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前不久,俄羅斯展出了雙船體核動力航空母艦模型,據俄羅斯方面表示,這款航空母艦比10萬噸的大型航母,成本要少得多,技術難度也小得多,但它能產生相似的戰鬥力。它可以進行制空權爭奪、反導攔截作戰,攻擊空、水面、水下和陸地目標,支援海軍陸戰隊進行兩棲登陸作戰。同時適應深海和沿岸淺海水域的大強度作戰。其實在冷戰時期,美蘇兩國就都曾研製出雙體航母,但由於種種原因都未建造。現在俄羅斯已經決定重啟開發工作,並開始了一些子系統的建造。

俄羅斯的這艘中型航空母艦的排水量約為4-5萬噸,不到美國福特或尼米茲級航空母艦排水量的一半,但可搭載60多架戰鬥機,約佔美國航母容量的80%。兩體航母全長大約有330米,寬78米,由燃氣輪機驅動,最高航速約為28節,海上自持能力為60天,可攜帶蘇-33或MIG-29型艦載戰鬥機,或中國J-15戰鬥機,還可搭載4架預警機和20多架輔助飛機。此外,航母版的凱甲-s1彈炮綜合防空系統、反潛導彈和電子戰系統也都有配備,S-400遠端防空導彈可根據需求配備。

雙船體核動力航空母艦尾部

這款雙體航母從載機量、甲板面積基本上趕上的10萬噸級的核航母,貌似戰鬥力與重型航母持平,成本還要少,結構也不復雜。但是雙體航母存在很多大大小小的缺陷。雙體航母用50%的成本產生重型航母100%的戰力,人們為何不敢用。

10萬噸級重型航母

首先,雙體船的一個缺點是暈船。這是因為雙體船的橫向穩定性很好。雖然在波浪之中橫向擺角不小,但橫搖加速度卻較高,很容易引起人員暈船的效果。此外,其橫搖的自然週期較短,通常接近於縱搖的自然週期。兩者的結合容易在較普遍的短波之中產生縱橫組合的諧波起伏和兩邊顛簸,使暈船率上升。因此,雙體船不適合在深海作業。

雙船體近海導彈艇

其次。雙體船由兩個單個的窄殼和一個連線橋組成。由於船舶結構在海上航行時通常要承受扭轉力矩,為了保證雙體船的結構強度,必須用更多的鋼材加固連線橋的結構,否則,兩個船殼在海中“各行其是”更是難堪。但這樣一來,材料過多會導致機構重量過重,從而影響船舶的承載能力。因此,雙體船不適合高裝載量的要求。

雙船體船的典型特徵

再次,雙體船的結構強度是個顯著問題。為了保證雙體船的結構強度,材料用量將大大增加。在增加船體重量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會佔用甲板以下空間。再加上航母的動力、彈藥、艙室的佈置,雙體航母的內部空間可能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遼闊”,這對於航母機庫的高標準設計是一個不小問題。航母是遠離故土的海上航空基地,需要的就是足夠的空間裝足夠的物資,越多越好。因此雙體航母水下部分的空間大幅減小是個嚴重問題。

雙船體核動力航空母艦底部空間促狹

最後、只要是傳統的艦載機降落,不管是福特、尼米茲、戴高樂還是遼寧艦,都需要按照既定的程式一個接一個地降落。艦載機降落之後,需要先摘下尾鉤,再清理現場,然後下一架艦載機才能降落,大約需要50到90秒。也就是說,無論甲板面積和飛機容量有多大,只要是一條跑道,降落效率就不會有顯著提高,這將影響航母的整體作戰效率,而雙體航母還沒大到有獨立起降的並排兩個跑道的。此外運河限寬也會給雙體航母帶來麻煩。

重型航母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印度發射解析度0.25米衛星:夜間穿透雲層,精確打擊巴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