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對日本在二戰期間研製超重型坦克情況的披露,最早要追溯至1961年由出版協同社出版的《日本的戰車》(竹內昭著作、原乙未生監製)。但是這套書中對於日本超重型坦克的介紹非常模糊,可以獲得的有用資料並不多,因此史學界一直對其多有猜測。2015年中旬,日本FineMolds模型公司從靜岡縣富士宮市若獅子神社買到了一批中默默儲存了75年的“試製超重戰車”原始檔案,一舉揭開了它的神祕面紗。本文就是基於這批原始資料寫成。

1、研製背景

關於日本超重型坦克的研製目的,這批原始資料中也並未提及,所以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說法。一說是為了建造成可移動的堡壘,在質上超過居於優勢的蘇軍坦克部隊;二說是受到蘇軍開發多炮塔坦克的影響而研製。

關於使用目的也紛說紛紜,有說是用於與蘇軍重型坦克交戰,還有說是防衛滿洲國的邊境陣地。總之,這些猜測都離不開一點,那就是與蘇聯的關係。

1939年5月至9月的諾門罕戰役之中,日本陸軍裝備的各種坦克在與蘇軍的衝突中全面處於下風,日本陸軍隨即迫切意識到他們的坦克要根據這場戰役的教訓進行改進。而另一方面,日本陸軍也在1939年下半年設立了一個名為“大陸要塞研究委員會”的研究團隊,專門研究如何攻擊國境地帶的蘇軍縱深防禦陣地的戰術。這個委員會當時出具的研究報告書涉及了步兵、炮兵、航空等多兵種,講述如何通過空地一體的各兵種聯合戰術攻佔蘇軍固若金湯的縱深防禦陣地。

在這份報告書中,坦克與炮兵、飛機等並列佔用了一章的篇幅,其中有“超重戰車”的一節。這一節裡寫到的“超重戰車”任務極其簡單,就是為了突破利用反坦克障礙與反坦克炮固守的縱深防禦陣地,在中型戰車部隊突擊前,以直接射擊的方式清除對方的反坦克炮。因此,“超重戰車”需搭載大口徑炮,以及裝上能夠承受反坦克炮射擊的重灌甲,可以定義為通過直接射擊擊毀敵反坦克炮的一種自行火炮。

這種想法與英國陸軍在一戰後研製的以維克斯A1E1型“獨立”重型坦克(Vickers A1E1 Independent)為首的多炮塔重型坦克相似,但又有很大的不同。由於效能所限,一戰期間步兵伴隨著坦克一起突擊的做法並不十分成功,由此就誕生了多炮塔重型坦克這種怪物。

之所以選擇多炮塔,是為了使坦克在沒有步兵伴隨的情況下也能無死角抵擋住敵人的近身攻擊,同時為了打啞敵機槍火力點,而選擇裝備中口徑的榴彈炮。但是相對於所揹負的任務來說,這類多炮塔重型坦克的裝甲又顯得過薄了。

經過與蘇軍機械化部隊的對抗而積累了戰鬥經驗的日本陸軍已經認識到,由於反坦克炮的發展與大範圍的配備,像以前那種對防禦陣地的坦克突擊將變得越來越難,一戰的陣地突破戰中,坦克的任務是在步兵突擊之前破壞鐵絲網和壓制機槍火力點,但由於反坦克炮的發展,坦克在縱深防禦陣地中的突擊成效已非常難以確定。

由此,日本陸軍產生了用“超重戰車”來壓制這些能夠有效阻止坦克突擊的反坦克炮的想法。日本陸軍認為,以前所使用的57~70毫米級別的坦克炮不能夠輕易破壞配置在掩體用於防禦的反坦克炮,最低限度必須是150毫米級的榴彈炮。

不過,僅搭載150毫米榴彈炮還是不夠,要承受敵人反坦克炮的射擊還得安裝厚重的裝甲,所以它的總重量要達到150噸。所以,在日本陸軍想象中的超重型坦克,其功能簡單粗暴,就是壓制或破壞敵人的反坦克炮,既不是支援步兵突擊,又不是用於坦克對戰。

1、以超重型坦克的炮擊破壞蘇軍反坦克炮陣地;2、以特殊戰車隊(裝備架橋坦克和工作車等)清除障礙物,為中型坦克部隊開通道路;3、中型坦克殺入陣地壓制蘇軍。

1940年,擔任日本陸軍省軍務局軍事課長的巖畔豪雄大佐繞過正規程式,向陸軍技術本部下達了研製超重型坦克的極密命令。顯然,這是巖畔大佐的一份個人命令,有說他是通過特殊渠道獲取了蘇軍T-35多炮塔重型坦克的資料之後,緊急為之,而巖畔指定技術本部第四技術研究所的車輛課長村田大佐作為該專案設計和試製的負責人。

