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鮮戰爭中,志願軍的主要對手無疑是美軍。美國方面雖然打著聯合國軍的旗號,但事實上,其他國家並沒有派遣大規模的部隊參戰,聯合國軍一方主要的力量還是來自韓軍與美軍。
韓軍在朝鮮戰爭中的表現非常糟糕,他們從戰爭一開始,就被朝鮮人民軍打得狼狽不堪,一下子就被逼到了絕境。
美國看到韓軍差成這個樣子,也不得不出面收拾爛攤子。
在美軍參戰,並且對韓國軍事援助後,韓軍的表現卻依舊沒有好轉,尤其是志願軍入朝之後,韓軍也被戲稱為志願軍的“經驗補給包”。
圖|朝鮮戰爭,韓國軍隊舊照
不過,韓軍在朝鮮戰爭中也並非是一無是處,他們還是打過一些比較出色的戰役,其中影響最大的無疑就是“白馬山戰役”。
這一戰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甚至也“改變”了韓國的歷史。
對於韓國來說,可以拿來吹噓的歷史確實沒有多少,可“白馬山之戰”就是為數不多的例子。甚至可以說,“白馬山之戰”在韓國人的心目中,跟當初李舜臣指揮的“鳴梁海戰”也差不多了。
既然是韓軍閃光的戰役,那對志願軍來說,無疑就是非常失敗的一場戰役。
負責這次戰役的王近山將軍,也受到這次作戰的影響,後來無緣上將軍銜,而這也是他人生中為數不多的敗績。
圖|王近山將軍舊照
那麼“白馬山戰役”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何志願軍會在這個地方吃到敗仗呢?
1952年10月6日,中韓兩軍角逐的焦點放在了白馬山陣地上。
此時朝鮮戰爭的形勢已經到了僵持階段,誰能先有突破,就能在戰爭中贏得先機。
白馬山位於鐵原西北10公里的藥山洞地區,由大量山嶺組成。韓國軍隊依託山地險要,建立了穩固的陣地,他們更是認為這片陣地是堅不可摧的。
駐紮在這裡的是韓國陸軍第9步兵師,該師無疑是韓軍裡面為數不多的硬骨頭,也靠著白馬山戰役的出色表現,成為了韓國軍隊的英雄,被譽為“白馬師”。
圖|韓國陸軍第9步兵師(即“白馬師”)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第九師的參謀長,正是後來韓國總統朴正熙。顯然,這場勝利也為朴正熙的上臺積累了不少的資本。
白馬山陣地非常重要,其東面是鐵原平原,南部更是有直接通往漢城的軍事補給線,而聯合國軍的重要軍事基地也在鐵原。
白馬山一旦失守,志願軍就能掌握這裡的交通網路,聯合國軍就必須再次撤退。在白馬山戰役開始之前,其實志願軍已經和韓軍多次交手,雙方圍繞著白馬山陣地展開了激烈的爭奪。
在1951年秋季攻勢中,志願軍第42軍就與聯合國軍在這裡血戰,也曾奪下這片陣地。可惜在聯合國軍強大的火力下,陣地沒能守住,不得不繼續和敵人爭奪這片陣地。
圖|白馬山地形圖
而當時的白馬山陣地,經過美軍、韓軍的改造,已經成為了一片擁有堅固工事,遍佈地雷、鐵絲網、坑道和鋼筋混凝土地堡群的堅固陣地。
為了更加有效保障白馬山陣地的安全,美軍還提供了坦克、飛機和大炮組成的火力支援。
隨後,42軍帶著遺憾撤離這裡,畢竟他們也沒能打下白馬山陣地。與他們換防的部隊,是志願軍裡面大名鼎鼎的38軍。38軍不僅是志願軍的王牌主力之一,更是有著“萬歲軍”的稱號。
38軍在入朝之後,表現也是非常出色,不僅作風強硬,打硬仗的效果更是十分突出。在第二次戰役期間,38軍不僅順利重創韓7師、土耳其旅,隨後更是重創了美軍第2師。
圖|志願軍第38軍一部在龍源裡追殲美軍
彭德懷元帥得知這個訊息後,也是非常高興,就在嘉獎電裡面加了一句:“中國人民志願軍萬歲!38軍萬歲!”
