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戰(MOUT)可說是裝甲部隊最畏懼的作戰環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密集的建物阻擋了視野,大幅降低車輛的狀況覺知以及武器射程優勢,且車輛的機動性優勢亦無法在城鎮中發揮。此外,城鎮地帶也給予守軍大量可以藏匿和埋伏的地點,如在正確引誘裝甲部隊深入城鎮的情況下,甚至可以搭配地雷、反戰車武器、迫擊炮和狙擊手集火,一口氣癱瘓和摧毀大量裝甲部隊,如同在1994年格羅茲尼戰役中被車臣游擊隊全滅的第131摩步旅的慘劇一樣。
格羅茲尼戰役的教訓,儼然成為後世許多指揮官在城鎮中運用裝甲部隊時,最擔心重蹈覆轍的歷史,同時也成為許多人認為裝甲部隊不應該投入城鎮戰的「證據」。然而,美軍在伊拉克戰爭中,卻證明了裝甲部隊依然可以投入城鎮戰中,且戰車和步兵戰鬥車的重灌甲和先進科技,甚至成為有效執行城鎮戰中戰術的關鍵之一。
接下來,我們將以三場戰鬥作為案例,一場在巴格達東北邊的薩德爾市(Al Tharwa/ Sadr City),另外兩場則在巴格達南邊160公里處的納傑夫城(An Najaf),因為這些戰鬥雖然都是在城鎮環境之中,但卻是三種不同的城鎮地形,非常值得探討。更重要的是,這三場戰鬥皆是第1騎兵師的各裝甲旅所打,證明了裝甲部隊不僅可在城鎮戰中勝利,且是以決定性的方式勝利。
當威脅來自四面八方和屋頂之上
▲1.依傳統的準則,當戰車進入城鎮這類的狹窄環境後,就會採單縱隊或雙縱隊,並且分配各車在360度內的責任扇區,但美軍卻發現這種做法在有高樓的棋盤式道路規劃的城鎮中並不實用,因為車輛只要通過路口,武器系統就只能監視其中一側,讓另一側暴露在威脅之中。
在2004年4~6月與8~10月間,什葉派政治家薩德爾的武裝組織:邁赫迪軍(後改組為「和平衛士團」)分別在薩德爾市與納傑夫城的起義造成了局勢的動盪,對此,美軍決定派遣部隊執行此任務,但這對於聯兵部隊來說,卻是挑戰與驗證現有的準則。
當邁赫迪軍在4月開始襲擾聯軍的巡邏隊後,第1騎兵師第1、3裝甲旅駐紮在薩德爾市戰鷹營(Camp War Eagle)的槍騎兵特遣隊(TF Lancer)和衝鋒者特遣隊(TF Charger)便受命針對情況反應,擊退叛亂份子以保護友軍。在這裡,我們以由第2營(2-5 Cav)、第1炮兵營C連(C1-82FA)和第3裝甲旅第1營B連的槍騎兵特遣隊為主角,分析他們在薩德爾市內的戰鬥。
薩德爾市在巴格達都會區的東北方,屬人口密集區,道路規畫為棋盤式,而這種環境對於第1騎兵師第1裝甲旅第2營的指揮官和士官兵來說是一大挑戰。而當薩德爾市內的邁赫迪軍開始襲擾聯軍部隊後,槍騎兵特遣隊(TF Lancer)便迅速針對情況反應,擊退叛亂份子以保護友軍。
槍騎兵特遣隊內有當時最新的M2/3A3布萊德雷戰鬥車(M2為步兵戰鬥車、M3為騎兵戰鬥車)以及M1A2 SEP艾布蘭戰車,但因為體積的限制,它們只能走在主要道路上,而道路旁的次要街道不是太窄,就是因為房屋外掛了冷氣而無法通行,也因此,敵人就選擇這些側翼的次要街道來移動,同時利用IED、RPG和AK47等武器試圖癱瘓它們。
根據美國陸軍野戰教範FM 3-06.11城鎮中聯兵作戰之附件C指出:「如裝甲車輛在沒有步兵支援,或者是孤立於步兵支援之外時,面對敵人獵/殲小組所發射之輕型、中型反裝甲武器時將會十分脆弱,因為它們在城鎮環境中缺乏掩體和掩蔽,且裝甲載具的射手亦難以識別目標,除非車長保持開艙作戰,或由周遭步兵指示其目標。」
一開始,特遣隊遵照著準則,當車隊進入城鎮後,各單位以縱隊或雙縱隊的隊形前進,並分配各車在360度內的各責任扇區,以監視所有敵人可能利用的路徑和藏匿點。然而,敵人的火力卻來自垂直向的屋頂以及兩側的街道,讓傳統的責任扇區沒辦法發揮最佳作用。舉例來說,當採取傳統的縱隊或雙縱隊,戰車在通過一個十字路口時,除了正面可能被敵人看見外,兩側也可能暴露在敵人視線之中,而正面的路口雖然可以被後車監視,但戰車的武器系統只能指向一側路口,另一側只能暴露在敵火之下。雖然暴露的那側可以靠車長機槍彌補,但效果遠遜於炮塔正對威脅。(且當時M1A2也未裝備遙控武器站)
