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上排名前列的軍火進口大國,南亞的印度每年都要斥巨資進口大量軍火,與此同時,這些外購軍火的日常維護和保養所需零部件,以及其他裝置,也需要從國外進口,長年累月地進口,不但花費了鉅額的外匯,還拖了印度中國產軍事工業的後腿,使其長期以來不思進取,開發的幾種中國產武器不但在國際市場無人問津,甚至連自家的軍方都不想要。
為了改變這種被動局面,提高裝備的"中國產化"水平和本國軍事工業的行業效率,降低對進口的依賴。印度國防部在今年退出了新政,要求防務部門增加採購中國產軍事裝備,以支援國有企業。
據外媒報道,此次印度國防部推出的新政要求各部門必須支援國貨,要訂購本國軍工企業生產的本土產品,以本國企業生產的軍工產品及其零部件以代替進口。為了督促各部門對新政的落實情況,由印度國防部下屬的"國防生產局"將負責監督工作,新政已於今年11月15日起生效。
新政設立了一個特別委員會,該委員會將確定哪些零部件是目前尚需進口的,印度的軍工企業在生產這些零部件後,能不能從長期的訂單中"受益"。印度國防部表示,在此過程中將充分考慮零件的直接使用者的意見。新政還規定,長期訂單的期限為10年,必須有最短期限,以便照顧到訂單在經濟上的可行性。
今年以來,印度官方已經先後推出了多項措施來刺激中國產軍火和零部件的生產,以取代進口產品。此次新政更是強行要防衛部門採購國貨,可謂是用心良苦。這當然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據印度國防部的資料,僅2017和2018年這2年,印度進口的軍用零部件和特殊材料的價值就高達約19億美元,這對印度在經濟上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印度國防部迫切希望藉助這些政策減少進口國外的零部件。
當然新政策的最終目的還是鼓勵印度發展更強大的軍事工業,不但能生產一系列的零部件替代進口產品,最終還能生產出世界一流的裝備。然而這個願望是美好的,但是任重道遠,就目前的印度軍事工業而言,想在短時間內取代進口產品是不可能的。別的不說,就拿一個很小的例子來說,印度的輕武器的彈藥目前都無法自給自足,需要進口。
由於常年好大喜功,印度的軍工體系非常浮躁,很不紮實。在提出設計指標時,往往不顧實際情況,一味強行拔高。而一旦在測試中遇到問題,又不踏踏實實解決問題,而是希望通過進口國外的同類產品快速解決此事。最終即使勉強搞出了產品,也是不倫不類,LCA光輝戰機,從立項到試飛再到裝備部隊,一共花了35年的時間,而且服役之後事故頻發,部隊怨聲載道阿瓊坦克同樣也用了三十年才進入印度軍隊服役,服役之後也是問題百出,最終還要靠進口國外坦克解決問題。這種浮躁的心理不解決,是很難通過一個新政就大幅度提高印度軍工產品的品質和競爭力,最終取代進口貨的。
印度的"阿瓊"坦克,30年磨一劍,最終在壓力下印度陸軍勉強訂購了2個團
俄製T-72坦克雖然效能已經落後,但是比起印度的中國產坑爹貨,那時不知道強到哪裡去了
印度LCA光輝戰鬥機,也是在壓力下,印度空軍心不甘情不願地訂購了數十架
印度中國產航母已經三度下水,但是距離服役還遙遙無期
即使是技術含量較低的輕武器,印度也需要大量進口,這是印軍裝備的AKM
印度海軍裝備的美製P8A海神反潛機,不敢想象今後這飛機裝上了印度自產的零部件會是什麼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