彭德懷元帥的這句話,也是38軍“萬歲軍”稱號的由來。
這次38軍來到白馬山,志願軍總部認為需要立即對敵人發起進攻,於是就命令38軍攻佔白馬山陣地。
當時接到命令後,當上38軍軍長不久的江擁輝將軍也是非常重視這次的戰事,當即命令全軍早早做好準備。
圖|圖|1952年,任志願軍第三十八軍長的江擁輝將軍
38軍在入朝之前,就已經拿到了大量的蘇式裝備,無論是士兵的戰鬥素質,還是武器裝備都處於極佳狀態。
比如在準備白馬山戰役期間,他們就動用了大小火炮182門,外加17輛坦克,還有高炮、高射機槍等各類的武器。
主要參戰的第114師,為了確保戰鬥能順利進行,也是事先就開始了演練,提前儲備了大量的物資。
可以說38軍這一次是信心十足,畢竟大家已經準備了這麼長時間,各種準備都已經到位,除了飛機之外,該有的都有了,打下這裡似乎不是什麼難事。
圖|志願軍戰前動員舊照
可就在行動將要開始的時候,一個意外突然就出現了。
10月2日,在戰鬥開始前四天,韓第九師計程車兵們在陣地上發現了一個身穿志願軍軍服計程車兵,負責警戒的哨兵看到此人之後非常驚訝,他們也不知道志願軍的人是怎麼穿越雷區到達自己陣地的。
可他們不敢怠慢,這個男子看起來不像是來搞突然襲擊的,倒是來投降的。隨後,這名士兵被交到了指揮官的手裡。
或許這個時候,韓軍士兵都沒有意識到,這個男人的到來,徹底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圖|谷中蛟的詳細資訊
這個臨陣投敵的人還真不是一般計程車兵,他是第38軍第114師第340團第3營第7連的一位文化教員,名字叫做谷中蛟。
此人投降之後,不僅把38軍的這次進攻計劃全盤托出,還詳細說出了志願軍的兵力部署、武器裝備情況與此前的偵查結果,甚至連志願軍的各處陣地部署都說得非常詳細。
從他口中得知這些情況之後,聯合國軍也是非常震驚,他們也來不及過多懷疑,立即就開始對於陣地進行了重新的佈防。
韓軍第9師加班加點去增加各種防禦設施,增加各處陣地的預備軍隊。美軍第九軍也緊急派下來3個炮兵營,還投入了大量的戰鬥轟炸機參戰。
圖|朝鮮戰爭中,美軍重炮陣地
等白馬山陣地準備完畢之後,他們的火力已經相當恐怖。光是兩邊能為他們提供炮火支援的部隊,就已經有了10多個炮兵營,更何況他們還有大量的戰鬥機提供空中的火力支援。
這個時候志願軍的兵力、火力優勢已經徹底喪失了。有些時候,一些重要的歷史大事,往往就是由於一些小事而徹底被改變。
在谷中蛟叛逃之後,38軍立即發現了這個情況,但此時距離6號已經沒剩下多少時間了,志願軍也面臨著兩難的選擇。
要是繼續打的話,由於計劃可能已經暴露,這就會面臨著很多風險,可要是就這麼撤退的話,之前的準備就全都沒有意義了。
圖|志願軍戰士在前線指揮戰鬥
江擁輝軍長在猶豫的時候,其實還是考慮了幾種方案。比如要把作戰的時間推遲一些日子,或者是提前發起進攻。
就算叛徒已經把計劃洩露出去,可敵人要準備也是需要時間的。
提前開戰,可以打他一個措手不及;或者是慢慢拖下去,要是敵人看到部隊沒有動靜,沒準就認為叛徒帶來的情報是不正確的,時間長了原本的警備就會鬆懈下來。