此外,各車也必須密切注意垂直向的威脅,因為在傳統觀念上,通常只有飛行目標會出現在垂直向,但絕大部分的威脅仍然是在水平面的。然而,這裡的威脅卻時常出現在屋頂,因此逼迫車長必須要時常注意頭上,並同時要躲避狙擊手的射擊,而為了保命,車長必須時常關艙,但卻同時減損了可觀的狀況覺知。
為了城鎮戰而特化的箱型隊形
▲2.箱型隊形是雙縱隊的變體,這種做法能避免單一車輛在水平面暴露在一個方向以上的威脅,同時分配水平線上半、下半的監視扇區,降低敵人從屋頂發起攻擊的可能性。
為了適應棋盤式街道這種地形,特遣隊命令所有的M1A2和M2/3A3皆以關艙作戰,儘管這是違反常理的,但因為M1A2 SEP和M2/3A3除了有射手的主要瞄準系統(GPS )外,M1還配備了車長獨立熱像儀(CITV),而M2/3則配備改進型布萊德雷目標尋獲次系統(IBAS),能讓車長實施獨立的目標搜尋,接著以最快的速度賦予射手目標。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上面兩種裝備的名稱不同,但都是獨立熱像儀,並能賦予戰鬥載具獵殲接戰能力。
如圖所示,特遣隊採用了混合式的移動-接戰隊形,同時也是雙縱隊的變體,有別於兩側車輛前後會交錯的雙縱隊,此隊形是彼此並排,且戰車和戰鬥車混搭,形成如陸地戰艦般一樣的箱型隊形(Box Formation),有效地在棋盤式街道環境中提供全方位的監視,並讓裝甲的作用最大化。要能發揮這種戰術的作用,主要得益於駕駛手的技術、M1和M2/3最新的裝甲套件以及獨立熱像儀的存在。
要組成這種長方形的隊形,車隊每次都以6~8輛的規模編組,並能在每次通過路口時,都彼此提供掩護,例如右側的載具監視右側街道,左側載具則同時監視左側的,保護沒有監視左側的右側車,而各車的獨立熱像儀則平均分配在各責任扇區,例如做為前鋒的M1A2,CITV監看的範圍為正面和水平線之下,主要是看前方有無敵人以及IED,而後方的M2則監看正面和水平線之上,看有無敵人在屋頂上手持RPG或IED遙控引爆器。
▲因為步兵戰鬥車的鏈炮射擊仰角較高,因此通常也被指派負責監是上半部的威脅,並協助戰車處理該區域的目標。 不過,為了要逐街掃蕩並尋獲目標,車隊在薩德爾市內的前進速度極為緩慢,通常前進速度只有每小時3~5英里,且通常交戰距離都在200公尺以內,非常適合使用同軸機槍射擊。而駕駛也在此戰術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他除了要保持正確的移動速度外,也要協助車組識別目標、保持適當間距,且正確地移動到預規劃的位置上。
槍騎兵特遣隊所採用的箱型隊形,之所以能在薩德爾市有效消耗敵部隊,主要是歸功於M1和布萊德雷的新裝甲套件(當時),這讓M1可以承受敵人主要武器系統的打擊(主要為IED),並讓布萊德雷有效保護乘坐於車內數小時的步兵。相對來說,如果今天槍騎兵特遣隊使用的是較輕裝甲的載具,但使用相同的戰術,則也不會這麼有效。
在納傑夫城墳場與舊城區的小部隊編組
▲3.納傑夫城西邊的墳場和舊城區屬於較舊的道路規劃,道路狹窄且建物凌亂,需要切割成小規模但可以彼此支援的小單位。戰車在道路上最前、步兵戰鬥車稍後,而後方則跟著一輛悍馬車,至於步兵則從步兵戰鬥車與悍馬車中出來,以徒步的方式掃蕩兩側車輛無法通行的地形。
在2004年8月,第1騎兵師的第2、3旅裝甲旅迅速移往巴格達南邊160公里處的納傑夫城,接著在城內對抗叛亂分子。跟在薩德爾市內類似,敵人主要是用IED、地雷、RPG、迫擊炮和狙擊手攻擊車隊,但納傑夫城的舊城區卻有著截然不同的佈局。第2裝甲旅第1營之特遣隊在納傑夫城中遇到的是納傑夫城的舊城區以及墓園,佈局凌亂,而在這些小墓園中又彼此有通道可以互通,且不僅有與道路垂直,也有平行前進的。針對此地形,特遣隊必須要採用步戰協同、小部隊的方式作戰。
如圖所示,每個小部隊通常都由一輛M1戰車和M2步兵戰鬥車並肩組成前鋒,後方再跟著一輛M1114悍馬車做為後衛。在前鋒隊形中,M1會較M2稍微往前一點,因為它的裝甲可以有效承受第一波的攻擊,而M2則掩護M1的側翼以及處理來自上方的威脅,至於做為後衛的悍馬車,則以M240機槍維持後方安全。