據村田的回憶,巖畔想要的是“一種能夠在滿洲的廣闊平原上作為移動堡壘的巨型戰車”,“尺寸要是現在坦克的兩倍以上”。村田所說的“現在坦克”,指的是日本陸軍當時並不成功的最重型坦克——只造了4輛的九五式重型坦克。

2、研發與試製

在資料匱乏的時代,日本在二戰時期研製的超重型坦克一度被史學界認為有兩種——被稱為“米特”(ミト)的100噸型和被稱為“奧伊”(オイ)的120噸型,但隨著“試製超重戰車”原始研發資料的公開,其內容包含了試製過程以及外觀與構造的圖紙,最終明白它們實際上是一種坦克。100噸實際上只是試製時的車體重量,最終完成時的重量將達到150噸。

技術本部第四技術研究所花了1940年一整年來設計這種超重型坦克,以達到巖畔大佐的要求。到1941年3月,技本四研完成了初步設計,將205張初步設計圖紙交給三菱重工東京機器製作所,由他們對初步設計圖進行修改,改成可實際操作的工作圖,並設計技本四研未著手的部分。經三菱修改之後的工作圖紙有208張,新設計的圖紙有263張,前後加起來的圖紙數量達到676張。從圖紙的數量也不難看出陸軍與三菱公司承擔設計任務的多少。

1941年4月,技本四研又召集了一批三菱重工的工程師來到自己的總部,準備開始樣車的試製。此時,該車被用三菱公司的首讀音“ミ”和特殊一詞的首讀音“ト”組合起來取了個隱蔽性較強的“米特”(ミト)之名,取義“三菱公司的特殊車輛”。

4月14日,“米特”樣車的祕密試製工作正式開始,從各處定製的機械部件和裝置開始陸陸續續運到裝配區。巖畔給村田下達的樣車完成期限是1941年7月31日,也就是三個多月的時間,這個期限令人感到意味深長,想必其中考慮了“關東軍特種演習”(1941年7月16日至31日)的實施時間。村田本以為這個期限之內完成沒問題,但由於種種原因,這個願望變為了泡影。

首先是由於日本政府對原材料消耗的限制,需要祕密運抵的部件數量開始減少,開工後的第一個月之內,最基本的製造資源就已經耗盡,第二就是發動機冷卻系統也出現了問題,需要時間來解決。就這樣,“米特”樣車的製造一直暫停,到1942年1月才重新開始,這時距離正式開工已經有9個月了。

重新開工之後,車體於1942年2月8日完成,看上去只需要再努把力就可以開始進行機動性測試了。1942年5月,三菱公司開始為樣車製造4個炮塔,但出於保密的目的,炮塔也是分成多個部件來製造,並陸續交付給試製工作組來組裝。炮塔就這樣陸陸續續地一塊塊部件裝到車體上,然而到了接近完成的時候,物資短缺的問題再次出現,包括主炮塔35毫米厚裝甲頂蓋在內的最後幾樣部件遲遲無法交付,於是只能將炮塔拆下,樣車裝配工作被迫再次暫停,等到將來有部件可用時再繼續。截至目前,缺乏一些主要裝甲板的車體重量為96噸。

樣車再次重新開工的具體日期不明,但計劃開始測試的時間是1943年底。而到了1943年,這種坦克終於被日本陸軍高層所知曉,此後便在陸軍的授意下將其改名為“奧伊”(オイ),オ是日語“重量”的首讀音,イ是日語“一”的讀音,意為“重量第一”。

之後在有巖畔大佐的助手中野中尉和相模造兵廠廠長原乙未生少將在場的一次觀摩之後,日本陸軍高層要求該坦克要在1943年8月開始進行野外測試。1943年6月的一個夜裡2點,“奧伊”樣車被分解成幾個部分,從東京蒲田區運往距離東京51公里的神奈川縣相模原鎮相模陸軍造兵廠,以當時的條件,運輸如此巨大的物件是相當困難的。到達之後,車輛被重新組裝起來,8月1日開始測試。

在測試時,一開始“奧伊”樣車的表現還算良好,但一個小時之後,在一片野地裡進行機動時,它陷入了泥裡近1米。由於懸掛系統的彈簧被壓得緊緊的,使得該車根本無法靠自身的能力擺脫困境,反而越陷越深。

最後還是靠牽引才助其脫困,接著繼續在混凝土地面進行測試。然而由於先前的陷車使得懸掛系統受損,該車又把混凝土地面也弄壞了,反過來還導致了路輪軸承和主動輪輪齒都有損壞,不能再繼續測試。

儘管如此,相關方面還是認為該車的首次測試是成功的,雖然有瑕疵,但車輛還是做好了應用準備。8月3日,由於備件的缺乏,已經確定該車不能馬上修復損壞的部件,再繼續進行測試,於是工程師開始拆卸車輛。拆卸工作在8月8日完成,兩天後,相模造兵廠召開了“下部路輪軸承受損情況視察會”,確認64個軸承中有32個受損,受損率達50%。