可王近山將軍的命令很快就下來了:“要不打,要不撤。”江擁輝軍長只有這兩種選擇,於是他最終選擇了前者,白馬山戰役也就在6號凌晨如期開打。
圖|王近山將軍畫像
38軍沒有更改原本的計劃,還是按照之前佈置的那樣,在6號派遣突擊隊發起進攻。先是集中4個連攻佔391高地,並派遣後備兩個連攻佔395高地,對於法軍重點防守的281高地,只是派遣兩個連實施佯攻。
圖|志願軍喀秋莎火箭炮
然而志願軍從一開始的火力攻擊,就沒有對陣地上的韓軍造成什麼大的傷亡。在火力轟擊之後,陣地上的韓軍立即就能開始反擊,敵人的反擊不僅非常及時,還來得相當猛烈。
江擁輝軍長後來回憶道:
“敵人用火炮嚴密封鎖我攻擊道路,照明彈連綿不斷,為敵尋找射擊目標,甚至把裝滿汽油的大桶,隱蔽在工事周圍,每隔數分鐘引燃一次,燈光、火光,把我攻擊道路照得通亮。”
圖|白馬山周圍地形圖
美軍在這次協助韓軍的戰役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能精確打擊到志願軍,美軍早就已經測繪好了陣地的情況,還設定了很多的炮兵觀察所。
在戰鬥期間,為了不斷有效引導部隊的炮火,美軍更是不惜代價開火,平均每門榴彈炮兩分鐘就發射一次。
大量的炮彈傾斜到了志願軍進攻路徑上。在觀察所的指引下,美軍的炮火給114師帶來了巨大的傷亡,負責攻堅的很多連,在火炮的打擊下就失去了大部分的戰鬥人員。
戰士們一個接著一個倒下了炮火中,但他們卻沒有一個人停止腳步,而是頂著兇猛的火力繼續朝著白馬山陣地發起了進攻。
圖|志願軍衝上高地
在瘋狂攻擊志願軍的同時,美軍還出動了上百架戰鬥機,不間斷對於志願軍的補給線展開了轟炸。
志願軍後勤受到重創,後方的炮兵陣地也被敵人摸得門清,遭到了精確的轟炸,損失相當慘重。
在這種不利的局面下,38軍再一次展現了強悍的戰鬥能力。
戰士們在炮火阻擊之下,依舊在10月8日打下了白馬山山頂,攻佔了395高地。
韓軍損失同樣慘重,不得不先撤出去休整再打。而志願軍雖然完成了第一階段的目標,但已經沒辦法繼續保住現有的戰果。
圖|抗美援朝戰場上,火炮和迫擊炮的空彈殼
其後,聯合國軍的反擊變得更加兇猛,他們開始更加瘋狂的轟炸,在強悍火力的配合下,韓軍從志願軍的手裡把395高地又奪了回來。
到了9號,雙方就進入到了僵持階段,陣地也是反覆易手,不斷增加各種的援軍,這讓僵持戰打得更加激烈。
戰役進行到了這個地步,就是比拼雙方誰能扛到最後了,韓軍這次防守白馬山的意志也是無比堅定,事先他們就做好了戰前動員。
當時的韓國總統李承晚也是非常重視這次戰役,甚至親自出面調集軍隊投入戰場。
他一方面收攏撤下來的散兵,另一方面從釜山等地抽調大量的新兵,全部都投入到白馬山戰場上。
圖|時任韓國總統李承晚(舊照)
因此,隨著戰役的不斷深入,志願軍開始漸漸支撐不住了。這次38軍的行動,沒有安排太多的後備兵力,部隊的後方還不斷遭到美軍的攻擊。
由於地形的緣故,志願軍在進攻的時候,有很多部隊直接暴露在敵人的炮火下,攻上陣地之後,也遭到了敵人炮火的兇猛攻擊。江擁輝軍長回憶起白馬山戰役時,便提到了這悲壯的一幕:
“韓9師攻佔主峰陣地時,志願軍有十幾名重傷員據守在一個地堡中,當陣地上戰友傷亡殆盡,後援不繼的時刻,傷員們燒掉了花名冊,抱著手榴彈掄著鐵鍬衝出地堡和韓軍士兵廝殺在一起,最後全部犧牲。”
圖|在美軍密集的炮火之下,我軍志願兵不斷的往前衝鋒
在韓軍源源不斷得到各種人員物資,武器的幫助時,38軍的後援卻開始出現問題。
部隊到了這個時候,已經把第二梯隊都已經用上了,確實沒有什麼可用的後備兵力了,在這麼繼續打下去,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此時,美軍又有了新的動向。10月14日,美第8集團軍實施“攤牌行動”,隨後引發了著名的“上甘嶺戰役”。
眼見美軍有了新的大動作,志願軍也不得不重新考慮要不要繼續白馬山戰役。最終在15日,為了支援上甘嶺戰場,38軍撤出白馬山陣地。這場戰役最終以韓軍堅守住陣地而告終。
圖|朝鮮戰場上,美軍陣地的一角
但其實,雙方在多日的戰鬥中,都付出了非常慘重的代價。志願軍沒能完成所有的目標,但仍然給韓軍帶來了重創。
在後期,志願軍除了主峰之外,已經佔據了絕大多數的陣地,韓軍的形勢也並不樂觀,只是勉強能守住主峰。
38軍這次的攻擊,代價同樣很大,負責主攻的5個團遭到了重創,傷亡達到了6700多人(此為我方統計資料,韓國宣稱志願軍傷亡為14322人,但此資料可信度不高)。
而在隨後的“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打出了極為出色的表現,給美軍和韓軍帶來了重創。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讓白馬山之戰的影響變得更大。
圖|上甘嶺英雄陣地
那麼在這次白馬山之戰中,38軍在準備周密的情況下,還是沒能攻下陣地,付出了相當慘重的代價,這無疑就與那個可恥的叛徒谷中蛟有著極大的關係。
如果不是他提前透露了志願軍的作戰計劃和兵力部署,白馬山之戰肯定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谷中蛟這個臨陣叛變的人,對於戰局的影響確實是非常大的,也是所有人沒有想到的。
此人後來也因為這個“功績”,得到了美方的“優待”——在朝鮮戰爭結束後,被當做戰俘送去臺灣,最終重病而死。
圖|被遣返臺灣的志願軍戰俘舊照
其實看到這裡,相信很多人會不解的是,為何谷中蛟會選擇叛變呢?
在朝鮮戰爭中,直接叛變到韓軍的人實在太少見了,這位叛徒也成了一個代表人物。
當然,無論什麼事情,都不是他賣國投敵的藉口,他犯下的罪行,是什麼理由都無法解釋,也永遠不會被人們原諒的。
可應當注意的是,在谷中蛟的叛變過程中,一些部隊的將官也要承擔一定的責任。谷中蛟這個人也不是一個新兵了,他是38軍內部的一個老資歷幹部,曾參加了38軍前四次的戰役。
在白馬山戰役開始之前,他也是主動申請到突擊隊作戰的,可他隨後卻做出了叛變的選擇,這確實讓人很不理解。
既沒人逼著他上戰場,又沒人逼著他去突擊隊,他幹嘛還要背叛祖國呢?
