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非要用五個字來形容印度的軍事工業,“費力不討好”可謂是最貼切的。印度這個國家在軍事工業發展的過程中有一個很搞笑的特點,他們從來不缺錢(印度的軍費開支已經躋身世界前五,比俄羅斯還高)也不缺時間(所謂時間主要指的是某一個國家在面臨強大的外界軍事壓力之時,迫切需要在很短時間之內研發出武器),然而就是始終無法出什麼成果。比如說LCA“光輝”戰鬥機和印度中國產的“維克蘭特”號常規動力航母,後者光是下水都整了三次了。
迄今為止,“維克蘭特”號航空母艦的預算已經比最初計劃高出了數倍,已經成為了徹頭徹尾的雞肋產物,然而印度海軍為了自己的二兩面子只能將這條滿載排水量達到4萬噸的航母硬著頭皮造下去,為什麼說它是雞肋呢?
其一待到這艘航空母艦服役的時候,其較小的噸位加上較少的艦載機攜帶量(更何況還是採用滑躍起飛的方式)註定了其“服役即落後”,其次該航母本身在船體設計上就存在較大問題。
我們不妨來對比一番世界上其他使用滑躍甲板的航空母艦,其中代表作無疑是英國皇家海軍的“伊麗莎白女王”級與俄羅斯海軍的“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我們可以看出,雖說這兩款航空母艦的飛行甲板都碩大無比,然而前者的滑躍起飛甲板部分只佔到了飛行甲板前部的一點點面積,後者的該部分像是從飛行甲板的主體部分一點點脫離出來,其從後往前面積在不斷變小,滑躍起飛甲板的盡頭面積只比一架艦載戰鬥機大不了多少。
然而很容易發現,印度海軍這艘“維克蘭特”號滑躍起飛甲板面積則相當之大。事實上這是個相當愚蠢的設計,因為其無法像普通飛行甲板那樣停放艦載機(因為角度原因),而且面積過大勢必帶來重量過大以及艦首部分的外飄,進一步影響了整條船的適航性。
不過這也可以強行解釋一番,可能印度海軍對於自家飛行員的技術不夠信任,於是刻意地將其設計得很大,以犧牲一些重要指標為代價換取印度艦載機在起飛時的絕對安全(防止飛行員對不準)。未來這艘航母大概率在服役之後依然是故障百出事故不斷,而且實際作戰效能遠遠達不到它造價的水平,這倒是也符合印度特色!
- 甲板堆滿戰機,官兵面向沉船行注目禮,美航母打破紀錄僅一步之遙
- 印度中國產艦載機完成首次航母起降 悲劇的是它很可能無緣裝備海軍
- 中國海軍迎來“咆哮鯊”殲-15D?可獵殺隱身戰機,讓航母戰力倍增
- 本想露個臉,結果露了屁股:俄戰機飛行表演中,機翼部件解體脫落
- 二戰德國唯一的航母齊柏林號,如果建造完工會有多強戰鬥力?
- 光輝戰機成功登上航母,印度軍迷得意地提問:殲10能做到嗎?
- F14戰機運送軍官,艙蓋突然不翼而飛,飛行員檢視後座空無一人
- 繼成功著艦之後,LCA從航母上滑躍起飛,亞洲首款原創艦載機面世
- 印度“光輝”成功起降航母,是一次體面葬禮:飛行半徑才200海里
- 誰是世界第二航母大國?美專家丟擲報告,競爭國家竟然有四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