增加250mm×75mm的額外防護,不僅可以抗住9毫米的全金屬彈頭,對於那些爆炸產生的碎片更是不在話下。
而最讓士兵們感到貼心的,是可以在裡面隨心搭配自己喜歡的花毛巾,嗯,小兵兵覺得,這才是軍事與藝術的完美匹配啊。
不過,與印度不同,越南頭盔的研發可謂真正實現了“取之於材用之於才”的發展理念。在現在飛機都開始無人隱身的時代,可能也就只有越南,還能在作戰部隊中裝備木製頭盔,你敢信?
可要說這木製頭盔,還真不是越南人發明的。早在19世紀初期,法軍就因佩戴鋼盔穿越熱帶雨林,導致很多軍人在行進途中身體中暑,而且雨林中的環境大大降低了鋼盔的使用壽命。而為了解決鋼盔在高溫環境下太悶的問題,他們才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製作了木製頭盔。
而在法國進軍越南後,這種木製頭盔剛好匹配了越南炎熱潮溼的天氣環境,久而久之,這種佩戴木製頭盔的做法才被越南軍隊學了去。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越南國內特殊的地理環境,所以木製頭盔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氣溫對於人體的消耗,但也正是這個原因,木製頭盔在研製時著重考慮了天氣因素,所以基本就放棄了防護屬性,別說抗子彈碎片了,就是捱上一斧子,恐怕這頭盔也就瞬間變柴火了。
相比之下,作為中東軍工小能手的以色列,他們的蘑菇雲頭盔可就顯得實用多了,雖然這只是在普通軍用頭盔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布口袋,但精明的猶太人,會把頭盔設計成這樣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我們經常能夠看到,在早期很多軍隊的頭盔上都綁著一圈網狀繩,而這麼做的好處就是,在開曠的作戰環境中,可以有效避免太陽照射頭盔造成反光,暴露位置。
而以色列頭盔上的布口袋更是把這一操作發揮到了極致。不僅如此,在自然界中,規整的圓形是很難出現的,這就造成了頭盔形狀更加容易暴露目標,因此在頭盔上套一圈布口袋,可以割裂這種圓形,使之儘可能的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大大提升了隱蔽性。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頭盔還附帶遮陽傘效果,除了增加隱蔽性外,還能夠保證他們的眼睛不會因為太陽的照射而影響戰鬥力。
但說到底,防護效能的優劣才是決定頭盔品質的硬標準。相信不少軍迷小夥伴都對三級頭印象深刻,作為戰場神器之一,它的防護性用來抗一發98K簡直不在話下。
而它的原型,正是裝備在俄羅斯內務部和聯邦安全域性的K6-3重型頭盔。而這種頭盔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隨著在各種城市CQB的反恐任務中多次出現了。
在防護效能上,這種採用鈦合金打造的頭盔,在內襯又新增凱夫拉材料,完全可以抗住大部分手槍在5米距離的直接射擊。可是,這種坦克級“電焊盔”的最大重量達到了3.5公斤,而這也就意味著,這種笨重的頭盔會嚴重影響士兵的機動能力。
更何況,這玩意戴久了脖子不酸嘛?而這種頭盔,可能也就只有戰鬥民族才能真正Hold住它了吧。
可話說回來,在科技領域日新月異的今天,若僅僅拿防護能力來衡量一款頭盔,恐怕是有點大材小用了。
現在,單兵頭盔的數字化、智慧化已是必然趨勢,甚至可以在頭盔上安裝感測器了解士兵們的受傷情況。
不僅如此,隨著夜視、鐳射、光學和新型材料等技術的應用,目前的頭盔已經成為士兵們的“外腦”,更加成為單兵裝備系統平臺的一部分。而隨著科技發展,今後也必將湧現出更多讓我們耳目一新的裝備,到時可不到太驚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