圖|一張志願軍突擊隊的合影
結合相關資料,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谷中蛟是典型的玩大了不好收場,這才選擇叛變求存。
從谷中蛟的情況來看,按理說他就不應該出現在突擊隊裡面。
志願軍在入朝作戰的過程中,各級部隊都會出現嚴重減員的情況,像38軍幾次戰役下來,部隊的損失是相當大的。
可即便有這麼大的損失,我軍還是非常注重對於文化幹部的保護,谷中蛟在部隊是擔任文化教員,他屬於非戰鬥人員。
圖|戰鬥中的志願軍重機槍班
正常來說,部隊作戰是不會讓文化教員上戰場打仗,更不可能放到突擊隊裡面。只有到戰爭打到了關鍵時刻,部隊這邊人員短缺,沒辦法了才會派這些非戰鬥人員上去作戰。
因此,在志願軍的基層部隊不斷奮戰的過程中,往往是戰士們犧牲後,非戰鬥人員能得到保護。
前文提到過,谷中蛟先後經歷了四次戰役,他能倖存下來也是與他的職位有關。
谷中蛟所在的連隊損失是相當大的,戰前有192人,可到了戰後只剩下了十幾個人,不得不重新休整,補充一些新的人員。
圖|醫務兵正在進行戰傷救治
在幾次戰役下來,谷中蛟雖然是倖存到最後,但他由於是非戰鬥人員,實際參加的戰鬥基本是沒有幾次。這也導致谷中蛟沒辦法像其他的戰士一樣,立下更多的軍功。
因此谷中蛟才會選擇參加這次的突擊隊,從他前後的行為來看,一開始他應該是認定了志願軍即便安排突擊隊,也不會給他這種文職人員安排真正的作戰任務。
谷中蛟可能是想著報名,在之前的軍事演練中展現自己的能力,後面再利用自己的身份不用親自去戰鬥。但有這次突擊隊的經歷,對他後面立功就有幫助,晉升也更容易一些。
可他沒有想到的是,這次志願軍選擇突擊隊,可不是做樣子,而是要真的上去參戰。
圖|成千上萬的青年學生志願赴朝參戰
由於谷中蛟在軍演表現是非常不錯的,自然就被安排到了實際的作戰序列中,這就能解釋為何他既然是主動報名參加突擊隊,又為何要臨陣選擇叛逃。
說到底,谷中蛟一心只想著要混個軍功,卻不想上戰場與敵軍拼命,真把他放到作戰序列中,他又怕死,擔心自己真死在了進攻中,索性就選擇叛逃。
他叛變之後,倒真是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那麼,這件事為何還會關係到一些軍官呢?
其實這些人承擔的不是谷中蛟叛逃的責任,而是在谷中蛟叛逃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件有爭議的事情。
圖|運輸隊為志願軍運送物資
當時後勤的棉服已經派下來了,按理說應該給各級部隊分發。谷中蛟也看到第342團士兵都得到了棉服,可唯獨是第340團第3營沒有得到。(當時發放棉衣是秉承“士兵優先,軍官在後”的順序,谷中蛟屬於副排長級軍官)
這件事也是營長出於節省物資的需求。誰都知道進入突擊隊意味著什麼,基本上就是九死一生,把棉服發給他們,大機率就是損毀之類的結局。
考慮到志願軍當時的物資是比較緊張的,因此就沒有把這些物資發放下來。這件事被谷中蛟記得很深,在他叛逃後的供述中,就提到了這件事。
圖|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戰士的棉衣
其實對於谷中蛟這樣膽小怕死、決心叛逃的人來說,這就是一個藉口而已,沒有這個藉口他也會找別的藉口。
可這件事還是有一些問題的。雖然當時朝鮮半島正值秋季,天氣轉涼,也非無法忍受,營裡很多戰士們都有以前的冬衣,大家基本都不會把這些棉服當回事。
但營長做出這樣的決定,也是有些無奈。當時我國正處於建國初期,國內各行各業百廢待興,經濟也是剛剛起步,物資短缺的事實也非一日能改。
圖|當時運往前線的軍服、軍鞋等物資
雖然當時舉國上下,都在用實際行動支援前線的戰士們。遇到物資短缺的時候,戰士們塞雪抗餓也已經司空見慣。但並非人人都有這樣的覺悟。
比如谷中蛟這樣居心叵測的小人,竟利用這件小事來反刺我軍一刀。
最終因為他的叛逃,導致志願軍戰士們平添了許多無辜的傷亡,著實可恨!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