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2019-12-01 13:18:43

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美國空軍就在醞釀設計第四代戰鬥機。1997年9月,F-22戰鬥機成功首飛,從此揭開了空軍發展史新的一頁。而F22具備的隱身能力、超機動性、超音速巡航和高資訊優勢成為了第四代戰機發展的標杆。

同樣在1997年,俄國的蘇47技術驗證機首飛,又過了3年,米格1.44技術驗證機首飛。然而,俄國人研發這2款戰機的時候正是國力不行的時候,米格1.44沒有了下文,現在只有蘇57修成了正果。

但大家總有種感覺,蘇57就像是拍扁了的蘇27,對隱身能力並不太重視。隱身能力是四代機的關鍵指標,隱身能力給現在的空戰模式帶來了革命性變化。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都在隱身戰機服役後,用隱身戰機與三代機進行了一系列對抗演習,隱身戰機都是憑藉隱身能力,對三代機打出了壓倒性的結果,這也說明了隱身效能的重要性,它不可能通過加強其它指標來取代這一個指標。

不知道是俄國人對隱身性不重視,還是蘇霍伊設計局有所保留,根本沒有把壓箱底的技術拿出來。大家都認為,蘇57就像個“搖錢樹”一樣,俄國人希望把印度等國吸引進來投資,然後借外國資金來繼續完善。但印度人這次恰恰沒有上當,轉而購買了陣風。

再來看中國的四代機研發歷程。由於發動機水平的長期滯後,導致我們的四代戰機不可能在隱身能力、超機動性、超音速巡航和高資訊優勢等方面全面達到F22的水平。一型戰機是否隱身,在開始設計外形時就需要考慮,外形定下來,以後很難再改變。因此,殲20在設計時就首先考慮了隱身能力,資訊感知能力也比較重視,畢竟這些年機載裝置的進步還是比較快的。而超音速巡航和超機動性都與發動機水平相關,目前可能無法達到,只能一方面儘可能優化氣動設計,另一方面等新型發動機成熟,一步一步改進。

綜上,從中國產三代機殲10到四代機殲20,“堅持獨立為主的發展方針,避免不必要的技術干擾”,這一思路非常正確,絕不能因為購買了蘇30、蘇35就影響了自身的發展路線。

最新評論
  • 1 #

    俄羅斯並非不重視隱身,而是當初想用等離子體技術,形成離子團,包圍飛機,雷達無法探測,所以蘇57只考慮機動性,象拍扁蘇27,但離子技術失敗,所以當初俄羅斯只訂12架,後來為忽悠印度,越南,說訂76架。唯中美禁止賣。

  • 2 #

    美國的F22採用了蝶型機翼。很好的兼顧了亞音速和超音速飛行的機動性。這也是建立在其強大的發動機推力保證下。而楊偉設計殲20時。一開始就考慮了中國產發動機的問題。所以採用了鴨翼加大後掠角這一極致設計。在保證亞音速機動性達到三代機水平的基礎上。一進入超音速飛行就是它的天下。

  • 3 #

    沈霍依不是想買S57 來仿嗎?

  • 4 #

    經驗不能照抄 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 5 #

    此文章告訴我的是現在殲20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四代機。

  • 6 #

    不要小看俄羅斯戰鬥機的水平,我們距離人家還是有差距的

  • 7 #

    殲20的設計風格總體還是偏西方化的

  • 8 #

    成洛馬的名頭不是吹的,沈霍伊名頭也不是蓋的,一如既往的落後一步

  • 9 #

    隱形能力是1,其他的都是後面的0

  • 10 #

    “隱身戰機與三代機進行了一系列對抗演習,隱身戰機都是憑藉隱身能力,對三代機打出了壓倒性的結果”,請問隱身機如何進行空戰?首先它不能用自己的搜尋雷達,其次它不能打遠端彈。等到了打主動彈的距離,還隱身嗎?

  • 11 #

    其實大家都知道,我們的五代機跟美俄不是一個檔次,只是不願說出來吧,

  • 12 #

    沒搞明白隱身技術,弄個四不像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又一輕型護衛艦超056A,滿載排水量僅800噸,但效能卻大幅度超越