在此之後,根據“米特車試製經過報告”的記述,就只有一個等待指示的記錄,再也沒有關於“奧伊”車的記錄。蘇聯方面有報告稱日本人在1945年將一臺戴姆勒-賓士 DB 601A型發動機裝在了一個木製“奧伊”模型上,而其他資料聲稱該車的剩餘部件全部在1945年拆解了。

3、技術特點

根據2015年披露的“試製超重戰車”原始檔案,我們還是能夠還原出這種超重型坦克的技術特點。

從一開始,“奧伊”就被確定要造成一種能夠承受當時反坦克火力並能以相似火力回擊的裝甲車輛。它全長為10.1米,全寬4.84米,全高3.6米,大小與德國的“鼠”式坦克相似。其車體主體是採用焊接法制造的,作為20世紀40年代前期的坦克來說,這一做法相當具有前瞻性。

而為了能夠承受當時的反坦克火炮打擊,其前後裝甲厚度要達到150毫米,而且為防彈效能更好的傾斜式設計,不過前後主體裝甲厚度只是75毫米,依靠鉚接一塊75毫米厚度的附加裝甲板來達到150毫米的總厚度。使用附加裝甲板的目的是為了便於製造和運輸。

到了車體側面,裝甲的角度就都是垂直的了,車體上層建築側面主裝甲厚度為70毫米,而遮擋著懸掛系統的主裝甲板厚度為35毫米,整個側面也同樣附加了一塊35毫米厚可拆卸的裝甲板,不過照此來看,其側面裝甲最薄之處只有70毫米。在車體表面,分佈了40個攀爬梯供車組成員上下。

其懸掛系統為8組(左右各4組),每組由2個路輪組成,減震採用的是螺旋彈簧。考慮到要分散150噸的總重對地面的壓強,“奧伊”的履頻寬幅達到了800毫米。

動力系統方面,該車安裝了2臺以德國BMW航空水冷發動機仿製,並經過適合坦克使用的改造後而成的川崎12缸九八式汽油發動機,輸出功率合計1100馬力。另外,它與其他日本坦克不同的是,考慮到與炮塔的重量平衡,其發動機和變速箱都安裝在車體後部,同時採用後輪驅動的方式,這樣一來,就沒有了貫穿車體前後的傳動軸,雖然巨大的懸掛裝置佔用了許多空間,但仍騰出了不少車內容積。

其車體內部被2塊20毫米厚的裝甲板隔為3個空間,每塊板壁都開有2個門,使得每個空間都可以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安全區。為了給設定在車尾的1個機槍塔留出足夠的操作空間,其2臺發動機為縱向平行佈置。而其變速箱是照搬九七式中型坦克上的設計,只不過部件尺寸更大更重。

武備方面,“奧伊”的車體上安裝了1個主炮塔、2個副炮塔和1個機槍塔,其中2個副炮塔位於車首,1個機槍塔位於車尾,這些炮塔和機槍塔的平面形狀都是六角形。主炮塔上安裝一門九六式105毫米榴彈炮,炮塔高度1.065米,座圈直徑1.87米,側面裝甲厚度為150毫米,頂部裝甲厚度為50毫米。

2個副炮塔中各安裝一門試製一式47毫米坦克炮,裝甲厚度與主炮塔相同。車尾的機槍塔中安裝2挺7.7毫米九七式車載重機槍,裝甲厚度同樣與主炮塔相同。

從前面的敘述可以看到“奧伊”的附加裝甲板是可以拆卸的,實際上“試製超重戰車”原始資料中也明確說明了它奔赴戰場的方式,那就是取下炮塔,拆下履帶、所有附加裝甲以及部分路輪,以相對輕盈的姿態裝上火車通過鐵路前往前線,到達離前線不遠的臨時整備場之後再組裝起來,以自己的動力駛入戰場參戰。

如果要前往沒有鐵路線可達的區域,同樣也要先大卸八塊,裝上不同的拖車由牽引車拖行抵達,再組裝起來行駛一小段距離參戰。總之,“奧伊”不能依靠自己長途行軍,因為當時可供150噸重車輛行駛的道路和橋樑極為有限,其動力系統和懸掛系統也不足以支撐自身的重量太久。

總 結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的戰爭政策隨即迅速傾向南方,“奧伊”對蘇軍縱深陣地實施突破作戰的可能性也迅速變低,失去了實用的希望。南方戰線的地形地貌完全不適合投入這種150噸超重型坦克,而日本陸軍之所以在1943年得知該車的存在之後還繼續允許它進行測試,完全是為了1943年夏已經進入研製階段的五式中型坦克和五式炮戰車的製造獲得技術資料。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鉅艦闖入,我海軍以命相搏!我們的家門口不容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