除了車輛以外,步兵戰鬥車和悍馬車上的步兵也會下車,並在兩側的墓園內跟著車隊行進,以確保敵人不會從側翼發動奇襲。然而,要保持有效的步戰協同並不容易,因為墓園中眾多的墓碑、陵墓和相關建築,讓部隊間幾乎無法保持彼此目視的狀態,只能靠無線電或聲音保持指揮與管制。
此外,隨著車隊前進,道路有時也會越來越狹窄,戰車也要越來越往牆邊靠,以淨空出可以朝其中一方搖炮的空間,例如車靠左,炮就可搖右,此時,步兵戰鬥車會取得更大的射界。而為了避免敵人從後方爬上戰車,步兵必須要移動到戰車的側翼提供必要的掩護,假使步兵無法配合,則部署狙擊手提供監視。但如果步兵或狙擊手都沒辦法保護戰車,步兵戰鬥車就必須時常監視戰車的位置。
跟在薩德爾市作戰的部隊一樣,為了防範敵人狙擊手和從屋頂丟下來的手榴彈,第5營特遣隊基本上保持關艙作戰,但這也意味著只有在車輛很接近伏兵位置時,敵人才會展開射擊,因此敵人大多在高樓層。透過此種隊形,車輛間可以運用本身的武器系統掩護各車的水平和垂直向,M1可以提供正面和部分側翼的掩護、M2可以提供部分正面、側翼以及M1無法攻擊到的死角掩護,後方的悍馬車則可以保護M1和M2的死角,而步兵則是避免敵人從側翼攻擊或爬上車輛。
納傑夫城南邊:通道攻擊戰術
▲4.納傑夫城南邊的街道數棋盤式的規劃,但路寬窄到讓車輛無法並排,因此車隊採用這種可以組成內線防線的通道攻擊戰術。值得注意的是,每一輛戰車面敵的方向都至少有車長或射手監視。
第1騎兵師第3裝甲旅第2營特遣隊,被指派到納傑夫城南邊,而這裡的道路規劃為整齊但狹窄的棋盤式道路,不像薩德爾市的道路寬度足以讓M1A2的炮塔迴旋。為了適應此地形,配屬到第2營特遣隊的第3營C連開發了「通道攻擊」(Lane Attack)的戰術,
如圖所示,這種戰術,在於區分各主要街道為各通道,而車輛也會移動到控制點(例如十字路口)以便搖炮和利於CITV偵察。每個通道的第一輛戰車會指向正面、較低高度以及未受友軍保護的側翼,而第二輛戰車則會距離它兩個街口外,射手監視兩車之間的間距以及第一輛戰車水平線之上的威脅,而車長的CITV則搜尋未受友軍保護的側翼以及後方。
在水平面的每個通道都有相同的編隊的友軍,以確保敵人不會有機會能孤立任何一個通道,而在戰車的後方,則跟著載有步兵的悍馬車作為預備隊。
觀察與檢驗
城鎮是讓裝甲部隊最脆弱的一種環境,但美軍在薩德爾市的寬敞棋盤式街道、納傑夫城的狹窄棋盤市街道,或者是在納傑夫城錯綜複雜的舊城區以及墓園內,都使用裝甲部隊取得了勝利,而這個戰史,非常值得後輩學習並記取寶貴教訓。
1.適應性的統御:透過每次的經驗,我們的指揮官持續且快速地是應敵人戰術並且握有主動權。儘管在每個情境上都有如何運用聯兵部隊的準則,或者是準則上的提點,但真正能擊敗敵人的,則是如何依據現況靈活運用戰術和技巧。
2.對裝備的信心: M1A2 SEP和M2/3A3擁有當時的最新裝甲套件,可以讓它們承受敵武器系統的重擊,並有很高的機率在首次接敵中存活下來。然而,敵人仍可能會因為經驗的增長,找出現有裝甲套件的缺陷並加以反制,因此裝甲部隊必須仍必須謹記此點在心,並儘可能地為自己創造地利優勢,而非單純仰賴裝甲。
3.獨立觀瞄:與歐戰設想的長距離、高科技交戰不同,美軍在伊拉克是近距離與使用簡陋武器的敵人發生激戰,而這也逼迫裝甲部隊在進入城鎮環境時必須關艙作戰。然而,CITV彌補了車長所失去的狀況覺知,而美軍也必須訓練在全程關艙的形況下執行任務。
4.控制點:載具和部隊通常會控制十字路口做為控制點,如此能在城鎮環境發揮最大的控制作用以及取得優勢。
5.製造距外優勢:在傳統定義上,距外優勢(Standoff)為在敵人可以攻擊到你的距離外,你就已經發動攻擊,因次你掌握了主動權。
但在城鎮戰中,無法透過武器系統創造傳統的距外優勢,而是透過戰術作為爭取反應時間,例如以極慢的速度推進,增加目標獲取、吸引敵火後再與敵人近距離交火的時間,或者是控制了特定的控制點,限制敵人的移動。
6.創造內線:利用獨立熱像儀以及正確地分配監視的責任善去,箱型隊形不論在攻勢或守勢,都可以為各車提供很好的掩護,而這也降低了敵人成功從高樓層和側向街道發起同時攻擊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